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评价办法

科研评价办法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科研评价办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科研评价办法

科研评价办法范文第1篇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

1.高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的科技专家,人员更新流动快、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适于进行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高校通过多学科综合与合作,也适合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校与产业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与产业界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已成为普遍趋势。

高校科研人员积极从事技术发明,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高校科研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开展科技创新的同时,不断为社会提供经过严格科研训练的各类专业化人才。

2.在推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要明确高校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形成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新的体制和机制。要加大国家对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调动高校师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要努力使高校真正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之一。

3.在高校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整合高校现有人才计划,推动人才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成为科技创新的突击队和排头兵。

二、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4.调整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结构、布局和研究方向。对学科相近或相关,或二级学科以下的,特别是同一所学校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群,有选择地进行合并重组。同时,根据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中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进一步加强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逐步改变过去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的局面。依托现有各类实验室,组建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行相关部门、地方乃至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共同利用、共同进行业绩考评的新机制,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科研工作和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基地,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基地。

增加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运行费用方面的投入。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支持其进行自由探索式研究。

5.选择一批研究力量强的高校,进行创新基地建设试点。通过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交叉和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它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和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的能力,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科研力量和较高科研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6.加强高校的科研条件建设。对高校的大型科学仪器实行开放、共享的新型管理制度。在做好整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高校组成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集中经费投入,用于更新前沿学科发展需要的仪器设备,避免重复购置。

建立网上合作研究中心(虚拟实验室),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重大仪器设备的远程操控平台。推动一批科学实验基地面向学生开放。建设各种开放性的国家基础性科研数据库,实现图书文献、科研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

7.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结合。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部分科研机构整建制进入高校,与高校现有的系(所)结合、重组,增强高校的科研力量。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培养研究生方面的联合与协作,扩大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数量。

8.推动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对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提出申请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由高校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参与联合投入的,允许企业优先获得成果转化和使用权。鼓励高校与国内外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

三、深化与高校相关的科研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9.进一步改革高校招生管理制度。对一批具有较强科研力量的高校,允许其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那些以本专科教育为主的高校,鼓励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逐步将有关学科设置调整的权力下放给高校,授予高校二级学科设置和调整的自主权,鼓励高校结合科研项目、任务的实施带动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允许高校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自主设置学科专业。

10.改革高校研究生培养制度。逐步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取消对研究生培养年限的统一规定,实行弹性学制;建立博士资格淘汰制度,鼓励硕博连读。逐步扩大教学科研并重的高校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方面的自主权。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改革博士后制度,在博士后流动站设置制度和博士后聘用制度等方面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11.改革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参照中组部、人事部、科技部《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30号)的有关规定,在高校全面推行科研人员聘用制度,实行科研岗位管理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授予高校在聘用、解聘科研人员方面的自主权,缓解专职科研人员不足的状况;允许高校自主决定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的比例。改革现行职务评聘办法,实行岗位职务聘任制度。高校可以根据发展需要自主决定本单位不同等级岗位职务的数量、任职条件和待遇水平。

12.对高校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全面实施课题制。建立和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按照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对课题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并实行课题预算评估评审制度。要科学、合理地使用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中的人员经费,稳定和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在高校从事科学研究。

13.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合理利用SCI在科研评价方面的作用,从重视科研论文的数量向重视论文质量转变,从重视论文向论文与专利并重转变,取消政府导向的SCI排名。严格区分政府评价与学术界自我评价。政府评价要根据不同科研性质、不同研究领域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简化科研评价环节,适当延长评价周期,使评价工作与科研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相适应。改变科研评价工作中的急功近利倾向,逐步培育和依托社会中介组织开展评价活动,建立独立的社会化科研评价体系。

四、大力推动高校技术转移及产业化

14.加大国家对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大学科技园等孵化机构为创新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创造社会资金与高校师生科技知识相结合、共同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平台。

15.推动高校成立技术转让机构。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专利申请工作。运用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各种方式推进高校所开发技术的扩散应用。允许高校遵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自主制订有关鼓励技术发明、转让的规定,以调动高校师生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高校师生兼职创业,处理好相关的知识产权、股权分配等问题,处理好兼职创业与正常教学科研的关系。

科研评价办法范文第2篇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

1.高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的科技专家,人员更新流动快、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适于进行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高校通过多学科综合与合作,也适合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校与产业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与产业界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已成为普遍趋势。

高校科研人员积极从事技术发明,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高校科研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开展科技创新的同时,不断为社会提供经过严格科研训练的各类专业化人才。

2.在推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要明确高校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形成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新的体制和机制。要加大国家对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调动高校师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要努力使高校真正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之一。

3.在高校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整合高校现有人才计划,推动人才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成为科技创新的突击队和排头兵。

二、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4.调整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结构、布局和研究方向。对学科相近或相关,或二级学科以下的,特别是同一所学校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群,有选择地进行合并重组。同时,根据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中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进一步加强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逐步改变过去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的局面。依托现有各类实验室,组建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行相关部门、地方乃至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共同利用、共同进行业绩考评的新机制,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科研工作和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基地,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基地。

增加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运行费用方面的投入。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支持其进行自由探索式研究。

5.选择一批研究力量强的高校,进行创新基地建设试点。通过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交叉和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它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和培养高水平科研人力的能力,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科研力量和较高科研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6.加强高校的科研条件建设。对高校的大型科学仪器实行开放、共享的新型管理制度。在做好整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高校组成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集中经费投入,用于更新前沿学科发展需要的仪器设备,避免重复购置。

建立网上合作研究中心(虚拟实验室),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重大仪器设备的远程操控平台。推动一批科学实验基地面向学生开放。建设各种开放性的国家基础性科研数据库,实现图书文献、科研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

7.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结合。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部分科研机构整建制进入高校,与高校现有的系(所)结合、重组,增强高校的科研力量。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培养研究生方面的联合与协作,扩大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数量。

8.推动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对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提出申请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由高校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参与联合投入的,允许企业优先获得成果转化和使用权。鼓励高校与国内外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

三、深化与高校相关的科研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9.进一步改革高校招生管理制度。对一批具有较强科研力量的高校,允许其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那些以本专科教育为主的高校,鼓励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逐步将有关学科设置调整的权力下放给高校,授予高校二级学科设置和调整的自主权,鼓励高校结合科研项目、任务的实施带动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允许高校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自主设置学科专业。

10.改革高校研究生培养制度。逐步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取消对研究生培养年限的统一规定,实行弹性学制;建立博士资格淘汰制度,鼓励硕博连读。逐步扩大教学科研并重的高校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方面的自主权。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改革博士后制度,在博士后流动站设置制度和博士后聘用制度等方面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11.改革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参照中组部、人事部、科技部《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30号)的有关规定,在高校全面推行科研人员聘用制度,实行科研岗位管理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授予高校在聘用、解聘科研人员方面的自主权,缓解专职科研人员不足的状况;允许高校自主决定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的比例。改革现行职务评聘办法,实行岗位职务聘任制度。高校可以根据发展需要自主决定本单位不同等级岗位职务的数量、任职条件和待遇水平。

12.对高校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全面实施课题制。建立和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按照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对课题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并实行课题预算评估评审制度。要科学、合理地使用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中的人员经费,稳定和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在高校从事科学研究。

13.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合理利用SCI在科研评价方面的作用,从重视科研论文的数量向重视论文质量转变,从重视论文向论文与专利并重转变,取消政府导向的SCI排名。严格区分政府评价与学术界自我评价。政府评价要根据不同科研性质、不同研究领域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简化科研评价环节,适当延长评价周期,使评价工作与科研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相适应。改变科研评价工作中的急功近利倾向,逐步培育和依托社会中介组织开展评价活动,建立独立的社会化科研评价体系。

四、大力推动高校技术转移及产业化

14.加大国家对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大学科技园等孵化机构为创新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创造社会资金与高校师生科技知识相结合、共同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平台。

15.推动高校成立技术转让机构。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专利申请工作。运用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各种方式推进高校所开发技术的扩散应用。允许高校遵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自主制订有关鼓励技术发明、转让的规定,以调动高校师生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高校师生兼职创业,处理好相关的知识产权、股权分配等问题,处理好兼职创业与正常教学科研的关系。

科研评价办法范文第3篇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

1.高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的科技专家,人员更新流动快、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适于进行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高校通过多学科综合与合作,也适合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校与产业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与产业界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已成为普遍趋势。

高校科研人员积极从事技术发明,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高校科研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开展科技创新的同时,不断为社会提供经过严格科研训练的各类专业化人才。

2.在推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要明确高校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形成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新的体制和机制。要加大国家对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调动高校师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要努力使高校真正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之一。

3.在高校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整合高校现有人才计划,推动人才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成为科技创新的突击队和排头兵。

二、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4.调整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结构、布局和研究方向。对学科相近或相关,或二级学科以下的,特别是同一所学校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群,有选择地进行合并重组。同时,根据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中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进一步加强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逐步改变过去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的局面。依托现有各类实验室,组建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行相关部门、地方乃至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共同利用、共同进行业绩考评的新机制,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科研工作和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基地,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基地。

增加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运行费用方面的投入。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支持其进行自由探索式研究。

5.选择一批研究力量强的高校,进行创新基地建设试点。通过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交叉和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它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和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的能力,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科研力量和较高科研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6.加强高校的科研条件建设。对高校的大型科学仪器实行开放、共享的新型管理制度。在做好整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高校组成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集中经费投入,用于更新前沿学科发展需要的仪器设备,避免重复购置。

建立网上合作研究中心(虚拟实验室),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重大仪器设备的远程操控平台。推动一批科学实验基地面向学生开放。建设各种开放性的国家基础性科研数据库,实现图书文献、科研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

7.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结合。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部分科研机构整建制进入高校,与高校现有的系(所)结合、重组,增强高校的科研力量。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培养研究生方面的联合与协作,扩大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数量。

8.推动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对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提出申请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由高校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参与联合投入的,允许企业优先获得成果转化和使用权。鼓励高校与国内外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

三、深化与高校相关的科研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9.进一步改革高校招生管理制度。对一批具有较强科研力量的高校,允许其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那些以本专科教育为主的高校,鼓励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逐步将有关学科设置调整的权力下放给高校,授予高校二级学科设置和调整的自主权,鼓励高校结合科研项目、任务的实施带动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允许高校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自主设置学科专业。

10.改革高校研究生培养制度。逐步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取消对研究生培养年限的统一规定,实行弹性学制;建立博士资格淘汰制度,鼓励硕博连读。逐步扩大教学科研并重的高校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方面的自主权。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改革博士后制度,在博士后流动站设置制度和博士后聘用制度等方面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11.改革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参照中组部、人事部、科技部《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30号)的有关规定,在高校全面推行科研人员聘用制度,实行科研岗位管理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授予高校在聘用、解聘科研人员方面的自主权,缓解专职科研人员不足的状况;允许高校自主决定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的比例。改革现行职务评聘办法,实行岗位职务聘任制度。高校可以根据发展需要自主决定本单位不同等级岗位职务的数量、任职条件和待遇水平。

12.对高校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全面实施课题制。建立和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按照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对课题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并实行课题预算评估评审制度。要科学、合理地使用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中的人员经费,稳定和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在高校从事科学研究。

13.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合理利用SCI在科研评价方面的作用,从重视科研论文的数量向重视论文质量转变,从重视论文向论文与专利并重转变,取消政府导向的SCI排名。严格区分政府评价与学术界自我评价。政府评价要根据不同科研性质、不同研究领域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简化科研评价环节,适当延长评价周期,使评价工作与科研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相适应。改变科研评价工作中的急功近利倾向,逐步培育和依托社会中介组织开展评价活动,建立独立的社会化科研评价体系。

四、大力推动高校技术转移及产业化

14.加大国家对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大学科技园等孵化机构为创新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创造社会资金与高校师生科技知识相结合、共同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平台。

15.推动高校成立技术转让机构。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专利申请工作。运用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各种方式推进高校所开发技术的扩散应用。允许高校遵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自主制订有关鼓励技术发明、转让的规定,以调动高校师生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高校师生兼职创业,处理好相关的知识产权、股权分配等问题,处理好兼职创业与正常教学科研的关系。

科研评价办法范文第4篇

我们在英国听了十九次教育专家的讲座,有几位主讲人都不约而同的强调过,英国的高等学校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政府不直接干涉学校的管理,学校的事情由学校自己来决定。第一位给我们讲座的约翰•卡特先生就强调:“英国的大学都是相对独立的,任何政府对大学都没有监管的权力,大学只对投资人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英国的经济负责”。英国大学的相对独立,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本身形成了一套民主管理体系。学校有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当于学校的立法机构,下设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是学校的决策机构,除需教职工代表大会决定的事项外,一切事情都是由校务委员会决策的。这个委员会的构成一般为25人左右,并且有相当比例的校外非行业内人士参加。这个由学校选择的委员会,集体对学校负责,相对稳定,不因个别的成员变化而变化,保证了学校管理思想、管理形式、管理制度的持续和稳定发展。牛津大学历千年传统不变、办学理念不变和历史积淀形成的办学特色不变,并且始终站在世界高等教育和科技的前沿,这一管理体制的保证应该是至关重要的。这与我们国家当前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书记、校长,学校集权与书记、校长于一身,一所大学办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书记、校长本人的素质水平和责任心。领导的任期有限,很难真正从长远来考虑学校的建设,领导一变,从头再来,这样的事例太多了。我们国家的大学,发展的速度很快,很多学校的规模可排世界前列,但历史的积淀很少,而受当前形势的左右却很大。与英国的世界名校相比,建立我国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完全必要的。二是国家对学校的投资,不是由政府直接决定的,而是由相对独立的教育基金委员会来实现的。这个基金委员会受政府委托,但它不是权力机构,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实现教育投资分配的,这与我们国家由政府财政部门直接预算拨款的方式形成明显的对照。当然,这里所说的英国大学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也是相对的。高校不能游离于国家之外,国家对高校实行管理各国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英国的政府不直接干涉学校的管理,而是通过委托专门机构来完成,而我国实行的是政府部门对学校的直接管理,这不仅是管理形式上的差别,而是有本质上的不同。

二、建立适合高等学校建设的科研体制

国家的科研项目主要由谁来完成,也就是说谁是科研创新的主体,各国的作法不尽相同,但在英国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国家的科研主体是在高等学校。像牛津、剑桥这样的世界级名校,都定位为研究型大学,比较知名的学校也都定位为教学科研型大学。科研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学校水平的重要标志,所获科研经费的多少,既是学校科研能力的体现,也是学校经费的重要来源。高校作为国家科研的主体,在这一点上中英两国是一样的,但在科研项目的确立、科研经费的分配上确是完全不一样的。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科研项目的拨款,二是与企业的合作研究。我在这里主要想说的是国家科研经费的管理体制和方法。据我了解,我国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管理,主要还是采取分部门的条条管理,科研部门、行业部门、教育部门根据各自的情况确定立项的内容和方法,但基本都是采取项目申报法,各校都在组织教师和科研人员申报,但申报的主体不是学校,具体项目都是由个人、项目组或团队来申报,评审的依据也是个人或项目组的有关情况,与学校的科研水平关系不大。所以各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实质上只是在做一些组织、宣传、协调、统计等管理工作,并非是以学校的名义来完成科研任务。英国的科研管理体制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国家特殊的机密项目外,科研项目是由基金委员会来进行管理和分配。在基金委员会下设一个专门的科研评估机构,负责对各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评估,而评估的结果就是基金委员会进行科研经费分配的依据。据主管科研评估的罗伯特教授介绍,英国高校的科研评估是每五年一次,按星级进行分等,最高为五星级。全国173所高校,五万多名科研人员,全部参加科研评估。这里与我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评估对象是学校,不是科研人员个人,更不是评估具体项目。拨款的对象也是学校,不是个人。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在严格具体的指标体系之下进行评估,体现了公平性原则。二是按实力对学校拨款,能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的效益,也使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有了资金保障。三是学校作为科研工作的主体,由学校对所获得的科研经费和项目进行再分配。科研不再是项目主持人的个人行为,主持人不单要对所主持的项目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学校负责。这不仅解决了科研人员满天飞的申报项目之苦,更能体现一个学校科研的整体实力。学习中我已体验到,既使像牛津这样世界顶级的学校,对五年一次的科研评估也是高度重视的,不敢马虎,准备得相当认真。四是科研评估中把科研成果和成果转化都作为硬指标,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科研水平,发挥科研投入的最大效益,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有相当多的人搞科研、报项目,并不是真正为了科研在科研,而是为了争名分、凑资格,项目一旦申请下来,能正常结题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能不能推广,能不能形成生产力,并没有多少人关心,我国有限的一点科研经费,大部分做了无用功。

三、建立质量第一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牛津大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听到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就是享誉世界的导师制。导师制在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培养中也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为什么没有牛津大学导师制那么完整,那么得到社会认同呢?这里关键就是坚持质量第一的人才培养理念。牛津大学也有经费不足的困难,也有高薪聘用人才要增加成本的苦恼,但1.7万名学生,7500多名教师,就足以说明这个导师制的实质。牛津大学有39个学院,各自相对独立,但有一个方面是统一的,就是牛津大学的考试院。不论你是哪个学院的,哪个学科的,最后都要经过考试院的考试,你才能说我从牛津大学毕业了。这样的考试是要进行多次的,只有通过了最后一科的考试,你才能从一个通向由石块铺成的大路的门出去。据陪同我们的人员讲,每一个从这里出去的学生,都跳跃欢呼,击掌欢庆。给我们讲课的大卫教授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令我久久回味,不能忘怀:“如果能通过牛津大学考试院的考试拿到文凭和学位,那就说明这个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很艰苦的”。

四、建立多渠道的高等学校资金经费筹措方式

没有去牛津大学前,在我的想象中,这样世界级的名牌大学,又是在富有的英国,他们的学校肯定不会因为钱而发愁,事实上跟我们的想象是大相径庭。从他们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英国的高等学校也面临我们同样的问题,国家经费投入不足,也是要多方面筹措资金,来支撑学校的正常运转和不断发展的需要。以牛津大学为例,国家拨款只占总经费的32%,其它款项分别来自于科研拨款、慈善捐款、教学及教学辅助专项拨款、投资收入和其它方面。在我们访问过的东伦敦大学、西英格兰大学、布鲁克斯大学、肯特大学等都是这种情况。所以,不论哪所学校,千方百计的筹款,用各种办法增加收入都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牛津大学非常重视五年一度的科研评估,主要目的就是保持五星级的地位,多得到国家的科研拨款。各校在接待我们时,都非常热情,不遗余力的宣传自己的学校,主要目地就是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海外学生。招收海外学生,已经是英国各高校创收的一个重要来源。东伦敦大学在五年内能筹得四千三佰万英镑(大约合六亿人民币)的建设资金,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中英两国的国情不同,筹款的渠道不可能相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我国,从社会筹集办学资金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这不能成为我们过分依赖国家的理由。依靠学校自身的特长和优势,积极争取和筹措资金,是每个高校的生存之道,任何埋怨和等靠都是没有出路的。

五、建立严谨的治学态度

笔者这次到牛津大学,是参加一个短期的培训班,但牛津大学做得很认真,据他们介绍,每期的培训内容都在前一期的基础上有所调整,这次培训班的最后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一课的内容是所有负责的老师和我们一起做总结,这个总结不是作报告,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做教学的评价和反馈。我们刚开班的时候,就发给我们两个调查表,详细列举所要调查的项目,总结会前,老师一再强调这两张表一定要填好上交。总结会上,首先把全班分成三个小组,分头讨论,要提出在学习期间你认为最受欢迎的三个讲座和你认为最没有必要的三个讲座,并且每个组都要有一个代表到前边发言。这不是在做秀,是真正的教学反馈。这使我联想到,我们在做教学质量检查时,学生的反馈意见到底应不应该作为检查的主要依据而引起的争论时,借鉴牛津大学的做法是最有说服力的。

科研评价办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管理; 高职高专; 科研工作; 哲学社会科学

一、高职高专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是兴校的基础工程

( 一) 科研工作有助于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经过教师亲身的科研经历,在科研兴校实践中实现科研兴师。科研可以提升个人学术地位和业内知名度,使教师超越“教书匠”层次,达到“名师”和“专家”层次; 科研可以使教师满足成就感层次的精神需求。

( 二) 科研工作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水平。科研工作基于本校的实际层次和发展状况,将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双重角色统一起来,以科研成果为基础和支撑促进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改革的顺利转化,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更多的科研方向,使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也成为教师科研水平提升的可靠来源。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相辅相承,相互促进,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工作可以有力促进教学工作,科研是培养挖掘成就名师、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满足教师成就自我、稳定教师队伍重要保障,科研( 技术培训、服务)是提升学校社会学校美誉度的主要途径。

( 三) 科研工作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检验升华教育理论。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有助于发现或发展新的教育理论,任何教育理论,最终都来源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学实践经验。教师是其实践的最后和最佳的裁决者,每个教师都成为科研共同体的成员。

( 四) 科研工作有助于学校整体形象的提高。科研工作是衡量学习整体实力的一个杠杆,检验着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彰显着学校的办学实力。科研丰富学校的内涵,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整体形象,助推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高专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现状及原因

( 一) 科研水平普遍偏低。高职高专院校工科院校多,比较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科研团队建设重视相对不足,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不高,科研力量相对薄弱,高级职称的科研骨干稀缺的现实状况。科研选题盲目性较大,科研人员获得省部级、国家级科研课题的能力不足; 科研队伍建设不够完善,课题组成员的随机性也很大,集体攻关的科研能力比较差,课题的持续研究性不强,无法申报大型研究课题项目。另外,横向经费偏少,纵向科研经费渠道单一,重大纵向课题申请受限。有市场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尚待加强,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尚处在形成阶段。

( 二) 一线教师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高职高专院校师生比例普遍比较低,教师忙于繁重的教学工作,科研意识不强,能力不足,认识不够,对科研工作表现比较被动。科研队伍已进入年轻化,青年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较高学历层次的科研人才,客观上影响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精力和时间的投入等。大部分教师从事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晋升职称,在选题上重传统单学科研究轻新兴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科研成果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定量考核轻定性考核的倾向等。

( 三) 科研经费相对紧张。高职院校受办学层次和体制的影响,申报获批的省教育厅、科技厅项目的政府类资金,实际运作过程中为零,仅靠校方资助形式进行。因此,科研资金严重制约着成果数量、质量的产出。

( 四) 教师科研收入与其工作量不成正比。教师科研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必要的调研须外单位的人员配合,需要各种费用的支撑以及发表文章的版面费等,即使取得了科研成果,也会给教师造成一些经济负担。对大多说教师而言,搞科研仅是评定职称的需要,一旦完成了评定职称的指标要求,就万事大吉了,因此就教师科研的动机来说,科研质量很难达到较高的的层次。

三、高职高专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的对策

( 一) 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长效机制建设。根据各个教学和职能部门情况建立科研考核指标体系,把科研任务落实到部门和个人,鼓励争取每年申报一至两个课题项目的立项。扩大对外合作,争取更多横向课题项目,切实提高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每半年对部门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科研交流活动情况、课题立项后的进展情况等进行督促检查,定期听取汇报并对遇到的困难进行研究,并及时帮助解决。每年对教师科研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质量与数量的考核,积极参与学术活动,不断以各类培训为依托,积极参加由省教育厅,省委党校、本校等组织的各类科研会议和相关业务培训学习,发挥科研骨干和科技带头人的模范和表率作用,提高教育科研能力,鼓励他们为科研工作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多出成果。

( 二) 提高科研管理效能,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先导的科研评价机制。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凸显自身特点,把科研成果的定量考核和质量考核并重,推进科研管理创新,防止研究课题的低水平重复。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以引领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标准,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建立公正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激励长效机制。

( 三) 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科研队伍建设,逐步形成骨干科研力量培养和评选的相关制度。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督促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项目,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对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创新意识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并给予适当的科研启动经费,以便早出成果。以部门科技带头人为核心,以老带新,初步形成教师科研梯队。实行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导师制度,加快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加强学科建设,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学术交流,组织部门教师多开展现实问题研究,尽早实现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研究经验以及年龄性格、工作风格、人文素养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团队效应,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奠定人才的队伍基础。

( 四) 强化项目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水平。高职高专院校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手段,扎实开展立项课题的管理、结题和成果推广工作。一是强化项目三级管理机制,严把课题政治质量、学术质量关,及时催促承担单位和课题组按时、按质完成研究任务。二是组织学习落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强化经费管理、科研诚信建设等工作。三是对已完成的研究项目,进行鉴定结项,并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工作。

( 五) 净化学术环境,杜绝学术腐败。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评价奖励机制,促进高水平学术队伍的建设。在项目审批、学术晋升和考核评估之前,都需要对候选人遵守学术道德的情况进行认真调查。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对有关学术道德的问题进行独立调查,并向校长提供明确的调查结论和处理建议,全面净化学术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