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殊儿童教学

特殊儿童教学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特殊儿童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特殊儿童教学

特殊儿童语文教学

耐心引导

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不解,小脑袋瓜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问号。对各种事情都充满好奇感,引导好了可以使孩子形成好的行为体验。另一方面,特殊儿童的心理状态相对其他儿童会更加焦躁、不稳定,耐心、耐心再耐心,是保障两个小时课堂的基本保障。

心理关注建立自信

聪明伶俐的孩子需要老师的爱,那些发展迟缓、身体略有缺陷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爱。个性化教育环节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为他们付出加倍的爱心和耐心,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个体差异,研究适合他们的有效活动形式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营造氛围

营造尽量自由宽松的氛围。使学生的情绪处于一个积极振奋的状态,给学生营造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不必拘泥孩子一定要坐成什么姿势,一定不可有小动作,确保孩子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有时出现一些荒诞可笑的回答时,也注意保护、鼓励孩子这种创新意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点击阅读全文

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探析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特殊教育群体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许多学者也积极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特殊学生在完善的教学环境下,顺利完成学业。数学教学是中小学的基础课程,重视特殊教育的数学学习,应当从多个维度思考,真正为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育;有效性

一、加强对特殊群体教育重要性的宣传

1.帮助教师树立特殊教育重要性的思想。特殊教育又名为“爱心教育”,其学生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障碍,这种障碍也会影响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因此在特殊儿童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让特殊儿童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面对特殊儿童时,需要结合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与其智力发展水平,因材施教,在教育中付出更多的耐心,才能真正帮助特殊学生。对特殊教育儿童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是为特殊儿童未来更好的生活奠定基础,也是在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2.加强家长对课余时间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由于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学生难以在数学课堂上完整且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特殊教育儿童在沟通上存在障碍,教师与学生的亲密度缺失将影响教育的成果。家长作为与特殊儿童最亲密的群体,教师应当引导家长重视教育,勇于承担责任。在课堂知识无法短时间内理解的情况下,家长应当在课余时间积极与特殊儿童沟通,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简化数学教学内容,让特殊儿童能够掌握数学知识。

3.呼吁社会加强对特殊儿童数学教育的重视。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特殊儿童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关于如何改善特殊群体的数学教育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特殊教育群体巨大,通过加强对社会组织、机构的合作可以呼吁更多的社会人士加强为特殊儿童的数学教育出谋划策。

点击阅读全文

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

摘要:由于目前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较为匮乏,导致大众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理解较为模糊,甚至认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普通儿童。然而,特殊儿童发展有其自身特点,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在家庭、学校和社区支持下,让特殊儿童能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过有质量的生活,获得人生幸福感。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特殊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已有研究显示,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显著低于国内常模或普通正常学生,状况不容乐观[1]。目前针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显示,在教育实践中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依然不够,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十分薄弱,特殊儿童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

(一)缺乏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当前,许多特殊教育工作者认为应当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教育,且推测特殊儿童的心理困扰很可能是由其生理缺陷所引起的,还有部分教育者认为对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正是由于没有相应标准化的课程指导,教育者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存在误区,导致特殊学校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没有充分关注到特殊儿童情绪、自尊和人格的全面健康。

点击阅读全文

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的分析

摘要:

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应该普及到每一个公民。特殊儿童作为特殊的群体,也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特殊的儿童需要特殊的教育,他们应该在平等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

特殊教育;实践探索;孤残儿童

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对特殊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是特殊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而这就需要对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使用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对特殊儿童所进行的达到特殊的培养目标的教育。

一、特殊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

点击阅读全文

特教院校功能调查分析

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功能情况(参见表1)

(1)特殊教育教师所注重的教学目标。有46.6%的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特殊儿童情感和态度的发展,24.7%的特殊教育教师注重特殊儿童知识和目标的获得与达成。可见,大部分特殊教育教师所注重的教学目标已经从以往更重视知识的获得转向重视情感和态度的发展。(2)特殊教育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有66.5%的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诱导法进行教学,仅有18.2%的特殊教育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这个结果说明大部分特殊教育教师重视特殊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自主思考、讨论、探究、操作和体验中获得发展。班级授课制是大部分特殊教育教师(70.5%)主要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个别化教学和小组教学的特殊教育教师仅占13.4%和15.3%。(3)特殊教育教师使用教材的情况。仅27.3%的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校本教材,22.2%的特殊教育教师授课时没有教材。可见,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课程都没有统一的统编教材或校本教材,需要完善课程体系,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开发适合他们的教材。(4)特殊教育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评价。超过半数的特殊教育教师(57.5%)主要通过日常观察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价,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系统评估的特殊教育教师仅占12.9%。这一方面说明特殊教育教师注重通过特殊儿童的学习过程对他们进行形成性评价;另一方面说明特殊教育教师对特殊儿童的评价方式较单一,缺少可供教师进行全面评估的-Y-段和方法。

特殊教育学校康复功能情况

(1)康复训练对象和干预时间。有83.3%的特殊教育学校对聋生进行康复训练,对智障、自闭症、脑瘫学生进行康复训练的特殊教育学校比例过半,分别为51.9%、59.3%、59.3%,对盲生进行康复训练的特殊教育学校比例较低,仅为16.7%。由此看出,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训练对象的类型较多,主要集中在聋生、自闭症学生、脑瘫学生。对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训练开始时间的调查结果表明,有16所学校(59.3%)从学前阶段开始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1l所学校(40.7%)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康复训练。(2)康复训练内容和专业教材。综合类特殊教育学校由于康复对象的类型较多,康复训练内相应涉及较广,主要包括语言训练(16所)、感觉统合训练(14所)、运动功能训练(16所)等,有少部分特殊教育学校还进行定向行走训练(8所)和视功能训练(6所)。聋校主要针对聋生进行发音、字词、句子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康复训练(9所)。:所学校中,只有6所学校(22.2%)开发了校本的康复训练教材,2l所学校(77.8%)使用的是康复训练指导手册。(3)康复训练方法。所有的特殊教育学校都通过教育教学来促进特殊儿童的康复,59.3%的特殊教育学校借助非医学的康复专业技术和方法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33.3%的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职业训练以帮助康复对象恢复就业能力和获取就业机会,仅的特殊教育学校借助医学措施,特别是康复医学的技术和方法对特殊儿童进行医学康复。

特殊教育学校社会功能情况(参见表3)

(1)特殊教育学校社会宣传工作情况。为了提高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和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工作,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主要通过电视、报纸或网站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85.2%),或举办大型活动(100%)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与社会其他机构的联系和交流。还有部分特殊教育学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75%)、竞赛(59.3%)、演讲(33-3%)、创办校刊杂志(41.7%)来提高影响力。(2)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情况。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了专业项目对特殊学生进行职业教育(55.6%),为特殊学生拓宽就业渠道(74.1%)。小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实习基地为特殊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37.1%),而对就业学生进行职后跟踪、指导的学校较少(33.3%),还有5所特殊教育学校并未开展职业教育。关于职业教育的场所,目前有13所特殊教育学校(59.1%)自己有专门的职业教育场所,9所特殊教育学校(40.9%)主要在普通教室开展职业教育。关于特殊学生的实习方式,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是在校内让特殊教育教师通过教学为特殊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实践锻炼,而能在社会企业或校办企业实习的特殊教育学校很少,有2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甚至没有地方实习。(3)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支持工作情况。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主要为特殊儿童家长提供建议、咨询与服务(81.5%),为残疾人提供教育、康复资源服务(74.1%)。对随班就读工作和社区残疾人工作进行指导的学校很少,有3所学校没有开展过资源支持工作。可见,从总体上来说特殊教育学校所进行的资源支持工作还比较薄弱。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