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蔬菜业发展工作计划

蔬菜业发展工作计划

一、我县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

1、蔬菜产业化种植业中心地位日益提高,面积不断扩大。随着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县蔬菜生产出现了供不应求和主要依靠外地调运的局面,因此,蔬菜生产专业村及专业营销人员应运而生,生产方式也由过去庭院式和小菜园式的发展急剧转向规模生产,种植面积和规模不断扩大,优势产区也基本形成,出现了镇藏仁村甘蓝种植专业村,镇上付、下付和杨集牛角辣椒种植专业村、官亭镇张坪大白葱种植专业村等村社。

2、品种不断更新,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在生产线过程中菜农通过收入效益比较,汰除了一些传统产量低、品质差的品种,产量较过去有了较大提高,产品质量也明显提升。

3、科技组装配套加强,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通过大力引进先进适用技术,蔬菜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各种先进适用技术组装配套,有效提高了蔬菜生产水平,设施蔬菜的推广普及,推进了我县蔬菜产业的长足发展,涌现出了城关镇民地河,马鞍山蔬菜大棚群和何家堡乡的白水川村日光温室集约村等先进典型。

4、政策扶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强。近两年,全县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蔬菜生产基地项目,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巩固,该项目覆盖8个乡镇,12个村,辐射带动了全县蔬菜产业发展。

5、市场营销体系逐步完善,供求矛盾逐渐缓解,全县有大的蔬菜营销市场六个,小的营销市场遍及每个乡镇,使生产者有卖的场所,消费者有买的地方,蔬菜商品率达到了70%。

二、蔬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利用蔬菜生产短平快的特点,推进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名、优技新产品的开发,促进蔬菜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目标任务。

以设施栽培为重点,以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和名优特新品种为主,扩大蔬菜生产规模,扩张总量,以城关片为重点,建成马鞍山、玉地河和白水川3个蔬菜专业村;建成角狮河流域和白龙江流域万亩冬马铃薯产业带;建成城郊周围千亩瓜果类花菜产业带;建成千亩春播大蒜和高原夏菜基地;在片建成千亩牛角辣椒生产基地;在城郊和沙湾片建成2个百亩拱棚、温室蔬菜基地,5年累计发展蔬菜设施栽培0.52万亩,以城关为中心,辐射全县6大集镇,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

3、区域布局。

一是全力开发地方特色蔬菜,抓好高原夏菜和山地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高原夏菜主要布局在、等北部高海拔区以生产春播紫皮大蒜、秋甘蓝、花椰菜等为主,面积力求年均0.5万亩;山地蔬菜主要布局在中南部有生产条件的浅山地带,以夏秋甘蓝、辣椒、西葫芦、花椰菜、菜豆(架豆)等为主,面积力求年均达到0.5万亩;牛角辣椒产业带主要布局在镇上付、下付、街、杨集及韩院李家院、韩院一带,产区主要种植大果型厚肉型地膜牛角辣椒面积力求平均达到0.5万亩。二是冬播地膜马铃薯产业带建设常抓不懈,主要布局在新寨角狮河流域、沙湾白龙江沿岸、两河口岷江河谷地带区域,面积力求年均达到1万亩。三是大力发展以拱棚为主体的设施蔬菜,城关镇马鞍山村、玉地河村计划发展100座蔬菜拱棚。四是露地越冬蔬菜产业带规发展,主要布区在新寨角弓河、沙湾白龙江沿岸河谷地带及两河口化马、寨子、两河口、清水子等低海拔河谷川坝区,以越冬大白菜及小白菜(油菜)、菠菜、香菜(芜荽)等耐寒绿叶菜类和秋播“三蒜”等为主,面积年均保持在0.45万亩。五是城郊瓜果类蔬菜产业带。主要布局在新城子乡大河坝、新城子村,城关镇计子川、官鹅村,何家堡乡河口村等地,以种植地膜及砂田西瓜、黄瓜、西葫芦等瓜类为主。城关镇马鞍山、玉地河等村及何家堡乡白水川村,以茄子、辣椒、番茄等果菜类生产为主,年均面积力求达到0.5万亩。

4、工作重点。

一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菜农科技素质。要充分利用各乡镇“农民科技培训学校”、“农村运程教育网络”等培训机构和手段对从事蔬菜、食用菌生产的农民进行培训,同时围绕“青年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绿证培训”等培训项目的实施,举办蔬菜、食用菌专题实用技术培训班,对从业农民进行培训,切实提高菜(菌)农的科技意识和素质。二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重推广瓜菜嫁接育苗、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料、反季节栽培技术,广泛使用有机肥料等无公害控制性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蔬菜、食用菌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三是积极推进蔬菜种苗良种化进程。坚持品种多元化,巩固提升传统品种,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打造特色品种,着力巩固发展青椒、大白菜、西瓜、紫皮大蒜、越冬小白菜(油菜)、红葱(楼葱)等传统优势品种,加大蔬菜新品种引进与推广力度,力争瓜菜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食用菌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四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推进品牌建设进程。要大力推广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实施蔬菜标准化生产,要教育引导蔬菜生产经营者禁止购买和使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要在巩固好辣椒、城关西瓜两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的基础上,鼓励各类农业经济实体或服务组织创建企业品牌,强化品牌意识,要继续开展品牌蔬菜的注册和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品的“一注册、三认证”认证工作。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县蔬菜产业领导小组和农牧、科技等相关部门及重点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对蔬菜、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督查指导,切实推动全县蔬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二是生产主管部门要加强蔬菜产、食用菌生产和销信息和搜集和研究,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市场波动进行及时预报,有效指导蔬菜、食用菌生产。三是加强农牧、科技、扶贫、财政、金融等农口各部门之间要协调配合,共同促进蔬菜、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四是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把发展蔬菜产业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要以全新的思路来筹划蔬菜产业。五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优惠激励措施,组织宣传发动广大群众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蔬菜、食用菌生产工作中来。

2、强化适用技术培训。实施科技兴菜工程,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生产者的素质来发展蔬菜产业。计划年均培训菜农1500人,其中乡、村蔬菜种植技术骨干200人。同时还要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县蔬菜顾问,对我县蔬菜和食用菌生产进行把脉和进行技术指导,为我县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技术推广队伍,使一些适合我县生产力水平和蔬菜产业发展先进技术尽快为广大农民所掌握,并应用到蔬菜产业开发的各个环节中去,实现蔬菜生产的高起步、快发展。

3、强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县蔬菜产业领导小组和农业科技部门要围绕有关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实施、设施栽培、贮藏保鲜、山野菜开发等蔬菜开发、加工项目,积极储备、论证和争取相关的科技推广项目,要依托项目支撑,提高蔬菜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4、完善服务技术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蔬菜生产管理机构管理体制不顺的局面,进一步健全和加强县、乡蔬菜科技推广网络体系,蔬菜生产重点乡镇要配备1-2名蔬菜技术员,同时要扶持一批蔬菜生产科技示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