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思政理论课教学话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思政理论课教学话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摘要]教学话语是影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剖析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以话语供给为关键,提升话语主体的专业水平和话语魅力;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增强话语对象的获得感和学习能力;以价值引领为抓手,创新话语内容的时代性表达。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属于经济学范畴,但是在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也同样适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学话语建设,而其在供给侧与需求侧也同样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产生重大影响。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进行优化,促进高职思政课话语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强调从供给侧着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关于供给和需求平衡的思路也同样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改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主要由供给侧、需求侧以及结构性改革等构成和决定。首先要弄清楚谁是供给侧,谁是需求侧。这里我们明确供给侧是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供给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他们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思政课话语内容传播的方向和体量。这里的话语内容包括思政课教学所传达的思想和理论、以及情感、道德等,同时还包括观点、意志和信息等。而需求侧则主要是指接受思政课教学话语内容的高职学生,高职学生总体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处于比较被动的信息接收状态,因此,供给侧的话语内容好坏、是否有用,将直接反映在需求侧身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未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教学话语的供给侧没有考虑需求侧的需求和特点。所以高职思政课教学话语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指在理清其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主动凝练高职思政课教学话语主题,对落后的课程体系和话语内容进行更新,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课堂话语质量供给能力,实现“精准供给”,给作为需求侧的高职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话语选择,从而坚定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存在的问题

(一)从供给侧的角度而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供给能力较弱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供给者是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普遍而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科班出身的教师比例较少,缺少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理论功底较弱,教育教学技能不足,很多教师还有其他行政工作,不能专心于教学与科研,这样就导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供给能力总体较弱。很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由于自身理论功底欠缺的原因,不知道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教学话语为学生释疑解惑,对于当代中国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无法阐释清楚,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总体而言,高职思政课教学话语供给质量不高,作为需求侧的高职学生在知识、思想、理论、意志等方面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

(二)从需求侧的角度而言,教师话语与学生话语之间良性互动不够,教学话语针对性不强

高职思政课是意识形态教育,其作用是要使高职学生能认可和吸收思政教师所讲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枯燥的理论内容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往往忽视高职学生的特点,没有意识到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太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少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从自身出发,按照自己的理解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课前很少与学生沟通对话,了解学生的需求;课中缺少互动环节,把思想政治课教学话语变成了满堂灌的布道话语;课后更是不与学生进行任何交流。这样就大大影响了作为需求侧的高职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积极性,甚至使他们内心产生对思政课的漠视,认为思政课没有什么实际作用,进而影响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从结构性层面而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建构、塑造功能偏弱

建构主义认识论认为,“我们对外界的认知是由我们所接受的信息决定的,话语内容以及话语方式不仅影响着我们对信息的接受度,也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建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直接影响高职学生对思政课所传递的价值观的接受与认同。从结构性层面而言,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话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会照本宣科,完全地复制教材,教师就相当于是第二本教材,不会对教材话语进行转换和阐述,不能将教材抽象的理论阐述成通俗的教学话语,更不能将教材内容生动形象地讲授给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价值观的传播来说,其生命力恰恰在于回应大学生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困惑的效度。”不少高职思政课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开设思政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只注重传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没有通过教学话语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塑造和思想观念的引领,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建构、塑造功能。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一)以话语供给为关键,提升话语主体的专业水平和话语魅力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供给者是思政课教师,将抽象的教材理论转化成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内容是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所以作为话语供给者的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话语魅力。思政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的把握深浅,对知识的讲解是否深入浅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效果。教师是通过教学话语向学生传达信息,因此教师的教学话语对学生接受并掌握知识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是否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教学话语是否风趣幽默,对知识的传授是否新颖,直接影响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程度。高职思政课教师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和理论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品德修为。做到这些,需要教师能够在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的同时,通过功底深厚而有吸引力的教学话语,“把理论的魅力传达给学生,从而培养他们将知识理论转化为理论和道德修为的能力”。

(二)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增强话语对象的获得感和学习能力

高职思政课教学话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在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多给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高职思政课教师还要深入思考、认真研究高职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发展需求,针对高职学生不同专业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话语,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讲解思政课的深奥理论,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以价值引领为抓手,创新话语内容的时代性表达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那么我们在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学话语的落脚点要放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魅力。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话语的价值引领功能,使学生真正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话语内容,善于吸纳时代的新语言,运用到高职思政课教学中,体现教学话语的时代气息。善于创新教学话语来分析高职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用理论深厚又生动活泼的教学话语向高职学生阐释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时代和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从而使高职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增强四个自信,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作者:李立坚 单位:湖南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