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地理课

小学地理课范文精选

小学地理课

小学地理课范文第1篇

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由此笔者认为说:地理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最活跃的动力;是产生地理学习强烈求知欲的“激素”;是学生能否较好掌握地理知识的关键。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然而,促使学生能否具有学习地理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笔者认为,教师形象(这里的形象不仅包括教师的外在的,还指教师内在的素质)树立的良好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现代教师而言,首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博学的理论知识,还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精通大纲,关注社会发展,勇于创新,不断吸收新鲜知识,对教材有驾轻就熟的能力。例如:黄河为什么会断流?应如何解决?为什么很多专家呼吁要炸掉三门峡水库?成语“泾渭分明”在地理当中怎样解释?根据材料和现实分析造成2007年我国大面积冰冻灾害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光靠课本的一点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综合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保持高度的热情,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调整自我。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特别是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更高。“我们不能拿昨天的知识教学生为明天服务”。只有不断的进行学习,我们的教学才会有足够的素材,才会被学生佩服,学生才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最后,对待学生要用“心”。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幸福的家庭当中,都是很有个性和叛逆心理的人。因此,笔者认为,只有用真心、爱心、耐心与他们搭建沟通和交流平台,用诚心去理解他们,才会博的学生的喜欢,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教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即以“形”诱“趣”。

二、以“法”为“基”

所谓以“法”为“基”,就是指教师应以传授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为教学的基础和根本目标。俗语云“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去学”。因此,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才是一位优秀教师的最终目标。由于地理具有时空性、广阔性、遥远性、运动性及循环性等特点。笔者认为,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三条:一是“列举问题法”,即预习时提出问题、听讲时针对问题、看书时巩固问题、作业时检查问题、总结时反思问题。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节内容时,通过预习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几类?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控制下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然后带着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再重温课本和笔记解决问题;最后通过作业检验问题和反思总结问题;二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于地理而言,地图是其第二语言,而且在地理考题中,无图不成题,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去看图、读图、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以及从图中寻找切题点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如果掌握了这种能力,在考试中将会受益匪浅;三是用歌诀及形象事物替代法帮助记忆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例如,记忆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时,可以编歌诀为: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内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记忆我国某些省级行政单位轮廓时,可以用一些形象事物代替,如江西像人头、内蒙古自治区像翱翔在空中的老鹰、山东像翘起的大拇指、台湾像纺锤等等。。。。。。

三、以“具”辅“教”

地理可谓海纳百川,文理兼容,包罗万象。上至广袤的宇宙空间,下至地球内部几千千米处。有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光凭语言很难解释清楚,所以必须借助于一些地理教具来辅助教学。如地图、地形图、课本插图、影片等,尤其是多媒体课件能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非常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学习行星运行轨道特点时,可用flash动画演示一下,就能让学生感受的其特点。再如,在学习《旅游资源欣赏》时,可用些照片展示,同时也能通过地理的“美”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综上所述,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益的前提和动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质量升级的关键,而教师形象树立良好与否则是学生是否学习兴趣的根本保证。这是笔者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益的一些观点,其中必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同行们予以指出与批评,笔者将会感激万分;也会不断改进,与时俱进,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小学地理课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低效现象;自主学习

由于长期以来地理学科的“边缘化”地位,导致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些低效现象仍未能有效避免。这些低效的现象削弱地理学科整体教学效果,制约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以下,笔者针对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低效现象进行归纳,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低效现象

(一)课堂提问的低效现象。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互动的主要环节。适当且必要的教学提问,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情感交流,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作为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在当前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这一形式被运用得不可谓不频繁。然而,过于放大提问的效用,将课堂教学由“问题”堆砌起来的课堂,则明显过犹不及。部分教师片面追求提问的效果,刻意地营造所谓“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而毫不顾及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和情况,这种舍本逐末、华而不实的问题式课堂不仅违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更与有效性教学背道而驰。除此之外,提问方式简单粗暴,提问内容零碎不堪,所提问题可有可无,这些都是目前高中地理课堂常常出现的低效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拖累教学进度,造成教学有效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丧失提问的意义,其实际收效甚微。

(二)自主学习的低效现象。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新的教学低效行为不断暴露出来。比如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只学其形、不知其意”,在实际教学中,开始冒着稀释课堂知识灌输密度的风险,过于追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并且将形式上的探究式教学和自主学习奉为“至理名言”。这一行为表面上看是顺应了教学改革,以实际行动践行新课程改革,然而实则是“旧瓶装新酒”,换皮不还芯,对教学效果毫无促进作用,只不过学生从过去的不大积极的听众,变成了积极的听众而已。当然,除了“换汤不换药”的自主学习形式外,还有一种“听之任之”的自主学习形式。后者完全以学生为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仅仅对提纲挈领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梳理,对所谓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就开始以旁观者的身份,在一旁观看学生如何讨论和争辩。处在“放养”状态下的学生,自主性和讨论自由的权利是保障了,在课堂上争辩得面红耳赤,然而在“轰轰烈烈”的课堂氛围之下,真正能学到的知识和成果寥寥无几。整节课就为一个或者几个简单的知识点争辩不休这类现象成为常态,耽误教学实践不说,而且稀释每节课知识的浓度,造成课堂教学“浅入浅出”,自主学习沦为一种形式。

(三)教学设计的低效现象。教学设计是构建高中地理有效课堂的保障。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当结合课堂教学主题、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时动向,设计和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重点。目前,低效的教学设计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处处可见,比如有的教师设计教学仅仅是通过将高中地理教材简单地进行组合、拼凑、拓展和加深,处理方式简单化、形式化,内容纵深度不够,横向延展度不足,教学设计还是拘泥于教材本身,未能有效跳脱出来。

二、造成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低效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产生以上几类低效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在于教师未能彻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教学中不自觉地便充当起课堂“主宰者”的身份,占据绝对的主导权,这与新课标理念格格不入。其次,教学实施不够科学,针对高中地理这门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于一体的课程,教师应当站在多元化的角度实施教学,不能将教学目标窄化而产生主次不明、层级不清的问题。

三、对策

(一)提高教师创设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针对课堂提问的低效现象,应当从教师方面入手,努力提高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教师开展课堂提问活动的关键在于所创设的问题要合理,且难度适中,教师在创设问题时,不能随意抓取,而应当费心思量,所创设的问题应尽可能地满足具有价值性、趣味性和思考性。还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掌握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并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等能力。

(二)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自主学习的低效现象,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将目光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同时积极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学生开展对话,为学生创造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勇于畅所欲言,勇于自主创新,勇于自我思索。

(三)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帮助学生学习吸收。针对教学设计低效的现象,应当着眼于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通过增加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专业化水平,开展引导式教学。引导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导”,这就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熟练掌握教材的重难点,能理清教材的体系与层次。在提升地理专业水平的同时,教师还要广泛地了解与地理学生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能够做到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

参考文献:

[1]王建梅.浅谈走出高中地理低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2(33).

小学地理课范文第3篇

【正文】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意蕴深邃,风格朴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20多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给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从这一理论形成以来、特别是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召开以来,理论界对其在内容上的丰富性,思想上的创新性、深刻性和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已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和卓有成效的探讨。相比之下,关于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价值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的研究却较薄弱。本文拟就此提出如下概略性意见,供学界同仁指正。

一、邓小平经济理论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

举凡社会科学,无不是以揭示其特定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为己任的。如果说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和成功之处在于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时代眼光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那么,作为它一个重要部分的邓小平经济理论,其首要的科学价值也在于比较系统地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

通观邓小平关于经济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在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问题时,总是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符合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以富民为目的,在各种建设与发展问题中抓住生产力发展这个决定性问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关联和互动中探求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从发展的目标与阶段、速度与效益、产业关联、科技与经济等诸方面的关系上疏理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方针,从而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道路。我国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是,现在还处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逐步摆脱不发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至少需要100年。在我国,搞经济建设,求经济发展,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也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经验。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地位上,坚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要求生产力要有更快更好地发展。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扭住这个中心不放。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度保证与目标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条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应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调节手段上,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要坚持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把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起来。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外部条件上,主张走开放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对外开放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要办好经济特区,使其成为引进国外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改革的窗口。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上,要实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第一步,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暖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依靠科技教育发展经济。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在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上,既要突出和保证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又要坚持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同步前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经济建设与发展有一定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政治环境。

总起来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方向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发展过程与最终目的的统一,贯穿和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要求。

由于上述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就使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呈现为一个建立在生产力的解放发展基础上的,具有一系列符合中国特定国情、反映时代特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机制做保证,其基本运动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客观历史过程。这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就不再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单纯依照领导人物的主观判断随意运作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由此被置于坚实的基础——具有客观运行规律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基础——之上。

由邓小平经济理论所初步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规律的正确性,已经和正在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不仅解决了普遍贫穷问题,而且基本实现了从暖饱到小康的跨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历史创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之所以如此,就因为邓小平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航船导入了正途,引导中国人民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找到了规律,获得了较多的自由。

二、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正确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提供了认识坐标

社会主义由理论向实践的跨越,从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迄今,已有80多年历史。在这期间,社会主义既经历了二战后由一国变为多国的大发展,也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造成的大面积倾覆,更出现了自80年代以来有12亿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历史景观。8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原因很多,经济没搞好是一个重要原因。经济是基础。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路子是否对头,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国运的盛衰。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加以总结,对于更清醒地选择建设道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在21世纪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以什么为认识坐标?像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之类的“新思维”当然不行,单纯从马、恩的本本出发也不行。正确的选择只能是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价值判断坐标。邓小平经济理论是20多年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论。只有以这个理论作为判断成败得失的标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指导,分析80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起码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搞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首先在于它提供了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本点就是邓小平同志一再倡导和坚持的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上,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列宁是一位善于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伟大革命家。但在十月革命后领导俄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也曾有过正反两方面经济教训。他曾先后领导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前者虽然适应了战争的需要,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但在经济上包含着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早搞共产主义式分配等因素,脱离了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情,因而不完全成功。后者则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自由贸易,调动农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比较符合俄国国情,因而取得了成功。邓小平在谈到2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时明确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1]

其次,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起来之后,必须迅速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始终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生产力均有迅速和巨大的发展。但有两种情况的出现曾严重影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导致“中心”错位。一是大搞阶级斗争。斯大林曾于1937年后提出“阶级斗争尖锐化”,大搞党内清洗。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而导致“”十年动乱。二是生产关系剧烈变动和升级,追求一大二公三高,急于向发达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过渡。结果,贻误了经济建设,没有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能以别的什么为中心;只能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而不能以其他来代替这个根本任务。

第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认为,商品经济是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商品经济就会消亡。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认识不符合社会生活发展的实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表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因此,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武器、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武器,而不是祸害。

第四,社会主义经济应当走开放发展之路。社会主义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在同资本主义的合作、竞争和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否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同资本主义做斗争的同时,加强同资本主义的合作和竞争,走开放发展之路,是关系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经济国际化和知识经济、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开放发展更是必然趋势。在这个问题上,斯大林在战后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依赖“经互会”搞内部交流,中国一段时间内不能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批“洋奴哲学”。这都助长了孤立主义,影响了经济素质提高和经济高速成长。教训是深刻的。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大力倡导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强国之路。证明了开放发展之路不是可走可不走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战略,切实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处理好重大比例关系。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起点普遍较低,革命胜利后,出于各方面的需要,大都执行了一种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不分条件地长时间执行这一战略,则造成了许多重大经济关系的失衡。主要是:过分注重生产资料生产;忽视生活资料生产;积累率过高,积累与消费失衡;经济发展的速度高,效益差,人民得实惠不多;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基础不牢。以苏联为例,1953年(斯大林逝世)与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比,生产资料工业生产增长了45.5倍,消费资料工业增长了7.8倍,农业增长了0.46倍。农、轻、重增长速度之比为1∶17∶99。粮食产量1953年还比1913年减少了350吨[2]。此后苏联虽然在农业发展上着力不少,但成效一直很差,为了同美国争霸世界,以军工为龙头的重工业比例一居高不下。在这个方面,中国在建国后的前30年中也有很深的教训。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制定了分三步走、用100年时间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工作中既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始终坚持速度、效益、质量的统一,坚持以富民为目标;既强调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先导,又不放松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说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处理好重大的比例关系,把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搞对头。否则,则欲速不达,事倍功半。

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归结起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建设方向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和时代眼光,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指明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目的,从而廓清了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种种谬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认识。在这一新的认识指导下,邓小平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大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其中的根本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

这样,邓小平就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出发,以实践为依据,成功地总结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世纪发展的基本经验教训,并初步作出了系统、科学的回答。

三、邓小平经济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发展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在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成功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理论,同时也就必然成为能够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未来实践发展指明基本方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一再庄严宣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充分表明了,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将长期坚持邓小平经济理论指导的决心和必然性。

鉴于邓小平经济理论还在发展中,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都会有变化,在考察邓小平经济理论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导意义时,应着重从更具一般意义的理论层面上加以把握,既要坚持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具体理论观点,更要坚持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其精髓。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国情特点的经济建设道路。在这个前提下,还应遵循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指导,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如下重大关系。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尤其是在初级阶段,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经济上去了,一切经济社会问题会迎刃而解。但要牢记,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民的利益,发展人民的利益,达到共同富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或如马克思所说,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由贫穷——温饱——小康——富裕,进而达到全面、自由发展状态,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这个进程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核心是人的发展。必须把两者统一起来,使人的发展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使经济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

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抓住不放。但是任何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的生产。当着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需要时,这种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这就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坚持改革,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既不能脱离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需要任意提高、随意变革生产关系,也不能固守已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生产关系不变。要善于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合理调节,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经济制度完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坚持,不能动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长期稳定。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体实现形式的经济管理体制,则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不断加以改革调整。不坚持和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点,改革就会走偏方向。不改革经济体制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不能很好地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改革,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好变与不变的辨证法。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搞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充分运用价格、供求、竞争等调节机制和杠杆提高资源配置效益。这是积社会主义经济在本世纪发展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认识。对此,应坚定不移。但市场机制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自发性、盲目性、短期利益指向等。基于这一原因,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通过计划手段的合理运用,如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搞好总量控制、抓好重点建设等,实现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结合,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灵活、高效和经济运行的协调、稳定。

速度、效益、质量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使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速度。但不能不切实际地追求高速度。我们所要的是有效益的、没有水分的、扎扎实实和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速度。只要产品质量好,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发展速度越快越好。只有实现速度、效益、质量的统一和结合,才会有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科技、教育的关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将日益突出。社会主义经济的未来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和教育,自觉地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要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尤其应注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教育发展必须跟上。科技教育要通过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和机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以经济、科技、教育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结合,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动力,稳定是发展与改革的基础,三者互为条件。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发展中,既要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又应注意研究改革的方式,方法,尽量减少改革成本,避免过大的社会震动。切忌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群众的承受能力,过急过频地搞生产关系变动。应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比例关系和利益关系,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为改革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发展与改革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推进发展与改革。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总之,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着眼于邓小平经济理论与未来经济建设实践的结合,着眼于邓小平经济理论基本立场、观点的应用,通过对影响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关系的正确认识、分析和处理,不断赢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发展,新成就。

四、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诞生以来先后形成了互相联系的两大部分。一是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己任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这一部分的理论任务是由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来承担的。虽然,资本主义至今仍在发展之中,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也还在继续和深化,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其理论的严整、科学却是不容置疑的。在千年交替之际马克思在由西方权威媒体根据公众意见遴选的千年思想家中名列榜首,充分说明了他的科学思想——首先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思想——至今仍受到包括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广大民众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人民大众的认可。

另一个部分是以揭示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己任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部分的一些理论原则是由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作为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提出来的。其基本理论形态和体系则是在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后,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1919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至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生存发展了80多年。在这80多年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先后经历了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17年10月至50年代初社会主义在苏联—国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产生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形成了斯大林经济学说。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特别是他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和晚年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的结合,提出了若干有别于马恩预测的新思想、新观点,极具科学价值。但由于他领导俄国经济建设时间短,逝世过早,探索没有进行到底。斯大林经济学说是斯大林在长期领导苏联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苏联30多年经济建设经验的反映。这一学说集中体现于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全面贯彻于1954年出版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由于这一学说所反映的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在那个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史上具有原创性和唯一性,且理论系统、体系完整,因而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产生过重大而广泛影响的理论形态。这一学说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传播苏联经济建设经验,鼓舞社会主义者的信心和斗志,培养经济理论骨干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抹煞。但由于苏联经济建设经验自身具有的历史局限性,由于这一学说总起来看只不过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写,排斥商品经济,限制价值规律的作用,因而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历史的局限性,已不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需要,被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称之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或“苏联范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多国实践及理论探索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各国,对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斯大林经济学说先是学习、照搬,继而是批判、探索。苏联自身从50年代后期开始也对原有体制进行了调整改革。中国在成功地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探索。党的“八大”前后,提出“以苏为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八大上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此后,又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现代化建设目标、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以及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管理经验等方面发表了许多正确意见,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苏联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也造就了一批思想活跃的经济理论家,产生了一批各具特点的探索性改革理论。利别尔曼(苏联)以利润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思想、卡德尔(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和自治制度理论、奥塔·锡克(捷克斯洛代表)的“第三条道路”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理论、布鲁斯(波兰)分层决策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理论、科尔奈(匈牙利)的短缺经济理论等,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这一阶段的探索总的取向是批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探索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主张给企业以经营自主权,扬弃苏联式的重重轻农、重生产资料生产、轻生活资料生产的建设路子,主张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由于这一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各国均未根本摆脱苏联经济模式和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作为现实经济运动过程反映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还是分散的,不系统的,远未实现根本性变革和创新。其积极作用是,为以后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基础和丰富的思想素材。

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末至今,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探索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主义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剧烈震荡。作为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发源地的苏联和东欧各国政治经济改革全面转向,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宣告失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也因此走到了历史尽头,宣告了失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社会主义发展低潮和逆境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实现了全面创新和发展,其标志就是作为邓小平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产生。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是邓小平同志以战略家的眼光总结3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本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得失,特别是在总结70年代末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已被中国这个社会主义东方大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评价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时曾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同样,我们也可以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历史地位作这样的评价: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

邓小平经济理论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继承借鉴而不照抄照搬,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道路,拓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法的新内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遵循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的精髓。邓小平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分析国情,观察和思考中国经济建设道路问题,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进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划了分三步走、到20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诸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高质量,讲求效益,抓战略重点,重视农业和基础产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等一系列理论和政策,解决了中国经济建设的道路问题。邓小平经济理论主张,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注意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注意学习借鉴外国经验,但搞本本主义、照抄照搬别国情经验从来不能成功。正确的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大胆探索,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特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道路。

第二,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整体思考和把握中,探索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和科学回答,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内容发展的新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是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论证并研究其实现的经济条件的科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回答表明,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是一个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客观经济运动过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今后发展的方向,就是依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揭示在生产力解放发展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然性及其条件和机制。这样的经济学从根本上区别于鼓吹或默认阶级剥削及两极分化合理性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也不同于鼓吹普遍贫穷,忽视生产力发展,急于搞生产关系变动,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忽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是以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生产力解放发展为基础和动力,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关系的平等为特征的经济学。

第三,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出发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成败得失,对困扰和制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作出科学判断,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新突破。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国力的竞争,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机制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制度文明对经济运行发展的有效调节和积极促进作用不可替代。而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恰恰在这些事关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上,缺乏锐敏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囿于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同志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出发,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先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引致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刻变革和发展,使这一理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原则又体现了时代特点,较好地适应了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小学地理课范文第4篇

所谓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实质按照中学地理的新课程标准,结合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中,“有效”是教学的关键,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情况,可通过多种形式考察判断学生能在课堂中学到什么,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目前,有效教学主要分为三方面内容,分别为:第一,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教学,能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愿意学习”,以愉快、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开展教学;第二,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就应该明白这堂课的意义,学生在这堂课中应该学会什么、掌握什么、了解什么;第三,重视方法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采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开展教学。

二、新课程理念下开展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几点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

在地理教学中,问题环境的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建立完整的教学问题环境,不仅能够顺利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以必修Ⅱ的“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说一段过渡语,以顺利地将教学内容接引到课堂上。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说:“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在最近的几十年时间中,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非常迅速,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已经实现了全国公路网的覆盖。可是同学们,如果有一天学校想要组织一次旅游,从×地到×地,打算通过铁路到达目的地,你们知道应该怎么走吗?为了让大家不迷路,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页,我们来一起学习《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在创设问题环境中,教师先通过一小段间断的语言,分析了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再指出一个假设,用“学校组织旅游”的话题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会迅速想到:“去旅游?到哪里旅游?靠什么样的方法到达目的地?”;最后,教师用“迷路”的字样缓解课堂气氛,缓解枯燥的课堂环境。

2.合理应用提问艺术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提问艺术,转变传统的“明不明白”、“对不对”等地段的问题形式,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教学问题,促使学生不断沿着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准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说:“××同学,请你站起来,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学生站起来之后,教师可以问:“××同学,城市机构划分的情况是十分普遍的,那么你知道城市功能区划分的表现是什么吗?”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就能从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等几方面简单的回答教师问题。之后,教师可以问:“其实城市的功能区划分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请你以本市为例,讲述一下城市功能区的划分情况。”与之前的问题相比,这个问题的难度明显增加,学生必须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再问:“你对本市的城市功能区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你能说一说我市城市功能区划分存在什么问题吗?如果你是市长,请你提出几点解决措施。”教师的连续提问,会促使学生不断的沿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保证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3.合理利用教学案例

小学地理课范文第5篇

(一)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自古以来,博学的最高境界即为“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在今天却恰恰相反,很少有这样的评价体系,人们对于天文地理知识普遍是忽视和陌生的,学生在学习中也把地理课当作“小课”,多半只是应付了事,毕业后,对于天文地理也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建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感官能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发现有很多人方向感极差,没有主观的立体的对空间的思维能力。而这正是由于地理知识方面的欠缺所导致的。因此,这种思维能力应从地理教学中得以培养和锻炼,教师通过高中地理的高效课堂的建立,注重地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加强教学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因时因地制宜,将地理学科中专业的空间立体思维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提高和理解这种思维形式,建立空间思维感官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素养和水平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水平也应做出相应的提高,以满足教育发展和学生对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就是要更加强调教师的高效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效课堂的建立,促进了教师在教学素养和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建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方法措施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教学体系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非常强的学科,如果高中地理教师不能科学合理地构造自己的教学体系,就不能将其更好地言传身教,学生在课堂上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授课前期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明确教学目标,并对教学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估。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在讨论和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为地理教学注入新鲜活力。建立科学实践实验平台,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课堂的高效推进。

(二)以兴趣教学方式为主导,建立科学的教学导入模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而学生的自主性的原动力来自于他们对于学科的兴趣。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如果对学科产生兴趣,便会在这方面提高非常快,兴趣是学生的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长中应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从形、声、文等各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并运用科学正确的教育方式加以疏导,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助力学生做到心身具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延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探讨研究精神,以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为高效课堂的建立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提问式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新课改要求教师注重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结合,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从提问中不断加强对学生心灵的吸引力,以达到理想高效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逐步掌握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用之于实践。这种提问式教学,在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地理高效课堂的进一步实现。

(四)建立完善的师生评价系统教学改进过程是一个学生与教师共同推进参与的过程,只有师生的共同参与努力才能实践教学与学习的共同的进步。制定完善的师生评价机制,是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教学在实践当中必然会出现盲点和不足,而这些教师自身是无法知晓的,他们往往通过学生的反馈评价才能够认清自己在教学过程存在的瑕疵,才能知道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真正需求。相应地,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知识掌握水平的评估和判断,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的引导,使教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建立完善的师生评测系统,可以推进实师生之间的有益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和完善教学体系,改善教学质量,促进高效课堂的健康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