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闻传播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新闻传播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摘要:随着数字时代新兴技术的不断出现,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改变了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要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学效果和质量评价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结合新文科建设计划和卓越人才计划2.0的要求,本文探讨了数字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分析了数字时代的新闻传播学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并且提出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数字时代;新闻传播学;教师;教学能力;路径

一、引言

数字时代的新闻传播学科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播新技术的运用,大数据、5G、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二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人与人的交流更多地使用数字传播媒介,人们沟通方式主要靠新媒体。三是传播活动参与的广泛性,人人皆有麦克风,人人皆有话语权[1]。人人都是传播者,进入到了“全民记者”时代。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主渠道———高等院校,必须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的理念,更新时代观念,及时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国家提出的新文科建设和卓越人才计划2.0的新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树立“用户思维”,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作为“产品”的综合能力,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的全媒体人才,打造符合社会需要的、适应数字时代大背景的新闻传播学人才。

二、数字时代新闻传播学人才必备能力

(一)全媒体运营管理能力

自2014年以来,主流媒体顺应潮流,在媒体融合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各级、各类融媒体的建立,新闻的生产也走向了数字化生产的路径,新闻发布是运用多媒体手段和传播平台来建构的报道系统[2]。传统的选题、策划、采访、报道等多个环节都可以由一个人完成。新闻单位的编制和人员也呈现满员或者超员现象,“一专多能”型的全媒体人才是数字时代的新媒体环境中需要的人才。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媒介经营管理的能力。全媒体时代需要全媒体人才,即具有互联网思维,具备全媒体创意、生产、传播、运营、管理等相关能力,能够胜任全媒体流程与平台建设、全媒体业态与生态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3]。全媒体人才需要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能独立统筹目前能够管理范围内的资源,并妥善安排人力、财务等资源,处理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有参与到一线的业务工作中的能力,也能够统筹全局,打通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敏锐地发现机遇,带领媒体发展壮大。

(二)抗压能力

数字媒体时代,新闻的加工来自于“中央厨房”,负责信息加工的新闻传播人才在短时间内要完成多项工作。面对海量的数据,需要有较好的鉴别能力,用自己的新闻敏感捕捉能够引起受众注意的新闻信息,并且在短时间内要完成采写编排,用全媒体的平台将新闻信息发布出去[4]。庞大的工作量、任务的严肃性都不允许新闻工作者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强大的抗压能力,拥有非常充沛的精力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完成一系列的工作。特别是从事互联网发布的新闻工作者,工作压力之大,任务之繁重,令人难以想象。网络信息发布没有经过多人多层级的审核,一经发布就得以快速传播。

(三)创新能力

新闻传播学科下设很多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广告、播音主持、出版,每一个专业侧重的能力特点并不相同。对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拥有创新能力,特别是有好的广告创意至关重要。“广告是印在纸上的推销书”,广告创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告传播的效果以及广告费用的有效利用率[5]。因此,作为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有好创意、有灵感,写出好的广告文案,同时掌握平面设计基本技能,将好点子融入到广告创意中,设计出精美并符合主题的文案。对于新闻学专业人才而言,技术变革造成了万物皆媒、万人皆媒,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对新闻信息的呈现方式要求更高,更加追求参与感和互动性,希望通过互动能够将自己的信息传递出去。因此,对于新技术的渴求促进了新技术不断地变化发展,也对新闻传播学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新闻传播学人才所需能力的变化

在数字时代之前需要的是“一专”型人才,如今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只要学会新闻的采、编、发布即可,而在数字传播时代,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全民记者”的现象比比皆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传统的纸质媒体、电视媒体都逐渐发展了新的传播媒介,推送电子版的报纸、官方微博、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号[6]。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学人才也必须具有大数据处理、利用VR技术的能力,能够甄别出受众感兴趣的新闻话题,具有人文社科、心理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此过程中,需要承受这一系列流程带来的压力,包括信息鉴别的困难以及文字处理的紧迫性。毋庸置疑,新闻传播人才必须是能够掌握“十八般武艺”的“通才”,而不再是只负责自己那一部分任务的“专才”。

三、教师教学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新闻传播院校是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主阵地。作为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目前人才培养要求与人才培养现状之间的差距,在授课过程中,增加数字技术教学实践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适应数字时代对新闻人才的新要求和新标准。

(一)教师现有能力的不足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关键的因素。然而教师自身能力不足也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分为学界和业界,业界重视技能,而学界重视理论[7]。高校教师除了教学外,主要的精力往往放在科研方面,去媒体实习的机会少且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导致高校教师对技能类知识的学习较少,对学生技能传授只停留在浅显的方面。平时授课主要侧重讲理论、讲概念,实践类课程讲得较为粗浅,学生只能在最后的实习和为数不多的实践课程中掌握技能,这反映了教师对“全媒体”技术重视程度和能力的不足。

(二)数字时代教师应有能力

2018年9月,国家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在教育部相关文件出台之后,很多新闻学院都及时对照教育部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新目标[8],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和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上进行调整,加强教师能力提升,确保一流的师资,打造一批“双师型”教学能手。下面就对需要的几方面能力进行分析。1.掌握新技术与方法,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结合目前的技术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AI技术、AI主播、AR技术、大数据处理等新概念和新方法。教师应该努力自学如何利用AR摄影机拍摄,如何利用大数据营销工具进行品牌传播等,实时更新最新的业内技术,将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讲课中补充进去,以避免新闻传播学教材“出版即过时”的缺点。教师应该多为学生提高相应的实践平台,例如应该使用好校园广播主阵地,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校园广播是进行实践训练最好的平台。作为播音专业的教师,应该能够为学生积极争取到这样一个锻炼平台,安排播音专业的学生轮流播报。新闻学和广告学专业的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自信,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教师也可以自己开设一个微信公众号,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或者展示课堂教学中补充的案例。学院可以积极建立媒体实习单位,增加学生去媒体单位实习的机会,建立产学研基地和中心。在学院内搭建摄影实验室、视觉传播、电子传播、录音棚实验室、美术基本技能训练室,购置VR摄影机和高清非编系统,提升专业实验室教学条件,努力打造实践平台。在课程设置方面,专门结合媒介技术发展趋势,设置“新媒体技术”“融媒体研究”等与新媒体相关课程。2.建立师生良性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学活动是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需要技巧和掌握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大学生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需要有政治性强、师德高尚的教师成为引路人,成为引导学生学习和思想的灯塔。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了“反思性思维”。他强调教师在上课前后对课前准备和课后教学测评的反思,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组织好课堂,让大家在实践教学中,认真完成小组任务,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去,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和学生沟通,从学生那里获取最新的信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深入剖析教师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学会和掌握所学知识。教学反思的方法可以通过教学日记、教学观察、同行讨论及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鉴于学科发展更加注重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讲授理论课时需要将新文科的理念灌输给学生[9]。当前,新文科建设普遍认为学科交叉融合是关键,不仅是文史哲等人文科学的融合,也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自然科学之间更为广泛地交汇融通,从而形成文理交叉等新兴领域。在课程安排和授课过程中应加入大学语文等体现人文素养的元素,促进新闻写作和广告文案的可读性、艺术性,让新技术和人文理念在实际运用中发挥合力。3.组建各类竞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和其它传媒类大赛,转变以往单纯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切入点,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构建“专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与职业技能训练、创新精神相结合,增强学生从业的适应性与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在教师的带领下做课题的方式锻炼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免费资源,在授课中运用传媒产业案例讲授创新创业知识,将课堂实训贯穿于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全过程[10];鼓励学生开设、参与运营管理新媒体平台,熟悉新媒体信息传播特征,增强学生操作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闻传播学专业有很多实践部分,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展示。例如,“主播说新闻”“电商文案写作”“微信文案写作”“数字媒体技术”等等,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类作业,通过作业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路径

1.选派教师参加媒体实习。新闻传播学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学科,专业性质和将来的职业都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新闻传播学教师主要来自学界,研究的方向侧重于理论,传媒业界更重视实践能力。目前新闻学专业的一次就业率并不高,创新创业意识比较弱,动手实践能力与媒体脱节是重要原因。教师有一桶水,学生才能有一杯水。教师应该由传统的新闻学术研究型教育向“本科+创业”教育转型,寻求差异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才能符合当前对新闻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依托“千人计划”“双万计划”的政策支持,每年选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去媒体学习业界的实践经验,并要求教师必须拿出自己的实践作品及学习心得体会,与学院其他教师分享。通过分享与交流获得学界与业界的相互促进,也为搭建学生实习平台打好基础。教师去媒体体验可以获得业界资深记者、总编们更多的实践经验,也可以将新闻传播学最新的研究理论介绍给一线媒体从业者。教师在媒体实习,能够熟悉客户端APP、网站等新媒体平台的栏目设计、数据分析、系统维护、管理运营、网络安全监管、网络舆情监测等方面的技能,将来可以将实践体验与理论讲授结合在一起,使得理论课不空洞、不枯燥。2.以新文科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新文科建设强调人文科学研究可以采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开设跨学科专业交叉课程,开拓学生知识范畴,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教师要吃透新文科相关文件精神,并指导实际的教学工作。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做到博览群书,特别是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知识,将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3.重视学生竞赛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大赛的获奖证书。教师除了要重视平时的课程建设,还必须重视对学生参加竞赛的指导工作,特别是需要磨练自身对竞赛的指导经验。例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下简称大广赛),自200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其竞赛规模大、覆盖面广,以“创意”为核心概念、以“创意”为育人目标,获得了权威机构的认可。指导教师可以参与大广赛针对教师开设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线上培训,提升教师们的创意指导能力,进而提升指导学生的作品质量,让学生能够提高创新意识,信心百倍地去创新创业。

四、结语

新文科建设强调要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利用先进教育理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基于现有传统文科的基础进行学科中各专业课程重组,形成文理交叉的教学课程,即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实现知识面的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精湛的实践技术,顺应数字时代的要求,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全媒体”新闻人才。

作者:杨婷 王红缨 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