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蔬菜种植技术

蔬菜种植技术范文精选

蔬菜种植技术

蔬菜种植技术范文第1篇

1无公害蔬菜种植现状和存在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已经变得十分迫切[1]。然而,中国目前无公害蔬菜种植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虽然在短时间内满足了人们对于无公害蔬菜的需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公害蔬菜产量和质量较差[2];其次,国内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存在不足,受气候、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无公害蔬菜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无公害蔬菜质量和产量[3]。

2无公害蔬菜种植中植保技术应用要点

2.1注重蔬菜种植环境的优化

为了保证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种植栽培过程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和效果,就需重视蔬菜种植环境的优化和完善。在正式种植前,需按照不同蔬菜的种类科学合理地选择种植区域,包括土壤性质和周边环境等。例如在选地的过程中,需考察种植区域的土壤养分、河流情况和空气质量情况等。在确定种植场地后,再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规划工作,另外农户还需重视无公害蔬菜选种工作,尽可能选择抗病、抗倒伏能力较强的蔬菜[4]。

2.2合理采取防治措施

植保技术可以为蔬菜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在种植蔬菜过程中,需依据蔬菜生长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植保规划,科学合理地使用不同类型的防治技术,避免使用农药[5]。例如蔬菜种植人员在了解害虫特性后,选择在蔬菜种植地中放置一些瓢虫、蜘蛛等防治病虫。另外,不同害虫对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为了保障蔬菜的无公害种植,可以利用颜色变化来诱捕害虫。综上所述,在后续的蔬菜种植过程中需重视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栽培中的应用,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保证无公害蔬菜质量和产量。

参考文献

[1]于敏.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的合理应用[J].现代农机,2021(1):48-49.

[2]马丽娅.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应用[N].河北科技报,2019-05-07(B05).

[3]瞿业强.探析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18(6):69.

[4]秦珊珊.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7(2):50-51.

蔬菜种植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蔬菜食品;种植;管理;技术

我国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以及激素等化学物质的应用过度,导致蔬菜食品质量下降,容易出现食用毒素残留蔬菜的食物中毒事件,农产品安全性对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为保证食品安全、保证绿色蔬菜食品质量,需要探索科学的种植与管理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绿色蔬菜食品种植技术要点

1.1土壤选择

绿色蔬菜的种植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即需要远离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避免蔬菜受到生产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垃圾的污染。而土壤的质量是否合格,则需要监测其养分含量、有机物水平以及以往种植活动中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同时,在种植绿色蔬菜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土壤条件符合绿色蔬菜种植需求后才能种植。此外,绿色蔬菜的种植与常规蔬菜的种植区域需要区分开,避免绿色蔬菜种植区域被污染,从而保证绿色蔬菜的种植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蔬菜食品的需求。

1.2种子处理

合理选择蔬菜种子并对其进行科学处理,是绿色蔬菜食品种植过程中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措施,需要选择优良的种子,保证种子本身具有较好的抗病虫害能力,这样在种植过程中就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所使用的农药,与无公害绿色蔬菜的要求相符。种植户需要选择产量高、抗害能力强的种子,在种植之前采取消毒的方式对种子进行处理,并且联合无害化的化学方法以及物理方法对种子进行加工处理,预防种子产生疾病,从而改善蔬菜的种植质量。在这之后,将光照条件合适、土壤肥沃的土地作为苗床,苗床使用化学药物预防蔬菜种植期间发生病虫害。种子处理是绿色蔬菜食品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采取合理的措施对种子进行处理,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污染,从而保证绿色蔬菜质量。

1.3肥料处理

想要保证绿色蔬菜种植过程中的营养充足,保证蔬菜质量和食用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生长速度,就需要从绿色蔬菜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肥料。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绿色蔬菜种植适合使用腐熟肥料,常用的有绿肥和堆肥等,如以农家肥为主,按照一定的比例与化学肥料进行配置,此类肥料是有机肥料,与少量的无机化肥联合使用,促进蔬菜生长,且肥料的作用时间较长,效果较好。绿色蔬菜食品种植过程中,肥料需要以复合肥料为主,辅助肥料为单一的元素,禁止使用劣质肥料以及城市垃圾。不同的地区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同,需要结合具体的土壤条件来选择肥料。此外,绿色蔬菜食品种植过程中的施肥处理,需要在施肥前检测土壤中营养成分以及含量,科学选择肥料。虽然化学肥料营养比较丰富,但在施肥环节中需要注意使用量,不适合过多使用。科学处理肥料是合理种植绿色蔬菜食品的重要技术,要重视这一技术的有效应用。

2绿色蔬菜食品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2.1控制杂草

杂草是绿色蔬菜的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就会对蔬菜的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种植户需要根据杂草的类型、生长规模等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绿肥、机械旋耕、轮作、秸秆还田以及黑色地膜覆盖等措施防控杂草,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趋势。需要注意的是,绿色蔬菜食品控制杂草环节不能使用基因工程产品或者化学除草剂,保证绿色蔬菜质量。

2.2合理施肥

土壤的活性不会一直处于相对理想的状态,因此需要重视绿色蔬菜种植过程中土壤施肥处理。绿色蔬菜需要使用无公害的有机肥料,且使用的肥料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测,并获得许可。在施肥管理中,可以采取测土配方平衡技术,保证施肥的合理性,尽量使其价值最大化。由此可见,绿色蔬菜食品管理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施肥的合理性。

2.3灌溉管理

灌溉是绿色蔬菜种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需要加强灌溉管理,根据蔬菜的类型制定合理的灌溉模式,并且注意水的质量,不能使用被污染的水进行灌溉。绿色蔬菜灌溉使用的水源需要定期检测其质量,合格之后才能用于灌溉绿色蔬菜;如果在水质监测中发现污染物含量超标,则需要立即停止使用该水源进行灌溉,并且及时选择其他质量合格的水源,预防绿色蔬菜在种植期间被污染。不同品种的蔬菜对水源质量的需求不同,需要种植户了解蔬菜的特点,及时调整灌溉情况。如果干旱的季节,土壤也比较稀松,则需要增加灌溉量;如果是对水需求量较大的蔬菜,但是周围环境的潮湿度较高,同样需要减少灌溉量。同时,相同的蔬菜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的需求量也不同,灵活进行灌溉处理,既满足蔬菜对水的需求,又要促进蔬菜吸收营养。因此,在绿色蔬菜食品的管理中,需要重视灌溉环节的管理,保证蔬菜的品质。

3总结

蔬菜种植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智慧技术;蔬菜大棚

太阳每秒投射到地球的能量相当于59亿千克煤燃烧的总能量,我国陆地表面接受的太阳能总量每年可达到50×1018kJ,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大坝的发电总量,应用潜力非常巨大。将太阳能光伏智慧技术应用于大棚蔬菜种植,利用光伏设备引入水肥一体化等智能控制设备,在节约能耗的同时,提供照明、灌溉、取暖等能源,控制蔬菜的生长条件,实现农业现代化[1]。

1光伏大棚种类的选择

1.1薄膜式大棚

在蔬菜大棚上铺满半透光的薄膜光伏组件,仅能投射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光照,剩余光照用于发电。能够对进入大棚的太阳光进行选择,使光谱与蔬菜的生长光谱相适应,既可实现光伏发电,又可兼顾蔬菜生长,一般作为首选方案,这是因为自然光中对植物生长有影响作用的光只有约10%,即660nm的红光和450nm的蓝光,与叶绿体的吸收波长相吻合[2]。蓝光透过膜后波长范围与叶绿素吸收光谱一致,远红光截止膜透过波长小于720mm,以上作为大棚薄膜的选择依据。

1.2光伏房大棚

一般采用光伏顶的四周透明玻璃阳光房,蔬菜大棚内会出现随着阳光照射屋顶角度不同不断变化的阴影,蔬菜吸收的光照也就不同。光伏房大棚也可以通过调整遮光面积来适应不同的作物栽培,如全遮光型温室适用于食用菌栽培。蔬菜大棚内的太阳光具有南北梯度变化的特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对屋顶的遮光板进行调节。

1.3叠加式大棚

因受到成本的制约,一般种植户都不愿意引入光伏设备,这时叠加式简易大棚的经济优势就彰显出来了。叠加式大棚是在棚顶架设光伏组件,其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低。缺点是与物联网设备连接的能力较差。

2跨季节蓄热储能技术的应用

2.1应用储热技术

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用水蓄热方式,条件允许的话可采用埋管蓄热方式。此外还可以采用水-砾石蓄热和含水层蓄热方式。由于成本低,蓄热性好,一般采用水蓄热方式,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互补,提高太阳能系统的稳定性。在大棚地下埋入隔热保温板,连接地下储水箱、散热器和地埋管散热器,埋深0.5m左右,与集热器系统相连接。集热器面积与水箱有效容积比例为1∶4,与散热器、散热管的面积比例为20∶15∶18。系统的贮热运行为自动控制,当测温点温度达到预定值,则系统切换到储能装置。

2.2应用储能技术

2021年国家储能战略的提出,为大棚储能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大棚光伏储能系统可以村为单位,安装储能逆变器和各类储能设备,多余电能并入本地电网,以满足跨季节电能使用需求。

2.3联合热泵的方式

联合热泵的方式,即构建太阳能联合热泵供暖系统。利用55℃的水循环管道供暖,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当水温低于50℃时,启动热泵加热到55℃,在冬季辐射不足时,热泵自动加温。热泵系统距离地面1.3m时效果最佳。

3光伏灌溉技术的应用

3.1光伏滴灌技术

采用控制逆变器连接光伏直流水泵,全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调整滴灌流量,如300m2甘蔗园的滴灌系统可以设计为5条毛管共1000个滴头,平均流量为0.88L/h,总流量为880L,相当于降雨强度3mm。在瓜类和茄果类蔬菜种植中,滴灌量要相对减少。实践证明,光伏滴灌技术能够大幅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灌溉效率,有效解决蔬菜大棚缺水的问题。

3.2光伏节能泵技术将光伏节能泵技术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起来,通过管道供水供肥。为解决间歇性大的问题,可将节能泵连入储能系统,采用PLC系统进行控制。光伏节能泵还可以和雨水收集系统结合,在雨水流动过程中实现自发电,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3.3雨水收集技术

将光伏蔬菜大棚和雨水利用技术结合起来,温室大棚的顶面由斜坡式顶部和弧形顶部组成,两个温室大棚的弧形顶部相邻,在大棚之间放置集雨槽,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3]。

4光伏智慧控制技术的应用

4.1智慧农业监测技术的应用

使用物联网设备对蔬菜生长环境进行监测,记录蔬菜生长的历史数据,调节光照、温湿度等生长条件。在原有透光、保温、供电的基础上和物联网技术结合,控制蔬菜生长周期,以红光为主,适当补充蓝光,能够提升植株的生物量和产量。

4.2广泛应用新技术

使用光学分光膜技术反射特定光谱,分离红蓝光;使用槽型跟踪系统的槽形抛物面反射器收集太阳能实现光电转换;应用新型抛物线玻璃改进聚光集热技术;采用先进的光学传感器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使用光合作用有效辐射照传感器对蔬菜进行在线监测,调控生长配方。

4.3温度调节

大多数蔬菜日间和夜间适宜的生长温度分别为20~30℃和14~18℃。通过光伏智慧系统对蔬菜的温、光、水、气和肥等环境参数进行调节,能够有效提高蔬菜品质,产量可比半促成栽培提高1倍以上。

4.4光伏板覆盖方式调节

对大棚番茄栽培的研究显示,对南向屋顶进行全覆盖,整个大棚覆盖50%光伏板的情况下,温室内太阳辐射会降低64%。采用GGR算法显示,塑料覆盖层高度每增加2m,温室内累积总辐射会增加14%,而光伏覆盖率达到50%时,其积累辐射量会减少17%。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对蔬菜大棚的光伏板角度和覆盖率方面进行调节,连接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控制系统,提升光伏利用率的同时,可更好地促进大棚蔬菜的生长。

4.5做好实验数据监测

要利用光伏智慧控制技术,对蔬菜种植的数据进行检测。根据生菜种植的实验显示,采用红蓝光透过膜叶绿素指数较高,类黄酮指数和花青素指数也有所提升。其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可溶糖含量相对较低,维生素C的含量也有所提高,因此,要提高红蓝光透膜的使用率。

5总结

蔬菜种植技术范文第4篇

实验部分

1仪器及分析方法

分析仪器分别为:PE-AAnalyst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砷化氢发生装置。砷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镍、铜、铅、镉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均值型污染指数法,评价标准采用清洁对照点监测值进行评价。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措施。在监测过程中,根据质控程序对所用仪器参数进行校准。对实验室分析采用带国家标准样品和加标回收措施进行准确度控制。结果表明,曲线斜率b、截距a和相关系数r均在规定的范围内,标准样品和加标回收率实验均符合要求。

结果与分析

1蔬菜基地环境空气中重金属污染特征

按照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环境空气中重金属污染分级(分级依据为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即:P<4轻污染;4<P<6中污染;6<P<8重污染;P>8严重污染。环境空气质量分级见表1。环境空气中重金属污染区域特征为:西湾、东湾、下四分、中盘一带远郊区(蔬菜种植区)为轻污染区;白家嘴一带近郊区为中污染区;高崖子近城区为重污染区。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指标污染特征主要以Ni、Cu污染为主,Cd、Pb污染为辅,并且Ni、Cu污染为重污染,Cd为中污染,Pb为轻度污染,As无污染。

2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

依据中国文化书院《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中的土壤分级方法,由于土壤本身尚无分级标准,所以土壤的分级一般都按综合污染指数而定。P<1定为未受污染,P>1为已污染,P值越大,污染越严重。根据这一分级规则,由表2可见,新华、东湾、西湾一带的土壤未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其余测点均为轻度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表现为以Cd污染为主,其次为Ni,两项指标均为轻度污染,其它三项指标无污染,但Cu却处于将要污染的临界值。由此可见,金昌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表现出很强的地域特征,即以冶炼厂为座标,沿东南方向,从高崖子至西湾、东湾,污染程度依次减轻。

3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特征

由于蔬菜中无重金属评价标准和分级标准,故本次评价是参照土壤的分级方法,采用对照点新华测点监测值作为评价标准的,其污染特征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根据土壤的分级规则,城郊蔬菜种植区西湾与东湾所采集的四种最常见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相对新华而言均属轻度污染,且污染水平基本相当,其中西红柿相对而言污染偏高,辣椒与豆角偏低。蔬菜的区域污染特征为:离市区较近的西湾蔬菜中重金属污染重于离市区较远的东湾,即离市区越近,重金属污染越重。蔬菜中各项重金属指标的污染特征为:各项指标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不十分显著,表现为As污染略高于其它指标,Cd污染略低于其它指标,其余指标污染水平相当。

污染原因分析

1环境空气

从环境空气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可清楚地看到,环境空气中重金属污染地域特征很明显是以冶炼厂为中心,向东南、西北两个方向展开,并且呈逐渐减弱之势,由此也说明造成环境空气中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冶炼烟气中排放的大量金属粉尘。其次气象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两个方向区域的环境空气中重金属污染严重,是因为金昌市夏季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与东南风,因此,导致这部分区域环境空气中重金属污染加重。

2土壤

根据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再加上这一带灌溉用水为金川峡水库地表水,而金昌市地表水中重金属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二级标准,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由此可以得出造成高崖子一带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金川公司冶炼烟气所致。

3蔬菜

根据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各区域蔬菜中重金属监测结果同清洁对照点相比,相差不是很大,但还是表现出了地域特点,即离冶炼厂越近,蔬菜中重金属污染越重,可以说造成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原因是由冶炼烟气造成的。

结语

通过对金昌市蔬菜基地环境空气、土壤、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得出蔬菜基地环境空气已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且表现为离城区越近重金属污染程度越重;而土壤、蔬菜未受重金属污染,但仍表现出很明显的污染地域特征,即离市区较近区域土壤及蔬菜中重金属含量高于离市区较远的区域。表明金川公司冶炼烟气对金昌市蔬菜基地环境质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防治措施

1制定污染防治规划

金昌市有关部门应结合市区环境空气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划定重金属污染规划区,制定规划区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确定目标,逐年实施,控制污染。

2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机制

污染防治工作涉及部门广泛,如环保、城建、林业、水利等部门,应建立起由政府对规划区环境空气质量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管理运行机制。

3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技术难度大,没有成熟的管理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污染防治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4强化源头管理,推行清洁生产

金昌市的环境污染与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管理不善密切相关。冶炼过程的采掘率和金属回收率较低,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因此,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探索研究冶炼烟气中重金属回收利用的新途径,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5加强“菜篮子”产品产地环境管理

在所划定的“菜篮子”产地设置必要的防治污染的隔离带或缓冲区,在其周边要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的排放,对已经投产的有污染且不达标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监管,依法停产治理,对逾期不能达标的企业,建议政府对其关闭。加强对“菜篮子”产品产地的环境监督管理力度,及时调查处理“菜篮子”产地环境污染事故与纠纷,并对“菜篮子”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实施动态监测与评价,为政府选择划定“菜篮子”产品产地提供依据。

6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技术监督作用

环境监测要充分发挥其技术监督、技术支持、技术服务的作用,根据国家和省、市环保部门的实际需求,进一步补充完善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组织制定“菜篮子”产品产地专项环境监测规划或方案,开展对“菜篮子”产品产地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为市政府决策并加强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蔬菜种植技术范文第5篇

本文作者:种煜晖贾媛媛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法学院

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认的五种纠纷解决途径中,仲裁与诉讼因其裁决主体、裁决规则、裁决结果等方面的严格要求而有着最高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且相对于诉讼而言,仲裁方式解决消费者纠纷还有其省事、省钱的简易性优点。正因为如此,在对消费权益受损后选择何种途径救济的调查中,选择仲裁解决纠纷的消费者比选择诉讼的还要多(分别是0.3%与0.1%)。总结起来,仲裁解决消费争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从消费者的角度评析。对消费者来说,仲裁解决争议具有廉价、快捷、公正的特点。首先,在仲裁费用的收取方面。仲裁费用相对于诉讼费用来说比较低廉。根据消费者争议标的额一般较小的特点,消费争议仲裁案件的收费不宜太高,如浙江省通过人大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小额消费争议仲裁可以免收或减收仲裁费用,广州市也在《消费争议的特别规定》中加以明确,消费争议仲裁案件收费标准,以50元为起点,并根据《仲裁收费办法》减半收取仲裁费用,如果当事人确有困难的,还可以申请延缓或免交仲裁费用。其次,在仲裁员的选任方面。仲裁员的选择可以体现双方的意思自治,且实行“专家断案”的方式,有利于保证仲裁程序和结果的公正性。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自己依赖的、精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德高望重的专家作为自己的仲裁员,双方还有权共同选定双方都依赖的第三名仲裁员作为首席仲裁员。如果双方选定的仲裁员与其中一方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或者双方选定的仲裁员与其中一方当事人有私下会见、接受请客送礼等现象的,当事人就可以请求该仲裁员回避,另外再换仲裁员。从选任仲裁员的要求上,更具有专业性,更有利于保障仲裁程序和结果的公正性。再次,在仲裁程序的效率性方面。仲裁程序实行一裁终局原则,没有严格的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当事人可在全国范围内自主选择仲裁机构。而诉讼实行两审终审,还有抗诉、再审等制度和严格的地域管辖、级别管辖规定。尤其是小额的消费争议因其标的额较小、案情较简单,还可以比一般商业仲裁的最长期限(四个月)还要缩短,弹性较大。如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消费争议仲裁办法〉中规定,7000元以内(含7000元)的争议在受理后,应在45日内进行调查并仲裁结案。因此仲裁的一般程序相对于诉讼来说普遍比较简便、灵活,结案迅速,便于迅速、经济地解决消费者纠纷。而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程序中也可以由仲裁庭对纠纷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则要及时裁决。

其二,对经营者来说,仲裁的不公开性对其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保护比较有利,能够减少舆论、行政指导等方面的不利影响,还可以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消费者提请仲裁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纠纷,救济和恢复自己被侵害的消费权益,只要获得较为公正的解决方案和结果就可以了,并不期待公开的程序或者严格复杂的程序。在仲裁中,只要经营者对消费者的要求提出具体的答复和处理意见,消费者一般不会摆出对抗到底的姿态,经营者一般也不愿为争议失去主顾、破坏与消费者的友好关系,更不愿意通过公开的审判程序与消费者对立,可能还会引起舆论的关注,造成更严重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损失。这种初衷使得双方都愿意采用不公开的仲裁程序来解决纠纷。目前,很多省市的仲裁委员会都设立了消费仲裁中心,以快速解决涉案金额较小的消费争议。如上海仲裁委员会小额消费争议仲裁中心,一两个月就可以对消费争议做出有效裁决,相对于消协更具权威,相对于法院更加高效,收费也更加低廉。以上海仲裁委员会小额消费争议仲裁中心为例,受理案件每件最高收费不超过800元,争议金额1000元以下的案件每件收费仅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