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理解论文

艺术理解论文范文精选

艺术理解论文

艺术理解论文范文第1篇

音乐审美接受能力之结构———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接受能力的构成要素

(一)音乐审美感知力

音乐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深刻而活跃的心理活动,音乐通过听觉形式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接受主体根据所具有的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进行鉴赏、判断。感知即感觉和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反应,其中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映像。音乐审美的感知力可分为乐感、音感两个方面,乐感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于基本秩序的感知能力;一是对于音乐形式的领悟能力。音感则是对个别音响的的辨别能力。在音乐的审美感受中,音高感是指人的听觉对声音高低分辨的感受能力。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调研中发现:未经过专门学习或训练的大学生只能把某个音分析为他所熟悉的自然大小音阶中的一个,即所谓的首调分辨。来自于农村的且未经过音乐学习或训练的大学生对五声音阶分辨较为准确,带有半音的音调不能听辨准确、唱准。接受过学校音乐教育的大学生可以把音的分辨能力扩大到大小音阶,以及一些简单的变音。音高感是音乐审美感受能力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一个人对音高无反应或反应迟钝的话,那么就很难论及他对音乐其他方面的接受能力。有些学者更强调音高差别感是产生音乐感的最根本的能力。这是不无道理的。许多人认为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甚至需要三代的遗传。[3]音色感知能力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音色感,音高和音色总是结合在一起的,但音色感高于音高感。对于审美经验不太丰富的大学生来说,注意力往往集中在音高上,具有一定审美经验的大学生则能够注意到音色的变化。而音色的变化体现出情感的动态发展。在对大学生音色感知力的研究中发现,音色辨别力较弱的大学生同样可以进行一定的音乐接受或欣赏活动,甚至还可以作些表演或写一些简单的作品;对于音色辨别力很强的大学生则对作品中音色的细微变化都非常敏锐。尤其是在现代音乐的接受与欣赏中,音色更是一种独立的表现元素,就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超越的音高和节奏,把音色的美从中剥离出来的审美技巧,这是有待于训练和培养的。

(二)音乐审美想象力

音乐审美想象是音乐接受(欣赏)者在直接关照客体对象的基础上,积极调动主体的情绪记忆、情感体验,借助于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出新的音乐完型的心理过程。由于音乐想象力的物化形式———音响符号是各种艺术中最抽象的一种,因此,音乐艺术的想象空间也就最辽阔,他不仅是可以造型,也可以模拟现实的情感,更是呼唤心灵的张力[4](P.282)。在笔者对选定大学生的实验中,曾播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让学生聆听、展开想象,并给出四个选项可供选择,分别是:A.险峻的高山;B.清澈的小溪;C.美丽的田园;D.波涛汹涌的大海。结果ABCD四个选项均有选择,其中90%的学生以上的选择了D,15%的学生同时选择AD、BC。可见,对于同一首乐曲,学生感受不同,通过想象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又如,对于肖邦的《bA大调练习曲》(Op.25),有的大学生听了觉得是在蓝天白云下,牧童仰望天空、悠闲地躺在草地上的场景;有的则认为是天鹅滑翔碧水,波光粼粼的画面。可见,音乐审美想象是抽象的、不具体的。对于音乐艺术的音响与人们生活中的经验有异质同构的作用,如下行音调往往和叹息、哭泣联系,短暂的休止仿佛抽泣。高音区轻微音量的快速运动,像是小动物、小昆虫之类,而低音区的巨响,会想到猛兽或巨兽。基于音符排列秩序所形成的力度,音调、和声、节奏会使人想到某种类似的张力或生活中的事物运动。如减七和弦有两个三全音,暗淡而紧张,会想起心理紧张收缩的瞬间,属七和弦明亮而开阔,使人想到安全而稳定的心情。又如,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展览会上的图画》中在描绘第六个场景时,两种不同的音响效果使人脑海里会想象出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一种音乐节奏间歇、跳跃、停顿、迟缓表现了一个富有肥胖的犹太人骄傲自负;而另一种音乐旋律下行,同音的颤动重复则使人联想到一个是瘦弱的、悲哀的穷苦人。想象是审美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接受者的想象在审美上扩展了心理空间,创造虚幻的理想境界,找到象征欲求,释放心理能量,宣泄情感,寄托希望,最后使主体心灵享受到自由的快乐。[4](P.288)

(三)音乐审美理解力

音乐审美理解力是对音响的整体接受和情感把握的能力,音乐接受(或欣赏)者对乐曲作出某种抽象的判断,把理性认识融化于对乐曲的感性体验中,使音乐欣赏达到更高、更深刻的层次。音乐审美接受是一个融情与理、情景交融的体验过程,接受主体在其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阐释,品味情愫、体味意蕴。由于大学生个体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审美趣味等各不相同,对音乐的理解和阐释也就不同,正所谓人不同,美则不同。比如,对于贝多芬的奏鸣曲《悲怆》,很多大学生听后做出这样的理解:这不是悲怆的形象,而描述的是一对欢快的新人,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场景。对于不了解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剧情的学生来说,听后对音乐的理解仅仅是一种强烈的不断绵延而又不断缓释的紧张感。但当告知他们音乐的剧情时,这时旋律进行的上升、下沉,渐强、渐弱,不得缓解的紧张与不断高涨却又总是压抑着的情绪发展,就会进一步使人产生渴望、沮丧,欲望、压抑、激情等等关于“爱”与“死”的复杂情感体验。由于音乐较之其他艺术,其音响材料具有非视觉性、非语义性,即音乐本身不能够进行直接的视觉造型也不具有直接表达概念和思想的能力。因此,对于音乐的理解就有了多义性、不确定性,这也是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不同层面理解原因。对于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不但要求受教育者对自然和音乐有大量感性认识,而且要求他们具有全面的知识,对各民族的深层意识和各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及音乐风格有深刻的了解;既能都读懂各类音乐语言,又能够对音乐音响进行区别和分类。

(四)音乐感悟能力

音乐感悟能力通常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听觉作为识别声音的感性器官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强弱不同;另一方面是听觉在接受音乐声音要素的同时,对其进行鉴别、体验,进而悟出各种音乐要素的音响特征、情感特征乃至表现意义。音乐的感悟能力与高校学生长期以来的音乐修养有直接的联系。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音乐感悟能力较强的学生中有72.36%的接受过正式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培训,38.92%的学生家庭中父母(或其一方)有音乐背景、或从小受音乐熏陶;72.86%的学生综合素质在班级排列前茅,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可见,音乐感悟能力与音乐修养水平是成正比的,如果接受者具有了相当水平的音乐修养,形成音乐审美意识时,即具有了音乐鉴赏能力。如对于贝多芬作品的英雄性、瓦格纳作品的悲剧性、勃拉姆斯作品的崇高性的体悟,不但要有较高的音乐知识、需要有宽泛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因此,对于一些思想性较强、形式构成复杂、精神实质与表现意义深邃的作品,则更需要高校学生拥有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音乐知识才有可能具有良好的音乐感悟能力,从真正意义上展开对音乐较深层面的探索与认识。

音乐审美接受能力之提升———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审美接受不能没有接受主体情感介入。大学生正值生理机能迅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素质逐步完善的时期。他们的情感需要日益广泛深入,音乐的艺术特点决定了是大学生最为适宜的情感载体。强烈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加深了他们对美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的精神得到充实,视野得到拓宽,情感得到升华。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欣赏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强度、情感产生发展的时间延续得到调节平衡,使人身心愉快。当碰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作品所呈现的雄浑不屈的气势、对未来坚定必胜的信念感染了无数听众,那种不畏命运多劫,反而要“摁住命运的咽喉”精神使人为感动、振奋;当你处于悲伤、苦闷时,欢快、优美而富有动感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会使你驱散愁云,心情舒畅。通过感受音乐美,音符如甘露流淌并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和对音乐美感的感悟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另外,大量的聆听和读谱可以增加各种预案的储备。随听读谱、随谱默奏也是很好的方法。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应该始终要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那些充盈着真情实感的音乐作品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先决条件,而教师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抒发也是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音乐情感、提高音乐感知力的重要一环。

(二)强化大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强化普通高校音乐审美的实践性,是提高大学生音乐审美接受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应当在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去体会音乐、感受音乐、感悟音乐,从而提升自我。1.音乐实践的多元化。艺术实践应当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传统的音乐实践活动往往局限于校内,以歌唱为主。在如今大的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应当寓审美于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之中,用心体验音乐,将唱、动、身、心最大限度地融合起来,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在亲力亲为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在校内校外展开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鉴赏活动,有组织的社区演出、广场音乐会、甚至各种慰问义演等等都是非常有益的。2.加强大学生团体音乐建设。合唱一门融艺术性、协作性、审美趣味性于一体音乐表演形式。学生在合唱训练中要求做到声部均衡、和谐,音色统一、节奏整齐、和声清晰。通过合唱训练可以很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听觉感受能力。大学生如果参与到良好的合唱实践当中,就能够领略和声的美妙。而且,通过参与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可以还培养大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增强相互间的人际交往。另外,大学生音乐社团、高校乐队及大学生演出团的建设都是很好的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形式。3.增开简易乐器演奏的教学。简单的器乐演奏如鼓、云锣、木琴等打击乐器以及吉他、笛子、电子琴等乐器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对音乐的审美兴趣。通过器乐教学,激发大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大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全面吸收和巩固,也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艺术理解论文范文第2篇

一.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与撰写目的

1.文理结合紧密。它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相互渗透,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融,是科学技术与美学及经济学共同编制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它既反映了学科自身具有强烈的创造想象的特性,又具有逻辑思维的严密性,还具备各学科相互交融的系统化、条理化的逻辑性。

2.涉及知识面广。它包括:产品造型、形态学、色彩学、设计学、仿生学、价值工程学、心理学、生理学、人机学、美学、构成学等学科。

3.设计实践性强。这是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最为显著的特点。它在思维方式上与文学相同,但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文学是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思想,而艺术设计则多运用图形和少量的文字表达视觉艺术。因此,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论文都是从设计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综上所述,撰写艺术设计学院各毕业论文的目的如下:

(1)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3)提高学生的视觉表述与理论阐述能力。

(4)学会科学的艺术设计研究方法。

(5)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综合信息的能力。

二、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论文的撰写程序

根据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建议将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论文的撰写程序分为七个阶段。在确定论文题目,充分地阅读与论文相关的信息材料后,作者头脑中已经基本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便可以进行构思,拟定撰写提纲、形成初稿、修改审定论

文,按照毕业答辩的要求,准备论文。

(一)确定选题阶段

在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毕业论文撰写的前期,如何选择论文的选题是学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论文题目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因此如何选择好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文成败的关键。建议在撰写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学术论文的选题定位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l.选择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性。

选择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的论文题目,应有较强的目的性。一篇专业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对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有多大可能性,都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在选择题目上,还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从对题目的理解能力、感兴趣的程度出发,来筛选课题。切记不宜选择

离自己所学的知识面较远,而且还很陌生的、毫无基础、没有深刻理解和认识,况且自己又不感兴趣的题目。

2.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重要性。

在选题的过程中,要选择人们关心的课题,要紧密结合当前艺术设计界发展的潮流以及各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关系。

另外,选择的题目应是人们颇为关注的课题,注重焦点问题,尤其是目前学术界争议较大的课题。课题的选择是一篇论文成败的关键。题目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读者、引导读者,使人看上去有一种“新、奇、特”的感觉,从而使人们对这个选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说,主题应鲜明,而不能泛泛无味。

3.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合理性。

毕业论文题目合理与否,是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写好论文的前提。论文题目的命题关系到一篇文章所涉猎的范畴。按常规推论,指导都是虚拟一些课题后,提供给学生参考,但并不完全是合理的题目,为它与每个学生的知识层面、自身特点,以及所涉猎的范畴很难相应对号。因此,学生应根据导师的选题范围,斟酌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题的大范围内,给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相对的课题,再反馈给指导老师。

这里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选题的过程中,题目不宜过大或过于含糊。通常,在设计毕业论文的选题上“宜小不大”,因为小题也可以做大文章。但是,毕业论文的选题不宜过窄或过小。我们前面所说的论文题目宜小不宜大、小题也可以做文章,这个“小”是应有尺度,如果太小了,也会出现设计师平淡的现象。例如:“浅析水龙头的色彩设计”、“谈谈移动电话的商标设计”、“暖水瓶功能的探讨”等等,这样的题目由于过小过窄,内容就很难展开。因此,我们说,毕业论文选题大了固然不好,小了也不适当,一定要在大小的选择上有一个适当的定位,这样才能达到论文题目的合理性。

4.选择论文题目的学术性。

做好一篇毕业论文,首先是选择的课题要有意义,还要做到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是做好论文的基本要求。具体地说,(1)选取有学术价值的课题。就是在艺术设计学科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为研究内容,对学科的丰富和发展是否有意义。学术性是学术论文的灵魂,没有学术性的论文是称不上是学术论文。(2)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比如前人提出过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研究、解决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或是本学科当前正在研究什么问题,取得了哪些进展,学术上有什么分歧,选取那些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或是热点问题,这样才能走在学术研究的前列。如果选取了别人已经提出并解决了的问题,重复别人己经阐述的观点,甚至达不到别人的研究水平,这就没有什么学术价值。

5.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创新性。

时代在发展,设计在进步。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过程中,应注意论文题目的创新性,充分发挥想象力,使论文的题目给以全新超前的感受。在现代设计领域,人类智慧的升华,是优秀论文题目产生的开端。那些传统的选题方式己经很难跟上现代设计理论研究的步伐,也不适应艺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学科的特点。例如:“论陶瓷的传统工艺”、“浅淡几种包装的设计方法”。题目似乎合情合理,但却显得平淡无味,缺乏创新精神和现代气息。题目的创新应是各学科相互渗透中产生,跟上时代的步伐亦是关键所在。例如:“信息时代中产品设计的研讨”、“服装款式的流行之我见”。

6.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实用性。

具有实用性的毕业论文题目也是选题的重要因素之一。题目是否实用,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到一篇论文的价值。一篇好的毕业论文能引导学生的观念,指导其今后的设计实践。因为理论的研究最终还要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产生设计理论,理论又指导着实践,反过来实践又验证理论,这样的论文就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二)收集资料、信息阶段

撰写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毕业论文,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资料基础。当题目选择好后,首先我们应考虑到的是收集与题目相关的材料与信息。只有广泛地收集资料,收集与题目相关的各个层面、各种类型,各种特色的参考资料,才可能拓开思路,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探索新的设计与意识。根据各种资料中的感受、经验与联想,按照自身独立的思考方式,将不完整的观点,分散的想法、系统地总结,理清整体的思路,使之抒情达意,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完美地表现所构想的学术论点,使得虚拟的设想变为撰写的现实。

1.收集和掌握与选题有关的设计资料

收集资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市场调查法、访问会谈法、文字资料收集法、网络资料收集法等等。这些方法是围绕着选题所进行的,选择与选题内容有关的国内外、古往今来的信息资料,进行广泛、全面的收集,认真的分析比较,这种分析比较的方法就是研究、撰写论文的开端。分析比较的方法是在了解前人对选题不同层面的论述基础上进行的。

2.了解和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术信息

要想撰写出优秀的论文,首先应了解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在国内外的学术动态,掌握与选题有关的信息。了解前人在此方面的论述,解决了哪些问题,另外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去探索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为选题的内容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准备

在了解和掌握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现状后,我们就应该首先考虑到选题和文章的组织结构,是否是前人没有论述的问题。如前人所谈的课题同我们的选题重复,我们一定要将前人的论述理解清楚,认真地分析,看一下还有没有新的问题,新的视角再去切入。否则我们将做无用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样的文章意义不大。

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前期,我们一定要查清所有与论文题目有关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首先是考虑前人所没有研究过的课题,掌握前人所没发现的规律。而自己对此课题又有独特的见解。这种独特的见解必须在学术界是先进水平,哪怕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一下。目前,从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的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在大学的几年中,学到了一些专业知识,但是,这些专业知识还没有在真正的实践中应用,因此很难有自己的独立看法,形成独立的创见。尤其是在艺术设计学科的广阔海洋中,要想形成自己的见解并不容易,往届的毕业论文,我们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

(1)谈出了自己的看法,但题目的选择面很窄小,论文的组织不系统,大白话,学术语言甚少。

(2)文章的题目选择后,对此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照书本、或别人的文章乱抄一通,甚至不加思考将很多别人的东西照抄照搬。对此没有理解,不能将学习别人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变成自己的东西。造成一种混乱的被动局面。

(3)自己没有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又不善于收集资料信息,找出往届毕业生论文,去头加尾、敷衍了事。这样的毕业论文,很难达到培养学生、锻炼学生、检验学生、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的目的。带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上述倾向,指导学生步入正规的航线,让艺术设学院各专业的毕业论文,能够驶向理想的彼岸。

(三)构思、创意阶段

构思的过程也就是想象、创造的过程。想象是能过已知走向未知的思维活动方式。每一个已知都伴随着一个新的未知而诞生。所以想象活动始终处于己知和未知的中界线。它包括着过去,预知未来,总结旧的经验,创造新的理论和新的认识。

(四)拟定提纲阶段

拟定毕业论文提纲,首先应根据选题的要求、设立于标题,按照各标题的设置,把材料加以分类,从中心观点出发,考虑协调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系统、规范地拟出一个总的策划。这个提纲的拟定,通常由略到详、由粗到细。经过系统的分析、思考推敲,最后形成较完整、详实的提纲。

(五)形成初稿阶段

初稿的形成是根据提纲进行的,在拟定的过程中要从大局出发,使论文统一协调,同时也要考虑文章结构的严谨性、各部分的层次性、文字表达的流畅性等方面。论文的结构是作者有目的地设定起来的,是作者根据设计专业的发展规律、学术动向及其它学科相互的内在联系,按照选题、中心思想的需求,将构思好的设想,加以分类组织、调整,使其条理分明,整体与局部相互和谐、统一。从整体到局部,又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反复细致的地推敲。初稿的形成是提纲展开,对文章内容的深化。

(六)修改、审定阶段

初稿完成后,需要认真地修改审定。论文的修改审定应注意四个方面,一是审定论文题目选择是否合理;二是文章的组织结构是否完善,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三是论文的语言是否准确流畅、简洁通俗;四是论文是否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条理化。

(七)准备答辩阶段

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毕业论文一般要求4000字以上。论文答辩的要求:一是要准备大约1000—2000字的论文提要,将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论证表述在提要中。答辩时以论文提要为主要阐述材料;二是将论文语言规范化。毕业论文是比较严肃的学术论文,从整体来看,应是严谨、朴实的。不直追求华丽的词藻。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也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段和展示一些图片,使其更加生动。

三、艺术设计学院各毕业论文的要求

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符合客观的发展规律,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它的题目应有鲜明的论点和详实的论据。理论观点正确,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己学的专业知识和收集到的一些专业信息,经过大脑贮存。分析、综合,建立起一个崭新的理论体系。因此,在论文的格式方面、参考文献方面以及所插入的图表方面有其不同要求。

(一)毕业论文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1.论点正确

2.论据充分

3.论证准确

4.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5.语言准确、简洁流畅

(二)毕业论文的格式

毕业论文一般由题目、内容提要、关键词、主体、参考文献、注释等部分构成,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题目。毕业论文的题目是直接表达或揭示论文主题思想或中心论点的,因而要鲜明、准确,使读者一看题目,就能基本上了解论文的基本观点。避免用一些偏僻、怪异的词句做题目。

2.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要能够反映出全文的精华,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以及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研究的目的:简明指出研究工作的目的(目标)及研究范围(对毕业设计(论文)而言,主要指任务书中所提出的要求)

(2)研究方法: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做法,包括研究对象、材料、方法等要素。

(3)研究结果:简要列出主要结果、数据、统计学意义等,并说明其价值和局限性。

(4)结论:简要说明从该项研究结果取得的正确观点、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推广前景。

(避免将摘要写成序言、评论或反映的仅是研究中某一部分的信息)

3.关键词。指论文中所涉及或是属于作者原创的中心词。

4.主体。毕业论文的主体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绪论在正文的开头,目的在于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和动机,介绍写作论文的指导思想和论文的基本内容,也可以对论文的结构作必要的解释。绪论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宜太长。本论是论文最主要的部分,应该充分论证、分析绪论中提出的基本观点。可以是正面论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通过反驳对立的观点以阐明自己的观点。本论部分在全文中所占篇幅最大,应该注意结构的严谨。结论部分是论文的收尾部分。在结论中提出的基本观点,经过本论部分的分析论证之后,结尾部分要作出答案,总结全文。一般情况下,结论比绪论所占篇幅还要小些。

艺术理解论文范文第3篇

一、毕业论义写作基本程序:集体指导、个别指导(三次以上)、定稿初审、省校复审、模拟答辩、案答辩终审。

二、字数、时间要求:6000字以上;半年左右。

三、文本格式要求:另见结构要求及文本样式。

四、关于选题和写作

(一)选题范围: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美学、写作等。

(二)开题报告:须经指导老帅审定通过后,另可进行论文的具体写作,一经确定,上报省校,不能更改。

(三)选题要求及不例:

1、“宜小不宜大”:利于提炼观点,利于中集中展开论述和材料的搜集及运用。

例:论余秋雨的散文(内容涉及很多方面,难于把握和深入)

深味人生,观照心灵——论余秋雨散文的哲学底蕴(只侧重于其散文的哲理性一个方面,利于深入)。

例:论鲁迅小说: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人物塑造)。

试析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艺术特色)。

2、传统论题须有新角度:利用熟悉材料,进行独自思考,形成新的完整的立论和论证。

例: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材料、观点难以通过)。

从《边城》看湘西的民族风情,从沈从文小说看其“湘西情结”。

例:《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都可写,但必须是利用熟悉的材料进行新的立论。

3、必须选择熟悉的作品立论:利于形成自己的观点,利于找论据论证,利于答辩。

例:狄更斯作品中的人道主义、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等(照搬别人立论;答辩临时读、记)

4、确定适宜的论题角度:自己熟悉、理解、擅长的方面:论题要求相对容易简明的。

(I)古、现代汉语,专业性强,材料具体翔实:文学理论深奥,接触少,不懂或未自己研究的决不能写;

(2)作家论、创作论、风格论、流派论等要量力而行,一般可重点考虑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审美意义等。

5、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不属汉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如需参考,可上网点击“一搜”、“白度”、“google”——“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四、写作要求:

I、网上下载的不收;

2、几篇文章拼凑的不收;

3、将一篇主要文章打乱顺序,观点、材料依旧的不收:

4、请他人执笔,自己未读作品,不熟悉作品的不收;

5、拿已毕业的论文不收。

五、关于论文答辩

1、充分熟悉论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

2、充分熟悉和理解论文中所引作家、作品及相关概念的米龙去脉和内涵;

艺术理解论文范文第4篇

衡水学院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以衡水学院园林专业为例,采用多层次设计,从各门课程实验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到课程设计或学年论文、园林综合专业实习、集中性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包括基础实验课程和专业实验课程。基础实验课程的设课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园林课程中基本理论的理解,较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设计、制图、植物识别与应用、实验操作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具备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专业实验课程是在基础实验课程上的再提高,既要考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要考虑有适当的操作难度,突出综合实验和研究设计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计算机辅助制图”课,该课程是园林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它将所学的各门专业知识与电脑制图技术相结合,其掌握能力是学生专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此,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细分为“园林AutoCAD制图”、“园林Photoshop制图”、“园林SketchUp制图”三门课程,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电脑制图能力。

2课程设计或学年论文

在第三学年对“园林设计”和“园林植物”方向的学生分别进行课程设计或学年论文训练。“园林设计”方向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完成方案设计,提供设计图及设计说明,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园林植物”方向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选题,收集文献资料,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特点和要求,完成一篇3000~5000字的学年论文,达到科研论文写作入门的程度。

3园林综合专业实习

结合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艺术、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植物造景、园林工程等课程的教学,第六学期到苏州、杭州、上海实习2周,实习的重点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拓宽专业知识面,让学生将所学园林专业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综合专业实习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及实践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到园林景区实地参观考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在实际规划和设计工作中的应用,进而使他们增强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巩固所学知识,为将来毕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1通过参观、实测及分析印证丰富课堂理论知识,对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绿地系统规划、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植物造景、园林艺术等所学专业课程进行综合性的理解和应用。

3.2初步掌握作为中国风景园林类型重要组成的江南私家园林和风景区的基本内容和形式。理解中国园林民族形式和地方风格的因素并探索如何继承、发展民族传统和地方风格,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4集中性实践教学

4.1专业实习第七学期到相关园林企业进行为期16周的实习,参加实际的生产实践,熟悉项目流程,锻炼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好地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4.2毕业论文(设计)第八学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为期八周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训练学生文献调查、实验设计、园林方案设计、绘图或写作、结题答辩等能力。毕业论文(设计)是毕业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是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结语

艺术理解论文范文第5篇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的主体论文艺学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诞生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然而,由于以生态危机和人文危机为主要表征的现代性危机的加剧,主体论文艺学所隶属的现代性理论家族成为反思和超越的对象。本文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诸多欠缺后认为其根本局限在于它所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图式,未能意识到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说是天—地—人三元运动的产物。主体论文艺学的根本欠缺注定了它是必须被超越的文艺学样式,代替它的将是三种形态的新整体论文艺学:生态文艺学,新道论文艺学,存在论文艺学。因此,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学家承担着重写文艺学的使命。

关键词

主体论文艺学局限超越新整体论文艺学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承担着重新建构自身的使命。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一个时代也应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学。要建构真正属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就必须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学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在二十世纪中国本土学者所提出的文艺学体系中,主体论文艺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的诞生使中国文艺学的主流形态由自然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主体论,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于对现代性的反思在中国学术界渐成潮流,主体论文艺学作为现代性理论家族的成员也成为反思的对象,在更广阔的理论视野中显露出其局限。本文将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来证明超越它的必要性,并探讨新的文艺学体系的可能形态。

一、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与超越主体论文艺学的必要性

一个理论的意义空间也就是它的局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的主体论文艺学植根于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语境,是现代性实现自身的具体方式。所谓现代性是相对于前现代性而言的:前现代性将人性置于对自然性和神性的从属地位,而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性则使人从世界体系中凸现出来,把人当作征服—认知—观照着的主体,所以,现代性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性乃是现代性理论家族的共同特征。从文艺复兴时期起,现代性便成为西方现代文化的灵魂,笛卡儿、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大思想家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完成了主体性理论的建构。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端之日起,现代性也正式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弘扬主体性的文艺学思想在五•四时期的文艺家那里就已获得了鲜明的表述,鲁迅、胡适、郭沫若、周作人都曾是阐释和歌颂主体性的主将。(1)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主体性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曾受到过阻滞,但对于现代性的追求、弘扬、阐释仍是二十世纪中国文艺学的主旋律,而主体论文艺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则使之达到了高潮。

从根本上说,主体论文艺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是主体性思潮自身进展的结果,然而具体的历史处境却使得它以反思1966—1976年间形成的神本主义/物本主义文艺学为出场的机缘。刘再复发表于1986年的专著《文学的反思》是主体论文艺学的最重要文本,在这本书中,对主体论文艺学的提倡与对期间趋于僵化的文艺学体系的批判是合二而一的。他认为1966—1976年间中国文艺学的最大悲剧是主体性的失落,具体表现为:崇尚物本主义/神本主义,信奉机械决定论,把人看作“被社会结构支配的没有力量的消极被动的附属物”(2)、“阶级链条中任人揉捏的一环”、“政治经济机器中的齿轮或螺丝钉”(3)。为了克服主体性在文学艺术中的失落,就必须建构主体论文艺学,完成文艺学的两个转型:从物本主义/神本主义的文艺学转变为人本主义的文艺学;从以机械决定论为核心的文艺学转变为以主体的自由为归属的文艺学。这双重的转型被刘再复归结为一句话——“给人以主体性地位”,具体来说就是:

我们提出要给人以主体性地位,就是要在文学领域把人从被动存在物

的地位转变到主动存在物的地位,克服只从客体和客观的形式去理解现实

和理解文学的机械决定论。(4)

给人以主体性地位,就是使人在整个文学过程中摆脱工具的地位,现

实符号的地位,被训诫者的地位,而恢复其主人翁地位,使文学研究成为一

个以人的思维为中心的研究系统。(5)

我们强调主体性,就是强调人的能动性,强调人的意志、能力、创造性

,强调人的力量,强调主体结构在历史运动中的地位和价值。(6)

经过转变以后的文艺学重新变成了人学——主体学。完整的文学艺术创造过程被视为由三类主体组成的体系——作为创造主体的文学艺术家;作为文学艺术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或观众/听众)。对这三种主体而言,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内在宇宙:它既是文艺创造的内在源泉,也是文学艺术必须表现的中心的中心。刘再复因此要求文学艺术家要向内(灵魂/性格/精神)、向深(深层精神主体)、向我(个性)拓展“人学”。(7)推论至此,主体论文艺学的基本结构已经显现出来。我们可以据此对主体论文艺学进行总体性的价值评估。

主体论文艺学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基本上完成了中国文艺学的现代转型。这种转型造就了巨大的可能性空间,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涌现为激动人心的解放性力量。然而在二十世纪末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的后现代视野中,主体论文艺学和它所隶属的现代性理论家族的局限开始暴露出来。我认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主体论文艺学至少有以下欠缺和局限:1、它建构在虚构的人学图式、历史图式、精神图式上;2、它所信奉的“人学是文学”命题在生态主义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已显露出其狭隘性,蕴涵在主体性原则中的传统人文主义——个人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也成为超越的对象。

“主体性的失落”是主体论文艺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所要说的是:人本来是有主体性的自由的人,但后来主体性失落了,人变成了非人。

由此而产生图式是:人=作为主体的人=个性化的人=自由的人。由于人在这里是个体的同义语,因而问题出现了:在人类已有历史的大部分阶段内,大多数个体都并非作为个性化的自由的主体而存在,难道他们不是人吗?显然,主体论文艺学所说的人并不是指所有实存过和正在实存过的人,而是一种理想原型。用一个预悬的人的理想原型去衡量人类历史,就会把某些阶段的实在的人类史当作非人的历史,所以,人—非人—人这个图式的虚构性是显而易见的:根本不存在非人的人类历史,只存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形态。实际上,如果真的把上述逻辑贯彻到底,那么,一切实存过和正在实存着的人类史都会被认定为史前史,因为所有实在的人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人的理想原型。这样,人—非人—人的三元图式就转变为非人(从古至今)—人(未来)的二元图式:“人类社会,今天仍然处于‘前史’时代,这种社会是有缺陷的。处于这种社会状态的人,还不能充分地全面地占有人的自由本质,作为客体的世界,还不是真正人的对象,它对于人还只有有限的价值和意义,它还不能把人应有的东西归还给人。”(8)人=理想的人,历史=理想的人变为现实的人以后的历史,因此,符合主体论文艺学尺度的人和历史都是传奇化了的,而现实的人和历史则被判定为“非人”和“前史”。削足后足仍不能适履,便称足为非足:主体论文艺学的人学—历史学图式的欠缺至此已经充分显露出来。既然所有实存过和实存着的人都处于“前史”状态,那么,文学艺术的本体论功能就只能是在此岸建造乌托邦,变成此岸的宗教:“如果说,宗教在彼岸世界把人应有的东西归还给人,那么,文学艺术则是在此岸把人应有的东西归还给人。”(9)为了实现这种宗教式的归还,刘再复要求文学艺术家在创作中完成三重的人学还原:把不自由的人还原为自由的人,把不自觉的人还原为自觉的人,把不全面的人还原为全面的人。(10)然而,经过这三重还原,人岂不是又变成了高、大、全的神人了?文学艺术不是又变成新型神学了吗?如果要求文学艺术家都必须在创作中完成这三重还原,那么,文学艺术家将会再次丧失主体性,从而回到主体论文艺学所极力批判的“前史”状态。这大概是主体论文艺学的阐释者没有预想到的荒谬结论。主体论文艺学之所以会陷入自我反驳的逻辑困境中,是因为它预设了人的理想图式:自由,自觉,完整,拥有作为主体的人的全部本质。这种对于人的圣化源于现代性理论家族所信奉的人类中心主义,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归根结底派生于现代性的局限。要从根源处追查主体论文艺学的欠缺,就必须对现代性本身进行反思。

现代性的根本图式是主体—客体二分法,由此二分法又派生出人—自然、目的—手段、中心—边缘等诸多二分法。因为主体在这里指的是人,所以,现代性图式在具体化为人学图式时就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乃是人道主义的极端化,它在将人推到最高主体和绝对中心位置时忽略了其他存在物的独立性和价值:人是目的,所有非人存在都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手段。中国的主体论文艺学推崇人道主义的初衷是以它来反抗将人视为“政治或经济机器中的齿轮或螺丝钉”的庸俗社会学,但由于受现代性的内在逻辑支配,它将“人是目的”这个结论推向极端,自身也变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文艺学。由此产生了主体论文艺学的一个根本局限:忽略人之外的存在物的独立价值,而把它们当作纯工具性存在。刘再复在批判物本主义的文艺学时认为物本主义的错误是“本末倒置,既见物不见人——人服役于物,而不是物服役于人,人本身没有足够的价值”(11),他要求颠倒物本主义的文艺学:“不应把人的存在视为工具,好象他与内在目的无关。这就是说,作家在表现人的时候,要把人当作人,把人视为超越工具王国的实践主体,而不是把他当作自然存在,当作牲畜、草荠、工具。总之,人应该是目的性因素,而不是工具性因素。”(12)但是实现人的主体性就一定要以牺牲物的独立性为前提吗?人与物的关系是不是注定是目的—工具的关系?如果把人当作绝对中心和终极目的,把物当作服役于人的纯粹工具性因素,那么,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必然是一种紧张的、暴力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其直接后果只能是物乃至自然界的毁灭,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态危机。由于人与人的关系直接受制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与人对待人的态度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充满暴力的情况下,彻底的人道主义也就无法实现。雪莱对此早有断言:“人既使用自然做奴隶,但是人本身反而依然是一个奴隶。”(13)海德格尔讲得更为透彻:与“物的毁灭”一同发生的是“人的本性之死”。(14)二十世纪是人的主体性获得空前实现的世纪,也是有史以来生态危机最为严重的世纪,是人与人斗争最为惨烈的世纪,而生态危机与人文危机的共生性说明极端的主体主义并不能真正保护人的福祉。所以,我们有必要重申下述真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伟大是由大地托举的”(15),属于人的一切都最终依赖于造化的神力和机缘,因此,人不能将自然界视为纯粹的工具,而应以敬畏和感恩的态度对待自然界。刘再复在写作《论文学的主体性》时显然未认识到这个真理,他对庄子的一段话的误读便是明证。这段话是:“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天地之委形也。”(《庄子•知北游》)此对话显然言明的是天地对人的在先性,人乃是天地之委形之造化,然而刘再复却由于其人类中心主义视野将之解释为:“庄子在这里感叹的是:人往往为外物所役,因此,身不由己,不能做主。这种情况表现在主体性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16)由这个解释可以看出:他已由“见物不见人”的极端走到了“见人不见物”的极端,他所推崇的“文学是人学”乃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的命题。此类文学观念虽然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产生了巨大的解放效应,但是其欠缺也是明显的:世界上不仅仅存在人,还存在日、月、星、山川、河流、植物、动物,存在天与地的交感与宇宙的秘密话语,所以,将文学定义为与自然失去了原始联系的人学既削弱了文学的丰富性,又看低了文学的价值。进而言之,将文学与更广阔的存在割裂开来必然使作为人学的狭义的文学丧失方向。刘再复所倡导的文学的三个还原如果不以对世界整体的感恩和敬畏为前提,就根本不可能实现:1、要把不自由的人还原为自由的人,必须实现人与其他存在的和解,否则,永远与其他存在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人如何能实现自身的真正自由呢?;2、要把不全面的人还原为全面的人,必须知道“全面”的含义是什么,而人的全面发展显然应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解,否则,处于物我对立状态的人谈何全面?;3、要把不自觉的人还原为自觉的人,涉及到人“自觉”以后做什么,其中包括是自觉地将世界当作工具性体系,还是将之领受为家园。这些问题只有在超越了主体论文艺学的基本原则后才能解决,所以,主体论文艺学的欠缺和局限本身就证明了超越它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主体论文艺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后曾引起了短暂而热烈的反响,但未产生其提倡者所预期的长久效果。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本原因是;主体论文艺学隶属于现代性理论家族,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代性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反思的对象,各种各样的后现代学说开始取代现代性理论,成为新的主流话语。尽管内容庞杂的后现论并不都是理所当然的真理,但是现代性的二元对立逻辑(主体—客体二分法)和由此逻辑生发出的生态危机和人文危机,意味着它将被真正后现代的后现代性所超越。这注定了八十年代中国的主体论文艺学只能是个短暂的过渡。

二、从主体论文艺学到新整体论文艺学:一个必要的导言

主体论文艺学分有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欠缺:将人设定为面对整个世界的主体,忘记了人乃是在世界中的存在(Being-in-theworld)。要超越主体论文艺学的人类中心主义图式,我们就必须重新领受世界的原始结构:人在世界中,意味着他生存于天地之间,因此,人永远是天—地—人三元整体的构成,把世界理解为天—地—人三元结缘而成的整体是对世界的最恰当言说。老子在《道德经》中将天—地—道—人称为域中四大,实际上说出了由域中四大结缘而成的世界结构:“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17)此处的道脱离了天、地、人而又被当作独立本体,实属虚构。海德格尔在著名论文《物》中写道:“这种大地和天空、神圣者和短暂者纯然一元的转让的反射活动,我们称为世界。”(18)这便是广为人引用的世界四重结构说,与老子的域中四大说是同构的。然而,正如脱离了天地人的道是纯然的虚构,神的唯一属性也是并不实在地存在,所以,世界是而且只能是天—地—人三元构成的整体。《周易•系辞下传》对此有明晰言说:“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19)天—地—人三元整体的存在是人的实践的前提和支撑,故而我们所居住的世界绝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人化自然的结果,而是天—地—人三元互动本身。以此原始而全新的世界观来审视文艺学的历史,便会发现:前现代的以天道主义/神道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学与现代的以人道主义为中心的文艺学都是片面的,最完整的文艺学体系乃是将世界领受为天—地—人三元整体而又承认人的主动性的新整体主义文艺学。因此,文艺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归纳为:天道主义/神道主义文艺学(前现代)→人道主义/主体主义文艺学(现代)→新整体论文艺学(后现代)。

前现代文艺学明确地将人道归结为天道/神道,虽正确地认识到了人不过是世界的一部分,但未能领受到人在文学艺术创造过程中的能动性,有把人的人道放得过低的毛病。主体论文艺学把人推到了最高主体的地位,固然激发了人在创作中的主动性,却忘记了下面的事实:1、人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将人道抽离于整体性的世界之道,既不符合世界的原始结构,也会使人道找不到最人道的发展方向;2、主体—客体的二分法将世界中的非人存在物都当作客体/手段质料,因而在对物的物性的忽略中伤害了物乃至整个世界。我们可以通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首普通的中国民歌看到无限制的征服对世界的伤害程度:一脚踢倒山/一拳捅破天/张口吞宇宙/革新地球翻/以大山做鞍/以大河做鞭/挺起胸膛/征服自然。(20)走向极端的主体主义在二十世纪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和人文灾难,因而不受限制的主体主义是必须超越的,但这超越不是回到前现代文化去,而是要为人的人道找到最确切的位置。那么,人的人道的最确切位置是什么呢?1、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其主动性也是由实在的世界结构所支撑的,他上受惠于天,下托福于地,因而其主动性不能朝着破坏其基础的方向发展,而应赞天地之化育,守万物之生机,这是天道—地道—人道三元辨证关系对人道的最基本规定;2、既然人是天—地—人三元运动中的一元而又有主动性,那么,他在“赞天地之化育”和“守万物之生机”的同时也有权力发展自己的主动性。所以,新整体主义文艺学是对前主体论文艺学和主体论文艺学的共同超越,指向全新的文艺学形态。

新整体论文艺学是个开放的概念:所有真正超越了主体—客体二分法而又承认人的主动性的文艺学都是它的可能形态。从目前可以预见到的范围而言,下面三种文艺学将构成其主流形态:1、生态文艺学;2、新道论文艺学;3、存在论文艺学。

1、生态文艺学

生态论文艺学是新整体论文艺学在当下的主要形态。它从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出发,系统地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要求超越主体论文艺学所推崇的人类至上观念和征服自然的学说。它认为人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不能将人凌驾于生态系统之上,而应以生态系统整体的平衡为终极价值尺度,以生态伦理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约束人的行为。文学艺术家必须结束对征服自然的歌颂,发现生态系统整体的和谐之美,倡导人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友好共处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建立生态文艺学的工作已经开始,鲁枢元教授多次撰文阐释生态文艺学的基本观念。(21)曾文成教授则出版了《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22)可以预见,二十一世纪将是生态文艺学渐成主流的世纪。但是我们在倡导生态文艺学时也应注意到:生态文艺学的视野还局限于生态/生命领域,其根本原则是维护生态平衡和敬畏生命,而生态系统不过是自然界和宇宙的一部分,所以,生态文艺学的视野虽然比主体论文艺学广阔,仍是有视野局限的文艺学。

2、新道论文艺学

新道论文艺学是东方文艺学可能的后现代形态。这里所说的道既不是纯然的天道或神道,也不是在文艺复兴以后处于至高无上地位的人道,而是天道—地道—人道三元统一的道。天道、地道、人道由于人的实践而交道,乃是文学艺术产生的机缘。有天—地—人三元的交道,人才能知—道、说—道、弘—道,才有文学艺术。由于我们所讲的道是天道—地道—人道的三元统一,所以,后现代的道论文艺学不是对中国古代的道论文艺学的简单复归,而是肯定人的主动性的文艺学体系。它与中国古代的道论文艺学有根本的区别:(1)中国古代道论文艺学中的道主要指的是天道,所谓体道、明道、弘道的终极目的是认识天道并因而赞替天地之化育天行道,新道论文艺学则认为人道是不能归结为天道的本体性存在,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价值和尊严,充分肯定人在赞天地之化育的前提下自我筹划、自我创造、自我生长的能力和权力;(2)传统道论文艺学的理论视野集中在人道对天道的倾听、遵从、弘扬上,对社会之道即世道的具体结构的探讨几乎是空白,缺乏社会本体论这一维,而新道论文艺学则致力于自然本体论、社会本体论、人类本体论的统一。虽然这种意义上的道论文艺学作为体系尚不存在,但其观点散见于国学功底深厚而又具有当代意识的文艺学家的论述中。由于新道论文艺学的独特性,其建构过程固然要吸收西方文艺学的逻辑建构方法,更要发现汉语自身的可能性空间,因而它的成功建构将使中国文艺学超越后殖民语境。

3、存在论文艺学

存在论文艺学乃是新整体论文艺学另一种已经诞生的形态。由于存在(Being)是一切存在者(beings)之存在,人不过是诸存在者之一,所以,存在论文艺学自在地意味着对主体论文艺学的超越。(23)它的基本逻辑前提是:人与其他事物最原始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存在者与另一种存在者的关系;人之独特性在于他能够主动筹划自身的存在并让其他存在者重新结缘,成为存在的发明者和守护者。所以,文学艺术在其更高阶段必然要从“人学”进展到“存在学”,与此相应,文艺学要完成从主体论到存在论的转型。存在论文艺学在西方的最大代表当推后期海德格尔。这位诗人哲学家在《诗•语言•思》等后期著作中建构出存在论美学,其中也涵括了存在论文艺学的始初形态。他认为对存在的遗忘是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因此,拯救之路必须从回到存在开始。回到存在的前提之一是超越主体—客体二分法,恢复人与世界最原始的关系,重新发现人的人性和物的物性。现代性理论将物当作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当作质料和资源,忽略了物的独立和自足品格,无法认识物的真正物性,自然也无法为人的人道找到最确切的位置。那么,物的物性从根本上说是什么呢?海德格尔通过细致的诗意之思指出:在任何一个世内存在物中都居住着大地和天空、神圣者和短暂者(人),所以,物是天—地——人—神四元的聚集。(24)不仅物是天—地—神—人的四元聚集,而且,世界也是天—地—神—人四元的统一:“这种大地和天空、神圣者和短暂者纯然一元的转让的反射活动,我们称之为世界。”(25)从这种全新的存在论—世界论—人论出发,海德格尔得出了艺术作品的本性是“存在者的真理将自身设入作品”(26)、“人言说在于他回答语言”(27)、“话语是嘴的花朵,在语言中大地朝着天空开放”(28)、回到本性中的人将致力于“守护中的参与”(29)、“诗意是人类居住的基本能力”(30)等美学和文艺学观点。尽管后期海德格尔的学说有将人的主动性定位偏低的局限,但总的来说它指出了建构存在论文艺学的基本思路。

上述三种形态的新整体论文艺学都是对主体论文艺学乃至现代文艺学的超越。由于它们的诞生,以主体论文艺学为典型形态的现代性文艺学已经暴露出致命欠缺,因此,重写文艺学成为文艺学家们在新时代必须完成的使命。本文作为对主体论文艺学的解构和新整体论文艺学的导言,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概略地论证重写文艺学的可能途径。

1、文艺起源观

被主体论文艺学所认同的文艺起源论——如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都是从人的活动出发探讨文学艺术的起源。这固然没有错,但人的活动依赖于天—地—人三元的总体运动所造就的机缘,所以,仅仅着眼于人的活动而忽略三元的整体运动,就不能在最本源的本源处理解文学艺术的起源。没有天—地的二元运动,就没有人,自然无所谓文学艺术,同样,只有天—地的二元运动而没有人的劳作,文学艺术也就失去了其直接创造者。因此,对文学艺术起源的最恰当言说只能是:天—地—人的三元运动是文学艺术最原始的起源,人的活动作为对天—地—人三元的创造性聚集乃是文学艺术诞生的直接动因。前现代文艺学虽然承认天—地—人三元运动是文学艺术产生的根源,但对人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地位过低(如柏拉图的回忆说和刘勰的原道说都把人放到从属的位置),主体论文艺学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人的主体性当作文学艺术的绝对源泉,忘记了天—地—人三元的整体运动对于文学艺术产生的本体论意义,所以,前现代文艺学和主体论文艺学都应该被超越,代之以全新的文艺起源论——以承认人的主动性为前提的天—地—人三元互动理论。

2、文艺本质论

“文学(艺术)是人学”乃是主体论文艺学的基本命题。它的含义是:文学艺术是由人创造、以人为中心、为人而存在的活动。这个定义虽然对超越神本主义和物本主义的文学本质论有积极意义,但其人类中心主义的偏狭视野使得它未能揭示文学艺术更本质性的本质: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说是天—地—人三元运动的文学艺术化,因而文学艺术大于人学,人学不过是文学艺术的一部分。文学艺术不仅仅大于人学,而且大于生态学或纯然的自然本体论,因为文学艺术乃是表现天—地—人三元运动的整体学。

3、文学功能论

以主体论文艺学为典型形态的现代性文艺学对文学艺术的看法是人本主义的。无论升华说、美育说、实践说、自由创造说或自我表现说,其着眼点都是文学艺术对人的意义。这种文艺功能观在更广阔的文艺学视野中显露出其欠缺:见人而忘物,忽略了人不过是生态系统乃至宇宙的一部分,因而孤立地谈论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把文学艺术的功能定位得过于偏狭。既然人不过是天—地—人三元运动的构成,那么,守护—参与—表现此三元运动必然是文学艺术的总体功能,亦即,既要实现人的人道,又要赞天地之化育,守万物之生机,将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宇宙关怀、存在关怀统一起来。与此相应,文学艺术家不仅仅是社会的良知,也应是“天地之心”或“宇宙的良心”。

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展示了重写文艺学的可能途径,其目的并非是言说新整体论文艺学的典型,而是对某种可能性的预演,由于不存在一个绝对在先的文艺学供我们重写,所以,这里所说的重写实质上是建构。建构新整体论文艺学的具体行动会产生我们现在意想不到的可能性。这正是建构的魅力所在。我们为正在诞生中的新文艺学命名和正名,意在于呼唤更多的文艺学家走上建构新整体论文艺学的大道。

(1)如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就极力颂扬文学创作乃至日常生活中的主体性,推崇“发挥个性,为至高之道德”、“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主我扬而尊天才”等个体—主体性原则。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46—56页。

(2)(3)(4)(5)(6)(7)(9)(10)(11)(12)刘再复《文学的反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46页,第55页,第46页,第50页,第54页,第58—59页,第91页,第92页,第47页,第66页。

(8)(16)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

(13)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集》,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77页。

(14)(18)(24)(25)(26)(27)(29)(30)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104—106页,第158页,第159页,第158页,第36页,第183页,第183页,第193页。

(15)徐刚《绿色宣言》,当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32页。

(17)《道德篇》,湖南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54页。

(19)《周易》,湖南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336页。

(20)《中国青年》1960年第15期(当时《中国青年》为半月刊)。

(21)参见鲁枢元《走进生态领域的文学艺术》,《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22)见《当代文坛》2000年第5期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