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篇

1.1社会体制因素。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及教育方式仍对女性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造成不少女大学生对自身就业的自卑心理,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常常处于弱势。首先,很多用人单位考虑到成本以及男女性别造成的收益差距,在招聘时对女生的招收人数会进行一定的限制。此外,市场经济和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使得女大学生形成错误的就业观念,更加注重工作性质、经济利益等,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最后,由于现有的就业政策和法规还未完善,劳动力市场监管不严,无法为女大学生提供平坦的就业路,加剧了理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不利处境。

1.2高校教育因素。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没能很好地符合市场需求,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类学生来说,过多的学生停留在书本教育上,没有深入到实践当中,尽管有些高校安排学生进行工厂实习,但由于时间原因大部分学生仍未能从中学得太多实践经验,这就造成企业招不到急需人才,而毕业生备受就业压力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现象。此外,大部分高校对于女大学生在求职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做到及时疏导,且缺乏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上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这使得女大学生难以适应严峻的就业竞争,更使得理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难上加难。

1.3专业特性因素。由于理工科学习的特殊性,导致理工科学生最终的工作地点和条件比较艰苦,工作时间不固定,这些客观因素给女生胜任此类工作带来重重困难。很多用人单位考虑到女生在工作岗位中的各种不便,甚至不招收女生,这加剧了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1.4家庭因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多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然而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她们不希望让父母失望,这无疑加大了本就是弱势群体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些女大学生迫于家庭经济的压力,希望找到薪水高的单位,过分地追求待遇,在求职过程中屡遭碰壁,从而产生各种就业心理困惑。

1.5自身生理因素。女性特殊的生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女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多样性,女大学生就业后大多会面临“三M”障碍,这就是“Marriage”(结婚)、“Ma-ternity”(生育)、“Movement”(改行)。由于结婚、生育、家庭、生理等原因造成女性的工作时间频繁中断,并且其总的工作时间比男性要少,加之用人单位需要为女员工支付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这些都是造成用人单位不愿招收女生的重要原因。其次,女性体力弱,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等因素,也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2解决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对策

2.1完善法律支持与保障。当下要解决女大学生毕业难的问题,最主要的措施是制定完善的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法规,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消除市场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建立合理、公平的就业机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益,特别是对理工类用人单位来说,应该减轻对性别的待遇差异。此外,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理工科女大学生提供用能力评定、相对平等的工作岗位,释放理工科女大学生自身的巨大能量。最后,应完善支持女性就业的生育保障制度,分担用人单位录用女大学生时所需的“自然附着成本”,减少企业的用工成本,保障女大学生就业平等的权利。

2.2加大就业心理咨询力度。大学生在经历了三年大学生活后,不免会形成喜欢安逸、逃避困难的习惯,突然面临残酷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或多或少得出现一些就业心理困惑,故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在就业心理指导工作中,更应该加强对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正确的评价自己,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等,使她们能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利,保持良好的就业、择业心态,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

2.3改善传统就业观念。随着经济的改革,社会的发展,女大学生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女性就业最集中的纺织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以及各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岗位如今已大幅减少。与此相适应,女大学生应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多从事其他岗位,尤其是理工科女大学生更应该勇于尝试,勇于展现自己。此外,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强化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主体行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向导,通过各大媒体、互联网络的宣传和监督,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男女平等的氛围。

2.4增强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问题是男女大学生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并非女大学生所独有,性别歧视也并非就业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然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除。当前,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最主要的一方面,便是使女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主动适应外界环境,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作为理工科女大学生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一要提高自身素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并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克服就业心理问题,从而在择业时以最好的姿态展示自己的能力,为自己争取平等的就业机会。第二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无论是在就业还是以后的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学会客观分析,有效排解心理压力,有助于困难的解决,帮助大学生合理就业。第三要发挥自身优势,正确评价自己。理工科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并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2篇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agerness-to-marry from border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gender culture, the paper studies the social phenomena, analyzes and mines the deep reason behind the phenomen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of "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agerness-to-marry from border areas", make an appeal for advanced gender culture, corrects abnormal employment choice, breakthrough frontie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sadvantaged bottleneck.

关键词: 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就业弱势;社会性别

Key words: frontier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eagerness-to-marry;employment disadvantage;social gender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74-04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婚恋领域也异彩纷呈,“闪婚族”“隐婚族”的热潮还没消退,“急嫁族”又异军突起。在边疆地区人才相对匮乏,各行各业都有待大量人才的投入,然而却出现了大学毕业不找工作忙结婚的“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以社会学的眼光和社会性别文化的视角审视此种现象,分析和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会发现在女性解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旧有的社会性别制度仍旧层层叠叠地束缚着当代女性的发展。

1 曲线就业:“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正在蔓延

“急嫁族”,是指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就业难突出背景下,部分试图通过婚姻摆脱就业困境的女大学生。大四女生中的“急嫁族”人数剧增,除了在网上发征婚帖,有的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她们的口号是“嫁个好老公,少奋斗10年”,并称之为“曲线就业”。①早在几年前,发达地区的女大学生就业难就催生了“急嫁族”,随着就业难的蔓延,人才相对匮乏的边疆地区也出现了“急嫁族”的急剧增多,一方面边疆地区急需人才,另一方面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却不忙工作忙嫁人,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笔者关于边疆女大学生就业的调查与访谈中,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昆明某高校2012届毕业生小李,来自云南临沧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里还有两个姐姐,父母都是文盲,靠耕田种地抚养三个女儿和一双年迈多病的老人,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姐二姐都是小学毕业就辍学在家干农活了。小李说自己是超生的,因为爷爷奶奶想要个孙子,自己的出生给整个家庭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仅仅因为自己是女孩。自己的命运似乎也会像两个姐姐那样辍学和嫁人。但小李说自己不甘心承认女孩就不如男孩,从小一直学习成绩优秀,因为看到村里很多人家得了重病却无钱医治,小李从小就梦想着当医生,12年寒窗终于换来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当接到医科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自己喜极而泣。然而父母却认为女娃儿迟早是别人家的人,用不着上大学,是自己苦苦哀求才换来了上大学的机会。小李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父母证明自己的价值,也想用自己的专业为社会创造价值。然而,临床专业苦读五年,优秀的学习成绩并没能如愿换来理想的工作。小李说,在求职中,用人单位宁愿录用比自己成绩差的男生甚至是专科文凭的男生都不愿意录用自己。甚至有用人单位在面试时提问“是否有男朋友、工作后是否打算结婚生孩子”等问题。在漫漫求职路上,小李既渴望成功,又不得不接受艰难的现实处境。一次次的求职面试,一次次的失败,小李笑称自己已经成为“面霸”,却仍然没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眼看毕业离校的日子越来越近,小李周围的一些女同学开始加入到了“急嫁族”的队伍中。小李说自己本来不想通过依附于一个男人来求得生存,但是在强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自己实在没有求得公平就业所需的社会资源,自己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也成为了“急嫁族”的一员,以此来逃避“毕业就失业”的风险。

在追求“急嫁”的手段上,小李说由于自己没有太多的社会资源,只能在各大婚恋网站上注册征婚,而在她周围的女同学中,这样做的人并不少。笔者在著名征婚网站“世纪佳缘”上,输入搜索条件“女,在校学生”,立刻就有数百页(每页30人)搜索记录浮现在眼前,这“急嫁族”人数之庞大令人惊讶与忧虑。

笔者在访谈与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人的事业就是经营男人”。边疆女大学生普遍来自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在父母双亲含辛茹苦供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女大学生却放弃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一心想嫁做富人妇,把自己的整个命运交给一个男人,以此来实现“曲线就业”,这实在是一种悲哀,也是社会性别文化的倒退。

2 “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的生成环境

2.1 边疆性:边疆女大学生的地域属性 地理环境并非是一个人成长的决定因素,但是,地理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边疆女大学生特殊的出生地不仅决定了她们的地域身份,而且也某种意义地注定了她们的求学旅程。生于边疆地区、又求学于边疆院校,使得边疆女大学生难以回避“双重边疆性”,这主要兼具了两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生源地来自边疆地区,其二,就读于边疆院校。

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生源地来自边疆的大学生,社会资源拥有匮乏、获取困难,就业渠道和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是不均衡的,寒窗苦读后的社会价值回报欠缺。相对贫困的家庭条件导致他们的身份资源和权力资源欠缺,难以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缺少成功率较高的求职途径。

另外,边疆高校远离经济发展中心,限制了边疆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边疆学生的眼界也相对狭窄,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到外地求职竞争力低,就业成本高。

与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相比,这样的双重边疆性,使得这一群体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不幸地滑入了弱势的境地,彻底的沦为了弱势群体。正如有学者所定义的那样:“ 弱势群体是指在资源配置上处于劣势地位,且有困难的某类群体,这种弱势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不仅体现为经济利益的贫困性,也包括权力、信息、能力等诸方面的劣势与欠缺”。②可见,双重的边疆性使得边疆女大学生的弱势困境已然在当下的劳动力市场中形成了定局。

2.2 边缘性: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的偏见 社会性别在本质上是社会对两性在观念和价值方面的看法。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的社会一直建构着并不断再生产着一系列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等等之类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从而形成了一整套表达性别差异的象征和符号。而这种象征和符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层出不穷的人造美女、铺天盖地的化妆品广告、“漂亮等于博士毕业”、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强化着旧有的社会性别制度,都在或明或暗地把女性摆在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媒体力量和舆论导向也推波助澜地强化了不合理的性别刻板印象,男性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女性也把之内化成了自我价值的评判标准。这样一来社会的价值追求就出现了浅薄和浮躁的趋向,婚姻成为跳板,女大学生毕业时分不忙找工作却忙相亲,寄希望于通过婚姻来解决“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处境。

例如,某网站上出现的一则征婚启事:“小女子今年23岁,即将大学毕业,相貌尚且过得去,希望借人生新起点找到终生伴侣。要求:月收入不低于5000元,要有房有车,年龄大10岁都可以接受……”③在女性解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接受了国家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仍然恪守着“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落后性别观念,这何尝不是一种性别文化的倒退呢。

被建构起来的社会性别差异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一种社会分层,社会经由各种制度化的力量形成了两性不同的社会角色。“社会性别可以说是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强调影响性别发展的非生物性因素,尤其强调社会对性别的建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性别的差异是指两性的生物差别经由社会制度化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以及性别分层和性别不平等。”④

2.3 市场经济的选择:用人单位“择男舍女” 在当下的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在机关事业单位人满为患的情况下,大部分毕业生要到私营企业求职,但是私营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在同等条件下更愿意录用男生,这就导致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里雪上加霜的处境。一方面,边疆女大学希望自己能够通过高等教育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往往是“择男舍女”,有时候女硕士还竞争不过男本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人力市场的男性偏好形成矛盾,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荆棘遍地。

用人单位“择男舍女”的选择,往往是因为职业的性别隔离。职业的性别隔离是指根据对“适合于”男性与女性工作的普遍理解,将男性和女性分配于不同的职业,由此导致两性在不同职业中的集中状况。⑤

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的分工发展,男女两性在现代职业中的差异在逐步缩小,但是传统的性别观念仍然存在于现代人的头脑中,并在人才市场中被有意或无意的放大,这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被局限于服务业等技能含量较低的职业,而在享有较高待遇的行业,例如工程师、高层主管等既有较高职业评价又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职位,往往在源头上就对女大学生关上了门。

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效益定成败的社会规则大行其道,用人单位越来越优先考虑“用人成本”,期望以最小的成本来换取最大的效益。如前所述笔者访谈到的典型个案,女大学生小李在面试中被询问“是否有男朋友”、“是否有结婚生育的打算”等问题。当女大学生在面试中被问及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茫然,想不明白自己是否打算结婚和能否胜任工作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事实上,这都是用人单位在核算“用人成本”。用人单位在一般情况下认为女大学生由于性别的原因,刚参加工作不久就会面临着结婚生育的问题,用人单位就得提供带薪的产假和哺乳假,这将不符合用人单位追求更少用人成本与更多经济效益的招聘初衷。由此用人单位更愿意招录男性应征者。

2.4 作茧自缚:女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陈旧 由于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社会一直倡导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甚至很多女大学生也赞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也导致边疆女大学生自身的职业成功诉求较低,很多人认为经营好婚姻家庭才是女性最大的成功。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急嫁族”的队伍日益庞大。

在女性解放已经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却还固守着落后的社会性别观念。如果说人才市场“择男舍女”是女大学生被迫接受的无奈,“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表象却并不是女大学生自身的自觉选择。通过葛兰西文化霸权主义的解释可以发现事实背后的操纵者正是男权文化,葛兰西指出:“文化霸权主义是一种文化的和意识形态的手段,社会中的各种统治集团(包括最基本的具有统治权力的群体,并不专指统治阶级)凭借它来维护自己的统治,通过协商建立一种将统治和被统治集团合为一体的意识形态舆论,确保各种从属集团自动赞同。”⑥

按照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主义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以男权文化为中心的传统主流文化里,男性群体,以政治的、文化的以及道德的手段成功地使女性群体接受了男性自己的道德和文化价值标准。通过男权文化的控制,女性接受了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等男权文化思想并且把它们内化成了自身的价值标准。

男女平等已经被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社会仍然奉行着传统的社会性别文化,女性只有竭力地使自己靠拢社会所奉行的主流文化才能不被挤出主流社会,也才有可能被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认可。

这样一来,在妇女解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男权文化仍然通过文化霸权主义的方式重重叠叠地控制了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从而再现了历史上两性权力和地位的不平等。

3 突破边疆女大学生就业瓶颈的路径选择

3.1 边疆高校要着力于推进社会性别教育 性别文化教育,是指教育人们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去看“自然的”性别差异和分工中非自然的由社会结构性、文化性和制度性带来的性别歧视和性别霸权,引导人们摒弃落后的性别文化观念,树立先进的性别文化观念。⑦由于边疆地区受到地域条件的影响,经济欠发达,文化意识形态相对也较为滞后,传统的性别文化和性别刻板印象深刻地影响着边疆女大学生的性别观念,尤其禁锢着她们追求事业发展的梦想,并由此渗透到人才市场在招录中“择男舍女”的偏差取向。

边疆地区远离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边疆高校积极开展性别文化教育有利于使边疆大学生形成平等开放的大视野,能够帮助边疆女大学生冲破一切妨碍男女平等发展的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革除一切影响男女平等发展的理论与体制弊端。边疆高校应该积极应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针对边疆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双方面的特征进行正确的社会性别教育,开展有利于边疆女大学生成长的教育活动,着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的边疆女性人才,加大对边疆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3.2 社会要为边疆女大学生搭建平等就业平台 边疆女大学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她们就业的弱势问题越来越严重,必须及时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社会公平的体现。边疆女大学生人才的充分利用,将会有力地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⑧

应该从社会层面上来为边疆女大学生积极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破除落后的性别刻板印象,倡导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对相对处于弱势的边疆女大学生给予强势关怀,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对男女两性平等就业权的保障。特别是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充分认识女大学生具有细致耐心等优点,充分开发女性潜能,积极提供有利于女性发展的职业平台。

3.3 边疆女大学生要积极构建女性主体意识 确立女性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母题。人的主体意识萌发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中对“人”的发现,主体性实际上是表征人的自由状态的概念,因而自由的人即具有主体性的人。⑨从女性主体的角度来看女性意识,它一方面指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指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⑩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是女性发展,改变社会性别中男主女从的认知,从根本上取得男女实际平等的关键。

在落后的社会性别文化中,社会指定女性必须扮演的角色是贤妻良母。当女性牺牲了事业去完成贤妻良母的职责之后,却痛苦地感到自己越来越被推向了社会的边缘,因而面临着一种极其痛苦的处境。女性丧失了经济上的独立性,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并丧失了话语权,成为社会中隐形的“他者”。其存在仅仅是一个区别于男性的符号,其主体意识被男性的规定所磨灭,从而失去其自身的特征。{11}

如果女大学生不能构建起主体意识,甚至把以男权为象征的落后社会性别观念内化为自身意识的一部分,那就永远不能跳出“他者”的存在,从而沦为奴役于男性并证明男性价值的客体,被牢牢禁锢于家务劳动与生育抚养的私领域,丧失了在公领域表达声音的机会。只有女大学生自身积极构建起女性主体意识,形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急嫁”的曲线就业误区。

3.4 倡导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促进边疆女大学生平等就业 边疆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择男舍女”、女大学生“急嫁族”队伍壮大,归根结底还是社会性别文化在起作用。虽然女性主义运动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文化仍然是以男权为主导的文化,这样的文化要求男强女弱,男主女从。我们在高举“男女平等”大旗的同时,却仍然在重复着历史上不平等的性别文化,男性在巨大压力下超负荷工作,女性却被淡出了职场。

旧有的女性学研究容易把女性的不幸归咎于男权统治和男权文化,似乎女性的不幸就是由男性一手造成的。其实,反思这种单向的埋怨,会发现男人并不像之前所想象的那样是“既得利益者”,男性也在事实上和女性一道承受着不合理的传统性别文化的束缚甚至是痛苦,但悲哀的是男人和女人都默默地接受了这种“理所当然”的束缚和痛苦。在这种文化下生活的男人其实一点也不比女人活得轻松。众所周知当今社会中强大的生活压力使得男性的死亡平均年龄比女性早、自杀率比女性高。可见不幸的女人和痛苦的男人都是同样一条社会性别文化的链条所捆绑着的奴隶。

因此我们在讲女性解放的同时,不但不应该把男性看做女性的敌人,而且男性还是真正能够使得女性获得解放的天然的同盟军。只有当男性和女性一道冲出旧的不合理的性别文化牢笼,并且建构起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在尊重男女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实现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平等,男性才真正能够获得充实与平和的内心世界,女性也才能够走出“急嫁族”的误区。

注释:

①搜搜百科:急嫁族,http:///v208853.htm.

②李梅,蒋红缨.西部边疆高校大学生就业弱势分析及其应对,科教文汇,2008-08.

③女大学生毕业不忙工作忙嫁人,要求有房有车,新浪网新闻中心,http://.cn/s/2007-06-19/075213259919.shtml.

④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66页.

⑤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68页.

⑥[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著,阎嘉译,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3,第184页.

⑦吴庆红,网赛扬,开展性别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4.

⑧赵霞.女大学生就业的弱势原因与强势关怀.青年研究,2003-02.

⑨王义军.从主体性原则到实践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⑩刘益霞.从女性意识视角看艾略特小说的女性形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

{11}杨永忠,周庆.论女性主体意识,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08.

参考文献:

[1]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罗慧兰.女性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3]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依据“女性学”理论,探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迪路径。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女性学;女大学生;价值观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2016年底,在中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就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就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而言,据《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女大学生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可以说,未来的她们无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面对当今社会的复杂变化,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面对审美看法、学业态度、就业选择、自身安全意识、婚恋价值观等关乎今后人生方向的重要考量,女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困惑和彷徨。本文拟从女性学域提出对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探解路径,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提出

2015年,复旦大学国家网络传播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2]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婚恋观展开全面调查,调查数据显示,40.2%的人会关注女大学生是否应该接受被包养这样的道德伦理问题;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则显示,59.2%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是可以让自己的人生走捷径……[3]当今中国,恰逢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在急剧社会变革的同时社会问题丛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并没有相应带来性别平等情况的改善,相反情况可能不进反退。在很多人都说“在中国男女已经足够平等了”的时候,数据显示却给出人们另一个答案:世界经济论坛的《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中国排名第99位,再创新低[4]。这说明当前中国社会的整体氛围对女性来说并不理想:从出生时的“弄瓦”①、非自然选择性别;入学时失学女童增多、未成年人频发;就业时面临的职业性别隔离和性别歧视、职场性骚扰、升迁发展的玻璃天花板;面临婚姻时的剩女难嫁、老公出轨、家庭暴力、离婚贬值……面对如此不乐观的现实状况,女大学生更多的是困惑和手足无措。整容之风盛行、妇女回家的呼声渐起、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越来越有市场,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遇到了新的挑战。究其原因,一方面,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我们;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转型发展,各种思潮汇聚、各种诱惑出现、各种欲望涌动,不断制造出新的女性社会问题。鉴于此,针对目前女大学生中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问题,需要依据女性学理论来探解这些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女性学①(Women’sStudie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高校,如今已经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学科。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求男女学生通修的性别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早已经在普通大学开设。而中国的女性学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妇女女发展纲要》(2001—2010)规定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为重要发展目标。2006年,教育部把女性学专业确定为高校新增专业,并开始招收首届普高本科生②,学位授予门类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属法学门类,女性学专业正式进入国家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后,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女性学课程,将性别教育贯彻到高校,通过以性别为视角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贴近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成长成才的实际,为其释疑解惑,对女大学生走入社会后面对择业、婚姻、家庭等问题有很大帮助。为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自身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培养大学生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价值观念和女性独立自主的人格特点,传播先进性别文化。

二、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

在女性学域探解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要考虑三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培养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强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建构,需要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二是要加强女大学生的性别观教育,需要以马克思关于妇女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三要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为基础。因此,本文在研究各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社会性别理论、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石。

(一)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是1976年由美国人类学家盖尔•卢宾(GayleRubin)提出的。“社会性别”在英语中为“gender”,它与“sex”是相对的。Sex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两性存在着性染色体、荷尔蒙、脑结构等纯生理方面的差异,是生理性别,自然存在物;而社会性别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在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等方面的差别,是社会文化在二者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对二者行为角色、气质特征以及社会地位和分工等的社会期待,是文化构成物。社会性别一词用来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5]。通俗点说,社会性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男子气和女人味的社会既定角色模式。比如:男孩和女孩从出生取名的不同;从小喜欢颜色及爱好的不同;成长中性格坚强与柔弱的不同;成年后社会责任的期待不同……所以,世界女性主义运动的教母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一语中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就的。”也就是说,社会性别的男女,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由后天的社会文化制度造就的男女,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为赋予的性别。而这种人为赋予的社会性别差异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正是这种社会文化制度造成的男女性别差异导致了男女不平等。社会性别理论对这种不平等提出挑战,为两性平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女性主义就是女性寻求自身权利的过程。哲学家尚塔尔•墨菲则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我来说,女性主义就是妇女为平等所进行的斗争。”国内一些女性学研究学者认为,从价值观培养角度出发,男女平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应该涵盖在高校教育之中。通过规范高校性别教育的内容,构建社会性别教育的文化,来化解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性别困惑。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女性学”课程,普及社会性别理论,消除女大学生对女性主义的误解,纠正女大学生性别意识偏差,加强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建构,使她们从“男优女劣”“男主女从”的自卑性别心理中走出,不再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定位为“性别弱势群体”,从平等意识、差异意识、协调意识三个维度去建构包括性别观念、性别角色定位在内的健康的社会性别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

(二)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的系统论述女性问题的著作,一般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女性解放理论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经典作家文章中有关女性问题论述的重要概括和经典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女性解放思想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着手,马克思尤其是恩格斯通过独特的实践道路,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女性解放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阐明了女性之所以受剥削和受压迫的根源,指出了女性实现解放和发展的道路。为全世界女性解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对性别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深刻强调女性解放的重要性,指出女性解放的前提、基础、条件、内容以及女性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和历史地位。马克思曾经指出:“每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6]这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争取平等地位提供了理论支撑。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对傅立叶“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7]这一观点很是赞同。女性解放既是女性自身的事业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的事业。只有女性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才能实现。而所谓的女性解放,是指女性不再受父权的压迫,首先在经济上独立,进而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能和男性实现平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疑这将是人类史上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解放事业。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指“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8]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作为一种接受客体对接受主体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和接受的过程,是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通过有效的接受,社会和社会群体的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就可以被内化为接受主体的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9]这个接受包括知识层面的接受、信念层面的接受以及行为层面的践行三个维度。那么,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就要求教师对社会上一些性别歧视的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女大学生客观地审视生活中出现的性别问题,使她们正确看待不同性别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从被动接受到主观能动接受,从对自身行为模糊困惑到对人生规划有一个清晰定位,最终达到行为层面的践行———也就是形成科学的性别观,进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探解路径

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让女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性别教育,可以使在校女大学生增加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了解,促进对踏入社会后面临问题的反思,使她们今后在面临一些贴近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成长成才的实际,诸如性别角色、交往安全、就业发展、身心健康、恋爱婚姻、分手失恋、离婚权益、家庭暴力等诸多挑战时能够自信从容、处变不惊,豁达面对,冷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惑。

(一)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从审美角度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价值把握。在现代社会,女性被物化被商品化:女大学生找工作要面容姣好身材高挑;富豪相亲要美女没有性经历;小三儿要年轻貌美才能上位……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获得有利的身体资本,为了在婚姻生活中战胜入侵者,为了逾越现有的身份嫁入豪门改变命运,女性不惜整容、隆胸。如果说三寸金莲是对女性的压迫和践踏,那么隆胸、整容与之又有什么区别?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明白社会上这种扭曲的审美现象是把女性当作商品,是对女性尊严的一种消费,是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对女性新的剥削压迫手段和形式。引导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欣赏艺术培养气质,培育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心地善良、乐观自信、关爱他人才是真正的美。

(二)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

职业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职业的态度和追求,是其在职业选择方面的人生态度表现。对女性来说,首先要有自己的职业,经济独立不依附于人,人格才能够独立,获得尊严。现代女性大多接受高等教育,实践证明在智力、能力上并不比男性逊色。但是,在就业市场上女性经常受到各种或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在职业升迁上也仍然存在着无形的“玻璃天花板”压抑。甚至有一度,“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甚嚣尘上,更有政协委员提议“妇女回家”。女性“生活在男人强迫她接受他者地位的世界当中。”[10]25在这些落后传统观念的潜移默化下,在这些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价值偏差的影响下,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了功利性、从众性等特点。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明白女性要从他者走向自我,不仅要像恩格斯所说的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更重要的是女性自身要有主体意识,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有独立自信的人格,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女性自我。

(三)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婚恋观

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的态度、看法和行为倾向,其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是个体的价值观在婚恋问题上的体现。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观念交替,传统价值观受到西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得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趋向开放化和多元化。恋爱对于大学阶段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冲突,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找个好老公吗?如何对待婚前,未婚先孕了怎么办?失恋了是不是人生的天空就塌了?这些跟父母和老师难以启齿的问题令大多数女同学困惑和苦恼。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如何与异性相处,承担起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学会自我保护,尽量减少和避免在恋爱中受伤害;理智对待感情,调整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处理好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近年来,在新时代新理念的冲击下,“大叔控”“试婚”“闪婚”这些与婚恋相关的词是屡见不鲜。“钓金龟婿”“傍大款”“包二奶”等现象也是司空见惯。这些现象、观点和争议对当代女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开设“女性学”课程,让女大学生明白只有自身独立才能获得有尊严的生活,不能依附于他人。正如波伏娃所说:“这条路很危险,因为他一旦踏上这条路,就会被引向被动、迷惘和毁灭,成为他人意志的造物,其超越将会受挫,其各种价值将会被剥夺。”[10]9新的《婚姻法》颁布后更是证明,只有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才会给自己安全感。比找一个能给自己幸福的人更重要的是,学会给予自己幸福。而经济的独立、生活的独立、思想的独立,则是获得幸福的必备条件。所以,对于女大学生,在学好本领、成就事业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恋爱观、金钱观和幸福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女性自身独立的人格,才能成长为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青年。

(四)引导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总则”中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现代社会的女大学生而言,自卑、依赖他人,仍然是需要克服改进的弱点。引导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才能树立科学的性别观,不因为性别而自卑脆弱、怨天尤人,面对性别歧视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不盲从不屈从,善于发现自身性别优势,勇敢树立性别自信;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科学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在就业市场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做到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不需要依靠别人和取悦别人,能够客观地评价自身性别的优劣势,正视性别差异,珍视性别尊严,摒弃社会上的物质拜金的观念,抵制消费和物化女性的行为。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引导树立科学的性别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她们的主体意识,更好地促进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高等学校女性学课程普及程度提高……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强社会性别理论培训,加强妇女理论研究和高等学校女性学学科建设。提高女性学学科等级,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女性学专业或女性学课程,培养女性学专业人才。引导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11]重视高校的女性学课程建设,通过女性学课程教育来加强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命题。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希望依据女性学理论,从女性学域来探解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通过在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帮助女大学生增强自信、摆脱自卑、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持经济独立、实现自身价值;指导女大学生正确对待异性关系,处理男女两性的矛盾和冲突,对将来走上社会后如何承担好各自的社会角色进行思考;引导女大学生在面对新的女性问题时,秉持科学的立场和应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她们能够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以自由、独立的女性精神,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既能够肩负起自身社会责任,又能够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从而能够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和谐有序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复旦《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EB/OL].

[3]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近六成要嫁富二代[EB/OL].

[4]何农.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N].光明日报,2016-10-25(01).

[5]谭兢常,信春鹰.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95:14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

[7]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9-250.

[8]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

[9]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4.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女性;社会分层;聚类分析

0 引言

长期以来,社会结构一直是男性为主导,女性为从属的形式,自古对女性的定义就是十月怀胎、哺育婴儿、操持家务、照顾老人等主内的行为,因此,当一个婴儿落地,社会就按照这一模式完成对她们的社会化。但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这种观念有所改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劳动力正在由农村向城市、由贫穷向富裕、由农业为主向非农产业为主的方向逐渐地发生转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农村居民的收入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地变化,在这期间,越来越多地农村女性劳动力从家务劳动及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渗入到城市中的各个行业中,使农村女性在职业转换、阶层转变和角色转型中发生了多重变化,这种现象使得农村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同时在农村女性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中,她们的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因此,更好地了解农村女性的分层现状,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改进了韦伯的三元分层理论[1],结合涂尔干的分层思想,将韦伯原有的“财富、社会、权利”改为“收入、职业、消费”。收入和职业是判断一个农村女性阶层最直接的标准,但是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隐性收入,这个是收入和职业无法用来度量的,所以我们又引入了消费这一个标准,通过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更能够弥补收入和职业的空缺,以这三个标准对农村女性进行社会分层,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中农村女性的社会分层问题。

1 社会分层理论研究

1.1 理论依据

所谓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关于社会分层,马克思和韦伯分别提出了冲突理论和多元分层理论。

1.1.1 马克思的冲突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阶级理论,而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马克思认为阶级冲突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扮演着基本的角色,统治阶级作为资产阶级,他们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被统治阶级作为无产阶级,他们为了生存只能向资产阶级出卖他们的劳动。但是他们之间是存在不平等关系的。哪儿部分人拥有什么职位以及得到多少报酬完全由强大群体来决定。

1.1.2 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

受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学说的影响,韦伯尝试按照自己认为的社会学理论体系来构建他的社会分层理论和方法。韦伯通过社会、经济和政治三个方面进行了社会分层。所谓经济标准,又称财富标准,是指经济市场里社会成员拥有的机会,也就是说经济收入和财富的多少问题;所谓政治标准,又称为权力标准,韦伯认为,权力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即使再遇到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的意志的可能性”;所谓社会是指个人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与尊重。韦伯的这种“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模式更多地被人们接受。

后来,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则提出可以采用不同的职业和专业来呈现社会的分化情况。

1.2 社会标准

一般说来,人们习惯上用收入和职业两个指标来划分层次。收入的多少往往和他们的职业有密切的联系,不同的职业会形成不同的收入层次,反过来,不同的收入也是来自于特定的职业。根据这些特点,在前人的研究中,学者们利用收入或职业对社会群体进行分层,2001年,仇立平[2]以职业为分层标准,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出在人们心中不同的职业相对应的收入、满意度等情况,整理分析并得出了50种职业的一个综合评价;陆学艺以职业为标准,同时结合收入等因素,对中国农村社会进行分层。后来,有的学者尝试着用消费特征、性别特征等来划分社会层次,其中李培林[3]用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作为划分的依据,将社会人群划分为7个阶层;2010年佟新[4]用性别因素划分社会阶层,分析了已出现的性别间和女性间的分化。

关于社会分层,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当前的学者只关注于农村的整体分层,并且大多数均为理论叙述[5,6],而极少人研究农村中的女性群体的社会分层问题,农村女性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她的分层研究对于更好的了解现今的农村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以往农村的整体社会分层中,学者们仅限于用单个指标划分农村社会阶层问题,或者是依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来进行划分,分层的结果并没有完全用到调查中数据所包含的所有信息,使得得出的结果太过于片面。鉴于此,本文基于大样本数据,尝试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女性进行社会分层,以求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当前农村女性的特征。

2 辛安女性社会分层研究

本文研究的是青岛市黄岛区农村女性的社会分层情况,黄岛区又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青岛市重点发展的区域,本文选取黄岛区的辛安作为研究的对象,辛安作为黄岛的一个郊区,属于农村发展地区,更具有代表性。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6月,辛安本地人口总数为48837人,1945年前出生的老人总数为3090人,学前儿童为2237人。其中原著居民36819人,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人口总数12018人。山东科技大学的本地户口大部分为教师及其户口转到本地的学生,由于这两类人群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的生活水平,所以这些人群将不被考虑在内;另外,青岛市为滨海城市,各种中外合资企业较多,据统计,目前为止,辛安拥有外资企业47家,合资企业13家,并且拥有私营企业2617家,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辛安农村所处耕地大部分被企业征用,现在农村耕地大部分为山地,耕地面积有限,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 一大部分的农村人都外出打工。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部分来自辛安街道办事处,其他的来自于对辛安所处区域的调查问卷,其中,调查问卷共240份,有效调查问卷218份。

通过调查分析,得到下面的表1。

通过表1及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辛安本地农村女性人数约占总女性人数的70.6%,外地转移女性约占19.3%。从个人特征来看,年龄集中在30岁到50岁之间的女性比较多,其中教育程度在中专和高中的居多,且大部分为已婚;从家庭情况来看,需要照顾的老人及学前子女数的均值分别为1.716和1.119,也就是说需要被照顾的老人和学前子女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从农村女性的个人收入来看,均值为2.817,即大部分女性的工资集中在2000到4000之间的比较多;从消费水平看,家庭的月总支出为1658.5元;从就业情况来看,辛安本地女性大多选择本地就业,而配偶则更倾向于外地就业,且就业类型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人居多;同时还可以看出,辛安的私营企业数比较多,这些为辛安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地机会。

更进一步,通过图1可以得知,位于30岁到40 之间的人数最多,且前三个年龄段工资大多数集中在3000到4000之间,而对于50岁以上的农村女性,未就业和低工资者较多。

本文选取了表1中除非农就业、去过几个地方、收入或工作提升次数和是否子承父业四个变量外的其他所有变量作为农村女性社会分层的变量,并分别从个人特征、收入、家庭情况、消费情况、就业情况和私营企业数等多方面详细地分析了辛安农村女性的社会分层情况。

1)确定分层

利用软件SAS9.2版本,计算得到不同层数下的伪F统计量的值,具体结果见表2。

利用伪F统计量的特性,选择最终的分层数量为4,通过SPSS17.0软件,利用动态聚类方法中的K中位数法进行聚类分析。

2)四类女性的特征

表3概括了辛安地区女性的总体特征。这四类女性在工作类型、家庭规模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类型一,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女性。这类女性在调查的女性中占有最小的比例,这类女性均为本地农村和外地农村户口,年龄绝大多数为20-30岁,绝大多数的这类女性工作都是通过劳动中介或市场介绍的。同时这类女性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较高的文化程度,这必然会对找工作产生影响,由于文化程度高,绝大多数的女性均为大专及以上的学历,找到的工作相对需要脑力劳动多一点,工作待遇也相对较好,进而影响这类女性的消费水平也是相对较高的。

类型二,本地服务业女性。这类女性在调查的女性中占有19.27%的比例。这类女性均为本地户口女性,平均年龄最小,工作经验相对较少,家庭平均劳动力最少,主要从事的工作为服务业,所处区域私营企业较少,没有掌握一项非农技能,这使得这类女性在找工作时就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收入较类型一的女性有所减少。

类型三,低收入女性。这类女性在调查的女性中占有39.45%的比例,是比重最大的女性。这类女性的平均年龄是最大的,主要的工作类型为在家待业或建筑业,这类女性选择就业主要是因为农村的收入比城镇的收入低这一原因,她们的平均文化程度最低,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离开本地去外地就业,所从事的工作的待遇也是最差的,这类女性的收入最低,进而导致消费也是最低的。

类型四,外地打工女性。这类女性在调查的女性中占有27.52%的比例.这类女性绝大多数为外地到辛安地区来打工的女性,同时还应注意到,这些女性家里大都有老人需要照顾,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过早的结束自己的教育,所从事的工作多位建筑业和制造业。除去在住宿方面消费较大外,其他的消费均较少,她们主要是想通过打工获得收入,来支撑整个家庭的日常开支。

3 结论

本文以辛安为例,利用聚类分析研究了黄岛区农村女性的社会分层,通过研究得出下面的总结结论:在农村女性社会分层中,可以将黄岛女性分为四类,分别为: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女性、本地服务业女性、外地打工女性和低收入女性。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黄岛农村女性的平均学历偏高,农村女性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明显比以往学者研究的其他地区要高得多。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3):18-33

[3]李培林,张翼.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0(1):52-61.

[4]佟新.劳动力市场、性别和社会分层[J].妇女研究论丛,2010(5):12-19.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影响;社会学

性别角色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1]性别角色作为社会角色中的一种,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2]性别角色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性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二是两性智能方面的差异,三是两性成就方面的差异。在个性方面,男性勇敢、豁达、刚毅、进取心及独立性强,但容易刚愎自用;女性温柔、细致、贤善,但是容易优柔寡断和保守。女性的依赖性和友好性高于男性,男性的攻击性与独立性强于女性。在智能方面,男女两性的智力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感知能力优于男性,而男性的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力优于女性。在成就方面,男女两性的学业成就并无太大差异,女性的平均学习成绩有时甚至比男性高。但是在职业成就方面男女两性存在巨大的差异,男性的经济收入和就业质量普遍高于女性。

关于男女性别角色差异,在20世纪70年代初,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性别角色是先赋角色,即性别角色是天生的,个人后天的努力很难将其改变。但是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及“女权主义”思潮的推动,性别角色概念逐渐演变为社会性别概念并不断发展。社会性别理论由三方面构成:一是社会性别差异理论,认为两性之间的差异是由社会文化所建构的,可以被改变;二是社会性别角色理论,认为个体应成为自主选择性别角色的主体,个体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适合自己的性别角色;三是社会性别制度理论,认为社会性别将女性建构为屈从于男性的群体,使男性获得优势地位。社会性别理论通常认为,父权社会对男人和女人设置了一整套文化模式、行为规范和评价体系,形成了性别的定轨。该社会中的个体,从出生开始就被不断的培训,以适应这个定轨,直到被社会化为一个合格的、成熟的男人或者女人。[3]社会性别理论提出男女两性的特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塑造的。而个体性别角色的塑造主要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个生态圈中得以完成。

家庭是塑造孩子性别角色的第一个场所,从孩子呱呱坠地起家庭就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会依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则,对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做出限制,孩子的性别不同,父母对其要求也不一样。同样是摔倒,父母会对男孩子说:“我们是男子汉,要坚强,不能轻易哭。”而对女孩子则可能是言语上安慰或者行动上安抚。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到,父母会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则,对男孩与女孩有区别地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压力。当儿童做出与性别相符的行为时,便给予奖励,不符合时,便给予惩罚,从而使儿童形成了性别角色行为。[4]在家庭中,儿童会从父母那里习得“男性特征”或者“女性特征”观念,如男孩子要大度、勇敢,而女孩子则要乖巧、温顺。根据科尔伯格的认知社会化理论可知,儿童在4到6岁时就知道自己是男性或者女性,并且会对同性榜样产生认同。父母最有可能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儿童会通过对同性榜样或者父母行为表现和性格特征进行学习观察和模仿,从而习得性别角色行为。父母是塑造孩子性别角色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习得性别角色的最初场所。

社会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塑造主要体现为社会性别文化对男女两性的影响。社会性别文化经过历代的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男女两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自古以来,我国社会中就存在着“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观念。在封建社会,女性受到“三从四德”的束缚,贤良淑德、体贴、顺从被认为是女性的特质,独立自主、大男子主义、自由自在则是男性的特质。进入现代社会后,女性逐渐从家庭空间内解放出来,参与不少社会活动,但“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依然存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多数人认为女性只要扮演好“贤内助”的角色就好。“女强人”不被人们看好,即便女性的能力再强,到一定年纪可能都要退居二线,为家庭做出更多的贡献。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仍然发挥着作用,“主动、创造、征服”仍然是男性的特质,“被动、接受、服从”是女性的特质。

文化人类学理论认为社会文化对男女的不同预期,深刻地形塑了男女不同的社会性别,并使这种角色预期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化观念在社会性别的形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西游记》中的女儿国,由于其文化观念是“男主内、女主外”,所以“皇上”、“丞相”、“将军”等众多职位都是女性担任,而男性大多在家照顾小孩。在女儿国中,女子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她们“坚强、阳刚、主动”,而男子则“阴柔、被动、服从”。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这样的民族,如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就是“女主外、男主内”,男人基本上“游手好闲”,女人则挣钱养家。著名的女性人类学者玛格丽特・米德在其经典论著《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中,有力地证明了角色的可塑性,以及不同文化和社会制度对性别差异的作用。根据米德的研究,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不同要求,是该社会中男女性别角色形成的根本原因。她认为男女的性别角色特征不是生来就注定的,而是在后天各种环境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不断社会化形成的,个性特征与生理特征没有必然的联系。[5]另一位人类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文化模式》一书中,也论述了文化对性别角色和人格的形塑作用。她认为人的性格与行动大部分是受特定文化条件制约的,她的研究说明不同文化对性别角色的塑造作用,并使这种性别角色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校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塑造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主要通过教学资源、教学互动和学校权利结构等方面对其产生影响。

学校的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书目、书刊、报刊和各种课外书籍等,有学者提出在大多数低年级的课本和课外读物中都存在用性别刻板印象来描述男生和女生的现象,书本中的男主人公都具有冒险精神、有事业心,而女主人公则爱幻想、在乎外貌。[6]有研究表明,在低年级的课本故事中,男性是主人公的数量是女性的四倍,其中女性大多都极少出去探险或游历,让人觉得女性很被动和无能。冯媛曾对国内较具权威性的报刊进行研究发现在新闻中,男性在正面事件中发挥主动作用的比例是女性(17.72%)的四倍有余,言论被引述的主要新闻人物男性是女性(9%)的十倍有余。[7]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学校的教学资源所接收到的关于性别角色的信息大多是男性占主导地位,而女性则处在从属地位。

教学互动有老师与学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互动两种模式,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与男生之间的互动要远比女生高。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情境中,男生受到纠正、批评、鼓励的次数都明显比女生高,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互动,教师都容易忽视女生而较为关注男生。[8]在教学中教师也容易受到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认为男生的数理化学习好,而女生的文科科目成绩较好,从而对男生和女生的学业成果期望不一样,期望不同则关注度也会有差异。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大多学生选择与自己同性的人成为朋友。

学校权利构成的性别差异也会影响学生对性别角色的认知。我们不难发现在学校的人事结构中,女教师数量虽不少,但身居高位的不多,领导工作多数是由男性担任,[9]这种权利构成的性别差异无可避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学生在学校里通过对教师、其他同学的观察和模仿习得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并努力使自己的性别角色行为与其相符。个体通过家庭、社会、学校、同伴的影响,会形成关于男性或者女性知识的网络,即性别图式,男女两性的行为都会受性别图式的影响,并会产生性别特征图式,包括男女两性的穿着打扮、所用玩具、行为等都会符合自身的性别角色定位。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身的性别角色进行挑战,其中不乏“伪娘”、“女汉子”,但是挑战者被社会认可的极少。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存在虽说有利于男女两性各司其职,促使社会有序地发展,但是男女性别角色差异也会产生一些问题。首先,男女性别角色差异会影响到个体的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由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大多数人普遍认为男生的逻辑思维强、推理能力强,理科的学习优势比女生大;而女生通常会被认为想象力丰富、情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文科的学习优势比男生大。这就使得社会对男女两性的普遍期望是男生读理工科类的院校,而女生则读文科类院校。在就业方面,人们普遍认为男生“闯劲大”、“有责任心”、“理性”等,而女生则是“感性”、“生活情绪易带到工作中来”、“家务劳动者”等。对两性的看法不同自然期望不同,这会影响到女性的求职动力,使其职业目标和职业期望值都低于男性。其次,男女性别角色差异会加剧男女性别不平等现象。在用人单位看来不论是女性的身体素质还是能力素质都不如男性,由于这些刻板印象,大多数用人单位倾向于招聘男性,很多单位在招聘时甚至只限男生,造成“宁招武大郎,不招穆桂英”的招聘形势。据武毅英的调查研究显示男女两性的就业竞争力并无显著差异,[10]然而女性在应聘时比男生更难获得就业面试机会,并且在同等就业竞争力的前提下,女性的就业质量也低于男性。最后,性别角色差异会无形中增大男性的压力。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值高就会无形中对男性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勇敢”、“坚毅”、“刚强”是男性的代名词,他们不能轻易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否则会被视为“懦夫”、“不堪一击”。但男性也是人,他们不是神,他们也需要享受生活、需要发泄,在脆弱时也需要来自身边人的情感支持。如果社会一味刻板地将重担赋予男性,对男性的要求过高,那男性无可避免在身体和精神上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这不利于男性的身心健康发展。

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差异部分原因来自于两性的生理差异,从生理结构而言男性的爆发力、体力、耐力确实较女性强,但是社会不应该将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无限扩大到就业领域,将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等同于社会性别差异,进而认为“男强女弱”、“男主导女服从”。这在损害女性权益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男性的身心健康。我国传统性别角色差异观经过上千年的积淀,想要改变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然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为男女两性的平等发展权做出努力。

首先应认识到男女两性存在的客观差异。生理差异是与生俱来的,想要改变较难,对于这一点我们需正视它,并且要承认因文化、教育等导致的可弥补的社会差异。然后,要让“男女都一样”成为真正的男女平等。“男女都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性别平等,我们要做的是实施差异平等。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其有特殊的需求,而这样的需求应得到满足才能促进男女两性更为平等地发展。对待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实施差异对待,对于社会文化建构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异,则要通过差异方式来对待,这样才能促进两性更为和谐的发展。最后,应坚决取缔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不利于其发展的性别特征,发扬有利于女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性别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意识觉醒,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巾帼不让须眉”,女性在很多领域较男子而言都不遑多让,且开始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但是,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依然存在,依然有女性因传统的男女社会性别差异观被拒之于意中的职场门外。很多女性即使事业很成功,成家以后也不得不退居二线,为家庭做出“牺牲”,要完全实现男女两性的平等发展与和谐发展还需一定的时间。

【注 释】

[1][3]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4.185-186.

[2] 靳松,黄永俊.教学中男性性别橘色差异现状的社会学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2009(9).

[4] 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84

[5] (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6] 程福蒙.我国课程中的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3)59-61.

[7] 冯媛.女性在新闻中的存在[A].王金玲主编.女性社会学的本土研究和经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75.

[8] 陈雨亭.我国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4(1)13-16.

[9] 靳 松,黄永俊.教学中男性性别角色差异现状的社会学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2009(9).

[10] 武毅英,杨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分析――基于社会性别的事业[J].大学教育科学,2013(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