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体育局建设体育强省实施意见

体育局建设体育强省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意见》(粤发[*]1号)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以及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指示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第一要务,以提高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为突破口,以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申办2010年亚运会为动力,全面落实中发[*]8号文、粤发[*]1号文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以及张德江同志在接见全省群众体育先进代表时的讲话精神,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体育与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争当全国体育排头兵。到2010年,把我省建设成为体育强省,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

——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条块结合的健身组织网络。各级成立全民健身领导协调机构。各县(市、区)成立体育总会,70%以上的镇和街道办事处分别成立体育分会。

——按照珠三角地区先行、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快速跟进的原则,到2010年,逐步建立起省、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五级配套完善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立足承办亚运会和国际性高水平赛事,建成一批硬件水平全国一流,功能更加完善配套,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的现代化体育设施。重点加快完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综合竞赛功能及配套设施建设。把省体育场改建成为全省全民健身中心。各地级市建成设备配套齐全的体育中心(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馆]),建成占地2万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广场或全民健身场所;90%的县(市、区)建成“一场一池一馆”(体育场或全民健身广场、游泳池、体育馆);全省所有街道和镇有公益性健身设施,50%的社区居委会建有“三点一苑一室”(三个健身点、一个健身苑、一个健身室);80%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篮球场。人均体育活动面积达到1平方米以上。

——建立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网络。群众体育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全省体育人口达到总人口的45%以上,其中:中心城市、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50%以上;全省有80个县、市、区(约占80%)达到国家或省体育先进县标准;200个(约占60%)街道办事处达到全国或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

——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全民健身管理服务网络。群众体育意识普遍增强,科学健身形成习惯,国民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国民体质达标率位居全国前列。社会体育队伍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8万人,其中一级10000人,二级20000人,三级50000人。

——群众体育运动水平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在全国体育大会等群众性综合运动会上,继续保持金牌、奖牌、总分名列前茅。

(二)竞技体育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竞技体育总体实力明显增强,涌现出一批新的世界冠军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我省在国家队一、二线的运动员人数保持在300人左右。

——每年荣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并排位靠前;粤籍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年奥运会、*、2010年亚运会成绩力争全国前三位;参加*、2009年全运会,金牌、奖牌、总分排名均处于前三位。

——后备人才培养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全省参加业余训练的人数达24000人,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业余训练网点校)在训人数达60000人。形成省优秀运动队(一线)、体育运动学校运动班(二线)、各级业余体校(三线)1:3:12的比例结构。

——重点办好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抓好150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所部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立15个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50个省级单项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和130个重点班。主要面向*年奥运会,建立优秀后备人才资源库,动态选拔200-250名优秀后备人才进行跟踪培养。

——训练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科学训练水平、训练设施及体育科技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具备承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能力和条件。争取成功申办2010年亚运会。

(三)体育产业加快发展

——到2010年,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年人均体育消费比*年翻一番,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

——逐步建立起以健身服务业、竞赛表演业、体育业和体育用品业为支柱,体育培训、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体育中介等多业并进,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

——体育用品业发展迅速。到2010年,我省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值位居全国前三位,拥有10个以上全国知名商标。改变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单一市场结构,出口额稳步增长。

——体育企业的竞争力逐步增强,组织结构更趋合理。积极扶持组建一批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产权明晰、规模大、效益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体育市场健康、有序。强化市场监管,营造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运行有序的体育市场体系。

(四)各项保证、保障性工作协调推进

——体育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理顺各类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层次清楚、权责明确、科学有序的新体制。体育战线人才队伍在素质、规模、结构上居全国前列。

——体育法制环境明显优化。建立健全我省地方体育法规体系,保障公民的体育权利。依法行政,依法治体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体育事业健康有序运行。

——体育科教水平进一步提高。取得一批国内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形成布局合理、学科配套的体育教育体系,完善训科医一体化、教学研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和工作体系。把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有广东特色和全国一流水平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各项工作与体育强省目标要求相适应,达到相应水平。

三、发展战略

(一)群众体育精品战略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全民健身体系的目标要求,努力建设一批与现代化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全民健身精品工程,组织开展一系列有声势、见实效的大型全民健身精品活动,提升和发展一批具有传统特色和岭南风格的体育之乡,打造一批有广东气派的小康体育示范精品。以重点带全局,以典型带一般,以精品推普及,推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健康素质。

(二)竞技体育金牌战略

按照张德江同志“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开展竞技体育运动”的指示,把铸金标准提升到奥运层次,以奥运带全运,突出奥运布局,调整项目结构,在战略部署、主攻方向、训练思想等方面实现与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的全面对接。继承和发展“三从一大”的科学训练原则,大力推进训练体制、机制改革,紧密依靠科技,大胆突破负荷,提高训练水平,使我省优势项目更优、强项更强、尖子更尖,不断提升广东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我省由竞技体育大省向竞技体育强省的转变。

(三)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快业余训练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各类体育后备人才,增强我省体育发展后劲。大力改善业余训练条件,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扩大业余训练规模和效益,建设一批现代化的、高水平的后备人才基地,鼓励和支持社会以及个人资助、兴办业余训练。继续发挥各级各类体校在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方面的作用,积极整合各地体育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提高办学规格,增强办学效益。形成“省有重点、市有优势、县有特色、校有传统”的业余训练整体优势。

(四)科技兴体战略

把体育事业的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体育队伍素质的轨道上来,进一步扩大体育科研队伍建设,加大体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体育的科技含量。加强群众体育科技工作,重点抓好国民体质监测,积极开展科学健身方法和手段的研究。竞技体育科技工作继续以备战奥运会、亚运会的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大力加强体育科技创新、科技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推进体育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运动训练单位的合作,发展和完善教、学、研相结合,训、科、医一体化的运作机制和工作体系,提高我省体育科技的整体实力和效益。

(五)区域体育协调发展战略

按照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统一部署,结合我省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体育工作实际情况,从政策制定、资源投放、人才培养、分类指导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实现我省不同地区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按照珠三角地区先行,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快速跟进的原则,梯次推进实现体育现代化。

四、实施六项工程

(一)实施“小康体育工程”,努力构建全民健身体系

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和广东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2010年)规划和第一阶段(*-*年)实施计划》,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任务,坚持突出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切实抓好建群众身边的场地、抓群众身边的组织、搞群众身边的活动这“三个环节”,扎实加强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使广大群众健身有场地、锻炼有方法、体质有保证,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需求,不断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力度,设立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挂帅,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组织领导机构。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本地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各级体育社团组织要在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具体实施工作。建立健全社区、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组织,充分调动各行业、社会组织开展群众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乡镇、街道都应建立群众健身领导机构或体育协会,配备专兼职体育干部。广泛建立群众体育指导中心,加强遍布城乡直接服务群众的健身指导站、文体活动站、晨晚练点、青少年俱乐部等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条块结合的多元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2、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和粤发[*]1号文要求,切实把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作为搞好城乡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城乡规划一并实施。以政府投入为主,社区、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建设相配套,坚持因地制宜、面向群众、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新建为主、改造为辅的方针,完善省、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五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提高体育设施覆盖率、设施面积人均拥有量和设施设备档次。城市广场、公园要拓展体育功能,把各种便民、利民的体育设施送进广场、送进公园,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发体育资源。进一步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对非营利的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全民健身广场建设项目和其他公益性体育设施项目,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在项目选址、立项、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并依法以划拨方式提供用地。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和建设相应的健身设施。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资助或兴建群众健身设施,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体育公益金补充的多渠道的健身设施投资保障机制。

3、完善全民健身活动网络。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全民健身意识。积极保护和正确引导人民群众在抗击非典中所激发的自觉健身热情,使群众进一步提高“科学锻炼、增强体质”,“以健身促健康、以健康防疾病”的认识。重视和加强群众健身活动的宣传报导,传授体育锻炼的方法及健身常识,使全民健身活动人人参与,成为习惯,使“健康体育”的理念深入社会,深入人心。

持久、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根据城市、农村及不同人群的特点,努力做到群众健身活动的经常化、普遍化、多样化、科学化、趣味化。在全省深入组织开展百万青少年、百万职工、百万农民、百万老年人、百万妇女等“五个百万人群”的健身活动;在城市组织开展“体育进社区”活动;在农村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关心和支持落后地区体育活动,关心和支持老年人、残疾人体育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不断创新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水平,办好每年6月10日广东省“体育节”。建立健全各级群众体育竞赛制度和各地重大节庆日群众体育竞赛制度,把各项活动办出特色,形成传统,促进体育健身成为城乡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活动网络体系。

4、完善全民健身管理服务网络。一流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需要一流的管理和服务。各级体育部门一方面要狠抓“硬件”管理,使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与城乡建设相配套,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加强经常性保养、维修,保障使用安全。另一方面要狠抓“软件”配套,坚持公益性为主,有偿服务为辅的原则,围绕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通过抓体质监测、抓宣传引导、抓骨干队伍、抓科学指导、抓法规制度建设等,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场馆设施的使用率。

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继续实行并不断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健全培训考核制度,稳步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对在营利性体育场所从事组织和指导的人员逐步实行职业资格认证书制度。建立广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按国家职业标准和有关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做好职业资格书考核鉴定工作。到2010年,全省建立起80000人左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行省、市、县(市、区)三级管理,严格培训、严格审批、严格管理,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加强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和测定系统,依法开展国民体质测定和监测工作。建立国民体质健康档案和省国民体质数据库,定期颁布国民体质状况,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不同人群科学健身提供服务,推动不同人群广泛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要加大对全民健身工作的科学指导,卫生部门要加强对科学健身防病的医学指导,各体育院校、科研所等单位要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组织有关健身活动研究、讲座和交流,编写科学健身读物,组织编写《全民健身工作指引》,科学指导各类健身活动,形成全民健身规范指南,使广大群众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和方法。

(二)实施“精品工程”,提升全民健身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全省各地要建立和形成一批具有广东特色的全民健身“精品”,出一批典型,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体现出一流水平,并能起示范作用。包括:场地设施的精品、活动形式的精品、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体育项目的精品、群众体育人才的精品等等。实现精品工程和小康工程的协调发展,抓精品工程带小康工程,促进全民健身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1、逐步建设一批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全民健身设施精品。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先行、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快速跟进的原则,逐步建设一批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全民健身设施精品工程。统筹环珠江口各市优势,汇集更多资源,发展区域体育,构建“环珠江口体育带”。并力争纳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专题规划”一并实施,以“珠江景色、旅游度假、休闲健身”为特色,促进体育与旅游、体育与文化有机结合,引导健身、休闲、娱乐新理念,共建体育旅游休闲园区、体育竞赛联动市场,体育产业发展平台,用3—5年时间,率先把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成为全国全民健身和“小康体育”的示范精品,加快珠三角地区的全民健身及各项体育事业联动发展,超前发展,进一步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居环境,并发挥对全省、全国其他地区的指导示范作用。

2、大力组织全民健身活动“精品”,提高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抓好声势大、见实效的大型全民健身活动等重点工作,通过树立一批具有广东特色、岭南风格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民间文化体育活动的先进典型,以重点带全面,以典型带一般,以精品推普及,推进群众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体质健康水平,不断增加参加健身的人口,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创建先进体育县(区)、镇(街道),加强“足球之乡、举重之乡、排球之乡、游泳之乡”等“体育之乡”的经验推广和对策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之更加焕发生机和活力。

3、精心组织、精心备战各类群众性综合性运动会,出“精品”成绩。强化体育部门职能,加强宏观指导,充分发挥各行业、社会团体和体育协会的积极性,定期举办各级全民健身运动会以及中学生、大学生、工人、农民、少数民族、残疾人等行业性综合运动会。以组织各类比赛,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各种活动水平的提高,确保广东代表团参加上述全国性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名列全国前茅。精心筹备、备战*年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藉此展示广东体育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成果和排头兵的地位。

(三)实施“*58工程”,增强竞技体育总体实力

*58工程是具体落实金牌战略的总体行动规划。即确保广东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在*年第十届全运会上名列前茅,再铸辉煌。在*年奥运会上有所突破,在08年奥运会上大有作为,为北京奥运会多做贡献。

1、调整项目布局,突出重点项目。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力实施竞技体育金牌战略,把铸金标准从备战全运会提升到备战奥运会层次,确保大项,突出强项,调整小项,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的项目结构。巩固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羽毛球、击剑等奥运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提升赛艇、重竞技等全运基础大项和拳头项目;突破足球等群众喜爱、影响大的球类项目。适度增加专业队编制,增设部分项目的二、三线队伍。重点加厚体操、举重、跳水等一类奥运重点项目和全运大项田径、游泳等队伍规模;组建足、篮、排三大球二线队伍。

2、实行分类指导,拓展奥运、全运争金点。灵巧类项目以奥运夺冠为目标;体能类项目保持国内一流,实现亚运夺金,力争奥运见牌;球类项目加快发展,三大球国内见金、奥运见人;水球、手球、棒球国内夺金;乒乓球、羽毛球、曲棍球、垒球等国内领先、奥运夺金。深入研究各类各项目的运动特点和制胜规律,加强分类指导,在巩固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新奥运、全运争金点。

3、坚持“三从一大”,强化“五七模式”,提高训科医一体化运作水平。认真总结我省优势项目的形成规律,借鉴我国乒乓球等项目成功经验,在坚持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严格管理、严格要求,进行大运动量的科学训练的基础上,转变训练观念,学习和吸收国内外的先进训练理论和方法,大胆突破负荷,全面提高训练效益。

完善“五七模式”,创新训练工作宏观管理。发挥管理、训练、科医、思想保证和后勤保障五方面工作整体合力,调动领队、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队医、机关干部、后勤人员等七类人员共同铸金的积极性,协同作战,将“五七模式”的运作由全运会标准提升到奥运会标准。

进一步激活训科医一体化运作水平和完善多学科联合攻关的工作体系,科研工作要全方位介入训练过程,提高测试、分析、监控及效果评价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使科研仪器和训练器材、训练与恢复、训练与营养、设备与手段等软、硬件相配套,构建起整体配套的科学训练框架。完善科学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增强各类人员的科技创新或服务意识,拓宽科学训练内容,进一步提高训科医一体化的效益。建立健全全省各级各类体育科研机构,充分发挥院校体育科研的作用,加强科医队伍和科技信息网络建设。

4、对各级训练基地硬件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按照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训练基地或后备人才基地的标准,配套建设科学训练的硬件系统。用五年左右的时间,省本级重点对广东运动技术学院、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省体育场三个大项目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建设;进一步完善足球、船艇、重竞技中心及奥体中心等训练基地的功能配套和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完善与训练相适应的生活硬件系统,改善各级训练基地的生活、文化教育条件,确保后勤保障工作与训练工作同步发展。进一步整合与训练相配套的科医硬件系统,省级各训练基地要配备与训练配套,科学训练程度较高的设施,建成集运动康复、恢复和治疗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康复中心。市、县级训练基地(点)要根据自身条件,完善配套科医条件。

5、加强广泛联系,扩大对外交流。与总局及各中心和国家队加强联系和沟通,畅通人才输送渠道,大力输送运动员、教练员、科医人员等进国家队或奥运集训队,以逐步使我省优势项目在国家队占居主动和主导地位。合理引进人才,积极与各兄弟省、市搞好合作,充实、提高各级运动队的人才实力。通过多种途径,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了解国内外竞技体育发展动态,吸取一切先进训练理论、手段和方法,促进我省竞技体育改革和创新,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我省在国内外体坛的地位。

6、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优秀运动队作风建设。要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重视和加强队伍管理教育、思想政治、党团建设及干部表率等方面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为我省竞技体育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摸索一套适合新时期、新时展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手段、方法,不断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开创竞技体育新局面。提高政治建队的要求和标准,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保证运动队伍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加强体育道德作风建设,狠抓反兴奋剂工作,严防运动员交流和竞赛中的弄虚作假等不轨行为,维护公正、公平的竞技体育秩序。

(四)实施“业训八项改革工程”,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面向*年奥运会,加大我省业余训练工作改革力度,在全省范围培养“千人尖子、万人苗子”,培养一批在全运会、奥运会上有夺金实力的优秀后备人才,增强广东竞技体育的发展后劲和实力。

1、调整项目布局。大力发展田径、游泳、体操、举重、兵乓球、羽毛球、跳水、射击、击剑、柔道、赛艇等11个我省一类战略重点项目,确立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力争奥运会争金夺牌。继续发展皮划艇、射箭、足球、篮球、摔跤、拳击、帆板、武术、跆拳道、女子曲棍球等优势项目(共10个二类重点项目),形成拳头和优势项目群体。注重抓好重点项目二线、三线队伍与省队(一线)队伍年龄的衔接。加强各重点项目省单项后备人才基地、省重点项目班(点)的布局,确保每个重点项目在市一级都建立5-10个单项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各单项基地也相应建立3-5个业余体校网点。

2、创新业余训练管理体制。建立四级管理、条块结合的业余训练管理体制。省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宏观调控,研究制定我省业余训练发展方针、政策和规划。青少年训练竞赛中心负责全省业余训练工作的组织实施。省各项目训练管理中心(或班队)负责本项目纵向系统的“一条龙”业余训练管理工作,重点抓好省单项后备人才基地的布局和发展。市主要负责当地的业余训练规划和项目布局,管理市体育运动学校,并负责指导业余体校的监督、检查、考核、评估。县(区)主要负责管理所辖业余体校,并负责指导体育传统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镇一级主要负责管理传统学校和镇级学校体育网点。在健全完善全省四级训练网的同时,狠抓“龙头带动”,抓集约型布点。省级重点抓好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用5-8年的时间,将学院建设成为集训练、教育、科研三位一体”、符合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的全国一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模达到3500人以上;抓好部级、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和传统校建设,建立优秀后备人才资源库。各市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办好体育运动学校,以及省级、市级后备人才基地和重点传统项目学校。各县(区、市)办好1所以上纳入普教序列的少年儿童体校,真正把业余体校建成有人员、有经费、有训练、有场地器材的后备人才生产线。

3、紧密体教结合。体育、教育部门应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全方位进行协作,做到义务共尽、利益共享、优势互补,从根本上解决广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来源的问题。积极贯彻落实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的意见》,努力办好各级体育运动学校,畅通运动员文化教育渠道,保证他们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的教育,为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4、加强业训骨干队伍建设。以四年为周期,对全省业余训练教练员进行轮训,实行教练员岗位责任制、持证上岗和参赛制度,鼓励各地引进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教练员。加强裁判员队伍的管理和思想建设,完善裁判员注册管理、培训、考核、选派和奖惩制度,提高裁判员的业务素质和执裁水平,力争我省更多的裁判员和竞赛管理人员进入各类国际、国内体育组织。

5、改革业训竞赛制度。围绕促进体育后备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输送,提高竞赛效益。以培养我省奥运会和全运会重点项目后备人才为主要目的,重点改革省运会的竞赛办法,以青少年为主要参加对象,加大对奥运、全运重点项目在省运会上的金牌设置力度。省常年赛各单项比赛,加入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的测验,以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多组织重点项目、传统校年度比赛。拓展竞赛市场,广泛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开展全省青少年竞赛活动。建立行之有效的体育竞赛法规,抓好赛区管理,严肃赛纪、赛风。加强对全省业余训练运动员的分级、分类注册管理和资格审查及骨龄测试工作,增加选材工作透明度,坚决制止在运动员选招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6、推进科技创新。遵循“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训练方针,切实抓好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工作。建立选材测试制度和办法,制订各项目、各年龄层次的选材标准,为基层科学选材提供依据。建立运动员技术、素质、体检、骨龄等大型信息数据库,形成科学选材网络。

7、激活业训机制。改革运动员输送奖励办法,提高输送奖励标准,进一步调动市、县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积极性,提高输送运动员的质量和成材率。逐步加大对贡献奖、输送奖、输送成绩奖的奖励力度。不断完善各类评估机制,对评估成绩优异者给予表彰奖励,评估不合格者实行淘汰制。突出效益投资管理机制,对重点基地、重点项目实行重点投入。鼓励、提倡各地加大有偿训练力度,弥补业余训练经费的不足。

8、优化资源配置。各级政府、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充分认识新时期抓好业余训练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必要的经费开支。加强政策调控能力,完善资金的投入机制和管理措施。从*年起,省级体育专项资金加大对业余训练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也要相应配套,按照扶强、扶优的原则,训练经费向重点项目倾斜,向效益好的单位倾斜,实行动态监管,优升劣降。使经费的投入与任务效益挂钩,实现业余训练由数量规模增长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

(五)实施“产业品牌工程”,提高体育产业整体效益

实施产业品牌工程,从广义上是指广东体育产业这一大的品牌要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狭义上是指支撑广东体育产业整体向前发展必须要有一批在国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在国际市场有影响的产品品牌。

1、制定和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配套政策。各级政府要把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作为加快本地区第三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优化体育产业地区布局,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相对集中、功能互补的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健身服务业、竞赛表演业、体育业和体育用品业,使其成为支柱和品牌产业。加快培育体育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带动体育旅游、餐饮、建筑、广告和新闻媒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

不断完善体育产业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宏观调控手段,创造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引导全省体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对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确认的高尔夫球、保龄球、桌球等体育项目和攀岩、蹦极等新兴体育项目的经营,以及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体育经营企业和租用体育设施从事体育服务的,按照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减免税费,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体育设施在用水、用电等方面享受事业单位价格政策。

鼓励各类体育服务机构、健身俱乐部、职业俱乐部和专业化中介公司等机构积极申请商标注册,树立品牌效应,推进产业品牌工程的实施。

2、加强对体育产业的调查统计。建立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加强体育统计人员的培训和体育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及时、客观、系统地提供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加强全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重点培育健身服务市场。加强体育健身宣传,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开展,发展各具特色的体育服务业。鼓励开办连锁店和健身俱乐部,积极推行体育健身娱乐场所等级评定标准,满足群众对高质量、多层次的健身需求。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按照城市的功能定位,重点发展标准化、系统化、普及面广、多层次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和新兴体育项目。积极引导体育消费特别是乡镇体育消费,推动健身娱乐市场发展。

4、积极引导竞赛表演市场。充分挖掘和整合竞赛资源,结合各地传统和优势,逐步形成品牌赛事的优化布局,开发、承接国际大赛,通过积极举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和具有较高群众参与度的普及性比赛,做大做强竞赛表演业。鼓励和支持企业与个人投资股份制职业俱乐部和专业化中介公司,实现竞赛主体多元化。倡导各市体育行政部门的合作,实现场馆资源、专业力量和市场资源共享。

5、努力拓宽体育市场。争取国家试点,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推出和开发新的玩法,大力提高体育销售量。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及体育管理中心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监控,规范销售行为,提高我省体育的安全防患能力;加强资金的有效管理与使用,严格执行公益金的使用管理制度,提高公益金的使用效益;财政、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坚决取缔各种以有奖销售或抽奖方式变相发行的行为,加大对民间私自发行、代销境外“”等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6、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采取有力措施扶持我省体育用品生产的品牌企业,支持企业创著名商标,推进企业的资本运作、企业管理、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产品质量等方面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依托粤港澳地缘优势,做大做强中国(广东)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形成国内外知名品牌,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搭建一座连接体育用品业消费与需求、国内与国际之间的桥梁,促进我省体育用品业大发展、大提高。

7、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提高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运营效益。依托全民健身网络,大胆引入一些新的管理和经营理念。重视大型场馆设施规划建设的多功能配套,使大型体育场馆成为集训练、竞赛、休闲、培训为一体的体育文化中心。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经验,探索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以本体产业为主,以培育体育竞赛市场、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体育培训市场和体育旅游市场为目标,结合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与社会团体的合作,形成稳定并且不断扩大的健身消费群体,提高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开发水平,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8、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体育市场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理顺体育市场管理体制,完善体育市场管理机制,在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出台《广东省体育市场管理条例》、《加快发展广东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发展体育产业,开辟各种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企业投入、银行贷款、民间资金、境外资金等相结合的多元化体育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各种所有制成分、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资金直接进入体育领域。鼓励和规范公益体育社会捐赠,采取各种形式和渠道,向社会募集公益体育发展资金。加快体育执法队伍建设,加强体育市场的监管。

(六)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工程”,深化体育体制改革

1、加强广东体育的举省一致、齐抓共管。各级党委、政府对体育工作要进一步重视,各行业、部门对体育工作要进一步支持,广泛发动、吸引人民群众的全面参与,形成政府重视、体育部门主导、部门支持、社会来办、全民参与的举省一致、齐抓共管发展体育的良好局面。

2、创新全省体育宏观管理体制。加强对全省各市县体育工作的领导、指导、管理和扶持。通过分级管理、“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整体加大省体育局对全省体育工作领导和指导力度,充分调动各市县区体育部门和全省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起调控适度、运行有序、促进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

3、理顺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调整、转变体育行政机关职能,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理顺与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有机统一。

4、建立健全和规范体育行业组织。增强对全省各市县、各行业体协、单项协会的宏观管理力度;强化对全省各项业务的正确导向。体育行业协会要在体育行政部门和指导下,进一步强化职能,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强化行业协会管理职能,在制订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和专业资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高行业协会自我发展能力。

5、创新全省体育工作的运作机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盘考虑有关激励竞争、资源组合、经费投放、区域协调、条块结合及分类指导等要素,研究制定促进我省体育发展的系列政策法规、管理制度和运作规范。

6、加快运动训练、竞赛管理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部分项目的专业训练与业余训练“一条龙”管理体制。对应推进运动队分类、分层次管理的竞争、评价、监督、激励机制的创新。

争取每年举办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比赛。注重发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竞赛的不同效用,改变目前竞赛工作大一统的管理架构,改革以往竞赛资源的投放办法,根据不同竞赛类型,制定有关竞赛举办和承办的申办、招标制度。

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合理布局和调整现有体育科技力量,提高体育科技的整体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纵深配置、全面开放的体育科技服务体系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管理体制。既要促进省属训练基地的训、科、医一体化,又要重视发挥省体科所的龙头作用。既要重视发挥省体育局系统体育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作用,又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力量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全局范围内体育科研力量之间的开放与竞争,强化科研与一线训练工作的紧密结合,推进医务人员向科医结合方向的转化,建立科研项目责任人负责制。

五、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体育强省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

各级党政要把建设体育强省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全省人民整体素质,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大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合力推进《意见》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各市、县和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结合实际,各司其职,参照本《意见》,编制和出台本地区、本部门建设体育强省的长远规划和近期实施计划。

要对照粤发[*]1号文和本《意见》的目标、任务以及有关规定和要求,发挥公共财政和公益金在体育强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多渠道增加对体育强省建设的投入,重点用于全省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建设、省训练基地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造、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以及扶持体育产业加快发展。

(二)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高标准建设体育强省。

全省上下,特别是各级党政,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明确体育强省目标是全面建设文化大省和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建设文化大省和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牢牢树立抓体育工作也是抓经济工作,也是抓发展第一要务的观念,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体育强省建设,促进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体育行政部门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体育工作的进一步重视、支持,推动体育强省建设工作由部门主导向政府主导转变。加强体育三大块业务工作的协调发展,各自突出重点,形成优势,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加强对全省体育工作的政策引导、业务指导和资源扶持,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充分调动各市县区体育部门和全省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要建立体育强省综合评价和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重点项目和重要工作的督促检查,把体育强省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作为领导干部工作业绩和领导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定期进行检查、考评。

(三)加强全省体育队伍建设

加强全省体育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在全局上下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精神状态。增强全省体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公务员服务意识,建设省体育局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建立与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培养选拔制度和奖励制度,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体育管理、体育经营人才,提高体育队伍综合素质,从而建立起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管理干部队伍、教练员队伍、运动员队伍、体育科研人员队伍。

(四)加强体育法制和体育宣传工作

加强政策法规研究,推进体育立法进程,加快配套体育法规建设,调研起草保障全民健身、发展体育产业、规范体育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不断健全符合广东特点的体育法规体系。加强体育执法监督,依法对体育事业进行规范化管理,营造体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

围绕体育强省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中心工作,加强体育信息化建设,提高体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体育宣传工作,为建设体育强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引导群众进行健康有益的体育锻炼,弘扬体育健儿的拼搏精神,激励我省运动员争创佳绩,为国争光,为省添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