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学论文

语言学论文范文精选

语言学论文

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翻译能力:启示

传统的翻译理论将注意力放在“结果”上,主要通过分析原语和目的语来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最后对译文作出评价,总结出翻译技巧。对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转换过程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剖析,对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也缺乏系统的说明和描述。翻译活动涉及两种语言系统,不同的语言系统提供给说话人以截然不同的规约意象、分析依据、建构原则,包括某一场景和行为的参数的突显程度,不同的图式和背景关系,不同图式化程度等,从原语到目的语,译者面临许多可供选择的翻译对等物,其中要经过一个极其复杂的筛选和决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大脑机制。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内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和翻译问题进行考察,力争发现语言形式背后的理据。

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王寅,2007:583)”。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重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认知语言学建立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翻译,它突出了主体认知活动在翻译中的表现。这是有关翻译活动的一个本质现象,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提出要发挥体验和认知对主体性因素的制约作用。

认知活动对翻译的决定作用,即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一方又指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之一应受到其它参与翻译活动的认知主体问互动的制约,翻译时应“创而有度”,而不是“任意发挥”(王寅,2007:581),因而它是一种追求平衡的翻译观。换言之,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承认并描述了认知活动在翻译行为中的客观存在,同时又提出译者必须尽量重现原文所表达的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它既是看待翻译活动的一种新的整合性视角,同时又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翻译活动的标准。鉴于翻译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译者,而认知语言学直接关注译者认知活动的过程,强调主体的体验性和创造性。

二、当前翻译教学中翻译能力培养的弊端

翻译课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提供原文,学生做出译文之后,教师根据参考译文对有关的翻译问题进行讲解,评价学生翻译的得失。这种“纠错”式(刘彤、陈学斌,2006)的教学法自身的缺点在于只进行语言训练,而不包含让学生进行信息提取、选择,根据既定的目的来创造译文等翻译能力的训练。从教学效果来看,传统笔译教学方式至少存在着两个严重的局限性:

其一,由于翻译这个行业一直以来在我们国家的职业化程度都不高,大学里的翻译教师并不一定有过长期担任职业译者的经历:有的只是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好的母语和外语功底和偶尔从事兼职翻译的经历。这些教师在授课时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参考译文,囿于评析语言转换的得失,使翻译课无形之中变为语言学习的辅助课程。

其二,即使教师本人具有足够的职业背景,重在点评和纠错的授课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经验主义的烙印,不足以全面揭示翻译的要义和本质,有限的课时又难以让学生有广泛而大量练习的机会。

传统的笔译教学缺乏系统组织和理论指导,远不能满足翻译实践对翻译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翻译学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它一直以来仅是语言文学专业下的一门科目,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二是因为我们对翻译活动的内涵认识不足。很久以来我们只认识到翻译活动中语言转换的一面,没有看到社会文化环境、译者、翻译目的等因素对翻译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忽视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目的性,因而在翻译教学模式上过于简单化、机械化。

三、认知翻译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全面介入以及译者对翻译结果的影响在翻译研究中已获得广泛承认。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吴波,2006),翻译能力的核心是分析原文和重建原文功能的能力。翻译处理的不仅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体现语言所反映的世界。翻译能力是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概念,涵盖着多个方面的内容。综观整个翻译过程:翻译能力首先是译者认知能力的展现,在其中译者依靠自己对世界的体验来理解原文及其所反映的世界:其次是译者在译文中重构原文世界的能力,当中体现出译者的创造力:同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把握翻译效果,因而必须具备确定翻译目的、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能力,以及和其他翻译活动参与者(如赞助人、目标读者等)的沟通能力:此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应具各自我控制、把握自己的立场和各种主体性因素的能力,以便有效地主导翻译过程,达到翻译目的。翻译能力是以译者本身的经验和认知活动为基础,以分析原文和重建原文功能的能力为核心,并包括译者的知识能力、创造能力、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翻译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译本的质量。翻译能力——译者的职业能力是翻译教学的目标。

四、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对翻译能力培养启示

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译者,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角关注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经历的体验、认知和再现的过程。王寅(2007:583—590)提出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模式包含六个观点:翻译体验性:多重互动性:一定的创造性:翻译的语篇性:翻译的和谐性以及翻译的“两个世界”(即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这种综合描述的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以培养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有着非常深刻的启发意义。

首先,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本身就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翻译教学模式。它所提出的现实——认知——语言(翻译)实际上是一个宏观的翻译过程,关照了翻译中的种种语言之外的因素:现实、人、文本。而这些因素又可以细分为当下的情境、对翻译任务的描述、人的立场、人与文本的关系、文本与现实/情境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它还关照这些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反映到语言上的。用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去看待翻译教学,我们会意识到在翻译课堂中教授不同语言之间的互换技巧远非教学的全部,亦不是教学的中心。翻译教学还应包括引导学生去面对原文以及原文所反映的世界:确定自己对原文的态度:分析整个翻译的情境并确认自己在翻译活动中的立场:承担自己在翻译过程中所应负的责任并明确翻译活动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效果等。翻译教学在内容上应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的板块:一是让学生理解并参与翻译过程的每一步:认识原文一确立翻译目标,开展翻译活动一修改译文以实现既定的翻译目的:二是在“开展翻译活动”这一环节训练学生如何进行语言转换,如何处理翻译中的人际关系,译者如何进行翻译决策和选择等。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教学模式不仅仅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求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人际沟通能力、正确的选择和决策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言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关键

语文学科是普通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中学语文课程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学科的教学,所以语文学科始终处于教育改革的前沿。随着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推进,相应的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抓语言教学还是人文教育?诸多类似的争论不胜枚举。其实我们要抓住语文教学的关键即语言教学。其原因如下:

一、语言教学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体现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言的本质作用来看,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学科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总和的语言学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就是语言。而学生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列宁曾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也说:“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因此,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这个人类交际和交流的工具。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点体现语言教学。

二、语言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是文选型、综合型的教材,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无论是记叙性的文学作品还是有理有据的议论文,还是文情并茂的说明文,字里行间处处都洋溢着强烈的思想感情,这都体现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但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致力点不仅仅是让学生把握所读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内容,而且更要让学生体会和领悟这样的思想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表达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从而让学生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层次理解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真正精华之所在。譬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段话:“而此后的几个所谓学者的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感到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试想想:(1)文中的“出离”改用成“很”,好不好?(2)“浓黑的悲凉”中的“浓黑”可不可以去掉?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同时,可以先告诉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时,一定要联系全文的主题。其实文章中的“出离愤怒”,表示愤怒到了极点,甚至超出了极限,无法忍受了,而改用成“很”显然无法准确表达作者的愤怒之情。而“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浓黑”修饰“悲凉”,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悲凉。因此,这样学生才会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才会体会到准确形象用词的妙处。

三、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中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传统的“听话、说话”叫做“口语交际”把“听说能力”叫做“口语交际能力”。并在课程目标中对口语交际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而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在口语交际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恰当地进行表达。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而有个性,材料充分、生动,有风度,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语言教学必须贯彻口语教学始终,也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之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语言教学的相关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比如语调有扬调、抑调、平调、曲调四种,主要是通过读音的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上语言知识来引导学生朗诵文学作品,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譬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可以引导学生用抑调表达出鲁迅先生对反对军阀屠杀无辜大学生、无耻文人污蔑请愿大学生的极度悲哀之情。总之,只有恰如其分地把语言知识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四、语言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

中国历来重视写作教学,由于现代生活、学习、工作、交际的需要,写作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也受到高度重视。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张大文指出:“写作教学需要在广开写作源泉上,要启发学生贴近生活,深入文学作品,善于观察、积累、模仿、借鉴;在提高思维品质上,要养成思考习惯,树立辩证观点,加强思维逻辑性,在加强语言基础上,要学习范文,模仿语言,变化语言特色,总结写作经验。”总之,我们在写作教学中无论是要借鉴文学作品、加强思维逻辑性,还是要变化语言特色也好,都要从进行语言教学,丰富对语言的变化,这样学生的作品才会具有自己的写作特色。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来看,还是从语文教学内容中阅读教学、口语教学、写作教学来看,语言教学都是语文教学关键和着力点。因此,我们要把语言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这样,语文教学的改革之路才会走上正轨,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发挥其本质的作用,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真正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安荣.对中学语文语言教学的几点探究[J].青年文学家,2012(3):65.

[2]庄文中.构建中学语言教学体系[J].中学语文教学,1998(1):45.

[3]康红宾.回归原点:语言教学的价值追求[J].江苏教育研究,2014(3):69.

[4]张传宗.加强语言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J].课程.教材•教法,1995(5):36.

语言学论文范文第3篇

1.1“意义”与内涵以模型理论(model-theory)为基础的逻辑语义学试图用集合、函项这类纯集合论的概念去解释意义。由此,逻辑上所假定的语言表达式的内涵是否可以和意义等同起来,这一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逻辑语义学的理论基础是否牢靠。具体讲,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把它们同世界或世界中的实体相联系,这种联系有时具有复杂的形式。例如,一个谓词和世界中能够被它称谓的实体的集合相联系。如果要在逻辑语义学中避免假定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实体,方法之一就是假设“如果一个人是讲表达式的外延,那么就可以避免讲表达式的意义”(Frege1980:134)。然而这样做就意味着必须把具有相同外延的非同义表达式(non-synonymousexpression)如“现任美国总统”和“奥巴马”看作是相同的,这就相当于把表达式的内涵和意义等同起来。事实上,了解一个表达式的外延并不必然地包含着了解它的内涵,因为非同义表达式可能具有相同的外延。

反之,如果一个人知道一个表达式的内涵,也并不意谓着他一定知道这个表达式的外延,例如,我们完全了解表达式“是聪明的”的意义,可是并不确切知道谁是聪明的,谁是不聪明的。换言之,了解一个表达式的外延必须知道两点:表达式的内涵和现实世界中的事实。这可以说是用内涵规定外延的尝试。用外延来解释内涵的概念可以把内涵看作一个“外延决定原则”(extension-determiningprinciple)(Allwood1977:183)。这个原则是一个考察可能世界并找出一个表达式外延的规则。然而,把内涵等同于从可能世界到外延的函项会产生很多困难。例如,模型论语义学(model-theoreticalsemantics)一般不会碰到这样的困难:假定有某些逻辑上可能的世界,在那里司各特(W.Scott)没有写《威弗利》,那么作为两个名词短语‘司各特’和‘《威弗利》的作者’的内涵的函项由于并不是对所有主目都有相同的值,因而彼此不同。然而,假如我们换一个弗雷格(1980:67)的例子:数学表达式“3+1”和“2+2”虽有相同的外延(“Bedeutung”)即“4”这个数,但有不同的内涵(Sinn)。隐藏在这背后意思是,“3+1”和“2+2”表现了获得相同结果的不同方式或程序。可是,如果像算术中对一个真值为真的语句所通常认为的,“2+2=3+1”是一个逻辑真理,那么“2+2”和“3+1”的值在所有逻辑上可能的世界里都是相同的“4”这个数。换句话说,表达式“3+1”和“2+2”相当于从可能世界到数的相同的函项,因此必然具有相同的内涵。概言之,如果我们把内涵理解为从可能世界到实体的函项,那么逻辑上相等的表达式就表现为具有相同的内涵。这一结论显然就不再支持弗雷格内涵是获得外延的途径的观点。学术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很多方法,比如,Car-nap(1947)认为,语言上的同义(linguisticsynonymy)不应该定义为模型论意义上的内涵同一,而是应该包括他称之为内涵同构(intentionalisomorphism)的某种较强的东西。如果某种“组合表达式”(constituentexpressions)具有相同内涵,并且它们也同样是由具有相同内涵的成分构成的,那么由这种组合表达式构成的语言表达式就具有相同的内涵。可以看出,这一观点接近于弗雷格用Sinn所表示的意思。

1.2“意义”与真值条件在语言学中,把意义转化为“真值条件”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很多从事语言哲学和逻辑学研究的人对“语句S是真的,当且仅当……”这一观点非常熟悉,然而,很多语言学家一听到“‘Snowiswhite.’当且仅当‘雪是白的’……”,就立即表示反对并指出,“真同语言学研究毫无关系”,并且,“说明哪个语句是真的,哪个语句是假的,不是语言学家的任务”。这种反对事实上混淆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一个语句的真值和一个语句的真值条件。说明一种语言中哪些语句实际上是真的确实不是语言学研究的任务;然而说明语句为真的条件,即这个语句在何种条件下是真的就须要考察语言的意义问题。如上文所述,假设我们把一个语句的内涵看作一种原则,依据这种原则,我们可以在每个可能世界中赋予这个语句以真值,并且希望我们的理论具有某种“心理实在性”,即语言表达式所描写的成分在某些方面与出现在语言使用者的心灵中的东西相对应。

如果事实如此,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在赋值于一个语句以作为它的解释,以及在了解一个陈述(statement)的实际表述时我们所做的,这二者之间是否具有任何相互关系。以语言表达式具有真值条件为基础,我们可以期望当听到一个陈述句时,就可以观察这个世界并对在这个世界中这个语句是真的还是假的进行考察。我们甚至还须要想象一下,当这个语句是真的时候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并且,如果我们认为说话人是值得信赖的,我们可以相应地改变我们所想象的世界的观念。这样,似乎在真值条件语义学(truthconditionalsemantics)中关于语句的解释和语句的了解过程之间并不是十分符合的。虽然如此,逻辑学家对这一点还是做出了相应的研究。其中,这两个观点是值得借鉴的:“把可能的语言或语法作为抽象的语义系统来描写,因而符号是与世界的各个方面相联系的”,以及“关于心理的和社会的事实的描写,因而这类抽象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是由个人或人群使用的系统”逻辑语义学只讨论第一个问题,而关于语言表达式的运用问题则与它无关。按照Lewis的观点,“混淆”这两个问题“只能引起混乱”。当然也有人反对这一观点并认为,相关研究只有从语言符号使用的研究中进行抽象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应该把语言作为联系符号和世界各个方面的一种系统来研究。事实上,逻辑语义学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明确说明应该怎样对一个简单表达式的意义进行解释;相关研究仍然沿袭了传统逻辑学中的观点,这就使得意义看似很抽象。然而逻辑语义学对传统逻辑的发展就在于,它对语义问题研究的推进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从简单表达式的解释获得复杂表达式的解释的方法。这可以说是形式对语言意义研究的最重要贡献。正因如此,“我们不应该希望逻辑语义学确切地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下雨了’这样的语句是真的;但是它能告诉我们在这个语句和它的否定‘没下雨’为真的各自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关系”(Allwood1977:188)。

2逻辑与自然语言分析

以对语言意义的形式转化为基础,逻辑学研究构造了形式语言,它是进一步分析自然语言意义的工具。随着谓词逻辑的局限性逐渐暴露,逻辑对于自然语言分析的适用性曾经一度遭到质疑,这直接导致了与形式逻辑相对立的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2.1作为工具的形式语言我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构造自然语言语句的逻辑具有“隐性特征”。这就意味着,如果要把只关注语句形式的演绎规则加以形式化,就不能用自然语言为这些语句构造这些演绎规则公式,而必须构造一种用以翻译自然语言的“形式语言/理想语言”(李洪儒2006:29)。弗雷格与罗素都曾明确提到,这就是创立形式语言的主要动机之一(Frege1980,Russel1995)。隐性结构的概念在乔姆斯基的转换语法中也很受重视,这是因为在转换语法里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间的区别对于构造转换规则具有重要作用。在乔姆斯基的“标准理论”(standardtheory)(1965)中,一个语句的深层结构是处在底层的语法结构,它决定这个语句的语义解释。标准理论所带来的语义研究热潮导致了生成语义学派的形成。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Lakoff,McCaw-ley,Postal,Ross等。这些学者认为,语句的深层结构同它的“语义表现”(semanticrepresentation)(Lakoff1987)是相同的。这种“语义表现”与谓词逻辑中的公式非常相似。进一步讲,Lakoff等人所提出的“语义表现”和“语义解释”具有显著区别。一个语义表现是显示一个语句的意义的方式,而不是意义本身。因此,一个语义表现实际上往往是使用另一种语言的表达式。特别是当我们把谓词逻辑中的公式看作英语或其他人类语言的表达式的语义来表现的时候,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这些表现也是一种具有自己的语法和语义的语言———谓词逻辑语言中的表达式。换言之,同语义表现和表层结构形式有关的规则必须由解释语义表现的规则来补充。由于把语义表现没有歧义看作区别语义表现和表层语法结构的主要特点之一,我们可以说,当我们提供语义表现而不管它们的实际语义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一种无歧义的语言就被创造出来了,这种语言不是为一个语句提供语义解释的最后结果,而仅仅是中间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此,应该遵循的过程是“语法结构———无歧义语言中的表达式———语义解释”。此处可能产生的疑问是,中间步骤是否完全必要,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语法结构———语义解释”的简单模式来代替。

事实上,语义解释规则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而使一个语句具有不同的输出。对于中间步骤这一问题,可以提出几种可能的解释,比如,语言表达式的语义分析要求能够建立形式演绎规则(Carnap1947)。本研究认为,使用一种无歧义语言从根本上是因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某种论及语义解释的方法,从而必须构造一种无歧义的语言来达到这一目的。这是因为“语义表现”或无歧义语言中的表达式仅仅是一种具有辅助作用的工具性设计,它们本身并没有独立地位。在使用这种形式语言时,我们须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无歧义语言的语法范畴,即“语句”、“谓词”等,和语义解释的范畴,即“命题”、“属性”等概念混为一谈。在后来的逻辑语义学研究中,把形式语言作为赋予英语语句以语义解释过程中的一个中间步骤,这已经被蒙塔古在他的一些论文中所验证并使用。在他的著作中,无歧义的形式语言的辅助性质,即工具性被十分清楚的展现出来。

2.2谓词逻辑的局限性自然语言研究的不断发展引出这一问题,即由谓词逻辑所构成的形式语言作为辅助自然语言分析的语义模式并不完善。因为一阶谓词逻辑常常被看作一种古典的逻辑系统,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对自然语言中的某些区别在谓词逻辑中有无相应的体现作出判断,并且进一步思考这些区别是否具有语言意义上的相关性。相关研究早已发现,只有少数自然语言的“语句联接词”(并列连词)和“量词”(数词、表示量的形容词等)可以直接翻译到谓词逻辑中。并且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对“所有女孩子都是漂亮的”这类语句的形式化始终存在着一些疑问。其中主要有,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类别(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之间的区别没有在谓词逻辑中得到确认;专有名词被译为个体名词;普通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则合在一起作为谓词。有些逻辑学家和生成语义学的支持者主张,这既是谓词逻辑的一个优点,也是传统语法的一个缺点。然而词汇类型显然是在语义上具有相关性的。怎样才能掌握它们中间的区别,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此外,普通名词的次类(可数名词和物质名词)在谓词逻辑中也没有对应的部分。一般来说,带有物质名词的语句很难用谓词逻辑的语言加以公式化,例如:①GoldisscarcethesedaysbutIboughtsometoday.还有一些词类在逻辑中甚至完全没有相应的部分,如从属连词、介词以及各种副词等。除了语义相关的词类对应上的空缺,谓词逻辑最严重的局限大概就是它只能讨论直陈句,命令句和疑问句则完全排除在系统之外,因为这些类型的语句在言语活动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它们不是用来传达关于世界的知识的。

虽然逻辑学领域相关研究已经作出了建立“命令逻辑”和“问题逻辑”(Montague1974)的努力。但是,相关研究在如何正确处理这些语句的类型上产生分歧。有些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认为,把这类语句作为特殊类型的直陈句是可能的,并且,这种尝试将有可能赋予这些语句以真值条件。一个广为流传的理论与“假说运用”相关。按照这一理论,所有语句都应该有底层结构,在底层结构中最高级别的从句(clause)是说话人说出的关于他正在进行的言语活动的一个陈述;例如,一个命令语句可能具有底层结构“我命令你S”。然而,陈述句的意义就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所了解的意义,有些很难解释其真值条件。例如,很难设想这样一种情况,虽然②a里的一个语句可能是真的,同时②b是假的,但是二者还是在意义上有明确的区分。②a.这只玻璃杯是半空的。b.这只玻璃杯是半满的。另外,还有人提出直陈句语义的哪一方面可以看作真值条件也是存在分歧的。我们可以提出③和④这类表示价值判断的语句,而这类语句通常无法判断真假。③没有结婚而发生性关系是不道德的。④弥尔顿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虽然谓词逻辑具有诸多局限性,但是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现在仍然力求扩展谓词逻辑,或者建立更加适用于作为自然语言的语义模式的其他系统。当然,对于他们的工作到底能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以及逻辑语义学的基本概念是否适宜于处理自然语言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3自然语言逻辑研究“语言逻辑”一词最早出现在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中。只是前期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逻辑主要针对理想语言而言,并不是此处所讨论的“自然语言逻辑”。目前,学术界普遍把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蒙太格语法作为自然语言逻辑诞生的标志,这大概是因为蒙太格在范畴语法的基础上,采用模型论方法构造自然语言的语义解释,开创了全面系统运用现代逻辑工具研究自然语言的方向,即自然语言的形式语义学研究方向。也有学者认为(夏年喜2004),最先明确提出建立自然语言逻辑的是美国当代语言学家Lakoff在Lin-guisticsandnaturalLogic(1989)一文指出,“自然逻辑,一种为自然语言建立的逻辑,其目标是表达所有可以在自然语言中加以表达的概念,说明所有可以用自然语言做出的有效推理,而且结合这些对所有的自然语言进行适当的语言学描述”。然而,无论以哪位学者的研究为开端和标志都不可否认的是,运用现代逻辑工具研究自然语言在逻辑学界、语言学界已成为一种时尚。由于和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语义学已经处于逻辑学、语言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研究的交汇点。这使得自然语言逻辑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在形式逻辑不断受到质疑的同时,逻辑学界和语言学界共同展开对自然语言逻辑的研究。因此可以说,“自然语言逻辑是逻辑学和语言学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产物,是介于现代逻辑和形式语言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既不同于通常意义下的逻辑学,不属于纯逻辑;也不同于通常意义下的语言学,不属于纯语言学。但它蓬勃发展的态势、强劲的生命力,却是逻辑学和语言学的其他分支所不能比拟的”(夏年喜2004:28)。目前,关于自然语言逻辑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成果。就国内学术界而言,首先提出研究自然语言逻辑的是周礼全先生。在他的倡导下,一批学者埋头于相关研究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马佩(1987)《语言逻辑基础》、胡泽洪(1991)《语言逻辑与言语交际》和(1995)《语言逻辑与认识论逻辑》、张惠民(1995)《语言逻辑辞典》、周晓林(1999)《自然语言逻辑引论》。邹崇理(1995)《逻辑、语言和蒙太格语法》、(2000)《自然语言逻辑研究》和(2002)《逻辑、语言和信息》不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外自然语言逻辑,尤其是逻辑语义学的研究成果,而且还尝试性地对汉语时态范畴做出形式语义学处理。

3结束语

语言学论文范文第4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

【内容摘要】以往发表的新词语a的文章。侧重于从新词新义的显现入手探讨,从修辞格方面入手研究新词的比较少。本文主要从新词语的现状,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的意义,由比喻、借代、仿拟构成的新词的情况和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情况这几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修辞新词语比喻借代仿拟

新词新语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诸如“的士”、“酒吧”等词语纷至沓来。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随着国内旅游热兴起,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许多农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点的商业服务,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饰,仿照“的士”,出现了“马的”、“驴的”、“轿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词。这种由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文明开始向现代文明转换。研究这种新词新语具有广义文化学的意义。研究这种新词语还有社会学的意义。比如“下岗”一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的。进入90年代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工厂倒闭,职工下岗不可避免。与“下岗”相对应,运用对义仿拟手段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此外,“绿灯”、“黄昏恋”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

最重要的是研究这种新词具有语言学的意义。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如“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事业”、“套书”“套裙”“套餐”“套会”“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和系统性。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结果。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我们着重要谈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任学良先生曾提出“修辞学造词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比如用“鞭打快牛”来喻指对贡献大的人或企业过度加码,使其做更大的贡献;用演员出台表演的“出台”来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群众公开见面,即形象又生动。诸如“蛋糕”、“绿灯”、“断奶”、“窗口”、“余热”、“网络”、“黄牌”、“拳头”、“婆婆”、“阵痛”,“铁饭碗”、“红眼病”、“花架子”、“大锅饭”、“毛毛雨”、“大气候”,“一刀切”、“走后门”、“打头阵”、“剃光头”等都是通过比喻式构成的。“拳头产品”是指一种品牌或产品在企业中的作用向拳头一样粗壮有力,它是比喻方式造成的新词语。至于“龙头企业”、“文山会海”等等都是此类。还有借代式新词语,如“菜篮子”、“绿色食品”、“国脚”等。据语料库我们统计得出这种由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语约有700多个,以比喻、借代、仿拟方式构成的新词语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其他修辞方式如比拟、夸张、谐音构成的新词语,下文中我们将会一一谈到。

二、比喻造词法

从结构上看,新词新语里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

⑴、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如:

龙头企业拳头产品窗口行业星火计划胡子工程尾巴工程

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如:

草根工业:喻指植根于乡村土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

龙头企业:像龙头一样能带动全局和其他企业前进或发展的企业。

尾巴工程:指某一工程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但尚有某些收尾项目未曾完成,好像拖了个尾巴。

⑵、以喻体代指本体,也就是赋予某些词语以新的比喻义。如:

绿灯窗口龙头新星拳头黄牌气候余热婆婆短平快

在这类词语中,由一些本来是普通语词,如“婆婆”、“窗口”、“拳头”;有的本来是专业、行业用语,如“绿灯”、“黄牌”,作为新词语,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比喻义,使用范围扩大了。而且有的新词语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组成相关的新词语。如:

气候:大气候小气候新星:网坛新星影坛新星诗坛新星在这其中的“窗口”、“龙头”、“拳头”与前头所说的第⑴类关系密切或是由⑴类省略本体类属词形成的。比如“龙头”据一些语言研究者考察,在报刊杂志中先是出现“龙头产品”、“龙头企业”等短语,随后才出现“龙头”单独使用的情况。如: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龙头”。或是先出现喻体单独使用的情况,然后扩展成⑴类词语,像“窗口”,举个例子来看: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部门是社会文明风尚的窗口。由此产生了把这些行业总称为“窗口行业”的说法。这两类词语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在口语中“窗口”、“龙头”、“拳头”等词语的比喻说法是早已存在的,当它们进入书面语后,很快就被推而广之了。

⑶、以喻体作中心词,前边加上一系列修饰、限制成分,构成新词语。其中心词有双音节的,也有单音节的。我们以单音节为例看一下,如:

~坛:体坛歌坛影坛泳坛足坛网坛

~星:歌星明星笑星舞星泳星新星

~霸:电霸水霸车霸鱼霸油霸波霸声霸

~~热:武侠热英语热中国热琼瑶热追星热足球热旅游热

~~族:上班族追星族红唇族推销族打工族工薪族

~~风:吃喝风麻将风浮夸风宴请风

这一类单音节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使用范围比较广,但它们能不能被认为是后缀成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先,一般后缀成分如“子、头、儿”等本身已无实词意义,它们的词义已经虚化或消失了。而“坛、星、霸、风、热”这一类单音节词,仍保留一定的实词意义。例如“热”,指受很多人欢迎的或很多人热衷的某一社会现象。“坛”,在词典中早已说明指的是体育界或文艺界,只不过由它构成的新词更多了,而“坛”的词义并未消失。至于“风”本指一种自然现象,但自古至今就被喻指社会风气或作风,如“党风”、“世风”、“校风”、“学风”等,近年来产生的“吃喝风”、“麻将风”仍是这个意思。

其次,“子、儿、头”等后缀成分须依附于前边的词语存在,是名词的标志,而“热、坛、风”这一类单音节词,则勿须依附前边词语存在,可以单独使用。再次,在修饰性词语和这些单音节词之间,结构较松散,有的也可以插入其它词语。修饰这些单音节词的成分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没有一定限制。由于这类单音节词确实存在一种后缀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称其为类后缀成份。

⑷有的新词语,从它开始使用,就作为一种比喻用法。如:

大锅饭:喻指不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一刀切;喻指那种不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的简单化的工作方法。

这类词语就字面意义谈,本指一种现象或事物,只是人们很少用它们的字面意义,而是常用它们来喻指某一事理、现象,在使用过程中这类词语逐步具有了某种习用的意义。这类词语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的俗语、惯用语,如:“踢皮球”、“剃光头”之类,它们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很难说明这种比喻究竟是以那个本体为对象的。

三、借代造词法

用借代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語,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⑴、以专称代指通称。如:伯乐,原为韩愈《马说》中的人名,擅长相马的人后来代指擅长发现人才推荐人才的人。硅谷:源自美国,电子工业基地,现代指电子工业基地。

⑵、以某一相关事物代指一事物。如:

红包:代指家长给晚辈子孙的赏钱或厂矿、企事业单位给职工发放的奖金。

菜篮子:代指城镇居民的副食蔬菜供应。

“菜篮子”:是城镇居民采购蔬菜、食品时携带的工具;“红包”:使用红纸包着钱币,象征喜庆、吉祥,以示奖励。

⑶、以事物的某一特征部分或标记代指该事物。如:

橄榄绿:代指这种颜色的警察制服。

大团结:指拾元面值的人民币,因上面印着民族大团结的图案而得名。

国脚:专指具有高超球艺的部级的足球队员。

⑷、以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代指某一事。如:

画圆圈:代指圈阅文件。一些领导同志在阅读或批示文件时,常画圆圈表示已经过目。

爬格子:因写文章要用带格子的稿纸,所以拿“爬格子”来形容勤奋艰苦写写作。

挂鞋:代指足球队员退出绿茵场,不再参加比赛。

“画圆圈、爬格子”,“挂鞋”都是动宾结构。前者口语色彩浓,后者书面语色彩浓。此外,它们之间的感情色彩也有区别。“画圆圈、爬格子”含有戏谑的意味,“挂鞋”则显得庄重。

⑸、以形象性称谓代指原有专名。如:

铁榔头:因郎平扣球凶猛有力,而“郎”与“榔”同音,人们就以“铁榔头”代指朗平。

聂旋风:我国围棋手聂卫平在中日围棋赛中,连连获胜,象一股旋风,令对方无法招架,于是“聂旋风”就成了聂卫平的代称。

⑹、以专名代指该专名所具有或体现的某种社会现象、观念等。如:“条子现象”指领导干部随意批条子办事的不良社会现象。“明星效应”指文艺、体育等领域里的明星由于受人崇拜而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的社会现象。这类词语从意义上说,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随意性;从结构上说,为定中结构;它不同于一般修辞上借代里所说的“专名代泛称”,从整个短语看,可以认为是部分借代。

四、仿拟造词法

采用仿拟手法构成的新词语,实际包含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为了修辞的目的,利用仿拟格而产生的偶发性新词语。这类新词语

有些会超越原语言环境,被更多的人认可并使用,逐步获得一般词语的性质;有些只是偶尔出现或偶尔重复出现,很快被遗忘和淘汰。另一种情况则是依据汉语词汇中已有的词语,利用仿拟手法来构成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可视为用仿拟构词法构成的新词语。利用仿拟构词法产生的新词语有着一般新生词语的性质,接下来我们着重分析仿拟型新词语的情况。

⑴、格式仿。汉语词汇中有些词语的构成在形式上呈明显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也即一类词语构成的格式,依据一定的格式,通过改换某些构词要素,能产生一系列同格式的词语。“格式仿”就是通过仿拟词汇系统中这类典型格式而构成新词语的方法。依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

①、仿前式。即仿造词仿拟原型词的结构,更换原型词的前一个词素,后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词造词法中占多数,下列两组例子都属于仿前式。

面的→轿的酒吧→网吧

→货的→陶吧

→残的→奶吧

→摩的

②、仿后式。与仿前式相反,这是一种仿拟原型词结构,并替换原型词的后一个词素,前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拟造词法中用的比较少。例如:

国手→国脚的哥→的姐廉政→廉业陪读→陪教

③、格式仿产生的新词语四音节的也较多,所仿格式有些是词汇系统中具有的,有些则是近年新造,经反复使用获得习用性特征的新格式。格式仿构成的四音节的新词语大多是在一个固定格式中嵌入新语素,如:由“大×大×”仿拟出“大红大绿”、“大红大紫”、“大操大办”、“大包大揽”等;由“小×小×”格式仿拟出“小打小闹”、“小夫小妻”、“小修小补”等。这些新仿拟的词语,均在原格式中嵌入一定的语素,词型格式化特征突出。格式仿利用已有的格式,形势特征明显,改换语素灵活便利,是一种常用的仿拟构词的手段。

④、还有一种仿拟则是依据一定的句法形式,即所仿格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句法模式。它们大多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使用时间长、出现频率高、生成能力强的句法模式。因而往往带有一定的文言句式的色彩。如:“以NVN”,介词“以”在这种句法模式中表示“凭借、依据”,是一种文言格式。根据这种格式仿拟的“以权谋私”、“以党代政”、“以工挤农”等新词语,概括性强,具有明显的文言特征。

⑵、语义仿。语义仿即利用词语间语义上存在的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来仿拟构词。

①、类义相仿。利用类义关系仿拟的新词语,如由“奖学金”仿拟出“奖教金”,由“空姐”仿拟出“海姐”,由“廉政”仿拟出“廉业”等。这些仿拟词与原型词都是同类事物,同属一个范畴,利用同类事物的相关性,类推联想,仿拟出新词。

②、对义相仿。对义仿拟则是由记录某一事物、现象、行为的词语,仿拟出另一与之相对应的新词语。如,以性别为对应关系由“公关小姐”仿拟出“公关先生”,由“家庭妇女”仿拟出“家庭妇男”,“空姐”仿拟出“空哥”,“的哥”仿拟出“的姐”。

某些相对应的概念,也会产生对义仿拟构词。如,由“民办”仿拟出“官办”,由“民风”仿拟出“官风”等等,“民”与“官”便是建立在相对应的概念基础上的仿拟。

③、反义相仿。这种仿拟词与原型词意义相反,这是由于仿拟词语中替换的词素与原型词中对应的词素意义相反造成的。这种仿拟是语义仿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仿拟型的新词语,都是通过反义仿拟构成的。如,以“大”与“小”相仿拟的“大我”与“小我”、“大气候”与“小气候”;以“冷”与“热”相仿拟构成的“冷销”与“热销”、“冷板凳”与“热板凳”等;以“优”与“劣”相仿拟的“优生”与“劣生”等等。此外,象“上”与“下”,“公”与“私”,“正”与“负”,“快”与“慢”,“强”与“弱”等反义语素的变动,都是仿拟构词的重要手段。

⑶、依据是否只用仿拟手段来划分,可以分为单纯式和兼用式。单纯式是指仅仅利用仿拟这一修辞方式造词的方法。根据兼用的修辞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仿拟兼谐音。如“气管炎”→“妻管严”,“哑巴亏”→“喇叭亏”

②、仿拟兼简缩。例如:博导(博士生导师)→硕导(硕士生导师)。这里人们兼用了仿拟和简缩两种造词法。

③、仿拟兼夸张。例如“豪华本”→“火箭本”(称出版速度快,质量低劣的书册)。仿拟词语“火箭本”显然也兼用了夸张的手法。

五、其他修辞方式造词法

这种利用修辞格形成的新词新语义比喻、借代、仿拟最为常见,当然由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也是不容忽视的。谐音构成的新词语,如:“炒古”,炒买炒卖古玩,由“炒股”谐音而造;“导爷”,戏称导游人员,有“倒爷”谐音仿造。还有“爱资病”、“莫(没)斯(事)科科长等都是谐音造成的新词语。比拟式构成的新词语,如具有新含义的“松绑”“透明度”“冒尖”“挂钩”“浮动”,以及“精神污染”“知识爆炸”“三栖明星”“投资膨胀”等。夸张式新词语也为数不少,如:“爆棚”指体育、娱乐场馆等人数骤增;“过街鞋”,对质量很差的鞋的贬称。此外还有“爆满”、“鸣谢”、“袖珍企业”、“火箭本”等。还有新含义的“山海经”、“普通话”是直义式新词语。而“压缩饼干”“压缩空气”则是利用断取格形成的。真是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所有这些进一步说明了“修辞学造词法”是完全行的通的,而且是语言学中值得研究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六、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1、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比喻、借代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具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首先,这类词语具有时代特色。由修辞而逐渐凝固成新词语,是汉语词汇发展中固有的现象。例如:古汉语中有以“须眉”代指男子;以“裙钗”“巾帼”代指妇女;以“杜康”代指酒;以“黄发垂髫”代指老人小孩;也有以“蛇行、龟伏”等来喻指某一动作行为状态的。这类词语比较形象生动,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近几十年来涌现出的新词新语,存在着一种趋新求雅和系列化的趋向,同时也表现出追求形象鲜明、通俗化、口语化的势头。由修辞方式形成的新词语更是引人注目,无论在“表情”还是在“达意”上,带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例如的那几年,人被丑化、异化,灵魂和肉体被肆意糟踏、蹂躏,反映在语言上,那就是在词语里“牛鬼蛇神”“黑帮”等等满天飞。如今的时代是人文时代,人格得到尊重,人的价值受到重视,个人的创造精神也得到提倡、保护和发扬,词语中以比喻、借代方式产生了不少于个人专名有关的词语。如:“王海”、“徐虎”等,只要一个人的作为、贡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很快就会得到应有的承认,受到尊重。当今的时代亦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因而被用来做借体或喻体的多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事物,如:“中关村”、“硅谷”、“短平快”、“气候”等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当今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以及广大群众视角中心的重要转移。其次,这类词语的词义具有模糊性。词语意义的模糊性是指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由比喻和借代凝固形成的新词语,其意义普遍存在相当模糊性。一般来说,一个新词语从开始出现到被社会接受,其意义总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这是由于人们对这个词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此外,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模糊不定的概念。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表达方式,大多只有模糊概念,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从科学上界定严格的意义范畴。如“龙头项目”等会因地因时而异,其概念外延没有确定标准。我们再从心理基础看,比喻和借代都是以联想作为心理基础的,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词语直接以喻体指本体、以借体指本体,这在文字表达上更精炼了,但意义范畴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却更为增强了,同时也模糊了两个不同质的事物的界限。“热”本指一定的温度,与“社会现象”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把它们混为一谈,词义更模糊了。再次,修辞用词往往具有临时性的特点,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身有相当多数属临时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现象。如:“~~热”、“~~风”只不过时髦一阵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使“~星”、“~~精神”等也只能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词语能风行一阵,当事过境迁也就烟消云散了。

接下来我们在看一下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新词语的发展趋势。由比喻和借代构成的词语中,不少词语词义带有相当的模糊性,表达上也可能用其他方式代替,流传使用中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它们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加上这类词语多用于口语,也就不大容易进入正式公文、科学论文等文体。另外,这类词语有不少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而人们的情感往往受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个人成分占很大作用。这样,也使这类词语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影响。有些语言学者正确指出,许多赋予词语以临时性功能的修辞学说法,往往会随着人们的反复使用而使临时性功能固定化,原来的修辞用词也会转化为一般用词。某种修辞说法能否形成新词新义,它们的寿命是长是短,主要取决于人们使用这种说法的情况,即约定俗成的程度。这类词语总体上说具有相当的临时性,只有少部分词语能进入一般词语,保持较长期的稳定性。

2、仿拟构成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到底具有什麽样的特点?首先,仿拟型新词语具有对应性。仿拟性新词语与原型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仿拟型新词语中以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构成的语义仿新词语是对应性的突出体现。格式仿中许多新词语内部甚至也表现了类义、对义的对应关系。其次,仿拟型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的带有表扬倾向,如“新秀”;有的带有嘲讽、戏谑的色彩,如“喇叭亏”、“家庭妇男”等;有的则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如“以权谋私”。鲜明的感情色彩,反映了这类新词语的构成与“仿拟”这一修辞手段运用的内在联系。再次,仿拟型新词语体现了仿拟构词手段的丰富性。从这类词语的构成方式看,仿拟词与原型词之间,涉及音、形、义三个方面。就拿“语义仿”来说吧,语义上的“类义”、“反义”都可以作为联想的线索,这就使仿拟构词具有丰富的手段,构成新词的能力也较强。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将何去何从呢?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日益丰富和扩大。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既是对语言的继承又是对语言的创造,它使语言旧有的形式得以保存的同时,又添加了新的内容,使新的词语更富有生命力,更富有时代的特征。仿拟现象是社会发展和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必然产物。人们利用语言系统中的某些已有的成分去表达他们认识和思维活动中取得的新成果,这样便产生了新词。而人们利用旧有的词语模式,用替换原词的某个语素而快捷地举一反三地构成新词,势必导致新词生成中仿拟

现象的出现,这种现象是人们追求简单、高效心理的反映,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新词语一经产生,便要经受社会和历史的检验,仿拟生成的新词语能不能顺利地进入现代汉语的词汇库还要看它是否符合构词的规律,是否符合大众的语言习惯。仿拟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一味模仿也会产生消极作用。近些年,有的人为了标新立异,或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特别是一些广告媒体,无视语言规律,利用谐音胡乱造词,如“咳不容缓”、“衣衣不舍”等等。这些“词语”意义上完全背离了原词,长此以往,词将不词了。但从总体上说,仿拟能产性强,生命力强,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它符合词汇发展的总趋势。

【参考文献】

①杨晓黎仿拟型新词语试析《修辞学习》1993年第5期,刘兰民汉语仿词造词类型刍议2001年第2期。

②季恒铨、亓艳萍比喻、借代与新词语新用法《语文建设》1989年第4期,王铁昆从某些新词语的“隐退”想到的1999年第5期。

③朱永楷、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产生渠道《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2期。

④刘红曦汉语新词语生成中的仿拟现象《渝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⑤王铁昆从反思看新词新义的产生和发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⑥周洪波《精选汉语新词语词典》四川出版社1997年。

⑦姚汉铭《新词新语词典》未来出版社2000年2月。

StudyofChineseNewWordsfromRhetoricalManner

语言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文章就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处理多媒体辅助教学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和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简要的浅述。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显得日益重要。为适应这一趋势,提高全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为各个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做一指引,2004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通知又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应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新要求》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思路,那就是采用多媒体教学。那么什么叫多媒体辅助教学呢?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进行的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网络化、信息化的产物。

在这种教学新模式下,传统教学模式是否应该全面抛弃?英语教师又将如何应对这一教学改革、转化角色、适应多媒体教学,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将是文章讨论的重点。

一、理论基础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其权威性不容置疑,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认知学习理论”。

乔姆斯基(Chomsky)认为“语言不是习惯的结构”,一般语言行为的特征是按照规则来形成并创造新的句子和新的句型,因此规则性和创造性是语言的两个特征。根据这一理论建立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出,语言学习者通过对语言系统一语法规则或语言符号的排列规则一的学习,获得语言能力。所以语法翻译法和结构主义听说法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确实对我国的英语教学起过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语言学习理论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绝对的控制地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批判,也遭到广大英语教学者的质疑。

Nunan提出了“学习中心”的学说,他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起着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指导学习经验;指导学习过程;指导语言学习内容。这一学说为教学改革,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的转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它认为知识是内部生成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带着自己特定的经验、知识和不同的智能情况进入课堂,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学活动应该通过支持或反驳学生的假设,使学生自己建构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将知识强加给学生。概况起来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景”、“合作学习”和“学习环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从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特色正好体现了建构主义种“情景”、“合作学习”、和“学习环境”的优势。这一理论对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是MCALL研究和实践的理论基础。

然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我们作为英语教学的工作者,也必须反思,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否格格不入,教师应如何应对并提高自身,提高教学效率?

二、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决定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惟一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教师背靠黑板、手捧书本、照本宣科的现象,而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基本处于“休眠”状态。而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网络教学引入到英语教学领域,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提供了最广泛的学习资源、最方便的学习工具和最灵活的学习策略。借助音频、视频、图像、动画、文字等多种多媒体手段,教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学习英语。然而进行多媒体教学是否意味着对传统教学的完全抛弃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世界万物没有“绝对的存在”,而是“相对的存在”。相反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英语课堂应该是新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计算机上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外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的放矢地运用多媒体,而不应该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或滥用多媒体。应该围绕学习目标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而不应围绕多媒体来开展教学。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成分,恰当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各展其长、相辅相成。

(二)教师与多媒体教学

在多媒体教学中,要牢记学生的中心地位,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人机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其角色由“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参与者”的转变。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在现实的高校教学中,不乏出现以下的现象:教师要么成为专职的“播放员”,要么仍旧保持教师的“一言堂”。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必须要正确对待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系。多媒体语言教学环境下,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Richards和Rodgers的研究指出,教师首先是语言活动的参与者和信息的提供者;其次是课堂活动的指导者、管理者;教学活动的启发者和学生信息反馈的检测者。教师让位于课件的做法,是课堂上主角的错位。因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从一开始就被定位在辅助语言学习上,计算机是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地位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平衡学习者自主性和教师的控制成了问题的关键。过多的提供帮助可能会扼杀学习者的自主性,完全的放任也会导致学习的低效率。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进退需要适当的把握。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超级秘书网

(三)教师需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