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用探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用探究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而人才作为服务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也在不断地被提出新的要求,从曾经单纯的理论灌输式教育到如今多元化的综合衡量标准,德才兼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还必须具备拥有面对逆境的强大心理素质。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心理状态波动性大,高校辅导员需要根据大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态,分析现状、发现规律、寻找问题根源、利用自身优势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作为高校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其使命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在社会价值多样化背景的影响下,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影响其身心发展的主要原因。大学辅导员作为中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道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实施者与引导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疏导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现阶段,若能有机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与心理健康引导工作密切地融合起来,就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养和心理健康强度。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归因

(一)适应问题

新生适应问题是指学生进入新环境后,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于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它的改变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心理成长的挑战。这一心理问题在第一个学期中特别明显。针对一些刚离开父母、初次离开家、初次独居、自我调节能力和对社会适应性都不强的学生,会产生极大的迷茫感、无力感,无法适应社会现实,同时对在宿舍的日常生活和与宿舍同学间的交流都缺乏经验,对自身的未来生涯规划没有很深入地了解,这些不适应感往往会延续得很长久,甚至会持续整个大学阶段。一旦个人无法尽快适应社会,也无法完成自身调适与自我满足,就会出现在学业、人际关系与情感方面的问题,严重的甚至产生精神疾病,例如抑郁与自闭症。

(二)人际关系问题

学校是大多数中国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也是走向社会前最关键的时候。在整个学校生涯中,学生们都需要独立应对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室友、班上同学、教师、异性等的交往都和人际交往有关,这比高中时要复杂得多,人和人之间难免产生某些冲突。人际交往已作为现阶段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受到了普遍重视。对一些只重视高中课程的学生而言,与他人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学生们也希望打开心扉,和别人沟通,但因为个性比较封闭,不愿意主动交流,既缺乏父母陪伴,又缺乏有效的交流方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了焦躁、压抑的不良情绪,从而无法自主处理人际关系问题,造成与老师、同学之间的紧张关系,这就严重危害心理健康。

(三)网络生态环境复杂

当前,网上信息资源随处可得,当没有合理的人生目标指引和人生计划时,大学生们极容易沉溺于网上的世界,把现实中的理想生活都寄托在虚幻的现实世界中,也因此非常容易陷于、欺诈等不良行为之中。此外,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潮的侵入,使一些大学生走入歧途,深受其害。由于各种原因的交错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长期得不到缓解。有些学生甚至有自残、自杀、伤害他人等行为。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一)主动性不够

“学校—分院—班级—宿舍”作为心理教师的四级服务互联网络体系,心理辅导员主要承担着解决本院系学生的简单心理问题,走进学生寝室、进行谈心交流和心理教学座谈、参加观看学校心理主题教育片和大学生的心理德育课堂,以及进行二级院系心理德育宣讲工作等。但因为没有专业化、系统化培训,辅导员更多的时候是在校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进行心理评估、筛查等工作的指导下配合学校完成分院的工作,将重心放到了学生初入校时的简单心理检查,从而很容易忽视了后续长期的简单心理随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出现简单心理危机和干预工作的滞后性。

(二)专业性不够

现实中高校辅导员工作主要是处理各种日常学生事务性工作,缺少时间学习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机会少,高校难以支持并承担专业性的培训和考试经费等,导致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相对匮乏,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技能相对欠缺。以至于在学生出现相关问题时,辅导员很难运用专业理论和技能进行筛查和预判,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际操作经验较少,普遍处于纸上谈兵状态,干预方式和谈话内容单一,在固有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基础上,干预效果不佳。发现问题往往采取谈心谈话、家校联动、朋辈关注等方式或者直接通过转介给心理中心来解决,容易造成心理健康工作的滞后。

三、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是其个人综合发展素质的关键构成因素,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模式的持续推行,中国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大学生也面临更大的学业压力和学习压力。为实现中国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增强,大学辅导员们需要尽力关心和呵护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自己的良好行为指导学生,以实现中国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提高[1]。

(一)引导作用

大学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也要承担着许多的社会问题,如:社会、学校的安全工作、个人情感问题等等。辅导员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护者,必须熟练掌握学生当时心理活动所在环境的实际状况,所以辅导员是否能够解决学生目前面临的问题,直接影响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中国各个院校当中,由于学校辅导员的年纪都相对较小,在与普通大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没有代沟,因此辅导员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想法。辅导员刚刚经历了大学生活,能够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与大学生家长相比,辅导员在大学生活中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更长,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2]。

(二)桥梁作用

辅导员也是学校与父母、社区相互之间的重要网络信息沟通桥梁。辅导员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个人信息,并了解学生的心态变化;另外,在全面掌握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可就学校心理教育问题向相关政府部门献计献策,或主动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展开学校心理教育活动。校园要做好心理健康辅导,主动展开学生身心素质教育工作,以降低挫折心态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而家庭教育管理工作则要负担好指导、督促、监测学生的责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的重要桥梁作用,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实行全方位整合,发挥校方、家庭教育机构和社区的功能,从而全方位提高大学生心理水平。

(三)辅助作用

当前高校都已经开办了心理课程,部分院校还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其目的是通过传播心理学专业知识,训练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克服心理问题,以便于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解除心灵上的危机。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是心理教师咨询团队的后备军,是推动大学生心理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辅导员可根据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议,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持续辅导监督,并辅助心理机构对大学生的不良心态实施心理干预。

四、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角色作用的发挥

(一)合理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辅导员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心理知识,因此可以举办和心理教学有关的活动,帮助学生妥善地处理各种不良心态。学校必须进行心理教师团队的合理优化,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为此,我们可以委托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辅导,或在有关组织培训后提供心理辅导意见。在心理辅导员自身进行训练与提高以后,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就能够积极开展心理教学活动,并且利用心理课堂的设置给学生们科普一些心理常识,并借此来促进心理教学的进展。而由于有了心理教学的帮助,学生们就能够掌握更多的心理知识,也懂得怎样来管理自身的心态与情感。再配合心理类教学活动的举办,可以促使学校的大学生们意识到身心健康的必要性,在面临不同问题的时候做出合理的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活动,而这样的互动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通过合理举办身心健康课程就可以充分发挥大学辅导员自身的功能。

(二)善用多层心理辅导体系

作为中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生活行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管理者,高校辅导员存在的意义也是很重要的。想要真正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功能,要运用多样化的心理与健康教学辅导系统,即通过心理与健康咨询师的教学模式,有效把握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困惑与问题,对学生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作出有效的心理咨询与引导,并协助校方合理的解决。利用高校校园网和公告栏等,不但能够进行心理教学常识的有效普及,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问题。或利用微信群、QQ交流群等方法开展心理交流,或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展一些心理测评活动,或采用有趣的方法逐步增进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水平,并以此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以往多年间,全国范围内高校在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之下,已经产生了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国社会工作各个领域的有关人员,把影响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心理问题摆到相当关键的地位上来。大学辅导员是在高等教育当中与学校互动相当多的一个人群,在高等教育毕业生心理领域当中充分发挥引导性功能,肩负着对学生心理动态加以关心这一个相当关键的工作。如何才能够对学生心理教学的实效性做出保障,是高等学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所需要认真关注到的问题[3]。

(一)辅导员利用大数据平台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在大数据分析环境下,心理健康咨询师可以利用每个学生入学时提交的个人信息对每个受管理的学生进行分类,并将家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较差、家庭存在突发事件、与不良的社会群体存在交往的学生作为重要的预警对象,在学生入学后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进行定向管理工作。因为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体,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大数据分析平台,掌握每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动态和每个学生关心和关注的事情。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主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然后由于突发事件而爆发。通过大数据分析的统计和数据分析,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网络媒体表现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风险状况,并尽快做好预防和干预的准备。

(二)与学生及时进行沟通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时,辅导员首先要对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作出仔细的考察,在每个学员出现问题的第一时刻,要积极有效地与每个学员展开交往。而信息沟通也要循序渐进,采取一系列的步骤来认识和处理每个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要与每个学员本人互动交往,全面认识三个方面的心理健康:原因、途径和后果,分析学生目前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探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及其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告知父母关于学生的健康心理问题,并尽量让父母协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注意与管理工作,发挥好父母的教育功能。要同院级和校级领导开展沟通交流,将学校近期出现的重大学生心理问题予以报告,并要求上级对此类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开展学校同有关专业组织的信息沟通与学术交流管理工作。在专门组织协助下对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校开展专门的学术交流沟通工作,整理并总结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成因及其处理办法,并适时向学院主管做出反映,以共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丰富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

不管我国哪所院校,心理辅导员都肩负着引导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大责任,为了引导学生心理教育,就必须熟练掌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类、心理常识和心理健康状况等知识,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加以引导。所以,这就需要学校辅导员们不断丰富自身的心理专业知识,并累积了大量成功经验,才可以更高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4]。

六、结束语

针对高校大学生如此之多的问题,学校辅导员在工作中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问题,主动展开社会调研,通过切身参与大学生的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指导,以缓解问题。多考察学校的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和心态改变,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制定科学的心理健康解决方法,以增强大学心理健康疏导方法实际工作的科学化、有效率。

参考文献

[1]佘靓.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知识文库,2017(13):2.

[2]杨冬伟,邵宇博,王海青.探究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9(23):239.

[3]黄玲艳.浅谈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经贸实践,2017(23):1.

[4]张小春.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8):144.

作者:周嵘 程明霞 马薇娜 单位:哈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