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哲学探思

高校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哲学探思

摘要:文章从高校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内涵、高校开展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医学道德思维及其特征、高校医学生医德现状、高校部分医学生医德缺失的原因、高校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哲学思考、高校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哲学思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医德养成教育价值的一些哲学思考、对构建医德养成教育约束机制的哲学思考几方面进行探讨,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主义医疗模式的优秀医疗人员。

关键词:高校;医德养成教育;哲学思考;医学生;约束机制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包含医德,而医德是缓解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医生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患者提供有效且真诚的服务,像对待自己一般用心,此处的“用心”是指对患者所具备的关怀关心之心,亦即医患之间彼此交流的一种行为方式。而身为一个医者,倘若没有医德素养,那么他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本文对高校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哲学思考进行探讨。

一、高校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内涵

现在的医德养成过程中,有关于医德的培养,其中有一部分来源于自身的家庭环境,并根据特定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培养。医学生医德的培训和受教育的过程,是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特定的培训和指导过程,能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提高医学生的真、善、美等素养,并促进其互相转换互补,最后达到相互统一的目的。

二、高校开展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医学生医德的培养,主要是响应当前社会对医疗单位工作人员的需求,因为这关系到每一个患者最基本的权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共医疗卫生单位逐渐转变成了市场经济实体,即像现在的实体企业一样自主管理,自负盈亏。调查发现,个别医务工作者没有把救治患者放在首位,还有个别医院不重视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转而想着如何获取经济利益,并将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这种以盈利为目的的思想已严重影响到医疗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理念,变相削弱了救死扶伤的精神。除此之外,社会中的一些低收入人群看病难,也容易引发医患之间的冲突。这些现象也会对在校或者已经毕业的医学生心理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造成医学生对这个行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医学生医德的养成教育。培养每一位医学生的医德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为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日后与患者沟通不畅时避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

三、医学道德思维及其特征

1.医德思维和医学道德思维

医学生的医德思维是指其对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从而形成的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其本质是医学生会坚定不移地按照这个标准去执行,并且无论处在什么环境,都始终运用医德思维并处理好各种关系。医学道德思维就是医疗工作者在工作中对事物的感知和判断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方式能使其对自身的处境和思维进行适时调整。而且这种思维方式与其他的思维方式比较,具有更多的社会性质和人文感情。

2.医学道德思维的特征

(1)医学道德思维方式是医务工作者的行为思维,它应该是医德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过程的转换。因为医德本身是具有实践性的,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必须按照既定的程序和社会所需去进行治疗,这是医德中必然的存在。而医务工作者能在医德所规定的范围内做好本职工作,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赞同,反之就是错误的行为思维。所以,现在的医德活动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所有医德主体的出发点。医务工作者在医德实践活动中得到一定的认同,会受到患者的肯定与赞扬。这时,医务工作者就会认同这种行为思维,产生趋向性,从而为了获得更多的肯定不断去努力工作。医德的原则和医德的规范是在长期的工作中养成的,其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医务工作者严守医德的原则和医德的规范,当其能够遵守相关规定时,医德道德思维就会发散出来。(2)医学道德思维是一种类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把他人当成自己来看待,其主要是通过医疗工作者换位思考来实现的,即把自己放在他人位置上实时思考与体会的一个过程。受医德价值取向的影响,医学道德思维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和制约自我性,其就是把他人看成自己的一个过程,让医患关系回到原点,根据实际需求来用心诊断,并用心治疗的一种行为方式。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一个由低到高的梯级结构,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医务工作者要切身体会患者和其家属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医患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良好的循环。

四、高校医学生医德现状

1.部分医学生学医的动机存在盲从性

从当前的社会状况来看,部分医学生的医德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对医生的责任和医学心理的缺乏上。例如,部分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填报自己想要学的专业时,遵循自己情感选择的较多,会填报相应的医学专业。因为在这些学生的心目中,他们已经把医生当成一种神圣的职业。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或其他的原因,无奈地选择了医学专业。这些学生的父母及亲友,都认为医生这种职业很有前途,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很有利,学医的动机带有功利性。这样,就使得部分医学生在就业后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缺乏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容易盲从。

2.部分高校重技能教学,轻医德培养

从目前的状况看来,部分高校对医学生的医德培养不够重视,使得医学生的医院实践活动没有落实到位。在高校的几年学习中,医学生普遍倾向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提升自己的医德。很多时候,一些高校主要以专业课知识的传授为主,把医德的培养放在课后让学生自主去学习。从中可以看出,一些高校对医学生医德培养的不重视,会使医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在医院的实践阶段,更多的考核是看医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医学生的医德。

五、高校部分医学生医德缺失的原因

1.不重视医德培养

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而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来源于长期的保持。由于医务活动的特殊性,高校应加强对医学生医德的培养,因为医学生有好的医德,才能真正救死扶伤。目前,大多数高校只重视专业课程,不重视医学生的医德培养。这种做法,会导致部分医学生轻视医德的提升,只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

2.医疗市场中的不良现象对医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医院在职能转变中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往往忽略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导致一些医务工作者崇拜金钱,甚至为了金钱做出违反法律的事情。这无疑会激化医患之间的矛盾,淡化医患之间良好的社会关系。个别医务工作者道德沦丧,谁给的钱多就优先为谁治疗疾病,更有甚者竟把医疗机构当成自己获利的平台。种种不良现象,会导致一些医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一定的质疑,还有个别医学生把当医生作为自己以后获得更大利益的手段,从而降低了整个医疗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六、高校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哲学思考

1.对医德养成教育价值内涵的思考

关于医学生的素质与医德的养成主要可以分为四点。一是领会思想,总结卫生工作者卫生制度的基本原则。医学教育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纳入医学生和卫生专业人员的道德标准和质量概念,即“行为培养、以病人为主、挽救死者和治疗受伤者”,以及“人类正义的实现”。根据这一背景,高校要逐步培养和体现医学生的观念与道德价值观,时刻关注医学生的医学信仰和行为准则的作用与发展,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二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医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培养其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除此之外,高校还要提高医学生的健康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三是良好医德的养成。这关系到医疗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并且是社会对医疗工作者的严格要求。良好的医德能提升医疗工作者的形象。四是奉献精神和荣辱观教育。重视奉献精神和荣辱观教育,增强医学人文情感,弘扬医学理性精神是医德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能促进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形成。调整好医德伦理观念,使其与社会中所产生的医学消费相互适应并形成一种互助的关系,让医生的道德伦理观念得到一定改善,这是医德养成的一个必要环节。而且调整与医疗社会消费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医疗伦理观,有利于提升医疗工作者的医德。

2.对系统性和实践性医德养成教育的思考

面对现代社会的需求,高校要深入了解医学生、医疗工作人员的医德思维及医疗技术等方面,提出医疗服务实践要求,在教育中注入新的医学理念,这对医务人员良好医德的形成和医学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医学生初级医学模式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医学信念和心理素质薄弱、医德修养不高、对医德认识不深等。医学生所要养成的医德就应该包括医德的道德教育、医德伦理教育和荣辱观教育。教师要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提高医学生的医德素质,就要采用多种方式,向医学生传授正确的道德观念,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还要运用新的医德题材,帮助医学生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医德建设是医疗卫生行业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职责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医德建设的重要性,逐步让医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医德思想。对于在医院中实习的学生,教师要注重他们的医德培养,通过老一辈医生的以身作则去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以促进他们医德和医学理性精神的养成。

七、高校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哲学思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医学生医德养成的过程中,高校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整体与平衡”。伦理学的结构和医院文化的建设,对伦理学提出了挑战。(2)保护健康和人权、抢救伤员以及医院护理已成为医学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3)传统的医学教育观念已经影响到医务人员整体实践,这将导致医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因此,高校要重视医学教育的发展,重视医学人才的培养,为各大医院输送更多合格的医学生。(4)价值认知与冲突已成为医学生医德养成过程中的瓶颈,高校要激发医学生的医德思维,就必须构建完善的医德课程体系。(5)医学院和医院应重视医德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培养医学生的医德。

八、对医德养成教育价值的一些哲学思考

1.对医德养成教育价值分析的哲学思考

对于社会上的医务工作者和在校的医学生来说,关于医学生医德的养成评估理应包括质量(平均目标)和数量(动机—效果)。例如,公共卫生支出是一个矛盾,是一个医疗费用的矛盾,会对医德教育价值有很大的影响。面对医德价值观的冲突,基于“健康、舒适、长寿”三大目标和原则,对医德教育价值进行综合分析后,医务工作者要注重侧重点,而不是盲目地进行医疗工作。这样,能有效避免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

2.对医德养成教育价值冲突的哲学思考

医德健康教育中,对医学生的教育会因人而异,这也属于医德养成教育,但容易造成价值冲突。一方面,现在的医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这就导致这些医学生容易被环境所左右,在工作中做出错误判断。另一方面,医患方面的冲突会对医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部分医学生价值观上的冲突,有一些来源于家庭,还有一些则来源于社会人员的误解。

3.对医德养成教育价值导向的哲学思考

面对医学生医德教育中产生的矛盾,高校应优先对医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并做好医学生医德培养工作。高校要使医学生意识到教育价值冲突在医德培养中的危害性,从不良行为的弊端中恢复医德的非自律时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运用成本控制方法,消化、减少和化解成本冲突;二是从医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其进行系统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化医学生,让其对医德产生明确清晰的认识,进而对医德有更深刻的理解;四是进行医德的界定,规范医学生医德培养的流程,做好正确的价值引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医德准则、明确医疗目的,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九、对构建医德养成教育约束机制的哲学思考

1.医德约束与法治约束相结合

要规范医德,就必须关注医患关系,强调医疗人员的自律性,特别要着重防范拜金主义、医疗技术和自律的风险,减少其负面影响。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法律法规,为医疗行业提供支持和保障。对待医疗行业内部腐败的问题和崇拜金钱的现象,相关部门必须坚决打击,以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并正确对待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要强化法治对所有人的约束力量,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人们对医德问题的重视,让医德在法治的框架内发挥作用。

2.教育约束和体制约束相结合

根据医学教育实践的理念和教学效果,高校有必要建立一个企业化的管理体系,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效率。相关部门也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医疗政策,制定行政制度和奖惩制度,从创新的更高层次上规范医德,促进医院积极受理患者投诉,理顺医德关系,打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十、结语

总之,本文从高校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内涵、高校开展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医学道德思维及其特征、高校医学生医德现状、高校部分医学生医德缺失的原因、高校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哲学思考、高校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哲学思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医德养成教育价值的一些哲学思考、对构建医德养成教育约束机制的哲学思考进行探讨,能促进医学生医德和医学理性精神的养成。而为了使医德养成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医学生良好的医品和人品的形成,进而使其成为医德高尚的人才。

作者:黄建 王燕 单位: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