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积极心理学下高校心理育人体系构建

积极心理学下高校心理育人体系构建

摘要:为了提高心理育人效果,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心理育人体系;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心理育人是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实现育人的目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框架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单指一门教学课程,而是涵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育人实践活动、心理咨询服务及心理治疗干预的体系化总称[1-4]。2018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打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这为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但是高校在育人实践工作过程中,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认识不足、育人队伍建设不足、协同机制建设不完善等,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欠佳,影响了心理育人的实际效果。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应用逐渐深入教育界、医疗界等社会各个领域,有别于传统心理学“问题的修复”理念,其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强调更应该关注与培养人的积极品质,从而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从体系化视角为心理育人实践提供指导方向和内容指引,优化现有的心理育人模式,从而推动心理育人价值的实现,助力高校达成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一、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我国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板块,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首要目标,但是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为理念上重治疗而轻预防、实践上重硬件而轻软件、体系化建设不够完善等。

(一)重“教育”轻“活动”,忽视多样化教育模式价值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要求不断提高,各高校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投入大量精力,但是主要倾注在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个案治疗处理及心理测试中,忽视了心理育人活动的重要“浸润”价值,无法真正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多元化心理育人格局。心理课堂作为心理育人的主渠道,是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平台。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通常从心理问题出发,仍然偏重于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疏导的模式介绍等。课程涉及学生群体中暴露较多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积极成长等偏向于生活实际的内容较少,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价值。同时,由于极端问题引发的危机事件频发,近年来心理测试的覆盖率也在逐年攀升,各高校更加重视存在心理问题隐患的学生,发现问题后也往往将精力投入个案处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象更多为问题学生,而不是全体学生,无法实现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一目标。另外,高校在实施心理教育过程中,只重视浅层的理论说教,并未通过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这种单一的心理育人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导致心理育人成效不佳。

(二)重“咨询”轻“队伍”,缺乏专业技术和人员支持

 各高校均建有心理咨询中心,承担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及干预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个案的职责。但是在实际中可以发现,心理咨询中心硬件设施较好,但心理咨询师资队伍却相对匮乏,从事一线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较少且专业技术水平较低,这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咨询服务质量,制约了心理育人效果。当前社会处于新一轮变革期,由外部环境和内部心理机制引发心理问题的学生日益增多,学生心理咨询需求量呈现量级增长态势。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虽加强了经费和设备等硬件设施建设,但是专业人员配备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有的学生甚至需要等一两个月才能实现一对一咨询,这不仅会延误治疗时机,也会影响影响学生寻求帮助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心理状态的恢复,对此,需要匹配大量的心理咨询人员来支持这项工作。目前,较多高校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将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纳入心理咨询队伍,承担心理辅导职责[5]。但是这些人员未经过长期、专业的培训,缺乏心理咨询专业技术,往往会将心理咨询变成“谈心谈话”,在个案咨询效果上打了折扣,导致心理健康专业引导难以落实。即使有面向师资队伍的培训,也出现了培训内容零散、培训周期短等问题,不能从本质上提升心理咨询的有效性。学校层面的问题都难以解决,院系更加捉襟见肘,基本以“兼职人员”代替“专职人员”,同时朋辈心理委员也不足,无法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建设要求。

(三)重“单打”轻“融合”,未能形成体系化育人格局

梳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现状可知,高校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等方面虽都有相应举措和配套,但是各方面工作较为零散、割裂,理念无法统一,难以形成体系化的心理育人格局,无法突显“全时空”的隐形教育功能。当下我国高校思政工作呈现“三全育人”新格局,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应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多部门共同推进、多维度共同开展的导向要求。在“四位一体”建设要求下,教学、学工、后勤等其他管理部门均应被纳入心理育人体系的协同机构。目前多是教务部门负责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学工部门负责心理育人活动策划,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心理咨询服务,校医院及其他相关部门协同进行心理危机个案处理和干预。高校各个部门虽然都协同助力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但由于缺少系统性视角,加之部门协同机制建设不完善,工作边界模糊,工作细则缺失,造成某些部门责任过于集中,无法自上而下通过大方案逐步细化为小方案的方式共同推进工作计划,未能真正凝聚育人资源,实现育人合力,也未能形成体系化格局[6]。这样“单打”的情况势必会削弱“三全育人”效果,影响心理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必要性

积极心理学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心理育人体系改革带来新的契机,即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对完善心理育人体系意义重大。

(一)积极心理学与心理育人目标一致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育人的目标之一就是培育学生自尊自信及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心理学重在研究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途径,从而帮助个体塑造品质,提升个体自我幸福感以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与心理育人的目标一致。因此将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具有高度适配性,可满足心理健康教育改革需求。积极心理学关注预防研究,同时在预防研究中发现对于抵御心理疾患起缓冲作用的是人类的积极力量,并且可激励个体的积极行为。《纲要》也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因此推动积极心理学与心理育人体系的融合对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为主”的工作目标有重要价值,能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个案的发生。

(二)积极心理学为心理育人提供内容指引

积极心理学继承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核,重视人的内在积极力量并强调积极品质的培养,该理论基础可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育人活动提供内容指引,即通过心理课堂和心理育人实践活动培养积极品质,以进一步完善心理育人体系[7]。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及积极的个性特质,从这些内容出发,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增加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改善以心理问题为出发点、心理育人内容单一且缺乏实效性的课程建设现状。同时,以培养积极品质为育人目标策划第二课堂实践系列活动,可让心理育人活动不再囿于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全面覆盖学生成长的各阶段、各维度,营造出整体的积极成长氛围,可实现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素养的普遍提升,进一步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提升心理育人队伍的专业能力是发挥心理育人作用的坚实基础,这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面向参与心理咨询一线的学工人员、专业教师等,学校更应重点加强心理咨询能力培训。积极心理学可为该群体提供培训理论基础,包括专业方法和技术。所以以积极心理学为内核进行整体培训设计,能够保证培训的统一性和系列性,避免学生零散获得一些心理调适技巧,在接受短暂的治疗后缺乏长期的指导价值这一情况的出现。此外,积极心理学在注重个体力量之外同样强调社会群体与个体的互动价值,主张借助家校合作整合社会相关资源以培养积极心理,也可适用于心理治疗与干预。

 (三)积极心理学为心理育人提供重要视角

 心理育人质量直接影响立德树人成效,因此如何提升心理育人质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心理学仅仅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手段的片面认识,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积极心理学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研究理念满足人类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大势之趋,其理念、内容、方法上的具体要求均可全方位渗透心理育人体系的各部分,改变以往问题取向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践行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的使命,从而实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目标[8]。同时,积极心理学注重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强调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的交互作用,可弥补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个体教育、忽略群体心理和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因素的不足,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心理育人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深入构建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格局有着重要意义。依托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育人顶层方案设计,可使育人目标更清晰、育人手段更多元、育人内容更合理,为高校各机构提供边界清楚的工作指南和职责明确的分工方案,改善责任集中、协调困难、理念不一致、方法不统一等影响心理育人质量提升的现实问题,最大限度发挥“三全育人”优势,进而进一步提升协同育人成效。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构建路径

随着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育人成为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育人为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只是解决心理障碍、排忧解难,而是实现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这对高校构建更加专业、多元的心理育人模式提出了迫切要求。将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并从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途径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环节,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以消极心理学为取向的模式,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体现,与当前心理育人要求高度一致,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对标《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高校可从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拓宽心理育人实践活动平台、提升心理育人服务质量、建立多元育人系统四个方面探索心理育人体系的实践路径。

(一)体现“积极”育人目标,完善心理育人内容建设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应首先更新教育目标,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也要以积极心理培养为教育目标,两者结合才能体现心理课堂的教育意义,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心理课堂的育人资源。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指向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思想和自我否定,并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最终形成,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源于缺乏积极心理,没有自我肯定的勇气和自我治愈的决心。对此,学校应在学生层面普及积极心理培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挥自我作用,唤起学生的自我觉醒。传统课堂以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心理问题解决方法等为目标,偏向于“问题找答案”,而积极心理学则强调积极心理可以抵御心理问题的产生,勇气、乐观、希望、坚忍等积极力量可以帮助缓解心理压力,偏向于“从自身化问题”。两者指向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心理学代表的“预防”与传统课堂中既有的“治疗”同等重要,都应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所呈现[9]。学校可对应教育目标的转变,合理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增加以自我意识和幸福感为基础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积极情绪体验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其成长创造幸福的环境。在以往心理课堂中,教育多是指向负面问题清单,如关注人际交往中的社交障碍、学业困难引发的自我否定、情绪管理中的焦虑不安等,通过介绍心理问题解决方法以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环境。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挖掘学生的优秀品质为出发点,瞄准追求人生中最有价值的幸福感,以及探讨如何在社会群体中构建积极关系,如关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自我、学会自我接纳、感恩和乐观主义等,促使学生关注个体发展,重视自己的内在潜能,从预防的角度降低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同时,学校也应将心理课程平台概念扩大化,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也可拓展至团体辅导、主题班会、网络平台等其他育人途径,从而促进心理育人的全覆盖[10]。

(二)搭建“大心理”育人平台,改善育人主客体关系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大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及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可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通过搭建多个育人活动实践平台,拓展心理育人活动内涵,帮助学生多渠道体验积极情绪,实现“大心理”教育。比如,学校可积极开展健康跑、趣味运动会、形体操锻炼等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体验快乐、阳光的积极情绪,感受到积极意志带来的成就感;开展艺术欣赏、绘画校园、舞台剧表演等美育活动,帮助学生感受愉悦、优雅的情绪体验,提高道德情操;开展手作劳动、劳动岗位体验、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体验奋斗、感恩的情绪;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德育主题教育、文化建设等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体验高品质的生活意义感。以上这些积极的情绪体验都是构筑学生积极品质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将其纳入心理育人活动范畴,参照积极心理学内容进行策划,与心理课堂共同打造一二课堂全方位立体式的心理育人环境。积极心理学尤其重视学生个体的力量,认为学生既是受教育的主体,也可以成为教育者,从而改善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在心理育人实践活动中教师可突出学生的参与体验,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并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促使学生学会反思自己,做到自己解决问题,学会关注自身心理发展状况。比如,学校可开展认识自我、心理剧等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增强自我教育意识;开展公益活动、实习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增强自我服务意识。学生只有在对自己有清晰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为改善不足做西部素质教育 2022 年 6 月第 8 卷第 11 期好准备,充分运用自身已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问题,实现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重视学生自愈,提高全员心理育人能力

传统的心理咨询服务更关注学生的问题,注重寻求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症状的解释和缓解,短期效果明显。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咨询服务应认识到学生具备自愈能力,其是对传统病理性心理治疗模式的一种补充。相关人员在开展心理咨询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性目标,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并促使学生用积极思维应对问题,体现出长期指导价值。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问题出现的同时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因此相关人员在心理咨询服务中可激发学生内驱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并从问题本身获得积极的体验,从而缓解问题压力,解决心理困惑。依靠自身解决问题的理念可促使学生尽量不依赖教师指导,增强来访学生的独立性,实现“助人自助”,促使其日后独立解决遇到的心理问题,进一步提升心理咨询服务的实效性。在心理干预上,学校可尝试采用日志、写作、讲述故事等方法,鼓励学生基于个人优势进行实践、冥想、体育锻炼等。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进行心理育人,对育人队伍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我国高校通常由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辅导员、思政教师、心理学背景专业教师、学生朋辈队伍等团体构成心理育人队伍。在队伍建设中,首先应保证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心理学教师等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对于队伍中其他人员长期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咨询技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人格养成特点、积极社会制度等,通过提高这些人员的能力,可使他们成为心理育人队伍的有益补充,并鼓励其在育人实践中积极互通互动,及时沟通育人环节或个案处理上的有关问题,为实现心理育人目标共同努力。

(四)建立多元心理育人系统,构筑心理育人积极社会环境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育人系统应是多元的。首先,应突出全方位教育。积极心理学虽然强调个体的力量和积极品质,但也认为个体的意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如家庭、经济、教育、社会背景等的影响,加之现在学生的网络黏性进一步增加,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所以应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网络环境与学校环境一起纳入心理育人大环境,树立整体教育的观念[11]。比如,学校可借助社会资源力量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依托家庭背景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微课堂等。其次,应强调全面教育,更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纠错式的理念,不能将育人对象局限于有明确心理问题的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不同育人环节及多层次育人内容进行发力,整体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后,应进行全过程教育。积极心理学以发展的视角看待个人,心理育人体系应贯穿学生的发展全过程,全面考虑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问题。积极心理学强调群体和社会心理对于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可全面提升学生自我救助能力,从而为学生构建积极品质奠定基础。具体包括构建积极的教育制度,肯定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的尝试,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置身于轻松、和谐的环境之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传递正能量,宣传积极的心理健康知识;美化身边的社会环境,为学生创造积极情绪体验的平台。概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幸福的积极社会环境中克服困难、成就自我、发展自我,从而促进心理育人价值的最终实现。总之,提升心理育人质量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构建心理育人体系,是提升高校心理育人质量的重要选择。因此,高校应主动承担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的主体责任,全方位考虑,精心设计,从而紧抓心理育人目标,构建心理育人体系。

 作者:陆敏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