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数据思维在统计分析中的运用

大数据思维在统计分析中的运用

摘要:近几年,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势态迅猛,对各行各业造成了变革性的影响。随着整个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各领域对数据的统计处理需求越来越大。科学的统计分析能够为政府或者企业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由于信息数据十分庞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统计分析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多阻碍。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新思路,它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平台,各种自媒体应运而生,使大数据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思维达到统计分析的目标,是现阶段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文章围绕统计分析的特点,阐述大数据思维对统计分析应用的意义,使统计分析工作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分析;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应用统计

分析是促进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统计分析模式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统计分析必须符合社会的发展现状。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统计分析模式,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建大数据思维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发展平台,实时获取和整理网络信息,将收集的数据分类归纳和管理,提升统计分析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一、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分析的特征

(一)多样性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统计分析工作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统计工作必须有所创新,借助大数据的优势,将其与统计分析工作完美融合。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减少数据整理时的难度和时间,还能够保证统计分析的多样性,通过文本、表格、图形、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打破传统统计分析工作的单一性。

(二)打破局限性

在传统的统计分析工作中,获取数据信息的途径比较有限,工作人员只能对单一项目进行数据收集和归纳,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投入成本。采用大数据思维,优化统计分析的工作模式,可以很好地改变这种现状。智能化的统计分析,不仅能够减少成本,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广泛性,确保统计分析工作更加高效、准确和全面。

(三)确保数据完整

受时效和区域空间的限制,传统的统计分析工作比较片面,数据收集渠道较为单一,导致信息不够精准和完整,统计分析工作出现大量的细节漏洞。利用大数据思维开展统计分析工作,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进行数据筛查,通过多元化渠道获取信息,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精准性,使最终分析结果能够与工作进展相契合,从而促进政府和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大数据思维对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一)降低外部因素对统计分析工作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统计分析工作对象主要以政府部门或者企业管理部门为主,通过工作人员对所需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为政府或者企业提供数据支持,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传统的统计分析工作,主要由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分析工作常会受时间、分析标准、方法、地域等外部因素的限制。为了解决这种情况,管理者可以运用大数据思维对政府和企业所需的资料开展统计分析工作,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建立信息化网络平台。实时获取社会上的各种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数据分析,以满足政府或者企业的需求为目标,对不同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保证数据信息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二)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政府或者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主要以满足自身发展的数据为主。由于所需数据的数量比较庞大,传统的统计工作很难对信息进行全面筛查和排除,工作人员想要整理出科学的数据分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增加了统计人员的工作负担。一旦数据分析过程中忽视某个细节,就会直接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准确,使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和战略目标。因此,统计分析工作离不开技术支持,大数据思维的应用,能够从本质上改善这些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通过关键词检索的形式对数据进行筛选,选择符合后期工作的资料。这种统计分析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能够保证统计分析的全面和真实,为政府或者企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保证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有迹可循。

(三)数据分析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统计分析工作主要以文本的形式展示,在对政府和企业的汇报过程中,统计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工作量,导致工作效率和质量无法得以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统计分析工作已无法适应这种节奏,分析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直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统计分析工作带来了一丝转机。利用大数据思维,统计分析工作的呈现形式开始具备多样性,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库或者线上平台,向上级部门上传数据报告,避免繁流程造成的工作量,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另外,大数据能够实现统计分析的多元化,利用各种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市场中的潜在风险。

三、统计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我国的统计工作发展较晚,对统计分析的意识淡薄。有不少管理者认为统计分析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统计,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统计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接下来的工作进展。时至今日,有些工作人员仍采用落后的统计方式,对统计分析不够重视,责任心不强,严重影响了数据分析的效果,导致管理者无法做出科学的决策。

(二)统计工作脱离实际

目前,有些部门的统计分析工作着力点出现偏差,工作人员的统计工作脱离实际。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只注重上级领导反映的问题,忽视群众的真正需求,无法精准把握统计重点,导致工作的开展缺乏针对性,无法为决策部门提供正确的信息,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统计分析缺乏科学性

大部分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以指标分析法为主,高层次的指标分析统计方法较多,低层次的指标分析统计方法较少。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不少工作人员会直接省略低层次的数据统计和整理,增加了分析报告出现误差的概率,导致整个的统计分析工作缺乏科学性和真实性。

四、改善统计分析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视

为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视,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能。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平台,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为决策者提供精准的数据报告。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合理预测各项指标的完成趋势。实时监控经营状态,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做出修改和调控。拓宽统计分析的工作范围和视角,利用大数据思维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统计分析工作。同时,统计人员应认识到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规范地开展统计工作,做好每一项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尽可能保证所收集信息的可靠和真实。

(二)结合企业实际开展统计分析工作

统计分析工作必须围绕现实生活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拓宽统计渠道。针对现阶段的社会热点和难点,作出全面系统的数据整合,分析适合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定期展开项目研究讨论会,对数据报告进行分析和探讨。明确统计目标和任务,将统计分析落实到各个部门。(三)转变统计分析模式,增加数据的可靠性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转变统计分析模式,从生产经营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构建信息数据库,拓宽数据统计的宽度和深度,提高统计分析的效果和质量。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数据统计前,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弄清数据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规律,保证资料的政策性和实时性,以权威平台为主,使统计分析更加可靠。

五、大数据思维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范围

(一)关于国民就业率和失业率的应用

国民就业率和失业率是反映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因素,运用大数据思维对国民就业率和失业率进行统计,能够直接展现国民整体的生活现状。在传统的统计模式里,基本以毕业生增长的幅度和社会劳动力供求变化为主,对相关数据加以推理分析,这种统计方式会因为区域的差异性出现较大的误差。现阶段,大数据思维在国民就业率和失业率的统计工作中应用,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统计人员利用大数据对各个单位的就业和失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智能化筛选和分析有用的数据,及时作出政策调整,保证各岗位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对各项数据细致研究,使统计工作逐渐简洁化、智能化和规范化,从而更好地为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的应用

国家政策要求各单位需要对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做出详细的统计工作,分析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比如,各地市的GDP指数、恩格尔系数、工业企业经济指标、进出口货物的供求变化等。大数据思维的应用,让相关部门能够利用统计数据分析出国民经济的发展现状,将各个组织机构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类,大大缩短了统计的周期,优化了统计工作中的细节,降低数据出现误差的概率。工作人员随时随地监控经济变化的趋势,为有关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以便管理者做出适合经济发展计划的决策,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三)关于人口分布情况的应用

受不同区域、不同政策、不同地形的影响,关于人口分布情况的统计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人工统计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较多的时间和金钱,哪是这样,人口分布情况的统计也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干扰,无法保证数据分析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导致统计结果缺乏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影响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人口分布数据统计工作量十分庞大,相关部门基本按照各省市分组模式同步进行,采用“走访式”模式进行对常住人口的统计,这种模式极易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某种程度上加剧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大数据思维改变了这种现状。大数据思维的应用,能够利用线上平台对人口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拉近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明确统计过程中的细则和内容。拓宽资料收集的渠道,按照区域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统计工作。在数据信息统计结束后,合理地分类和归纳,将各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上传至数据平台,避免繁工作流程造成的误差,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同时,大数据思维能够优化统计报告的多样性,将具体的文本资料转化成具备直观性的图表形式,使人口分布情况能够一目了然。利用线上平台记录网登人数,精准分析人口分布的男女比例、年龄大小、地域差异等情况,预估出不同区域人口的文化程度和消费水平,保证国民人口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更加全面和真实。

(四)关于审计数据信息的应用
大数据思维关于在审计数据信息方面的应用,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开展统计分析工作。第一,关于审计数据信息的保存和获取。有关部门应该根据所需的数据情况,合理部署采集方案,在科学压缩的基础上实施线上传输,保证统计分析工作的便捷性。同时,拓宽采集和储存的渠道,通过建立线上管理平台或者数据库,对统计分析资料加以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系统,防止审计数据的统计资料出现篡改和丢失的情况,确保关键性数据得到完整的保存。第二,提高审计数据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大数据思维的应用,为工作人员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支持,转变了原有模式中复杂的汇报流程。工作人员利用智能化设备进行审计数据的分析,提升了反馈的速度和效率,使数据具备精准性和时效性。第三,对历史数据进行整合和统计。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审计数据统计工作,现代化的分析系统能够实现对历史数据的回溯,建立起新旧数据资料的联系,实现对审计信息的高效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统计分析对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五)关于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国家相关部门关于卫生领域对大数据思维的应用,简化了医疗数据统计分析的工作流程,降低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统计分析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在以往的医疗卫生数据统计中,工作人员需要到各个医院和药店走访调查采集数据,初步了解不同区域的医院和药店的发展情况,分析不同地域与疾病种类的联系。由于全国各地的人口分布不一,各种外界因素限制了信息数据的获取,无法全面掌控各区域医院和药店的卫生医疗信息,导致统计分析的数据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另外,医院和药店每天都会生成大量的数据,机构自身需要对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继而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导致统计分析的工作周期变长,影响了医疗卫生数据统计分析的时效性。在大数据时代,各医院和药店的信息数据只会与日俱增。因此,大数据思维的应用至关重要,它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对统计工作的限制。通过线上平台对各区域的医院和药店实时监控,利用信息共享对相关数据进行储存和采集,减少不必要的收集工作,大大提升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线上平台获取的卫生医疗数据统计分析,能够对有些疾病提前预防,为国民健康提供基础保障。由此可见,大数据思维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提高统计分析工作的完成率,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能够提前预防医疗疾病,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六、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思维对统计分析工作至关重要。在信息数据日新月异的时代,大数据思维工作模式必然会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人们应该在培养大数据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等形式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弥补现阶段统计分析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针对目前统计分析工作中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大数据思维的重视,统计分析工作必须与时展节奏相统一。建立网络数据平台,打破空间和时间对统计工作的限制。充分利用线上平台,拓宽统计数据的渠道和范围,全面获取市场中的信息,保证统计分析结果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构建科学的统计分析制度,保证工作人员开展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组织健全的监管部门,实时监督线上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证统计分析工作更加精准和科学。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提高工作人员的统计水平和统计质量。定期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和进修,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以便能够科学地开展统计分析工作。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管理者提供正确的决策指导,保证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东.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的运用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1,32(13):47-49.

[2]范娟娟.大数据环境下审计统计工作的优化路径[J].审计与理财,2021(06):16-18.

[3]郭志东.大数据背景下金融统计发展策略探究[J].中国市场,2021(16):64-66.

[4]李苏慧.大数据审计视角下的产业统计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21(05):94-96.

[5]金鑫.经济统计中大数据分析的应用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13):154-155.

[6]张莲.大数据时代对传统统计数据收集的影响[J].营销界,2021(17):189-190.

[7]陈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审计数据统计分析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5):163-164.

[8]嘉泽杰.大数据对经济统计的影响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03):134-135.

作者: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