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浅析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浅析

摘要: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所有业务的基础,全面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提供保障。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本文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正式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要求各单位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管理水平。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对预算的收支范围、编制、执行、监督等进行了详细叙述,是对多年来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管理工作实践的总结,使得我国预算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也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向着更加全面、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也必须与之相适应。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规范,预算执行不到位,预算监督及考核评价流于形式。因此,为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充分履行职能,提升公共服务效能,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预算管理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约束,防止违规现象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按照预算批复,开展各项经济业务,做到有支出必有预算,每一笔支出都要在预算范围内;将预算管理与国库集中支付相结合,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内的经济科目和功能科目进行支付,保证每一笔财政资金支付的安全性,防止各单位随意挪用、截留财政资金,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约束。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控手段,可以对财政资金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督,有效防止各种违规现象,促进廉政建设。

2.有利于控制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合理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是各项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的重要保障。全面有效的预算管理措施,贯穿于经济业务的各个环节,可以保证各项业务支出都在预算管理范围内,防止各种超预算、无预算支出现象的发生,科学合理地控制各单位日常运行成本,可以节省大量的财政资金,让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用。

3.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提升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预算的编制与审核、审批与执行、执行与分析、考核与评价等内容,是内部控制建设中预算业务的重要内容;同时,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考核、评价,又是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效的预算管理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各项工作效率,助推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基础不完善

(1)制度体系不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是各单位开展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考核、评价的重要工具。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实施预算管理制度,可以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安全。虽然国家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并且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造成各项工作没有制度约束,预算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同时,很多单位没有将预算管理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相结合,造成制度体系混乱,严重影响了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2)组织机构不健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预算管理工作一般由财务部门负责。一些规模小、人数少的单位,甚至没有财务部门,更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很多单位没有制订预算管理工作方案,没有成立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业务部门常常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预算管理就是财务管理,业务部门的参与度不高,没有实现全员参与。另外,部分单位的财务部门负责工资发放、资产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等多项工作,人员少、业务多,预算管理质量得不到保证。(3)队伍建设不扎实。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预算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的预算管理人员不仅要懂财务、会计、战略分析等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和掌握各项业务流程。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是兼职人员,而且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另外,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部分预算管理人员不太熟悉新的会计准则,造成预算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落实。

2.预算管理流程不规范

(1)预算编制不合理。一是预算编制范围不全面。以某执法单位为例,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员经费、日常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人员经费主要是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支出;日常公用支出主要是办公费、水电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项目支出主要是执法终端设备购置费、城市维护建设费等。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尤其是在项目预算编制方面,不考虑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交流沟通不畅,简单地上报几个常规项目,造成预算编制范围不全面。二是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运用零基预算法,各单位为了多争取财政资金,不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没有对单位的收入、支出进行全面核算,而是采用传统的增量预算法。比如城市维护建设费,部分单位不考虑业务规划,直接在往年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一定调整就上报预算数据,造成预算数据逐年增长,同时严重影响了预算数据的真实性。(2)预算执行不到位。一是时效性差。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把大量的业务工作放在下半年,甚至集中在年底,造成预算目标不能按时完成。比如,城市维护建设费应在业务完成后,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然后才能进行项目结算,这就造成很多业务在年底才能完成,甚至要结转到下一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二是预算执行率低。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预算执行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各单位的职能履行情况。由于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经济科目和功能科目进行支付,甚至将专项资金挪作他用,没有做到专款专用。部分单位为了完成预算目标,存在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造成大量财政资金浪费,严重影响了预算执行的效果。(3)预算监督不严格。一是财政部门监督不到位。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方面,建立了一体化管理系统,但是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功能模块还未完全启用;在预算执行方面,可以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监测各单位的资金流向。但是,部分单位存在资金挪用的现象,财政部门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导致预算监督流于形式。二是社会监督不到位。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预算报告在政府网站或单位网站进行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但是,由于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不了解,并且预算内容具有专业性,公众对公开的预算报告的关注度较低,难以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三是单位人员监督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人员都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同时也是监督者。由于单位人员对各项业务比较熟悉,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更有发言权。但是,由于单位人员认为预算管理工作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形成了预算管理工作与自己无关的错误认识,预算监督更无从谈起。

3.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绩效评价是对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结果的全面考核,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分析改进,然后运用到以后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工作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都没有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每年只是简单地填报几张表格,不能真实地反映预算执行效果。部分单位虽然开展了绩效评价,但是绩效评价结果没有与财政预算资金申请、评先奖优等挂钩,也没有建立奖惩机制和问责机制,影响了各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积极性。有的单位虽然也进行了绩效评价,但是并没有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严重影响了绩效评价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

1.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1)完善制度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预算法规的相关内容,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和绩效评价等流程进行完善。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将预算管理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相结合,强化制度约束,为更好地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2)健全组织机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将预算管理工作职责,从财务部门分离出去,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成员由财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其他业务部门人员共同组成。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针对每年的预算工作,都要根据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和业务开展情况,制订详细的预算方案;成立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需要每个部门都积极参与。(3)加强队伍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邀请预算管理专家授课,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明确职责分工,避免一人多岗,培养专门的预算管理人员,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另外,各单位还可以建立预算管理团队,将财务会计、战略分析、计算机等专业素养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预算管理团队,加强预算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2.规范预算流程

(1)完善预算编制。一是保证预算编制范围的全面性。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除了基本的工资福利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外,应综合考虑单位的具体业务和职责,各部门要加强交流研讨,合理地设置预算项目,减少预算编制的随意性,确保预算编制范围实现全覆盖。二是选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改变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采用零基预算法,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对收入和支出进行全面核算与预测。比如,对于城市维护建设费,应根据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合理估算项目的成本,合理预测项目预算数据,要保证预算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2)规范预算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根据年初预算安排,研究各预算项目的执行情况,对各预算项目进行动态跟踪,保证预算项目执行到位。对于基本支出,应严格制定经费支出标准,强化审批流程,规范财务报销程序。对于项目支出,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开展业务,并及时进行项目审计和结算,让财政资金真正发挥效益;严格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方案进行支出,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财政资金浪费,保证预算执行效果。(3)加强预算监督。财政部门应加快预算一体化系统应用,使预算、决算、资产管理等数据实现有效对接,实时监测资金流向,及时制止资金挪用等问题,并落实相应的惩罚措施。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公众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单位人员应转变思维观念,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需要所有部门都积极参与;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单位人员有责任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多管齐下,发挥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积极作用,共同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保证各项业务工作顺利落实。

3.加强绩效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完善绩效评价制度,结合单位的实际业务,制定详细的绩效评价指标,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并分析项目的完成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奖惩机制和问责机制,对于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部门,可以在资金分配、评先奖优等方面予以倾斜,对于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部门,要压缩资金规模;对于资金截留、挪用等违规行为,应进行追责。行政事业单位应及时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下一阶段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五、结语

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行政事业单位应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为根本遵循,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加强绩效评价,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积极履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汤玲.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财会学习,2020(09).

2.连聪銮.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商讯,2020(09).

3.马震.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8).

4.刘丽.新时期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发展的对策研究.财会学习,2020(07).

5.吴蔚青.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财经界,2020(09).

作者:刘静 单位:烟台市蓬莱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