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特殊学生职业融合教育模式构建浅议

特殊学生职业融合教育模式构建浅议

【摘要】职业教育是帮助特殊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最终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江苏省常熟市通过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在职高阶段组建市级职业融合教育联盟、在就业阶段实施三种类型六种安置方式等策略,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企—社”三轴联动协同培养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特殊学生;职业教育;常熟实践

职业教育是帮助特殊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最终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近期,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让残疾学生有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创业奠定基础”。加快发展特殊学生职业教育,是保障学生享有教育公平,促进他们成才的基本形式和有效途径,也是其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提高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2005年之前,江苏省常熟市每年普通初中毕业的特殊学生约100名,其中能升入职业学校的特殊学生约占每年特殊学生总数的60%,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和特殊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这一情况,常熟市因生制宜、因地制宜、因校制宜,2019年由市教育局牵头,联合市残联、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特殊学生职业融合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企—社”三轴联动协同培养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模式。

一、夯实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

(一)面向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开设职业体验课程

常熟市是全国重要的服装企业集群基地,市特殊教育学校因地制宜,从2005年开始在聋部开设缝纫课程,开办聋部职业缝纫班,连续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为100%,深受学生与家长的欢迎。2010年,随着智障学生逐步增多、聋生逐步减少的现状,学校尝试在培智部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开办培智部职业烹饪班,解决轻度智障学生就业难题。2014年开始,学校生源以中重度障碍学生为主,为帮助学生适应之后的职业教育,逐步在培智部开设职前适应、文墨打印、园艺种植、西点烘焙等职业体验课程,通过参观企业、岗位实习、牵手优秀毕业生等形式,为每名特殊学生寻找适合的职业方向,挖掘他们的职业潜力。教师引导特殊学生在职业体验过程中开拓视野,了解社会实际,寻找与定位职业方向,累积生活经验,增强就业自信心,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面向随班就读学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

常熟市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加强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2018年至今已建立初中阶段融合教育资源中心25个,分布于常熟市14个乡镇(街道)。特殊学生职业教育不仅是传授就业技能,还包括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常熟市依托初中阶段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积极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指导初中阶段的特殊学生构思生涯规划,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做好铺垫。例如,常熟市常青中学融合教育资源中心重点设置了劳动技能训练区和生活能力养成区,为特殊学生配建烹饪教室,开设生活适应与劳动技能课程,带领学生参观坐落在学校周边的优秀企业,进行职业启蒙教育。通过一段时间的职业技能学习,特殊学生学会了制作家常菜、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并根据自身优势,制订了职业教育目标与职业发展规划,逐步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义务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为职业融合教育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以点带面:在职高阶段组建市级职业融合教育联盟

(一)以练塘中学的融合教育职高班为试点,推动“区域联动”

2013年,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和市残联分别在常熟市王淦昌中学、福山中学、碧溪中学、尚湖中学开办了针对初三毕业随班就读学生的职业烹饪培训班,其中有两名学生被常熟市职业教育中心校烹饪专业录取,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为此,常熟市萌生了在普通中学开办融合教育职高班的想法。2017年9月,市特殊教育学校与练塘中学联合开办融合教育职高班,并于2019年10月成立练塘中学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练塘中学先对现有校舍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满足特殊学生课程和实习实训需要。练塘中学以融合教育职高班为试点,针对特殊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他们完成一般课程和康复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烹饪、园艺、家政、社会实践等个性化职业技能专业课程,为其适应生活、顺利就业打下扎实基础。同时,练塘中学以外聘专业人员和跟岗培训本校教师两种方式,培养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双栖专业师资。此外,练塘中学与常熟市兆祥书写工具厂等企业开展长期校企合作,通过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培养特殊学生职业技能。

(二)联合波司登等企业,组建市级职业融合教育联盟

在练塘中学的融合教育职高班取得良好成效后,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召集常熟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滨江职业技术学校、久诚职业培训学校、古里中学五所学校,尝试共同组建常熟市职业融合教育联盟,启动特殊教育职教区域联动模式。根据五校实际情况,在授课教室、无障碍设施、专业资源教室、职训设备等多方面进行规划、论证、置办,完善基础设施;在常熟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古里中学先后成立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同时,结合五校现有专业实际情况,在进行专业调研和可行性论证的前提下,将逐步开设烹饪、木工、现代农业、缝纫、汽车美容等专业,并因地制宜开发相关课程及教材。此外,各校融合教育职业班开展校企合作、错位发展。例如,古里中学和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将采用“企业订单模式”联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常熟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将和江苏山水江南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将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联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将和常熟市东方红木家具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等。联盟学校之间通过经验共享、师资共享、专业共享等多种形式,与行业和企业紧密联系;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以特殊学生顺利就业为最终目标,构建职教区域联动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区域联动功能,实现联盟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精准帮扶:在就业阶段实施三种类型六种安置方式

《意见》要求全市乡镇教育办、残联、民政办、劳动所、各学校等部门协同合作,在就业阶段实施特殊学生职业教育三种类型(轻度障碍、中度障碍、重度障碍),六种安置方式(普高普职、职校随班就读、职业培训、定点培训、生活训练、送策上门),帮助他们顺利就业。轻度障碍学生可以在普通高中或普通职业高中就读(正常中考录取),也可以在职业高中随班就读(特殊中考录取),进行就业或创业培训。中度障碍学生可以在融合教育职业班、乡镇(街道)定点职业技能培训点学习,进行辅助性就业训练。学校根据不同学生、不同训练内容,开发并运用各种辅助性支持包括实物辅助支持、言语辅助支持、工具辅助支持等,降低训练难度,实现辅助性就业。重度障碍学生经职业能力评估后,可以转衔至乡镇(街道)残疾人之家,由社区与家庭共同进行社区生活适应训练。具有严重身体疾病且经职业能力评估无法就业或无法参与社会活动的学生,转衔至相关乡镇(街道)、民镇、残联等部门,组织关爱送政策上门,以落实后续的保障工作。此外,常熟市教育局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市特殊教育学校发起设立非营利性公益项目“常熟市知行家残疾人服务社”(以下简称服务社)。服务社联合常熟市虞山镇南洋食品商行、索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由常熟理工学院给予技术支持,主要提供烘焙、西点、饮品制作等技能辅导、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通过实境训练为特殊学生顺利就业搭建实践平台、积累职业经验,初步形成特殊学生职业教育“校—企—社”三轴联动协同培养模式。服务社还开设了针对普通学生的绘本阅读课程,并作为常熟市图书馆定点单位实现通借通还,让更多社会人士关爱特殊群体、了解融合教育。作为一个帮助特殊学生就业实训的残疾人之家,服务社得到了市住建局、财政局、行管局、民政局、残联、市监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爱心人士的热心相助。服务社以两名志愿者、三名障碍人士、每年八至十名残障学生的“2+3+X”人员模式运营,已成为常熟市融合教育职业训练实践基地,成为城市助残名片,提升了特殊学生职业教育的质量。常熟市对特殊学生职业教育“校—企—社”三轴联动协同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旨在推动融合教育从学校向社会延伸。未来,常熟市将进一步加强以融合为导向的特殊学生职业教育发展,开设适应学生学习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开展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切实做好学生教育与就业衔接工作。

作者:孟春芳 朱文宝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