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经验交流材料

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经验交流材料

建立和完善有形建筑市场,是提高建设工程交易透明度,防止规避招标以及转包、违法分包等不法行为的重要措施,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政府践行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宗旨的重要举措。**区招投标服务中心自1997年成立以来,在上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

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公开透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从建章立制着手,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积极创新管理模式,以工程交易中心为载体不断强化对有形建筑市场的监管,较好地发挥了有形建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社会、为市场经济活动构筑了一个卓有成效的操作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交易量从最初的每年6、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7.3亿元,交易面积达150多万平方米。

一、政府支持和领导重视,是有形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交易行为日益成熟,原有的招投标管理体制和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2003年5月,在青岛市建委建管局和**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区招投标服务中心与招标办正式分离,并于2004年8月正式更名为**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一步明确服务性质,彻底实现了招投标的监管分离,正式确立起"行政管理部门为监管主体、有形市场为交易平台、机构或建设单位专门负责"的招投标管理新模式,从制度上进一步确保**区的招投标工作更加公开、透明、规范,从职能上保障了有形建筑市场在新形势下的健康发展。2004年,被评为省级有形建筑市场先进单位。按照青建管字(2005)11号文件要求,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配合市建委建管局构建"三统一"大市场的部署,2005年3月,投资80余万元,对原交易市场的软、硬件进行改造,为我市构建"大市场"平台,做出积极贡献。

二、加强规范化管理,积极开拓创新

管理出效益,创新促发展。**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通过加强规范化管理,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实际的工程招投标路子,**的有形建筑市场步入了快步发展的良性轨道。

1、创新招投标模式,打造公平竞争的制度平台。根据市建委建管局部署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新模式,实行合理低价中标,杜绝投标单位的恶性竞争,也使财政投资项目的中标价比标底额大大降低,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在财力投资项目中逐步推开。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78个区财力投资招标项目中的51个,由于采取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合理低价中标制度,使中标价比标底额降低5095万元,为区财政节省了大量资金。

2、在探索中积累经验,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工作范围原先主要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招投标,通过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逐步树立起良好的业绩和行业信誉。在区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诚信度不断提高。继市政工程被最早纳入后,2003年又纳入了颐中烟草等工业技术改造工程的交易,去年,全区的园林绿化工程又被纳入到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交易,最近,李宅路工程等部分交通也正式进入中心进行招投标交易,此外,中心的招投标范围还包括水利航道工程等内容,这些项目的招投标内容,基本涵盖了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安装以及材料、设备等的招投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根据每个工程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招标文件和评标定标办法,扩大了招投标工作的领域,规范了承发包交易活动的秩序,促进了全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3、动态管理评标专家,确保公正评标。交易中心成立之初,吸纳了**区属地200多名评标专家组建起招投标专家库,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原有专家的数量、专业类别已满足不了迅速发展的招投标工作需求。2003年,**区开始同步使用市交易中心专家库,专家数量增加到600多人,属地范围扩大到市内四区,从而彻底解决了专家数量不足、专业类别不全的问题。同时,加强对参与评标专家的动态管理,强化考核措施,规定每次开标结束,由招标单位和监管部门对评委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打分确认,得分作为年底考核重要参考依据。评标过程中实施封闭式管理,社会评标专家进入评标室后接触不到业主,消除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委串通的可能;对一些重大的财力投资项目,由交易中心与公证处、监察局共同抽取专家,确保了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

4、改革资格预审制度,实现阳光招标。交易中心为了实现资格预审与评标定标的紧密结合,改革了以往的资格预审办法,采用集中资格预审的方式,在业绩打分时使每个投标单位对自己应得的分值予以签字确认,对入围单位公开张榜公布,避免了招标过程中串标、陪标等违规现象的发生。

三、强化行业监督功能,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正是公开的前提,没有了公正就必然没有了公开。**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在招投标工作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强化各项监督措施,在社会上树立起了良好的信誉和行业品牌。

1、实行"八公开",广泛接受各界监督。工作中我们以"全开放的市场、全公开的程序、全透明的运作"为指导思想,对招投标工作实行"八公开"

,实现了所有工程招投标信息100上网。即:公开招标投标程序、公开招标信息、公开接受投标报名、公开资格预审结果、公开招标评标办法、公开公示评标结果、公开行为不良纪录、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将所有的招投标信息全部在市建管局信息网上,实现了内部业务管理的自动化、科学化、程序化,将最新的工程信息通过电子大屏幕、互联网对外公开,做到交易项目、交易内容、交易要求、办事程序、交易结果的完全公开,为各类信息需求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2、强化现场监督,实现依法招标。为加强对工程招投标行为的监督,我们在交易中心安装了八个探头,对评标室、监控室、机房、大厅、走廊、会议室和开标室等不同地点从不同角度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在开标、评标现场,新购置投影屏幕和评标监控系统,凡进场交易的资格预审、专家抽取、开标、评标等重要交易环节均实施全程监控,从评委抽签到开标、评标的活动细节都通过监控室同步播放。这样,所有投标单位均能在场外同步监督整个开标过程,有效遏制了评委和相关人员的违纪违规行为,进一步提高了评标的透明度。

3、积极推进计算机评标,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人工评标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工作效率较低,实现评标的自动化是大势所趋。我们充分吸收外部先进工作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商务标计算机评定软件,年内争取实现商务标书自动评定,技术标书自动统计,达到招标现场网络化管理的目标,进一步提高招投标的科学性和公开性,有效杜绝围标、串标现象的发生。

四、以人为本,塑造良好服务形象

服务永无止境。**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在办公场所紧张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完善有形市场的服务功能,最近,新设了业务服务大厅,对开标评标室进行了改造,增加了部分人性化服务设施,在开标室走廊、业务办理大厅门外安装了排椅、饮水设施及服务栏、意见箱等,所有制度、理念上墙,重新编制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招投标服务的软硬件环境都有了极大改善,服务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4年是**区的招商引资促进年、项目开工建设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年,区城市规划建设局承担了商务一区、二区以及前海一线重大旅游等项目的推进任务。作为项目建设第一环节的业务工作部门,**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努力从自身挖潜,认真研究招投标相关法规细则,在不违反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前提下对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使建设单位先行进入招投标程序,大力推进了重点项目进程。同时,在局领导的带领下主动上门与项目建设单位加强沟通,了解项目前期土地、规划等手续办理进度,为其介绍工程招标相关规定,使建设单位做到心中有数,按程序早做准备,及早进入招标程序。考虑到各项目进度不一、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的情况,在项目推进中采取量身定做的方法,对项目逐个做个案研究,积极引导建设单位在前期手续办理过程中各环节齐头快进,最大限度地缩短时间,加快了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

坚持依法行政,树立起良好的对外招投标形象。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考虑到招投标工作是基建程序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各建设单位正面接触我局的第一个点,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立足于点滴小事,主动查找完善招投标工作的各个环节,把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力求实现"服务零缺陷,管理无缝隙,结果零投诉",努力打造规划建设局自己的服务品牌。针对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单位不熟悉招标程序的现状,我们把招标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工作以简便直观的方式归纳出来,编制了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服务指南提前送到建设单位手中,让对方在项目进入招标环节之前就能对招标的法定程序了然于胸,实现服务零缺陷;招标过程中,严格按程序操作,对开标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实现管理无缝隙;招标结束后,我们依托网络媒介相关信息、评标和定标结果在全市建管信息网上公示,把所有评分结果在交易大厅张榜公开,在交易市场设立了效能监督投诉举报箱和举报电话,把自己的工作置于社会的公开监督之下。2004年全年未接到一起投诉,实现了零投诉的目标。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截止到目前,2005年已实现各类工程招投标77个,累计中标价6.3亿元,面积73万平方米。在成绩面前,我们深知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今后,我们将在市、区各级领导正确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建设"廉洁、高效、开放、有序"的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