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探讨论文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探讨论文

摘要: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为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译者的认知活动和翻译能力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教学模式对全面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改进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翻译能力:启示

传统的翻译理论将注意力放在“结果”上,主要通过分析原语和目的语来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最后对译文作出评价,总结出翻译技巧。对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转换过程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剖析,对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也缺乏系统的说明和描述。翻译活动涉及两种语言系统,不同的语言系统提供给说话人以截然不同的规约意象、分析依据、建构原则,包括某一场景和行为的参数的突显程度,不同的图式和背景关系,不同图式化程度等,从原语到目的语,译者面临许多可供选择的翻译对等物,其中要经过一个极其复杂的筛选和决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大脑机制。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内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和翻译问题进行考察,力争发现语言形式背后的理据。

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王寅,2007:583)”。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重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认知语言学建立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翻译,它突出了主体认知活动在翻译中的表现。这是有关翻译活动的一个本质现象,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提出要发挥体验和认知对主体性因素的制约作用。

认知活动对翻译的决定作用,即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一方又指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之一应受到其它参与翻译活动的认知主体问互动的制约,翻译时应“创而有度”,而不是“任意发挥”(王寅,2007:581),因而它是一种追求平衡的翻译观。换言之,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承认并描述了认知活动在翻译行为中的客观存在,同时又提出译者必须尽量重现原文所表达的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它既是看待翻译活动的一种新的整合性视角,同时又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翻译活动的标准。鉴于翻译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译者,而认知语言学直接关注译者认知活动的过程,强调主体的体验性和创造性。

二、当前翻译教学中翻译能力培养的弊端

翻译课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提供原文,学生做出译文之后,教师根据参考译文对有关的翻译问题进行讲解,评价学生翻译的得失。这种“纠错”式(刘彤、陈学斌,2006)的教学法自身的缺点在于只进行语言训练,而不包含让学生进行信息提取、选择,根据既定的目的来创造译文等翻译能力的训练。从教学效果来看,传统笔译教学方式至少存在着两个严重的局限性:

其一,由于翻译这个行业一直以来在我们国家的职业化程度都不高,大学里的翻译教师并不一定有过长期担任职业译者的经历:有的只是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好的母语和外语功底和偶尔从事兼职翻译的经历。这些教师在授课时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参考译文,囿于评析语言转换的得失,使翻译课无形之中变为语言学习的辅助课程。

其二,即使教师本人具有足够的职业背景,重在点评和纠错的授课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经验主义的烙印,不足以全面揭示翻译的要义和本质,有限的课时又难以让学生有广泛而大量练习的机会。

传统的笔译教学缺乏系统组织和理论指导,远不能满足翻译实践对翻译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翻译学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它一直以来仅是语言文学专业下的一门科目,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二是因为我们对翻译活动的内涵认识不足。很久以来我们只认识到翻译活动中语言转换的一面,没有看到社会文化环境、译者、翻译目的等因素对翻译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忽视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目的性,因而在翻译教学模式上过于简单化、机械化。

三、认知翻译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全面介入以及译者对翻译结果的影响在翻译研究中已获得广泛承认。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吴波,2006),翻译能力的核心是分析原文和重建原文功能的能力。翻译处理的不仅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体现语言所反映的世界。翻译能力是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概念,涵盖着多个方面的内容。综观整个翻译过程:翻译能力首先是译者认知能力的展现,在其中译者依靠自己对世界的体验来理解原文及其所反映的世界:其次是译者在译文中重构原文世界的能力,当中体现出译者的创造力:同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把握翻译效果,因而必须具备确定翻译目的、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能力,以及和其他翻译活动参与者(如赞助人、目标读者等)的沟通能力:此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应具各自我控制、把握自己的立场和各种主体性因素的能力,以便有效地主导翻译过程,达到翻译目的。翻译能力是以译者本身的经验和认知活动为基础,以分析原文和重建原文功能的能力为核心,并包括译者的知识能力、创造能力、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翻译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译本的质量。翻译能力——译者的职业能力是翻译教学的目标。

四、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对翻译能力培养启示

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译者,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角关注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经历的体验、认知和再现的过程。王寅(2007:583—590)提出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模式包含六个观点:翻译体验性:多重互动性:一定的创造性:翻译的语篇性:翻译的和谐性以及翻译的“两个世界”(即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这种综合描述的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以培养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有着非常深刻的启发意义。

首先,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本身就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翻译教学模式。它所提出的现实——认知——语言(翻译)实际上是一个宏观的翻译过程,关照了翻译中的种种语言之外的因素:现实、人、文本。而这些因素又可以细分为当下的情境、对翻译任务的描述、人的立场、人与文本的关系、文本与现实/情境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它还关照这些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反映到语言上的。用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去看待翻译教学,我们会意识到在翻译课堂中教授不同语言之间的互换技巧远非教学的全部,亦不是教学的中心。翻译教学还应包括引导学生去面对原文以及原文所反映的世界:确定自己对原文的态度:分析整个翻译的情境并确认自己在翻译活动中的立场:承担自己在翻译过程中所应负的责任并明确翻译活动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效果等。翻译教学在内容上应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的板块:一是让学生理解并参与翻译过程的每一步:认识原文一确立翻译目标,开展翻译活动一修改译文以实现既定的翻译目的:二是在“开展翻译活动”这一环节训练学生如何进行语言转换,如何处理翻译中的人际关系,译者如何进行翻译决策和选择等。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教学模式不仅仅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求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人际沟通能力、正确的选择和决策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是以体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作为哲学基础,而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体验和认知主体,因此,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把译者推到了翻译活动的核心与主导地位。自然而然对于译者的要求就不仅仅限于他的语言转换能力,还要求他具备相当的协调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和谐性”、“多重互动性”和“翻译的‘两个世界’”等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的重要内容。

其三,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提出对于翻译教学的课堂方式和教材的编写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教学模式下,学生势必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传统的教师点评译文的翻译教学方式遭到否定。从教材的编写上来说,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必须从方法论上鲜明地体现以培养翻译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思想。以“翻译的语篇性”的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点为参照,选择一些具有实用交流价值的语篇来编成教材,并在编排上贯彻有些学者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参考译文应配有两篇或三篇”、“组织学生对学生译文及参考译文进行比较评析,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创造信息”和“强调以理论指导实践”(魏志成,2004:V)等观点,对全面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