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思考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思考

摘要: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教师从教学规律出发,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的教学活动。作为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教学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的增强。随着对小学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多媒体教学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不断增强,多数教师都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静态的教学动起来,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从而实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有效性

要提高语文课课堂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提高生字识记、阅读等内容的教学有效性,使教学内容形象化、难点简易化,离不开科学、合理、有针对性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语文课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生字识记、阅读更为形象,而且还能够克服语文课堂教学的负效应,使分析课文、反馈练习更为有效,避免了分析课文与书写板书的脱节,使教师更容易的从教材和学情出发组织教学,解决常规教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达到使学生充分掌握书本知识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努力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优势,真正促进小学语文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优化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没得到推广的年代,语文课的生字识记就靠粉笔,分析课文全屏一张嘴。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不管教师的水平有多高,学生听久了也会生厌;即便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学生也难以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正因为如此,才要在语文课上运用多媒体的声、光、电特效,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知教学内容,使学生眼前一亮,学习参与意识得到充分地激发。在资讯发达的今天,现在的小学生绝非20年前可比,不仅对新事物好奇心强,而且对于新知识接受的快,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语文课教学恰恰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年龄特点,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怀着这种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不言而喻。

2优化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思考

随着通用技术进入小学课堂,现在的小学生相对于20年前的小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的更为透彻,运用的更为熟练。这就为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可能。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古诗词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过去一直强调反复背诵、逐句讲解。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效果并不明显,虽然学生能背诵下来,但是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播放一段视频并留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学生经过仔细阅读后,采取情境模拟的办法,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想象当时作者的处境以及诗歌诞生的条件。例如,在讲解杜甫的《春望》时候,播放历史故事视频,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和诗人当时的境遇,使学生对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的明明白白,自此学生学古诗的兴趣渐浓,教学质量的提高自不待言。语文课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语文课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做到直观可感,使平面的语文课真正立体起来,使语文课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只有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地训练。在讲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小音乐家扬科》时,发现学生扬科的悲惨遭遇的成因缺乏理性认识,没有认识到究竟是什么带来了他的悲惨境遇。对于此,要采取情境模拟和历史回眸的办法,让学生了解波兰惨遭瓜分的亡国痛史,再配上恰到好处的歌曲《华沙革命歌》,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而后讲解表达思路的名词怎样延展,学生很快就捕捉到了关键词、句,形成了整体轨迹,真正把握了课文的中心思想。传统的语文课突出了读、写、记、背以及课文的分析,用去的时间不少,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大为提高,要学习的生字一看便知,要背诵的课文在情境回放中一想便是,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效率与质量。信息咨询的发达也促使了教师能够更好地制作课件,运用网络新媒体的资讯有效利用课内外的教学资源,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突破了黑板空间的限制和备课时间的限制,使课程尽随人意,过去耗时费力的备课、讲课,只要轻松点击鼠标就完成了。多媒体教学是纠正学生理解偏差的有效手段。小学生的理解力往往比较直观,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理解力,使之能够准确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师要灵活运用课程资源,对课件内容进行优化,根据课文内容,对段落进行重构和对比展示,纠正学生的肤浅认识。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课教学过程中,要从学情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整合课程内外和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将图像情境、音乐情趣与文字有机结合,学生在听觉和视觉双重引导下进人了文章的境界,产生了神奇的艺术效果,不仅能够引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创设了学生学习的情境,而且激发了他们感知现象,回忆往事,想象未来,思其疑,进而激发了学生自身的真情交感和求知欲,使用学生读、听、说、写诸方面的能力实现同步提高。

作者:颜毓含 单位:吉林市船营区第十一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