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区区委会议讲话

社区区委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会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区委李水书记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提出了2009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任务,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侧重就去年的经济工作和今年的经济工作安排讲3个方面的意见。

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回顾

*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寻常、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克服历史罕见的挑战和风险带来的冲击,咬定发展不放松,积极应对不懈怠,齐心协力求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发展态势。归纳起来讲主要有6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5.7亿元,增长16.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亿关口,完成2.03亿元,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达到30.7亿元,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5亿元,增长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1亿元,增长24.8%。年初确定的经济目标顺利完成。

二是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45%;工商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持续高于90%;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38.4%,提高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4亿元,增长2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削减348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561吨,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

三是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区共新建、续建1000万元以上项目8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年初确定的3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民营科技园区已入驻项目143个,投产企业116家,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许昌台商创业园,成为省政府首批确定的51家产业聚集区之一、省级十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

四是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年度创建目标圆满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现夺杯拿牌,我区获得特别贡献奖;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扭转被动局面,创森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被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城建重点项目强力推进,议台路、清虚街、府前街、滨河路等11个项目已完工。推进区“三个集中”、“六个一体”步伐加快。新上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率达到100%;土地流转率达到75%;高桥营小区实现部分入住,俎庄、辛张小区开工建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低保覆盖率和五保对象自愿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就地转移群众就业3370人。

五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压减10项,审批项目全市最少。成立了社区管理局,社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稳步推进,列入市台帐的市二院、第二工业局幼儿园完成改制,区农村信用联社筹建农商行工作正式启动。开放带动战略深入实施,引进资金30亿元,完成外商直接投资1140万美元,引进政策性资金5099.8万元;实现出口创汇7698万美元,增长32%。

六是民本民生持续改善。年初确定办理的住房公积金等“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创业富民、就业惠民”工程扎实实施,城镇新增就业2.1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4%以内,城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向四川灾区捐款近千万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52元,同比增长15%,城市义务教育实现免费,贫困生“两免一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形势平稳,食品安全得到保障,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保证了特殊时期特殊形势下的大局稳定。

在历史罕见的挑战和风险面前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但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经济社会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不断增多,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部分行业和企业赢利能力明显减弱,主要税源政策减收,支出压力持续增大,就业、社会保障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很艰巨,一些部门和单位危机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还不够强,效能提升、环境优化的任务还比较重。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

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要求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继续跨越发展、加快实现“*”目标的关键一年,更是我们抢抓机遇、直面挑战、爬坡过坎的攻坚之年。展望新的一年,全区发展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面临的机遇非常难得。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我们既要深刻认识面临的风险挑战,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更要深刻认识面临的有利条件,切实坚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信心,努力把一切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千方百计保持发展态势,千方百计保持发展速度。

(一)要对风险和困难有充分的认识。去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造成全球经济危机。西方负债型消费模式与中国多年来产业规模过度扩张密切相关,外部需求的减少必然对国内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严重下滑,发电量、钢材产量等基本要素降幅明显,出口市场大幅萎缩,沿海地区相当一部分企业倒闭或濒临倒闭,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就业压力严峻。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在一个时期内我国将面临四个压力:即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突出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突出面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突出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为迫切的压力。省委八届九次全会也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总结为五个“相互交织”:即外部不确定性与内部不稳定性、外部需求不足与内部产能过剩、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经济下行的态势与国内经济周期性结构调整、实体经济冲击与心理预期影响交织在一起。目前,这场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我区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中存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突发性风险进一步增加。正如李亚市长在市委五届九次全会上讲话指出的,危机对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企业效益、财政收入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全市经济发展将面临需求不足和竞争加剧的双重挤压,形势更加复杂、更加严峻。这些对我们今年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将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要对危机的影响有客观的估计。危机冲击之下我区也难以独善其身。危机对我区经济影响主要有六个集中表现:一是外贸出口型企业影响最大。如档发企业因国外需求直线下降、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企业订单锐减,效益严重下滑,部分企业已经裁员。二是产品和销售渠道单一型企业经营困难。这类企业主要集中在园区机械加工领域。如通达车轮、许昌万向等企业情况比较严重。三是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处境艰难。这次危机主要考验的就是企业现金流量。园区企业流动性资金普遍短缺。以往效益较差的企业目前资金链断裂迹象明显,持续下去倒闭不可避免;四是一些企业因价格波动受损。由于去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去年10月份以来原材料价格急跌给企业造成不同程度损失。五是在建项目进度普遍放慢,房地产销售恢复景气困难,减税政策影响到财政增收。六是应对危机的思想准备普遍不足,有效扭转困局的措施不够有力等。但客观地分析,危机不会对我区经济带来根本性的冲击:从大的方面讲,国家、省、市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变,所处的战略机遇期没有变,所处的发展阶段没有变,支撑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变,体制优势没有变;从具体到我区来讲,一是受危机影响最重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在我区所占份量较小,主要集中在档发行业。二是我区传统企业比重较大,纺织、造纸等支柱行业产品需求弹性小,市场规模不会大起大落。三是与沿海相比,我区对外开放慢半拍,一定程度起到了“避风港”作用,影响稍显迟缓,遭受冲击不在前锋。四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基础和能力进一步增强。有了多年改革开放成果的积累,加之近年来持续不断发展,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了一批重大项目,今年仍将有胖东来国际商城等重大项目陆续完工发挥效益,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支撑更加有力,抵御风险、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三)要对当前的政策利好有深刻的理解。今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区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发展机遇的一年,为应对经济困局,中央、省、市的决心是大的、力度是大的。在宏观调控上,中央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灵活审慎的调控原则,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社会建设。元旦期间,总理在山东调研时表示,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正在制定两大规划:一是扩大内需的10条规划,将去年出台的扩大内需的10条措施进一步具体和丰富;二是10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正在加紧制定。在具体手段上,国家已开始实施一揽子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一是去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二是*年12月23日、25日,中央银行百日内第5次降息,分别再次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三是从*年11月1日起,将部分服装、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从12月1日起,将发制品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四是从12月23日起,分别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0.27和0.18个百分点,此举将刺激购房欲望;五是允许企业以设备抵扣增值税,减轻企业税负。六是人民币结束单幅上扬,有利于企业出口。七是原材料、能源成本大幅减低,劳动力回流,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另外中央将出台刺激汽车行业方案等等利好措施。

(四)要对现实的机遇有准确的把握。从目前发展条件看,除了政策利好的正面促进外,一些现实的机遇我们也必须紧紧抓住。这些机遇有: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转向,使我区区位、市场、劳动力等优势更加突出;中央拉动增长的重点投资领域,多是我区优势所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和带来的重新洗牌,有利于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提出把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实验区扩大到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有利于我们加快城区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我市把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强力实施“3816”投资促进计划,为我区项目建设、争取资金等工作提供了环境支持。同时,*年我区的科技园区被市命名为“许昌市台商创业园”,随着12月14日两岸“大三通”的正式实施,台商前来投资兴业更加便利;园区作为河南省确定的“首批10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和首批产业聚集区,将在我省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中占得先机,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只要我们切实把握住经济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在深化认识中统一思想,在科学决策中积极应对,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推动我区经济社会继续跨越发展。

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区委确定的今年全区“抓住一个载体,搞好两个提升,突出三个重点”的总体思路布局,2009年我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良好势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化危为机,跨越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指标是在与市定目标、*规划目标对接基础上,综合考虑当前的形势和增强信心、稳定预期、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提升质量、加快发展等需要,结合我区实际审慎制订的,要力争在具体实施中更高一些。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扩需求作为根本途径;把调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把加强城乡建设作为长远支撑;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三、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项目带动,扩内需、保增长

面对应对危机、促进增长的当务之急,我们要按照“项目建设年”的要求,始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抓项目上,以项目承载投资、扩大需求,以项目培植增量、积蓄后劲,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要在项目建设上有新突破。要营造齐心协力抓项目的良好氛围,继续坚持重大项目县级领导分包、责任单位跟踪落实的责任机制,围绕土地、资金、规划、市场需求等制约因素,逐一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扶持措施,加快项目落地、建设。要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全区共安排重点项目26个,计划完成投资18亿元,对瑞泰发制品、恒丰实业年产36万吨汽车轮辐生产线、恒达魏都宾馆改造等10个新开工项目,要认真解决开工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顺利推进;对恒丰汽车车轮材料生产线、钧鼎实业罐装豆乳和膳食纤维生产线、裕丰特种纤维生产线、风光新能源、路太道路养护机械、中科新型电缆桥架、三鼎丹尼斯百货广场等16个续建项目,要争取尽快投产见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提前谋划2009年观摩项目,及早建立台帐,加强跟踪服务、协调督促,突出抓好日常进度,确保如期达到观摩形象要求。

二要在载体搭建上有新提升。民营科技园区是实现工业集聚辐射的优良平台,是推动经济集约快速发展的希望所在。要借助民营科技园区品牌影响,进一步搞好宣传推介,力争全年完成招商引资6亿元,引进全国500强企业1家,投资上亿元项目5个。进一步提升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有效发挥企业担保中心等投融资平台作用,引导园区企业加强协作,“抱团取暖”,共渡难关。强化企业依法经营意识,促其执行规划、照章纳税、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要继续实施“腾笼换鸟”,鼓励企业扩大规模或寻求合作开发新项目,提高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实现招商引资和节约用地的双赢。要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分区规划,启动科技孵化器项目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坚持按照抓签约、抓开工、抓投产、抓效益的思路,全力推进园区项目建设,不断壮大园区实力。

三要在策划引进上有新成效。继续做好精工机械、嵩基水泥坤泰工贸、三元催化等前期项目的落地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和我省今后两年内扩大直接投资的政策机遇,加大投资项目的协调、申报力度,努力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积极搞好项目策划,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园区的特色产业,筛选一批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新项目充实项目库,为招商引资提供项目支撑,年底项目储备要达到100个。

(二)全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调结构、促转型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强力推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一要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调控,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坚定信心,挖掘内力,整合资源,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经营管理,提升抗风险能力。不断完善企业发展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企业信用担保服务,搭建银行与企业的沟通衔接平台。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提升纺织、造纸、机械加工等传统产业。积极帮助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引进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发挥裕丰、宏伟、宏腾等龙头工业企业带动作用,推进产业合作,加快形成产业集群。着力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其快速成长。扎实开展品牌兴区活动,努力在创国家名牌产品、省名优产品上实现新突破。

二要壮大升级第三产业。要着重做好四篇文章。一是做好重大项目的带动文章。要重点扶持20家服务业重点企业,落实优惠政策,解决企业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要加强协调支持,保证凯悦大酒店、魏都物流园区等项目顺利建设,胖东来国际商城如期开业。二是做好商贸资源的整合提升文章。认真搞好商业发展规划,积极谋划各具特色的商业圈。支持企业开展连锁经营,进一步抓好建材、纺织、服装等专业市场建设,打造特色市场、专业街区、精品名店,提高商业聚集程度,构建市区商贸中心。依托万通、大运等物流企业搞好资源整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继续与大商集团、苏宁电器、家乐福和红星美凯龙等企业接触洽谈,争取洽谈项目早日落地。三是做好旅游资源的开发文章。要抓住我市打造三国文化产业园区机遇,融合生态和三国曹魏文化内涵,完成曹丞相府旅游开发项目和推进区四季采摘园等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开放,带动其他文化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四是做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文章。要大力发展房地产业,认真落实扶持政策,为恒达魏武帝商城、金石凤凰城、鼎新鼎盛明郡等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吸引房地产企业来我区开发项目。要加快完善生产性服务体系,加速发展金融证券保险业。积极推动法律咨询、资产评估、信用评价、人才培训、家政服务等行业发展。

三要切实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切实加强污染源监管,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要兼顾生态建设的规模和质量,春节前完成今冬明春80%的生态建设任务。

(三)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活力、添动力

要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深入推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全区改革开放推向新的深度和广度。

一要强力实施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需求、促增长的关键之举,强势推进。要创新招商思路。突出“四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引进大项目,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品牌企业上取得突破;二是更加注重成效,坚持招商选资,着力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成功率;三是更加注重引进人才、技术和科技研发机构,推动自主创新;四是更加注重服务,坚持政策围绕项目定,以优质服务招商,以优良环境利商,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要改进招商方式。坚持“两个强化”:一是强化园区招商和以商招商,二是强化专业化招商和走出去招商。围绕这“两个强化”,当前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利用好我区的资源和平台,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二是加强招商力量,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招商队伍。三是尽快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库,发挥全区上下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搜集整理项目信息,有重点的走出去,衔接跟踪推进。要强化招商责任。继续推行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考核制,强化招商引资的目标分解和工作调度,力争全年引进资金有新的突破。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力争完成出口创汇8400万美元。

二要深入推进各项改革。要严格按照中央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按时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我区投融资平台,进一步扩大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财政预算体系,优化支出结构。要支持区农村信用社稳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完成农村商业银行的申报、筹建、开业等工作。要认真抓好已改制企业单位的规范完善,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切实增强发展活力。

(四)全面提升建设推进区,抓集中、促一体

要紧紧抓住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机遇,抓住加快推进区建设已成为各级共识的难得机遇,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机遇,继续按照“三个集中,六个一体”的要求,全面提升推进区建设水平。

一要强化产业支撑能力。按照“村企共建、互利双赢”的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围绕产业链经济,带动周边社区发展加工业,引导社区居民通过多种形式发展经济。要调整种植结构,搞好政策引导和动员协调,确保土地流转和绿化任务圆满完成。

二要强力推进村庄改造。要落实分包责任,加强督促协调,有针对性地提出包装招商和引资方案,确保村庄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尽快完成高桥营小区居民安置,启动二期工程。加快建设俎庄小区一期四栋安置楼,完善辛张北部小区建设手续。确保板桥小区、辛张金湾小区、郭楼王庄小区开工建设、顺利推进。

三要大力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加紧完善村庄改造和产业项目规划手续,重点做好许昌市北城区工业聚集区规划。积极发展推进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对推进区社区进行提升。不断扩大推进区企业社会保险覆盖,实现低保应保尽保,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自愿集中供养率保持100%。推动群众就地转移就业,推进区剩余劳动力就业率要达到95%以上。广泛开展“示范带动、帮扶共建,我为推进区建设做贡献”活动,着力解决推进区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五)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增扶持、求实效

全民创业是做大经济规模、激发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内需、保增长的现实需要,必须突出抓紧抓好。

一要有效激活创业主体。要大力培育创业典型,营造更加浓厚的创业氛围。坚持放心、放开、放手的三放方针,进一步放宽政策、放宽领域、放低门槛,实行非禁即入,促进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推进企业二次创业、联合创业、互助创业,促大育强新的创业主体。推广引导上访人员创业致富的经验做法,动员和组织各类社会群体参与创业。大力实施能力促创业计划和农民工创业回归工程,扩大创业主体培育面。帮助和支持社区立足于服务社区居民创办经济实体,探索出社区创业新路子。

二要全面优化创业环境。以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为载体,认真落实全民创业政策措施,建立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全市最佳创业基地。坚持降低门槛,按照从快从优的要求,消除创业政策和体制上的障碍。进一步简化企业登记程序,放宽经营范围。给予创业者招商引资同等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厂房租赁、产权手续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创业平台作用,高标准建设创业就业工作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深入开展创业在魏都,成功创业千人行活动,扶持成功创业1000人,培育一批创业促就业先进典型。

(六)以更大的力度改善民生,保稳定、促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一要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基本养老保险新增2000人以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增1000人;落实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完善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低保动态规范化管理,扎实做好五保户供养、救灾救济、大病救助和特困户救助等工作。

二要切实维护安全稳定。深入排查整改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不断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认真化解不安定因素,健全社会预警、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扎实开展打假治劣整治和查禁传销活动,促进市场经济秩序不断好转。

三要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落实适龄学生免费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全民科技意识。

四要认真办好十件实事。在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充分筛选的基础上,谋划确定2009年关注民生、惠及群众的十件实事,努力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保障2009年各项经济工作目标顺利实现,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大力提升效能、创优环境。各部门各单位要始终把创优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确保实效。要大力弘扬许昌精神,认真落实“五个坚持”、“两转两提”,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办事效率。要切实加强领导,量化目标,强化督查,严格问责,确保政令畅通。要用实劲不务虚功,求实效不图虚名,以务实创新的理念谋发展、理思路,有效应对当前困难。注重分工协作,努力形成一个目标一条心、步调一致抓落实的强大合力,事事谋在远处、事事干在实处、事事求得实效。

同志们,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重托,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