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研究生学习心得

研究生学习心得

不敢说什么大牛……就当是一个师兄说一点自己的体会吧,反正研究生也读了3年多了,有一些弯路和教训,希望能够给师弟师妹们一点帮助。

首先我觉得要热爱科研工作。科研工作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很辛苦而且很无聊的,你可能在没完没了的贴应变片,可能在周而复始的建模,可能在没日没夜得等计算结果,可能调在一堆一堆的文献里面头昏脑胀……这时候很容易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如果不注重平时培养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则往往到了这个时候就容易丧失信心,弄个差不多就拉倒了,没有深入下去的动力,进而也难以得到比较大的成果。

其次要非常重视平时的积累。知识点和灵感就像零星的雨滴,东一个西一个,不注意很快就会流失掉。重视积累,把每一个灵感的火花都收集起来,终有汇成滔滔江河的那一天。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2~5年的辛勤工作总会留下很多坚实的脚印,如果能让这些脚印都成为前进的一级阶梯,那么你就能登得很高。

还有要重视眼界的开拓。从我个人的感觉上说,至少在我经历的这几个学校里面,清华是非常适合建立大土木大学科概念的一个地方。因为周围的同学都很熟悉,老师也很熟悉,因此可以更多了解他人在做什么,如何去做的。他山之石的功效永远是不可忽略的,更何况大家以后无论是升学还是进一步深造都未必会做同样的课题,有开阔的眼界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生阶段的具体科研内容,我想比较合理的形式是“一棵大树”。这个比喻有一下三层意思:

1:中心明确,这个是树干。动敲西敲想把问题研究深入是很困难的,有一个明确的主干是必不可少的。

2:根基扎实,这个是树根。研究生的科研课题很多都是建立在大量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的。把基础打牢,对相关基础和专业课程有一个非常深入的了解,是保证大树茁壮成长的根基。

3:枝繁叶茂,这是树冠。土木是传统学科,任何领域的突破都是非常困难的,而任何突破往往都伴随着很多相关领域的共同进步。一方面充分利用相关领域的成果为自己服务,一方面不断扩展自己研究成果的实用领域,才能得到丰硕的成果。

其实我们的袁驷老师的经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袁老师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不断围绕线法做研究。袁老师的力学功底,数学功底想必上过他程序结构力学的老师都知道。而袁老师一方面利用数学上ODE求解器的成功发展开创出线法,一方面把线法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非常全面的研究和探索,我想对于我还有所有的研究生同学都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今天先说一点吧,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共同讨论,共同把土木系的科研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