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区政城区建设计划

区政城区建设计划

主要任务

(一)发挥创新资源优势,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配置为主导,以政府扶持为手段,以增加企业品牌数量和提升品牌质量为目标,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融资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快发展智光电气、机研院、天赐、鹿山等一批自主创新骨干企业,形成若干国内具有比较优势和领先水平的名牌产品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资源优势,不断提升企业技术研究水平。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结合重点产业集群的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突破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加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组织重点开发,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鼓励企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培育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科技企业。大力实施“专利、品牌、商标、标准”四大战略,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升级。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已有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档次,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培育一批具有专利权的核心技术,加速专利技术产业化。以增强企业创造专利能力为主线,将专利工作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及生产经营全部环节。加强引进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能力。

(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1.大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工业结构。立足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技术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在改造提升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造船、食品工业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新能源产业。依托广州市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工程研发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开展锂离子电池用功能电解液和太阳能电池封装热熔胶膜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扩大市场份额,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相关产品,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将我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力争到2015年,清洁新能源产业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新材料产业。集中资源、加大力度,以铂金钢总部项目建设为契机,在非晶合金等新材料产业的引进发展上抢占先机,建立铂金钢新材料工程中心,实现科研成果在船舶涂料、防腐涂料、粉末涂料、军工装备、汽车、半导体、手机制造、变压器制造等行业的转化应用。依托广东省热溶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重点研究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化工新型材料。推进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的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在功能胶粘剂、功能木料、弹性体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以西气东输和国内城市管网天然气置换煤气等各大管道工程建设为契机,打造华南地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产业基地。到2015年,建立起环保新材料行业博士后工作站,研究5-6个重点科技创新专题,开发出5-10项新产品。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扶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剂项目研发,重点研究污水深度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与集约化设备,二次污染控制的工艺改造技术,污水再生利用及安全性保障技术,新型污水消毒技术与设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与回用技术以及面向重点产业的治污技术、设备和原辅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充分发挥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已组建的“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机械工业油品检验评定中心”、“机械工业橡胶密封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东省机械装备公共实验室”等重要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重点研究开发机械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基础元件、高强度、耐高温、低磨损、长寿命复合密封材料等,提升品牌管理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战略并购能力,使其从传统制造型向研发服务型转变。围绕密封、润滑、液压、机电及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装备制造配套产品产业基地,力争成为中国机械功能零部件集成服务领先者。完成20项以上较大技术创新专题,开发新产品20项以上,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电子信息。以智光电气、七喜电脑和广元科技为依托,以输变电设备智能化,个人计算机移动网络化、家电数字化为重点,发展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到2015年,力争有5-6项较大科技创新成果,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10项以上。发展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推动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服务产业等集群化发展,扶持广元科技、新华时代等一批有前景的企业迅速迈向规模化、品牌化,开发软件及新产品10-15项,造就一批有能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并能起到引领和凝聚作用的旗舰型软件企业,不断完善与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智能产业。以推进广州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推进物联网应用为重点,着力推进信息化与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积极探索发展智能产业。支持智光电气等企业智能项目建设,以智慧港城示范应用工程建设为依托,创造条件引进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港口、智能物流等智能项目,力争成为省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示范区。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黄埔服务“一带两园三平台”。抓住广州建设亚洲物流中心的契机,结合黄埔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4大“广州价格”,打造3至5家交易额超百亿元的专业市场,培育3至5家交易额超百亿元的电子商务企业。培育临港产业物流带。东部建设完善机械专业市场、玩具礼品市场、无纺布批发市场、粮油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西部发展提升国际建材市场、钢材交易中心、冷冻品交易市场等,联动打造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市场带。积极培育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鼓励发展金融物流,提升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将军山产业园区。创新投融资开发模式,建设中国黄埔(国际)机械城,打造集商贸、金融、会展、物流、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服务业基地,形成辐射华南、影响全国的装备制造业交易平台、展示窗口和服务中心。建设化工交易综合商务园区。结合“退二进三”政策,加快建设集电子商务、实体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的广州化工交易综合商务园区。建设三大平台。建设大宗生产资料集散交易平台,形成木材、机械、化工、石油等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产品交易指导价格,扩大市场集散辐射能力。建设特色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创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实现服务的跨行业整合和多方利益增值。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配合省、市推进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物流公共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公共信息交换,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功能支撑,为政府相关部门信息沟通、决策制定提供信息支持。建设华南航运服务中心。统筹政府服务、市场服务要素,推动航运交易、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相关航运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升航运综合服务环境,建设华南航运服务中心。构建通关服务中心。加强与港口管理、口岸服务部门的协作联动,建设集报关报检、电子口岸联审、工商税务、金融结算、公共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通关服务中心,实现通关业务审批及国际贸易与航运“一条龙”服务,提高商贸和物流通关效率。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以交通枢纽功能提升经济交往功能,强化航运服务交流,开展规划设计、政策、成果展示、服务咨询、研究交流、商务洽谈、中介服务等“一门式”服务,打造综合型、高层次的航运服务平台和窗口,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发展“无水港”。推进港口物流、电子口岸等功能在广西、湖南、江西等内陆腹地延伸发展,提升揽货能力,扩大黄埔港区航运服务的辐射范围。打造“智能港”。加快物联网技术在港口行业的应用,以建设广州“无线城市”试点示范区为契机,建立覆盖黄埔港区的无线宽带网络,促进港口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成为信息集散、技术交流、商务往来的特色港区。

3.做强黄埔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鼓励发展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推动工业园区向工贸园区转型发展,重点发展两大产业集群、三大优势产业。做大汽车产业集群。依托广汽本田的发展壮大和增资扩产,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延伸汽车产业链,建设具有重要支柱作用的广州东部汽车产业基地。做强石化产业集群。以产业集聚、优化提升为核心,加快启动广石化扩能改造工程,带动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黄埔炼化一体化基地。壮大食品饮料产业。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品牌拉动、技术推动,发展以啤酒、软饮料、方便食品、食品风味配料等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提升造船产业。优化发展挖泥船、军工等专业类船舶制造,强化细分市场龙头地位,积极发展游艇研发等高端船舶制造业。优化电力产业。推动电力企业新上扩能改造项目,利用先进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建设清洁、高效的新型电厂。

4.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体系,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逐步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长效机制,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加强对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模式,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效率。

(三)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提升创新能力水平。

1.加强创新园区平台建设。加大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广州黄埔园区、将军山产业园区和化工交易综合商务园区、大宗生产资料集散交易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园区平台的建设力度,加快园区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其创业服务和生活服务功能,强化产业承载能力,形成管理体制先进、产业结构合理、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区域功能清晰、支撑服务体系完善、能够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创业发展的集聚地和制高点,使园区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拓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成为带动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和增长极。

2.加快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和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以“环境生态、技术高新、产业精细、效益集聚”为理念,依托广石化升级改造和产业链延伸,高起点、严要求做好园区规划,重点培育发展精细化学品、日用化工和化工关联产业等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业。以“三区一市”合力打造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为契机,依托云埔工业区东诚片的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支持物联网建设,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提高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3.提升企业技术研发水平。积极支持有行业特色、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支持对产业具有扩散带动效应的重点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同建立高层次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及产学研中试基地等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提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平,通过体制创新、吸纳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投入等措施,增强产业化能力,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市场化水平。争取组建2家以上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专利试点、示范工程。密切跟踪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等重点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培育6家以上企业成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加速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城市管理创新。

全面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深入实施“转制社区城市化、城市社区现代化”的社会发展战略,坚持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区,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增强城区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加快建设平安和谐黄埔,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真正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实处。

1.构建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城区空间体系。明确功能分区,调整优化居住区、商贸区、旅游区、工业区和生态控制区布局,形成“一江两岸三区四带”的城区空间布局。在区域空间上构建南部长洲文化休闲慢岛、西部临港商务区、东部滨江新城、北部现代工贸园区,形成“北二南三、一岛三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一江”:指流经黄埔辖内的“十里珠江”。通过江心岛的保护开发,珠江游的深度开发,码头泊位的功能优化,江岸的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港口历史底蕴的深入挖掘,将“十里珠江”打造成为现代化滨江城区的人文之脉、生态之脉、商旅之脉。“两岸”:指珠江南岸的长洲岛和珠江北岸的产业带。全力推进南岸长洲岛的整体开发和北岸的鱼珠核心功能区开发建设,积极推进岸线功能调整,创造条件将部分生产性岸线调整为商务性岸线、生活性岸线、景观性岸线,结合绿地、水景、码头、商务楼宇、星级酒店等建设,让黄埔“十里珠江”两岸形成交相辉映的文化景观带,成为黄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增长极。“三区”:即广州(黄埔)临港商务区,以港口现代物流、临港商务服务、高层次商圈建设、旅游景区开发为重点,规划建设成为承担广州港口及相关商务活动、服务珠三角港口群的临港经济综合服务中心,成为现代服务业发达、文化辐射力强、公共配套好、滨江景观美、现代化程度高的广州东部片区中心;东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东进”为契机,重点打造将军山、状元山现代物流商贸园区,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将其打造成为广州发展模式转型示范区域和改善人居环境试验区域;北部和东北部现代工贸园区,推动汽车、石化产业扩能升级,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培育工业总部经济,着力打造成为广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域和先进制造业总部基地。“四带”:指东西走向的大田山—龙头山生态屏障带、长洲—娥眉沙—大吉沙—大蚝沙生态景观带,南北走向的乌涌沿岸绿化带、茅岗—瓦壶岗—蟹山社区公园休闲带,建立布局合理、绿量充足、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形成“森林围城,城在林中”的生态城市格局。

2.构建管理有序、生态环保的城区环境体系。高标准规划设计临港商务区、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中心等重点区域,建设标志性建筑,优化建设景观,提高城市社区现代化水平。全面完成迎亚运环境整治任务,积极推进珠江岸线整治,完成观音山森林公园建设,新建2-3个滨江公园、滨江绿地,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实现城区交通景观、滨江景观大提升。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完善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和长效运行机制,建立完善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建立多方联动、实时监测、科学分类、快速反应的环保监测机制,加强环境执法检查,预防和有效应对环境风险事件,督促企业全面加大环保设施改造力度,努力实现城区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加快实施“退二进三”,彻底淘汰污染重、能耗大、效益低的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推动和发展循环经济。全力以赴推进“三旧”改造,力争用2年的时间完成姬堂旧围、新围、合庆围的整体搬迁工作,分离工业区与居民区,逐步消除工业污染扰民现象;用5-8年的时间,完成文冲、横沙、下沙、长洲、深井、茅岗、南岗等7个“城中村”全面改造;用10年时间完成庙头、南湾、夏园、沙步、沧联、双沙、姬堂、九沙等8个社区的整治改造工作。促进城市有机更新,以“有形改造”促“无形改造”,力促城市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转制社区居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2020年前实现城市一体化管理。

3.构建立体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高城市交通设施水平,形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对产业发展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加快市政道路网络化建设,打通护林路、大沙东路等主干道路,将茅岗路、石化路分别延伸到科学城,2013年前在黄埔中心城区形成“三纵三横”交通网络。加快建成珠江北路、姬火路等一批道路,搭建起脉络完整的区域路网架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利用公交、地铁交通工具的无缝接驳,构筑起由轨道+BRT+公交主线+公交支线组成的多层次立体公交网络。完善疏港通道体系,构建集港口、高快速路、轨道交通等于一体的区域交通网络,强化广州东部水陆交通及物流中心功能。依托东二环、沿江高速、新化快速等省、市重大基础设施,构建发达的对外、对内综合交通体系。

4.构建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均衡发展,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普及水平现代化、教育条件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全力打造广州东部基础教育高地,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全市前列。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十分钟文化圈”,提升区域文化内涵,把黄埔打造成广州东部的文化中心,全面提升黄埔在广州、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文化影响力,建成国家文化先进区。持续完善体育设施,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推进公共卫生资源和职能整合,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高标准建设公共卫生基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科学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整体水平,提升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的软实力,深入实施健康宝宝工作室计划、聪明宝宝工作室计划、质量管理工作室计划,建立优生优育优教一条龙服务链。

5.构建功能健全、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转制社区发展资源,通过改造物业增值补贴等形式,探索建立转制社区居民收入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公共职业培训体系和就业援助制度,营造鼓励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努力消除“零就业”家庭。继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妇女生育、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各项扶助措施,不断完善覆盖全体居民的共享型社会保险体系。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需要。

6.构建规范高效、公平和谐的社会管理体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建立健全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调节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落实稳定第一责任,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联合接访和下访制度,加强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形成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新格局,着力解决信访维稳突出问题。加强突发公共危机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全区维稳综治网格化科学管理体系,加大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深入推进基层治安联防力量整合,标本兼治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切实提高出租屋流动人员纳管率,实现管理服务规范化。突出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和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监管,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大力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完善城市社区和转制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切实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公平社会环境。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简化政府审批,降低行政成本,提供优质高效便民服务。

(五)实施创新人才战略,健全人才支撑体系。

1.建设创新管理人才队伍,培养创新企业家。培养具有超前意识、创业精神、善于开拓、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复合型高素质创业人才。引进和培养了解科技产业化规律、具有国际先进管理知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建立优上劣下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鼓励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发挥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培养一批创新型企业家。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建立企业家和企业经营人才交流市场,逐步形成一支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企业家队伍。

2.引进和培育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育双管齐下,坚持以人为本,完善高技术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全面改善人才的创业环境。进一步制定完善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发展、改善人才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营造和谐宽松、高发展机会、高收入预期和低就业成本的人才环境。出台鼓励高技术产业高、精、尖人才发展的政策,降低优秀人才引进门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进一步贯彻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大科技奖励力度。

3.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管理制度,用有竞争力的制度造就有竞争力的人才,不断激发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继续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引导科技人才向关键行业、重点企业、科研和生产一线集聚。加强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授予荣誉给予重奖,解决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保险、住房、户口和子女就学安置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加快创新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人才基础信息库,促进各类创新人才互动合作,逐步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创新人才市场网络。努力营造鼓励优秀人才干事业、帮助优秀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优秀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六)提高全民创新意识,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1.树立创新发展观念。按照创新型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把发展观念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指导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实践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强化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意识,开拓创新、勇于突破意识,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意识,科学务实、精致高效意识,努力使思想境界与创新发展的要求相符合,与创新型城区建设的目标相一致。树立全面发展、全新发展、全局发展的观念。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城区功能品位形象,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和社会全面发展,建立完善有利于推进创新型城区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港城一体、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滨江城区。推进以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加快建设科学化的创新管理调控体系、多元化的创新要素投入体系、高效化的创新活动服务体系和制度化的创新人才体系。进一步集聚区域创新资源,推动区域创新城区建设,成为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2.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倡导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培育宽容失败、敢冒风险的创新理念,培育尊重个性、支持冒尖的创新意识,培育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创新品质,形成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风尚。搞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光荣的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创新型城区建设,激励社会各界共同投身于创新型城区建设事业。推广新型科普教育。以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为目标,加快普及基础科学知识、现代科技及应用知识,大力培育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科学素养。2013年前完成黄埔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建设完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广科普教育,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科普信息库。组织协调传媒界、教育界、科学界与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打造一批特色优秀科普节目、科普网站和科普期刊,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科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构筑多层次的全民科学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教育的早期抓起,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中心,加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普及先进的教育理论,创造和推广优秀教育改革经验和成果,推进教育教学领域整体改革。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思维,在学生中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学会创造、破除迷信、思想活跃、实践能力强的良好风气。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基础工程,实施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形成较为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大幅度提高公民基本科学素养。

3.健全创新政策体系。加快政府管理职能转变,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强化政府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促使政府部门从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转变为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制定者、配置过程的监督者、配置绩效评估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促使政府管理职能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关于推动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导向作用,通过财政引导和产权激励等政策,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电气控制与自动化、四维成像、自主创新软件等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鼓励企业加大投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标准。鼓励中小企业型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限制在重点产业领域重复引进技术和装备,限制产业关联度小、能耗高、污染大、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弱的产业项目发展。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构建规范守信的社会环境。

保障措施

(一)健全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设立创新型城区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强化指导协调、督查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各项职能。建立健全创新型城区建设党委政府议事决策机制,完善决策方式,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建立健全区级领导联系创新型项目责任制,由区级领导牵头负责推进重大项目或重点工作,加快建设进度,加大协调力度,确保取得实效。建立创新绩效考评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明确在建设创新型城区过程中的工作目标和责任,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加强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监督,形成良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管理机制。加强创新型城区工作的协调管理。推进创新型城区工作是一项涉及领域广、参与部门多、指标任务具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把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纳入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发展环境和优势,选准创新工作切入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完成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要加强整体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

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逐步提高财政对科技投入的比例,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围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社会发展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每年安排若干重大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及重点民生科技专项,切实提高科学技术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益。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社会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逐年提高全社会科研开发投入。

(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健全创新法规政策。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加快制定和实施促进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社会信用建设等领域的政策文件。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完善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自主创新主体倾斜的配套制度。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土地资源,优先考虑自主创新型企业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不断提高政府采购本区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比例,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区域内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以政府专项资金为引导,引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投资等技术投融资机制,重点支持符合全市经济发展方向,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专利技术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