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交通发展规划

交通发展规划

*地处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地区,因此本世纪头20年,*在西部大开发中交通发展重点将以推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目标,建设承东启西、通南达北、为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快速通道,同时结合*市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需要,建设城乡一体、快速便捷、辐射内外的市域交通网,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全国综合运输网规划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下,适当超前,着力打通出口,加快快速通道建设,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

公路交通方面,2010年基本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骨架,实现一二级公路连通各区县,三四级公路连通各乡镇,并通达各行政村,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快速高效、安全畅通的市域公路网络体系,加快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县、乡镇公路站场,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基本实现"6小时*"。远期继续加强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和农村公路的网络建设,并逐步建成"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网,基本实现*市辖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所在地4小时左右到达*市主城区。

水路交通方面,至2020年,建成以长江、嘉陵江、乌江"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为骨架,主城、万州、涪陵"三枢纽"港区为中心,航道网络畅通,港口布局合理,船舶技术先进,支持保障体系完善,与其它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内河航运体系,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加强长江干线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设嘉陵江、乌江、涪江和其它有开发价值支流航道开发,并完善相应的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在继续完善建设枢纽港区、重点港区集装箱、汽车滚装、化危品、大宗散货、旅游客运等专业化运输系统,枢纽港区和重点港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在宏观调控下,适度开发建设一般港区和中小港点。逐步实现船舶标准化。

铁路交通方面,按照"一枢纽十干线一专线七支线"的总体规划,2010年前重点建设铁路通道,完善铁路枢纽,逐步提高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到2010年基本形成"一枢纽八干线"的铁路骨架网络。"一枢纽"为*铁路枢纽,"八干线"为成渝线、渝黔线、襄渝线、遂渝线、渝怀线、兰渝线、达万线、万宜线。

航空交通将以建设空港和提高吞吐能力为重点。按照"一大三小"的总体规划,加快完善*的机场布局。2010年前重点建成"一大两小"民航机场布局,营造安全、舒适、便捷、高品位的空港环境,确立西南地区中型枢纽机场的战略地位,推动*市和大西南的发展,构建沟通*与全国和世界的桥梁。2010年后,重点建设江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逐步推进*市第二国际机场的选址论证工作,推进金三角旅游支线机场建设。

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交通主管部门为此做了大量的筹资融资工作。除争取各方面的资金支持以外,还通过转让公路经营权、合作建设经营、长期信贷等方式吸引了我国内地、香港资金及大量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对缓解交通建设资金紧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后要实现*交通建设发展规划,还要进一步加大筹资融资力度,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做好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提高融资吸引力,除继续推行现有的融资方式外,还将积极探索诸如BOT、设立高速公路产业投资基金、上市等新的筹资融资方式,争取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来加快*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技术经济形态的日益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客流物流对交通运输的结构和质量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努力适应这种要求,按照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各自的技术经济特点逐步形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具有整体优势的运输体系,是现代化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和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辐射影响着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未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未来*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要以完善和提高交通输纽能力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地制定现代化综合运输系统发展规划;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实施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建设规划,完善网络、交通枢纽港站、交易场站、送配中心及仓储设施,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基础设施的协调配套和互联互通;要规范和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交通枢纽港站,交易场站,送配中心,仓储设施和交通运输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使交通运输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要培育大型交通运输服务供应商,重点引导和扶持优势企业,按照专业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加快组织结构调整,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并能主导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大型交通运输企业或集团。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业,提升综合运输系统整体水平。初步建立起能够基本适应*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运输结构基本合理,运输资源优化配置,以安全,优质,高效为特征并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由"滞后型"向"基本适应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