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统文化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对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高校应主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通常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新潮的思想。如今,高等院校数量迅速增加,扩招导致大学生在数量上急速上升和在质量上参差不齐。21世纪是科技创新的世纪,大学生无疑是其中最有前程的生力军。在大学生的诸多能力和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最为紧要和必需的。我国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有志青年学习成长的高校,应当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下人人都在提创新,高校也非常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究竟应该如何培养,一直是颇具争议的话题。创新的反面是守旧,回顾中外历史,皆有多次守旧势力的反扑与挣扎,例如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信而好古”和“述而不作”;曾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而最终走向灭亡,等。守旧势力之所以那么强大,也说明了传统文化中不仅仅是“糟粕”,其中必然有适应新时期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1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赖以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是从现今的角度看是“糟粕”的东西,但是不可否认,它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文明的基础,凝聚了千百代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其中必然蕴含着“精华”。1.1精神动力能力的培养是有规律可循的渐进过程,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建立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精神养料。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有几点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格外重要。

1.1.1求变求新

中国的哲学是从“变”开始的,《易经》作为一部“变化之书”,其中涉及变的地方很多。例如:“变通莫大乎四时。”“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出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主张,说明了求新、求异、求变革的创新精神古已有之,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来就不缺乏创新精神。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圣哲先贤们从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他们刚健自强,勇于创新,给人类历史贡献了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正是由于创新,才会出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文学艺术形式;中国的社会发展,也正是由于创新,才会在商鞅、王安石、戊戌六君子、邓小平等的锐意改革下,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1.1.2和谐求同

自古中国就是礼仪之邦,讲求“以和为贵”。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明了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有利于团结合作,互相启发,有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诗经》中也有关于夫妻“琴瑟和鸣”的描写,指出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和睦的家庭使人心情舒畅,更有益于创造新思想新理论。汉代的董仲舒也曾说过:“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

1.1.3求知质疑

中国从古至今,历代先贤们,不管是考取功名,报效国家,还是愤然出世,闲云野鹤,都强调勤奋学习,以他们聪明的智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创造优秀的精神文化。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大学生灌输这样的勤奋理念,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的求知精神,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质疑是创新的前奏,质疑就是对已成定论的权威结论产生疑问,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心理与行动。孔子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倡学习知识要“审问”、“慎思”、“明辨”,即有一种对知识质疑的精神。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对权威盲目随从,在学习过程中是主动求知的主体,不是被知识灌输的客体。怀疑是创造性精神产生的先导,在大学生德育中发扬传统文化的质疑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1.2科学方法

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需要创新的精神动力,也需要科学的创新方法。好方法不仅能够事半功倍,还能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可信,也有利于后人能够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创新。

1.2.1全面、辩证的思维方法

西方自然科学注重将物质实体划分为要素的研究模式,而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整体性,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在专业高度分化的今天,更加强调专业间的融合,跨学科和边缘学科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全局性观察、思考问题的方法更能解决复杂连贯的问题。中国传统哲学著作《道德经》中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的一样,最杰出的辩论就像是口讷一样。“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灾祸中也可能蕴含着幸福,幸福中也有潜在的灾祸。凡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好的东西如果不加以维持,也有可能转化为坏的东西,坏的东西如果改变条件,也有可能转化为好的东西。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2.2思考、质疑、求真的学习方法

创新是对以往知识的综合、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发现,创新的过程就是再学习的过程。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例如,《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明了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博览群书、审思慎思,明辨是非、立志笃行的过程。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疑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迷惑,学习是一个学思结合的过程,学习和思考各自的作用和局限性。陆九渊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明质疑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即,对权威知识有疑惑,说明对此进行了仔细思考,然后对于疑惑进行大胆地求证,以印证或者推翻自己的疑惑,不管质疑正确与否,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收获颇多。

1.2.3知行合一的实践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虽然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但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白自己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社会实践,应抱着创新的态度去学习。对此,我国从古时起就高度重视实践,例如,《荀子.劝学篇》中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说明了只有亲身体验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

2高校应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

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进行逻辑思辨,其中的很多内容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例如,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知识,又能不断学习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放到现在来看,要鼓励大学生要不断地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只有不断地应用、实践,才能牢固、稳定地掌握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发现新问题,并在问题解决中创新知识和方法。

2.2积极进行课程体制改革,使之更适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新世纪我国进行了多次课程体制改革,就课程体制改革而言,首先要调整课程设置,在广度和交融度上更进一步,专业设置应更强调灵活性和跨学科性;其次要加强课程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他们学会做人,铸造崇高的人格,对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最后要重视大学生的通识课程教育。我国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往往过于“专”,不利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开阔视野,制约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3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只有在宽松的文化氛围和健康的学术环境中才可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正是在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交锋和碰撞中产生,使得各流派互相切磋和交流,有利于更加完善和丰富各自的思想,从而形成整个社会学术文化繁荣的景象。大学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术风气,就是要保护个性、鼓励质疑、鼓励“标新立异”、发扬学术民主。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就是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迷信所谓的权威、勇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而这些正是只有在创新的文化氛围中才具有的良好品质。

3总结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名句正说明了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代代创新人才前赴后继地努力。大学生作为人才的主力,更应该具有创新的勇气、精神、能力,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一块瑰宝,闪烁了上千年,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我们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生不愧对“天之骄子”的美名。

参考文献

[1]在2013年3月7日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陈黎.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2).

作者:杨月琦,李慧勤,李文慧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