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案例研究

财务风险案例研究范文精选

财务风险案例研究

财务风险案例研究范文第1篇

1.主观原因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合理、经营状况不佳、资金运用不当等导致财务风险。

风险意识淡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控制偏差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的经验缺乏,企业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就弱,导致财务风险发生时束手无策。

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科学性。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盲目投资,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客观原因

企业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

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金结构的核心问题是负债资金在企业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合理的债务安排和运作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能给股东带来超额利益。反之,当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就越低,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这时,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利率、汇率变动的影响。由于企业负债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来利率呈下降趋势,企业仍然要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未来利率呈现上升趋势,企业尽管只需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低的利息,但随着利率的持续上升,货币升值压力增大,一旦货币升值,则企业还本负担加重,从而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如果采用外币融资,汇率的不断变化也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技术和措施

1.财务风险的防范技术

分散法。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回避法。企业在进行项目策划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的财务风险,在保证预计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转移法。企业可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一种风险预防和控制方法。

降低法。风险事件的发生既有其客观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时尽管采取了很多预防控制措施,但风险损失还是发生。因此,企业有必要合理安排资源,即便某一风险事件发生,也不至于对企业整体产生重大损失。

2.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的外部环境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但对企业财务风险却有重大影响,所以说环境的变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会也隐藏了危险。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种。要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就应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针对筹资风险的不同成因,防范与控制筹资风险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投资风险。二是注重筹资杠杆,适度举债,优化资金结构,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三是合理调度资金,维护资产的流动性。四是建立偿债基金,增强风险自担能力。偿债基金是企业为了按计划偿还债务而事先提取的一种准备金。偿债基金的强制性设立,增强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但它减少了企业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导致现金枯竭,也变相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预防和控制资金回收风险的措施有:一是根据客户按约付款的可能性,选择不同销售方式。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为控制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只能对信用状况好、偿债能力强,达到企业信用标准的客户采取赊销方式,并将累计赊销金额控制在信用限额范围之内。二是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对于盈利能力大、偿债能力强、信用状况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险比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销售网络,同时发生坏帐损失的可能性也较少;反之,则应选择风险比较小,约束能力强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减少坏帐损失。三是制定合理的收帐政策,及时催收货款。应收货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减少企业损失。

掌握风险防范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正确理解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风险防范是企业在识别风险、估量风险和研究风险的基础上,用最有效的方法把风险导致的不利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行为。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特别是企业的决策管理部门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思,不论是对外投资还是对内融资,也不论是研制产品还是销售产品,都应预测估计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企业的承受能力,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他们在认识风险、分析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以降低经营的盲目性和决策的随意性。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思,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各项基础工作,使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思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引进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用活财务风险管理方法。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和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成因、预防和控制风险、处理风险损失的有机过程,在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应付风险的方案和措施,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和计划,优化财务决策和控制方法,健全财务信息的控制系统,出现风险及时处理减少损失。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建立客户管理制度,加强对客户信用的调整,形成一套适合本企业的风险预防制度,把财务风险降至最低。其次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应通过完善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再次建立科学的内部决策制度。对风险较大的经营决策和财务活动,要在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中进行严格的审查、评估、论证,通过集思广益,尽量避免因个人决策失误而造成的风险。

总之,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管理有足够的重视,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有效开展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监测与预警,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苏淑欢.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26—328.

[2]王化成.财务管理案例点评[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272—276.

[3]王国成.公司治理案例精选[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08—111

论文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案例研究范文第2篇

1.客观原因

企业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

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金结构的核心问题是负债资金在企业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合理的债务安排和运作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能给股东带来超额利益。反之,当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就越低,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这时,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利率、汇率变动的影响。由于企业负债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来利率呈下降趋势,企业仍然要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未来利率呈现上升趋势,企业尽管只需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低的利息,但随着利率的持续上升,货币升值压力增大,一旦货币升值,则企业还本负担加重,从而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如果采用外币融资,汇率的不断变化也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

2.主观原因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合理、经营状况不佳、资金运用不当等导致财务风险。

风险意识淡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控制偏差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的经验缺乏,企业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就弱,导致财务风险发生时束手无策。

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科学性。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盲目投资,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技术和措施

1.财务风险的防范技术

分散法。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回避法。企业在进行项目策划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的财务风险,在保证预计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转移法。企业可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一种风险预防和控制方法。

降低法。风险事件的发生既有其客观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时尽管采取了很多预防控制措施,但风险损失还是发生。因此,企业有必要合理安排资源,即便某一风险事件发生,也不至于对企业整体产生重大损失。

2.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的外部环境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但对企业财务风险却有重大影响,所以说环境的变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会也隐藏了危险。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种。要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就应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针对筹资风险的不同成因,防范与控制筹资风险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投资风险。二是注重筹资杠杆,适度举债,优化资金结构,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三是合理调度资金,维护资产的流动性。四是建立偿债基金,增强风险自担能力。偿债基金是企业为了按计划偿还债务而事先提取的一种准备金。偿债基金的强制性设立,增强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但它减少了企业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导致现金枯竭,也变相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预防和控制资金回收风险的措施有:一是根据客户按约付款的可能性,选择不同销售方式。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为控制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只能对信用状况好、偿债能力强,达到企业信用标准的客户采取赊销方式,并将累计赊销金额控制在信用限额范围之内。二是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对于盈利能力大、偿债能力强、信用状况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险比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销售网络,同时发生坏帐损失的可能性也较少;反之,则应选择风险比较小,约束能力强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减少坏帐损失。三是制定合理的收帐政策,及时催收货款。应收货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减少企业损失。

掌握风险防范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正确理解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风险防范是企业在识别风险、估量风险和研究风险的基础上,用最有效的方法把风险导致的不利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行为。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特别是企业的决策管理部门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思,不论是对外投资还是对内融资,也不论是研制产品还是销售产品,都应预测估计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企业的承受能力,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他们在认识风险、分析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以降低经营的盲目性和决策的随意性。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思,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各项基础工作,使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思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引进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用活财务风险管理方法。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和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成因、预防和控制风险、处理风险损失的有机过程,在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应付风险的方案和措施,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和计划,优化财务决策和控制方法,健全财务信息的控制系统,出现风险及时处理减少损失。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建立客户管理制度,加强对客户信用的调整,形成一套适合本企业的风险预防制度,把财务风险降至最低。其次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应通过完善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再次建立科学的内部决策制度。对风险较大的经营决策和财务活动,要在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中进行严格的审查、评估、论证,通过集思广益,尽量避免因个人决策失误而造成的风险。

总之,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管理有足够的重视,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有效开展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监测与预警,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苏淑欢.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26—328.

[2]王化成.财务管理案例点评[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272—276.

[3]王国成.公司治理案例精选[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08—111

财务风险案例研究范文第3篇

一、我省企业财务风险的特殊性

我省地处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条件特殊。我省又是一个欠发达的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较高。由此形成了我省企业财务风险与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甘肃即不是沿边地区,也不是沿海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交通运输条件和高昂的运输成本,交通及信息闭塞,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致使其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系统长期落后。容易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封闭性。

资源企业是甘肃的优势,资源开发战略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能源和原材料的开发利用是国家工业化的重要保证。从而引诱、促成企业财务风险的集中性。

我省城市化水平只有30%左右,现实市场狭小。2002年甘肃省人均GDP只有4493元,人均GDP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5%。2002年甘肃省GDP为1161.4亿元,GDP排在全国倒数第五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排在全国倒数第五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在全国倒数第六位,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在全国倒数第六位。2000年全省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仅为0.81%,而人均财政收入排在在全国的第27位。2004年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在全国的位次分别处于全国倒数第3位、第2位,是典型的不发达地区经济特点,促成企业风险的幼稚性。

与全国相比,企业集团规模不够大,甘肃省企业集团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除个别企业集团外大多企业仍然存在着优的不强、强的不优的问题。从总体情况来看,企业集团的规模还是偏小,竞争力不够强,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集团在甘肃仅酒钢一家。较小的经济规模,促成企业财务风险小规模性。

我省很多企业技术水平老龄化、落后化、低度化。企业发展的技术基础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粗放式经营,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产品升级换代滞后。企业老化的技术设备,一方面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促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依赖性。

我省的外商投资企业规模较小,借用国外贷款的结构较为单一,引进外资地区分布呈现非均衡状态。据了解,分布于兰州市的外商投资企业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80%以上,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分布在兰州、白银等几个资源性城市。促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地域性。

企业投资增长较慢,发展后劲不足。地方财政困难,资金短缺和企业债务沉重仍是当前影响我省企业和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财务风险一旦形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打击较大,有的甚至导致企业举步维艰的地步,由此促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危险性。

长期以来由于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各异,文化传统上相对具有很强的凝固性。形成一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开拓精神。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民族特征性。

企业人员素质低,高级专业人才特别是管理、技术人才缺乏。低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促成在企业经营及企业财务风险的易受骗性。

二、我省企业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变化趋势

在讨论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财政收入与国有企业的关系。现阶段,国有企业是甘肃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我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甘肃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相对集中。截止2004年底,全省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量为1985.62亿元,约占全省工业企业资产总量的83%。税收占全省工商企业税收的70%左右,就业人员约占全省就业人员的70%。2005年末,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金川公司等47户企业当年实际上交税金总额52.88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40%以上。我省企业经营效益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我省财政收入的完成情况,对我省财政收入也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发展中无时不在的因素,加强对其的防范意识,是确保我省财源安全的有力手段。

我省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对外长期投资、长期借款、证券期货,委托理财,担保资产(资金)几个方面。由此而形成的企业不良资产,资金挂账等潜在亏损等多种形式。

甘肃省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部分相关指标变动表

单单位:亿元

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

金额金额增减(%)金额增减(%)金额增减(%)

一、企业不良资产10.7025.92142.2430.2416.6736.7221.43

其中:(一)三年以上应收帐款8.4620.32140.1924.0318.2629.2521.72

(二)积压商品物资1.042.19110.584.1890.875.3329.06

(三)不良长期投资1.191.6034.452.0326.882.134.93

二、资金挂帐22.0874.27236.3794.0726.66107.5214.30

(一)经营亏损挂帐17.9761.00239.4587.7043.7793.036.08

(二)应补未补挂帐0.501.121.240.35-68.756.001614.29

(三)潜亏挂帐3.2111.72265.115.68-51.547.4030.28

(四)其他挂帐0.410.422.440.34-19.051.09220.59

摘自甘肃国资管理十年改革于发展775页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8年末,我省国有企业的资产损失,资金挂账和不良资产多达144.24亿元,占当年全省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290.99亿元近一半,是当年我省财政收入97.48亿元的1.5倍之多。从具体指标来看,当时国有企业资金挂账逐年大幅度增加,1996年、1997年和1998年分别为74.27亿元、94.07亿元和107.52亿元。企业的不良资产连年大幅度增加。全省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1996年为25.92亿元;1998年为36.72亿元,增长39.81%。

近几年来,我省企业通过一系列改革和改制,通过清产核资,破产兼并等一系列整改措施,核销了企业的不良资产和累计的呆坏帐损失,减轻了企业的包袱,然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新的资产损失及资金挂帐又在形成。2005年末,省级大中型企业资产损失及挂帐数达到46.88亿元,占到当年财政收入的近1/3。

我省国有企业的资产损失,资金挂账和不良资产不仅数额大,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而折射出我省国有企业存在着极大的财务风险,其结果必将导致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

据省国资委调查,截至2006年6月末,我省监管的省级47户企业所形成的长期投资、长期借款、证券期货、委托理财、担保资产和短期投资是2005年末全部资产的近30%,几乎等于企业全部净资产。

三、我省企业财务风险的历年部分重大事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企业发生了很多财务风险案例,有些甚至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90年代初,兰州连城铝厂从银行贷来4000多万元资金,到广东炒地皮,用赚来的钱弥补扩建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连连受骗,导致2.7亿国有资产流失。约占当时连城铝厂全部资产的1/3。

1992年,省进出口贸易公司先后4次借262万元给个体户从事经营活动,造成损失88万元。1993年至1995年,又以公司名义贷款、筹款8400余万元借给私人魏兴运使用,造成2100余万元无法收回的重大案例。

1992年至1998年期间,甘肃省电力公司财务处负责人私自将巨额资金出借给甘肃电力会计学会、赛特总公司、赛特总公司白银公司等多种经营单位。私自向海南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融、投资。最终给国家造成了3.6亿元的重大经济损失。

我们通过资料查证,近年来,我省部分企业财务风险仍然发生着。例如:2004年9月23日,上海市长宁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因委托理财纠纷起诉我省某公司负有连带责任。2004年12月23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4)沪一中民三(商)初字第403号《民事判决书》判决,我省某公司负有连带责任,返还上海市长宁区农村信用合作社4797.58万元。

截止2006年5月22日,我省某实业有限公司违规进行股票投资,形成国有资产潜在亏损6612.47万元。

四、我省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我省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企业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一些企业管理者急于求成,在自身财力匮乏的情况下,多头举债融资办事,往往半途而废,项目失败后形成巨大的债务负担。有些企业盲目为其他一些经营不善的公司提供担保,一但担保对象无力偿还,企业将附有连带责任,造成巨额损失。例如:西北油漆厂2003年1月对兰州大利建材公司在交通银行兰州分行的贷款240万元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当年9月因该公司无力偿还到期贷款本息,西北油漆厂持有的西北化工国有法人股240股被法院冻结准备拍卖代其偿还。

2、决策失误。由于企业领导人长官意志,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决策缺乏科学论证,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1992年投资匈牙利金鑫蔬菜公司51.53万元,1994年给兰州机电轴承公司投资额11.77万元,由于决策失误,目前这两家公司已关闭停业,投资也无法收回。又如,1990年兰通厂年出资20.87万元,与兰州膜科所投资组建兰州膜通公司开发海洋淡水设备,后因产品开发失败,该投资难以收回。

3、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省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甚至有些企业设立几套帐,报给税务部门一套,自己保留一套,送给银行的又是一套。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甚至弄虚作假。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4、缺乏科学的预见性。目前,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五、财务风险防范和确保我省财源安全的建议

企业财务风险在企业运营中是必然存在的,然而我们可以对它研究进行有效的预计、防范控制和处理,使之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健全财务法制,加强会计监督体制建设

企业管理部门以《会计法》为中心,尽快建立健全以注册会计师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依靠注册会计师这种社会监督力量去监督企业的会计行为,以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严惩会计行业弄虚作假。严肃处理报表严重失真,例如将企业的财务报表上报主管部门一套,上报税务部门一套,上报银行的又是一套等事件。应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法治环境。

另一方面,从法律、行政等方面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外部监督和管理。长期以来,我们忽视对监督者-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过分的相信这个监督者。然而,我省连城铝厂的案例,由于某会计事务所错误的评估,人为地加大被评估项目的价格,诱导了连城铝厂的巨额的不良投资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监督和管理。建议对企业项目实行审计单位轮换制度和注册会计师轮审制度,不能由一个或两个审计单位或注册会计师长期审计某一单位,并且要强化会计师行业的自律制度。

(二)从财务风险的各个主要环节进行防范和控制

1、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给企业带来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首先,企业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于企业的收益。所以必须提交资金的使用效益,来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其次企业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以优化资本结构。再次是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搭配比例应与企业资金占用状况相适应。

2、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第一要对企业投资未来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第二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时,在突出主业的情况下,注意多种经营,合理进行投资组合,使其最大限度地分散投资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是应收账款的回收在时间上和金额上的不确定所导致的风险。对于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好的客户,采取赊销的方式,控制一定的信用额度,采取分期收款、商业汇票等风险较小的结算方式。对于偿债能力差和信用状况不好的客户采取汇兑、支票等结算方式。其次,企业应依据谨慎原则,对于可能发生坏帐损失,在其发生之前提取坏帐准备,以减少本期虚增利润,防范资金回收风险。

4、分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收益分配风险是指企业在分配收益的方式、时间和金额上的不同权衡和取舍给企业的价值到来的不确定性。为此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向投资者传达正面有利的信息,树立我省企业良好形象,塑造投资者信心,以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培养专业人员

对现有的会计从业人员,在业务上通过各种培训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坚持会计从业人员的技术资格考试与持证上岗制度,同时进行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实践学习,特别是从一些现有形形色色的财务风险案例中学习积累经验。培养一批精通会计法、税法、公司法、劳动法、合同法、环境法、票据法、刑法等法律知识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使我省企业财务运营活动中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自身的正当权益,寻求我省本企业的最佳利益。

(四)建立企业财务统计分析制度

财务风险案例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无量纲化处理;财务风险指数;财务风险指数模型

企业在社会经济环境中经营,参与竞争,总会遇到各种风险。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多元化,以及一些业绩优良、高速成长的企业突然倒闭的案例警示,使社会各界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内外学术界对财务风险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两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业财务风险度量和识别的研究、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和柔性管理思想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研究[1]。其中企业财务风险的度量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度量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1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先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度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度量模型。早在1932年Fitzpatrick提出财务危机概念并开展了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1968年Altman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建立了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随后各国学者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度量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周守华等(1996)提出的以F分数模型、日本开发银行Z模型、陈文俊(2005)[2]财务综合指标回归模型为代表的多元线性模型;Ohlson(1980)、Zavgren(1985)、吴世农(1999)、刘翰林(2002)等学者为代表提出的Logistic模型;Coats和Fant(1993)、喻胜华(2005)等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

2企业财务风险模型

2.1企业财务概念

风险几乎无处不在,继1901年美国学者Willet最早提出了风险的概念,即“关于不愿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Knight把风险与不确定性做了明确区分,“指出风险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3]。莫布雷等人(1950)、美国风险管理学年会(1983)和波特(1991)一致认为企业风险形成与财务管理是离不开的[4]。随后国内外学者对财务风险管理围绕着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等环节进行了研究。2006年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将企业风险分为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根据2017版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和业绩的整合》对风险的定义,即事项发生并影响战略和商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既包括负面影响,也包括正面影响,这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31000系列标准及中国风险管理标准GB-T24353是一致,结合陈共荣、艾志群(2002)[5]对广义财务风险的定义,将企业广义财务风险定义为:企业在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导致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

2.2企业财务风险模型

根据财务风险的定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对不确定的经济、法律、金融、环境、社会文化及资源等外部环境,结合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资源条件、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作出决策。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资金运动渗入到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及经营活动过程中,资金运动的每一环节都存在财务风险,而企业的资金运动结果通过财务报表呈现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面前,因此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将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相比较从而产生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模型,如图1所示。

3企业财务风险指数体系构建思路

根据企业财务风险模型,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即度量企业实际财务状况与预期财务状况的偏离程度,要围绕企业的财务状况构建财务风险指数体系。

3.1确定企业实际财务状况

财务状况是用价值形态反映的企业经营活动的状况,通过企业财务风险模型发现财务报表可以反映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即可以通过企业财务报表表现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财务变量反映其实际财务状况。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财务比率指标很多,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可以选取资产负债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产权比率等财务比率指标,反映企业实际财务状况。

3.2确定企业预期财务状况

预期财务状况指标值将直接影响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因此合理确定预期财务状况指标值是财务风险评价的关键。根据企业财务风险模型,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既包括宏观环境,也包括行业环境,客观上使得企业在确定预期财务状况指标值时既要考虑宏观环境的变化,也要考虑行业因素,因此在财务风险模型中,以企业所在行业的使财务风险最小值为企业的预期财务状况指标值。

3.3企业财务风险指数设计

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财务状况指标,虽然都是以相对数形式出现,但仍然存在量纲和数量级的不同,即企业财务风险评价属于综合多个不同量纲指标,推导出综合反映企业财务风险指数的问题,因此要先对这些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才能选用合适的统计模型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客观、合理,首先要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指标无量纲化是指对所有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取原始数据的同度量、同值域以及同方向的性质[6]。通过定性分析选出的反映财务风险的财务比率指标,有的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是正向的,称为正指标,如资产负债率,而有的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是逆向的,称为逆指标,如总资产净利率。根据无量纲化的定义,无量纲化处理过程需要对逆指标进行“拨逆(正向化)”处理,以达到同方向的要求。正指标的最小值(xijmin)为财务风险的最优值,逆指标的最大值(xijmax)为最优值,将最优值作为企业预期财务状况,为采用离差法对财务风险的财务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提供了基础,这样就既可实现财务风险模型中实际财务状况与预期财务状况的对比要求,也可实现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采用离差法的无量纲化处理,将原始数据经过转换,形成同度量、同值域以及同方向的财务风险指数,即将实际财务状况与预期财务状况的差异映射到财务指标的最大值(xijmax)最小值(xijmin)离差的相对位置,即将实际财务指标数值与预期财务指标数值的离差映射到[0,1]区间,对于正指标可用式(1)计算第k个评价对象的第i类第j个财务指标偏离预期值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值fijk,对于逆向影响财务风险的财务指标可用式(2)计算fijk,原始数据经过无量纲处理后的形成企业财务风险指数,参评所有企业的原始数据经过式(1)、(2)处理后的财务风险指数,形成财务风险指数矩阵F,选取的与财务风险有关财务比率指标及其财务风险指数计算公式选取。

4企业财务风险指数体系权重确定

财务风险指数体系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同一组数据,权重不同,会导致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评价结论,因此权重的确定对能否真实客观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状态起着重要作用。权重的确定方法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主观赋权法从定性的角度出发,由决策者考虑客观实际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带有决策者的倾向,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如专家调查法、环比评分法等;客观赋权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根据评价指标数值间的一定规则,应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权重,避免主观判断造成的不良后果,常用的客观赋权法通常包括变异系数法、复相关系数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等,适用于各个构成要素内部权重的确定。为了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建议采用不依赖于评价主体主观判断的客观赋权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确定其权重。采用因子分析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确定三级评价指标权重集合Wij,二级评价指标在一级指标的权重集合Wi根据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贡献率来确定。

5企业财务风险指数模型

进行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时,首先收集评价对象反映其财务状况的财务指标数据xijk(第k个企业的第i类第j个财务指标实际值),结合企业财务风险模型(如图1所示),找出评价对象预期本企业的财务指标为所有上市企业中的最优财务指标值的假设,从而计算出各评价对象的三级财务风险指数fijk,应用因子分析计算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确定Wij,对第k个评价对象的第i个二级财务风险指数应用Fik=Wij×fijk进行计算,各二级财务风险指数Fik构成了财务风险指数矩阵Fi,在此基础第k个评价对象的财务风险评价结果为Fk=Wi×Fik。随后根据Fk的计算结果确定评价对象k的财务风险程度,Fk越大,该企业财务风险就越大。

6结语

根据本文建立的企业财务风险模型,可以发现企业经营所处的外部环境即宏观环境及行业环境是动态的,因此应将快速、全面、系统、动态为目标的柔性评价思想引入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中,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根据柔性评价思想提出以下建议:(1)表1中的财务风险指数计算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而构建,在进行财务风险评价时应根据宏观环境及行业环境分行业构建财务风险指数体系;(2)应用客观赋权法确定财务风险指数体系各评价指标权重,虽然客观赋权法存在权重确定完全依赖于样本数据的缺陷,但也体现出满足动态变化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沈俊.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及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2]陈文俊.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评估与处理[J].财务理论与实践,2005(3).

[3]冯荣珍.我国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

[4]张煌强.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5(7).

[5]陈共荣,艾志群.论企业的并购风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3(2).

财务风险案例研究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既有企业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等客观原因,也有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等主观原因。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对财务风险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被称为举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企业利润或股东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客观原因

企业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

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金结构的核心问题是负债资金在企业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合理的债务安排和运作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能给股东带来超额利益。反之,当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就越低,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这时,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利率、汇率变动的影响。由于企业负债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来利率呈下降趋势,企业仍然要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未来利率呈现上升趋势,企业尽管只需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低的利息,但随着利率的持续上升,货币升值压力增大,一旦货币升值,则企业还本负担加重,从而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如果采用外币融资,汇率的不断变化也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

2.主观原因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合理、经营状况不佳、资金运用不当等导致财务风险。

风险意识淡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控制偏差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的经验缺乏,企业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就弱,导致财务风险发生时束手无策。

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科学性。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盲目投资,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技术和措施

1.财务风险的防范技术

分散法。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回避法。企业在进行项目策划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的财务风险,在保证预计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转移法。企业可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一种风险预防和控制方法。

降低法。风险事件的发生既有其客观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时尽管采取了很多预防控制措施,但风险损失还是发生。因此,企业有必要合理安排资源,即便某一风险事件发生,也不至于对企业整体产生重大损失。

2.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的外部环境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但对企业财务风险却有重大影响,所以说环境的变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会也隐藏了危险。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种。要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就应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针对筹资风险的不同成因,防范与控制筹资风险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投资风险。二是注重筹资杠杆,适度举债,优化资金结构,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三是合理调度资金,维护资产的流动性。四是建立偿债基金,增强风险自担能力。偿债基金是企业为了按计划偿还债务而事先提取的一种准备金。偿债基金的强制性设立,增强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但它减少了企业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导致现金枯竭,也变相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预防和控制资金回收风险的措施有:一是根据客户按约付款的可能性,选择不同销售方式。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为控制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只能对信用状况好、偿债能力强,达到企业信用标准的客户采取赊销方式,并将累计赊销金额控制在信用限额范围之内。二是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对于盈利能力大、偿债能力强、信用状况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险比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销售网络,同时发生坏帐损失的可能性也较少;反之,则应选择风险比较小,约束能力强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减少坏帐损失。三是制定合理的收帐政策,及时催收货款。应收货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减少企业损失。

掌握风险防范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正确理解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风险防范是企业在识别风险、估量风险和研究风险的基础上,用最有效的方法把风险导致的不利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行为。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特别是企业的决策管理部门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思,不论是对外投资还是对内融资,也不论是研制产品还是销售产品,都应预测估计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企业的承受能力,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他们在认识风险、分析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以降低经营的盲目性和决策的随意性。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思,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各项基础工作,使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思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引进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用活财务风险管理方法。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和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成因、预防和控制风险、处理风险损失的有机过程,在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应付风险的方案和措施,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和计划,优化财务决策和控制方法,健全财务信息的控制系统,出现风险及时处理减少损失。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建立客户管理制度,加强对客户信用的调整,形成一套适合本企业的风险预防制度,把财务风险降至最低。其次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应通过完善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再次建立科学的内部决策制度。对风险较大的经营决策和财务活动,要在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中进行严格的审查、评估、论证,通过集思广益,尽量避免因个人决策失误而造成的风险。

总之,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管理有足够的重视,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有效开展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监测与预警,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苏淑欢.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26—3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