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地位的提高,女大学生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现代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时,时代的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顺应现代教育政策导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培养祖国下一代建设者的基本前提。研究女大学生素质教育途径,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使其顺利地扮演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最终有利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关键词:

女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性;途径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群体———女大学生在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对现在还是今后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中介,也是与时俱进的,能够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出新的要求。另外,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女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的一个部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女性人才,是时代的呼吁,更是未来的希望。女大学生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方面,加强其素质教育是培养其成为现代人才的重要举措。

一、素质和素质教育的概念界定

我们经常用“素质”一词来对人才进行评价与衡量。但是我们未必能够讲清楚“素质”究竟是什么,为了更好地研究女大学生素质教育途径,就有必要先搞清楚素质与素质教育两者的内涵。素质作为一个关系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作为构成了人的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其是人的自然的、先天的、正常的禀赋。其次作为构成人的素质教育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价值,素质是社会的教育和教化的成果,也就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社会教育和教化使得人之所以变成社会的人,形成独特的社会角色、社会品质,这也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哲学家和搬运工之间的差别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在马克思看来是很小的,他们之间的鸿沟是由于分工造成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把提高受教育者各个方面的素质的作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不同于教育,其重视的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等全方面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某一方面的教育。其包括基础层次的国民素质教育和基于基础层次的发展层次的专门的人才素质教育两个方面的内容。现在比较共识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育,更是对知识结构的优化与能力结构的完备,是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备条件。

二、女大学生素质教育途经研究的必要性

(一)是顺应现代教育政策导向的重要举措

在迅速发展的教育事业中,素质教育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点工程。党在十八大上提出,教育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要立德树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年一2020年》中,国家对妇女与教育的宏观政策明确提出,“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高等学校女性学课程普及程度提高使性别平等的原则和理念在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1]。《纲要》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女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重视引导女大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增强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与自强精神,培养具备世界眼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先进性别文化的国际化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因此,提高女大学生的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女大学生素质教育途径更是顺应现代教育政策导向的重要举措。

(二)是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今天女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提高女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培养现代女大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下面的这组数据就可以看出:2017年全国人大女性代表共709人,占全体代表的24.2%,是历届人大代表中女性比重最高的一届以及本届全国女性政协委员399人,占委员总数的17.8%。互联网领域女性创业者人数高于男性,占55%。女企业家约占企业家总数的25%[2]。女性参与经济发展的舞台更为广泛。可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提出,女性地位的日益提高,作为半边天的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对人才与当代女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女性在社会发挥的作用越大,就证明其责任越大,女大学生要全面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才能够不负其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因此,只有全面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才能使其成功地扮演各种角色,使其将来能够更好地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培养祖国下一代建设者的基本前提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女大学生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师范院校女生比例超过男生比例。国家“二胎”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女大学生承担着更重大的任务,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祖国下一代的成长。在大学开设女性素质教育,不但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妇女观、成才观,还可以让她们了解女性历史性问题,能够让她们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以积极的心态面临由于性别文化带来的种种阻力,并且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和未来,让她们在现实中主动关注女性问题,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培育自己的后代[3]。女大学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以及新时代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女大学生素质教育成为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必须重视的问题。

三、提高完善女大学生素质教育途径的对策

(一)高校高度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女大学生学习主动性

高校作为女大学生成才的主要阵地,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是提高女大学生素质以达到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是女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作为女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其对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是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高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自然也能够引起女大学生对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视,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4]。另外,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即教的活动主体,其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教育影响源;是教学的组织者。一个知识面广、人格魅力大的教师对于女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能够以自身的素质去引起女大学生的模仿。学校要注重女大学生素质教育专业队伍的建设,不断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女大学生素质教育师资力量。

(二)丰富素质教育课的内容,充分开发素质

课本土资源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很多,现在比较共识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内容作为素质教育的框架,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缺少内容的素质教育是不存在的。内容的是理论上的东西,我们不可触摸其,因此,作为理论的素质教育内容对女大学生而言是虚拟的,学习和实践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因此,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容表现形式才能够增强女大学生的关注和提高她们的积极性。除此,还要充分地开发素质教育课本土资源,历史与生活都是庞大的资源库,能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实物资源,只要用心去观察,细心地挖掘,就能够发现有很多历史人物、生活用品和技术产品成为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事例和教具。

(三)强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素质教育环境基础

任何一种教育都是与特定的环境联系一起进行互动的,良好的环境能够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女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之中,校园是其大学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充分地发挥这个场所中的能够利用的事物,例如学校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并且通过形式多样,女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社团活动,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帮助女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素质教育。强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素质教育环境基础需要学校因势利导,在物质条件与活动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引导女大学生把素质教育与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提升素质理论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整合素质教育网络资源,创新素质课程教育载体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上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掌握网络也是掌握时代的一方面,作为现代人才必须迎合时代产生的潮流,网络多样性功能,广泛的内容,快捷的传播速度,开放的环境和使用的普遍性等特点,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知识分子的组成部分必须对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顺畅使用它。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提高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效果,应该要充分地利用这个时代资源,把网络教育作为学校教学资源和校园文化平台的延伸,优化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为女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更丰富的途径[5]。因此,要努力整合素质教育网络资源,创新素质课程教育载体,增强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效果,通过现代新载体培育现代女性,反过来全面发展的女性又能够促进时代的发展。

四、结语

女大学生素质教育是顺应现代教育政策导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培养祖国下一代建设者的基本前提。通过对女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扩展女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且促使其将素质教育理论内化为个体思想,然后通过实践鼓励成功外化为实践,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素质体系,展现现代女性该有的品质,实现其全面发展,促进文明社会的构成,为祖国下一代整体素质打下基础。结合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探索女大学生素质教育途径,有助于增强高校教育管理者对于女大学生素质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利于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等,为开设女大学生素质课程与加强女大学生素质学科建设提供建议性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DB/OL].2011-7-30.

[3]马丽.构建新时期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4]杨霞.论知识经济时代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5,(11):19-20.

[5]罗秋萝,吴涛.女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框架、内涵与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00-102.

作者:潘洁华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