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投资理财专业

投资理财专业范文精选

投资理财专业

投资理财专业范文第1篇

一、高校教师投资理财市场特点的统计调查

本文通过互联网和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苏州地区大学教师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以授课大一至大四的教师为调查对象,以苏州各大院校为单位展开此次调查。本次调查时间为0年8月—月,共发放问卷份,回收4份,回收率%(由于时间关系,此次调查样本数量不够多,后续研究将进一步完善)。本次样本调查中,男女性别的比例分别为43.28%和.%,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教师的比例分别为18.65%、25.81%、34.65%和20.89%。

(一)大学教师的收入来源及可用于投资理财资金的调查

统计显示:大多数教师主要收入来源于工资,有三分之一的大学教师会做一些兼职来提高收入,较少有大学教师收入来源于各类金融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大学教师收入渠道较为单一。68.24%的大学教师每月可投资理财的额度为00元以下,只有4.22%的大学教师每月可投资理财的额度为3000元以上。

(二)大学教师对投资理财业务了解渠道的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教师是从网络上得知投资理财业务的,也有一些教师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和报纸得知的,而剩下的是通过观看电视宣传得知的。数据显示,95.59%的大学教师都知道“存款”这个个人金融业务,68.35%的教师知道“黄金投资”理财产品,.27%的教师了解股票、外汇等其它理财业务。这说明:网络的普及在大学教师对各类投资理财业务的了解和认知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缺乏对大学教师金融知识的教育,缺少对大学教师金融投资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教师投资理财行为基本情况的调查

1.大学教师购买“理财产品”的频率统计调查数据显示,12.16%的教师偶尔购买理财产品,.%的教师经常购买理财产品,这说明一般购买过理财产品的教师都会再次购买。2.大学教师购买“理财产品”目的统计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发现有小部分的教师选择了“学习理财知识”,大部分教师还是为了增加收入。理工和金融专业的教师选择学习理财知识和资产保值的较多,艺术、文史的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为了增加收入,因此,购买理财业务的目的也受专业的影响。3.大学教师购买“理财产品”时对其风险的了解程度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1%的教师购买理财产品时了解其风险程度,33.79%的教师对自己买的理财产品风险程度不了解。进一步分析可知,教师对理财产品风险程度的了解也与专业方向有关,金融类专业的教师对理财产品风险程度比较了解,而其他专业就不太了解了。4.大学教师购买“理财产品”时对其收益的了解程度统计调查数据显示,82.43%的教师了解理财产品的收益,17.%的教师不了解理财产品的收益。与上一个结论相结合,可知:不少教师只看到了理财产品的收益而购买,并不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程度。5.大学教师对“理财产品”业务的满意程度统计和继续购买意愿统计调查数据显示,.%的人对业务表示满意,只有2.7%的人不满意。大部分愿意继续购买理财产品,少部分人不愿意继续购买理财产品,这说明理财产品给他们带来了实在的好处。

二、影响高校教师投资理财的原因分析

(一)非金融专业的教师对于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认识不足,购买意愿较低

不同专业的教师购买理财产品的意愿程度也不相同,金融类院校的教师,大多会去购买理财产品。金融类院校开办的理财活动比较多,经常组织理财相关的培训和比赛,投资理财的课程交流也很多,与金融机构联系频繁。非金融专业教师,他们对于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认识不足,往往对于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也较为冷淡。

(二)消费剩余资金不足,家庭理财意识淡薄很多大学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房贷压力大,子女教育培训费用高,自己业务进修、照顾老人和必要的社交需要钱,最后剩下的钱又害怕上当受骗,不敢去理财。不少教师觉得自己首要的目标就是教书育人,认为理财没什么必要。

(三)不良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处理不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高校不少青年教师是海归,在国外学到了超前消费的理念,回国后收入基本用于消费,吃大餐、购豪车、穿名牌,每月所剩无几。高校教师是公职人员,银可以享受消费信用贷款,几个银行加一起可得到上百万的贷款,他们往往把这样的贷款在满足自己消费后用于投资理财,产生巨大风险。

(四)高风险的投资理财产品,教师们购买意愿较低风险程度不同,教师购买理财产品意愿也不同。大部分金融专业的教师了解自己所购买的理财产品的风险程度,即使风险高一些也会用组合投资的方法去化解风险。但其它专业的教师,不太了解自己所购买理财产品的风险程度,只了解收益,遇到高风险,购买的意愿也会变低。

三、完善高校教师投资理财市场的一些建议

(一)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教师理财氛围不是财经类的高校,可以开设投资理财选修课,请财经院校的教师来讲课,让本校教师去旁听,去交流。课程应突出易懂性,实用性要强,以便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课程学习,提高教师理财方面的知识。如果是财经类高校,学校应拓宽和加深理财课程,开设模拟理财交易实训课程,定期举行理财讲座和比赛,鼓励教师参与。高校要与金融机构广泛联系,邀请专业人士到高校专题演讲,担任大学教师的理财顾问。加强家庭理财的建设。家庭购买了理财产品,就会让教师们认识到理财产品的特点,学习理财业务知识。教师们也会跟家人讨论理财产品,培养家庭对理财的兴趣,增强家庭的幸福感与稳定性。高校鼓励教师用剩余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传授有关理财的知识和经验,加强投资理财的技能交流,稳步提高投资理财的收益。

(二)金融机构要优化理财产品设计,加强营销管理大学教师理财产品的特点是资金门槛低,能随时变现,持有周期短,操作简便,信息公开透明。根据大学教师风险偏好不同,设计相应风险类型的理财产品。例如,为保守稳定型大学教师,设计风险低和收益低的理财产品。为均衡型大学教师,设计风险和收益平衡的理财产品。为风险型的大学教师,设计高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优化理财产品设计,满足大学教师多样化理财需求。金融机构要在强调理财收益的同时充分揭示其风险性,提高理财产品的透明度。高校教师投资理财市场要进行客户细分,优化客户资源管理,采用网络营销方法,增强营销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完善大学教师理财市场的营销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用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真诚的态度让大学教师安心购买理财产品。

投资理财专业范文第2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与资金积累水平大幅递增。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农民投资理财观念滞后,金融理财渠道不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多种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我国农村投资理财状况较差的整体局面。因此,需从多种渠道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村家庭投资理财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投资理财;对策

农村家庭投资理财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合理利用家庭的财务资源,针对农村家庭各个阶段制定财务计划,将资金投资于各种投资渠道,如储蓄、股票、债券、保险和物业等,以取得合理回报,提高家庭的生活品质。

一、农村家庭投资理财的必要性

从宏观方面看,我国农村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60%,通过农村家庭合理的投资理财,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客观上必然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从微观方面看,虽然农民现在还不是很富裕,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个人储蓄能力的不断增强,家庭理财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培养农民的投资理财能力不仅有利于家庭经济效益的增长,而且有利于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使他们更加易于接受新事物、探索新知识。

二、农村家庭投资理财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理财主体素质较差

广大农民作为投资理财的主体,其自身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接受外界的信息也受到了一定限制,这就导致他们的整体素质不高,投资理财的能力有限。具体来说,表现在2个方面.1.农民投资理财观念滞后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基本会选择将多余的资金存入银行,先是选择活期存款,积累到一定数额后再转为定期存款。在大多数老百姓眼中,“投资理财”就是银行存款的代名词,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就已经很满足了,甚至还有很多年纪较大的人根本不知道“投资理财”为何物。2.农民的专业分析能力不强实现低风险、高回报的有效手段是有一套适合的交易系统,并严格按信号操作。但是,农村居民绝大部分不懂技术分析,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在有限的投资活动中也基本是“道听途说”,凭借自己的经验分析来作出决策,而且容易被他人的看法所左右,影响投资效果。

(二)理财客体数量不足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家庭的大规模开支依次是盖房子、娶媳妇、看病、购买生产资料,家里有大学生的,还包括供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对于收入不高的农民来说,扣除上面几项开支外,剩余的资金已经非常有限,这就决定了农民可以用来理财的资金数额小,而且是不固定的。所以,在理财产品的选择上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理财工具种类单一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只针对城市居民设计金融理财产品,而适合于农村市场的金融理财产品却比较少,广大农民享受不到商业银行的“大众化”服务。虽然证券投资基金的总量在不断上升,但目前农民首选的金融资产仍然是银行储蓄,许多收益比较好的金融产品由于在购买规模、购买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使许多农村居民望而却步,享受不到投资理财的好处。

(四)理财的保障性制度不完善

虽然现在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解决基本的看病问题和大病费用的有限额度报销问题。但是,在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居民养老主要仍然依靠土地和家庭,没有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前提下,一旦农民的财富遭受较大的损失,他们的未来就难以保障,这就使农民在作出投资决策时有很多的顾虑,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投资收益率而是资金的安全性,这就使很多具有高回报率的金融工具遭受白眼,不被农村金融市场所接纳。

三、农村家庭投资理财的改进措施

(一)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需要多管齐下。首先,政府应在这方面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定期举行免费金融理财课程的推广,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积极推出投资理财服务专栏知识。其次,银行、证券公司也应安排投资理财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开展投资理财讲座,在和农民的接触中关注他们的思想意识的变化,消除他们的一些偏见和顾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最后,农村居民自身也应多接触新鲜事物,紧跟信息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勇于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理财习惯,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合理配置资产,弥补资金短缺问题

一是通过盘活农村家庭已有资产,使资产保持一定的流动性。目前,农村生产用固定资产及经营土地的投入较多,变现能力较低,资产的流动性仍然不足,这就需要农村居民切实做到合理调整自身经济收入的分配,盘活已有的资产。二是灵活调整理财产品,随“生命周期”选择适当的理财产品,保证有充足的资金应不时之需。

(三)金融机构开发更多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

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村居民的理财需要,针对农村居民经济收入低、抗风险能力差、思想保守等实际状况,开发一些迎合农村居民理财需要和理财心理偏好的金融理财产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进入门槛高度、操作难易程度、收益的稳定性、手续成本费用量、风险大小以及变现和流通能力等,增强金融产品的吸引力,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进来。

(四)发展理财人,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

结合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银行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理财人,在贴近农村居民的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帮助农民进行专业的理财指导和业务活动。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种类和覆盖面,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险体系,使农村人民的生活更有保障性和安全性,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免除或减少农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从而更加勇敢地进行金融投资,增加资金收益。

参考文献:

[1]马文成,秦立娟.提高农民理财能力推动新农村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33-34.

[2]韩雪冰.吉林省农民理财现状与对策研究[D].株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3]黄海沧,周邦瑶.农民理财的供求分析[J].浙江金融,2008(8):29-30.

[4]宫德红,李苗苗.浅析农民理财现状的分析及应对策略[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3):109.

投资理财专业范文第3篇

一、什么是个人投资理财

个人投资理财简单来说就是对个人或者家庭所拥有的财富进行合理的、有计划的、科学的、系统的安排和管理,通过各种投资手段增进现有的财富值,以满足个人或家庭的正常生活需求。投资理财的形式包括:储蓄、证券、期货、收藏、保险、住房投资等等。个人投资理财是长期的对财富的一种管理的过程,一蹴而就是不可能实现财富短期的累积,需要人们从长期打算来考虑。

二、我国个人投资理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个人投资理财通不仅是财富的积累的过程,还是对财富的一种保障。我国的个人理财由于各种经济和文化的因素还处在发展阶段,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接下来介绍一些个人投资理财中常见的问题。

(一)人们对个人投资理财的认识不够

一方面,人们对投资理财的观念很多都还停留在传统的理财上,对理财的认识不够,缺少理财技巧导致理财水平过低。在我国,人们的投资方式相对比较保守,很多人都只接受储蓄这唯一的方式,在他们的潜意识中,除了储蓄,其他的投资理财方式都是风险投资。另一方面,盲目的跟从他人选择投资理财的方式,可能会使个人或家庭的状况失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个人经济状态不同、要求不同,对理财的选择也是不同的,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选择适合的理财方式确保个人和家庭的现实需求和未来支出的满足。

(二)专业的投资理财知识宣传不够

在我国,理财意识没有深入人心,金融教育知识缺乏普及,或普及范围相对较窄,一般个人和家庭都不够了解投资理财。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理财主要是对收益的宣传,大部分都没有宣传理财的风险知识,致使普通居民对理财的风险和收益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这样一个未知的选择下,人们往往不会去进行选择。相对而言,人们容易接受那些没有任何风险或者银行承诺能够保本类的基本的理财业务,比如储蓄,但这仅仅只是理财的一小个分支而已。人们只是浅显的认为,在银行进行的这些业务就是理财,从而导致了投资理财行业的发展仅仅是这些低风险或者说是无风险的理财产品上,不利于投资理财稳定全面的发展。投资理财的宣传不应只局限于小范围宣传,停留在传统媒介进行宣传,二应该拓宽宣传的渠道,加大宣传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让人们更全面更具体的认识到投资理财。

(三)理财产品不丰富

理财类型过于相似,选择性不高是制约理财业务发展的因素。比如在一些商业银行里,普遍都会给客户提供业务,代缴各项费用、保险等;定期为客户提供股市行情,国内外经济形势等信息;在客户办理业务时,银行适当的进行一些减免或其他优惠等。这些业务相对来说层次比较低,没有新颖性,容易造成同类似产品的出现。

(四)缺乏高素质的理财人员

投资理财业务的发展需要更多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现在很多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的人员很多都是在银行工作的员工,他们大多都是从事银行的基础的业务,对投资理财的认识不够深入,只会处理一些简单的业务,满足低层次的理财业务的需求。一旦涉及较为复杂的金融、资本、贸易等多个领域的业务时,难以满足客户的正常业务需求。具有高素质的理财专员还可以对产品进行开发和对投资进行组合设计。

(五)金融市场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各行各业的运作都需要有相应的规范和体系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才能保证正常高效的运作。个人投资理财也是如此,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各方的利益,促使其规范运转。在我国,金融市场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体制,我们可以看到,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都在不断的完善各自的法律法规制度,但是由于这些体制的建设还处在初期阶段,只是对其理财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相应的指导,但是要想完全解决在这些行业的理财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远远不足的。个人投资理财业务涉及的行业范围比较广,所以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要求更为严格,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阻碍着个人投资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

三、如何应对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出现的问题

(一)投资理财者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个人投资理财中个人的了解和认识是很必要的。目前在我国,人们对投资的意识和风险意识比较缺乏,投资者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多方面的了解理财的有关信息,树立正确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自觉加强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理财产品。另外,对投资理财有了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之后,理财者可以对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有基本的认识,发现自己被侵犯权益后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从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政策和体系,加强监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壮大,个人理财业务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证个人理财业务的有序发展,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虽然,我国通过法律法规对理财业务进行了规范和管理,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适应不了日益发展的个人投资理财业。为了保障各方参与主体的利益,可以建议理财业务的法律法规制定以下的内容:

1、对从事理财业务资质的要求。

应该具备能够专业理财的能力与素质,能够尽职尽责,诚信的履行受托的义务。

2、签订理财合同。

理财业务参与者双方应签订相应的合同,承诺并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3、理财机构加大信息公开。

理财机构应当诚信、真实、完整、及时、准确的向投资者说明相关的信息,比如投资风险、机构的资质、业绩、委托者的各项费用等等这些信息都要准确无误的及时的向投资者进行表明。法律法规可以规范的内容还有很多,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继续不断的完善。

(三)丰富理财业务内容,发展独立理财服务

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金融市场取得成功,需要树立具有竞争优势的理财精品,金融品牌已经成为现在金融行业竞争的核心所在。传统的理财产品容易模仿,发展寿命比较短,要想在客户心中留有印象,必须大力发展品牌效应,不断推出品牌化的理财产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才能在竞争中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在竞争中强化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是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主力,因为商业银行拥有绝对的客户群体,利于发展投资理财客户,目前商业银行一直在业务上发展,力求达到多方跨行的结合,商业银行已经是很多人理财投资的不二选择,但是为了金融市场的良性竞争发展,在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同时,也应加快发展独立理财服务,比如投资公司或理财公司,这种专门独立的理财机构的出现,是更专业高要求的投资者的选择,商业银行有其优势,但是毕竟它还需要涵盖自己分内的业务,所以,独立的这种中介机构的发展也是一种正确的趋势,在这样的一种良性竞争下,可以促使理财行业剑圣发展。

(四)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理财人员素质

不论是商业银行还是独立机构,对人才的需求都是一样的。专业的理财服务是具备金融、保险、税务、法律、证券为一体的,是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合适的个人理财业务是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所需要的,合理的个人理财可以实现资产增值最大化。因此,要加强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着的更专业的理财服务。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应该建立有公信力的理财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管理机构,以保证为金融市场的专业人才输送。

四、结束语

投资理财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员工;投资理财;状况

一、企业员工投资理财状况的统计调查

为深入了解企业员工理财投资状况,以分析和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自2018 年3 月——2018 年5 月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统计调查及分析研究。为了使统计结果具有随机性、普遍性、代表性,考虑到数据收集的可获得性及便捷性,此次调查采用统计学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河北唐山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问卷抽样调查。调查问卷的具体调查提问内容如下:(1)调查对象年龄、性别、学历、收入情况;(2)月基本生活费数额;(3)月消费水平、观念及方式;(4)月投资理财相关情况等四个部分,分别以填空、客观选择题、主观简答题、是非判断题等形式进行调查提问。根据最终所获得的有效的调查问卷得到相关统计结果。结果显示,对于企业员工的生活费来源及数额方面,近79%的员工的生活费来源于企业收入,近11%的企业员工有一定的业余兼职所取得,近6%的企业员工在外面有第二职业,且占比较大,近4%的企业员工目前停薪留职,主要从事企业工作以外的经营活动。对于企业员工的月消费水平方面,就该调查数据而言,近32%的企业员工的月消费水平在3000—3500 元之间,近43%的企业员工的月消费水平在3500-4000元之间,近15%的月消费水平在4000-4500 元之间,近10%的消费水平在4500 元以上。对于企业员工的月理财投资状况方面,有近79%的企业员工有理财投资活动,而21%的企业员工没有或很少进行理财投资活动。

二、企业员工投资理财存在的问题

投资理财观念不强,相关理财投资知识欠缺。从此次抽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结果及当前社会企业员工投资理财整体状况分析可知,企业员工整体理财投资观念不强、意识淡薄,相关理财投资知识的学习认知程度不高,由于多数企业员工都能获得稳定的生活费用等,大部门企业员工没有养成投资理财的日常习惯,对自身生活的经济规划有待完善。投资理财模式单一,目标不清、定位不准。从此次抽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结果分析可知,当前企业员工除参与普通银行储蓄存款外,主要投资理财的渠道和途径为“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手机APP 等平台,而参与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期货期权投资的企业员工在调查中所占比例极少。大部分企业员工对投资理财的目标认识不清,其原因是企业员工的闲置资金数额有限,进行一定的投资理财获得实际上是对资金的保值,在此基础上再求得一定数额的增值。相较于余额宝等系列线上日常闲置资金理财产品,股票、期货期权等投资理财活动风险性大、不确定因素多,故企业员工对此选择较少。投资理财与日常消费的关系处理不当,消费观念有待改善。根据此次调查结果统计数据结果可知,大部分企业员工在日常消费后,自身所剩余的闲置资金数额有限,很难再进行一定规模的投资理财活动以获得一定规模的收益,因此,大部分企业员工对相关投资理财活动的热情度、积极度不高。

三、企业员工投资理财状况的相关对策建议

要加强企业员工投资理财观念培育,进一步普及投资理财相关专业知识。相关培训机构应加强对广大企业员工的理财投资观念的教育和引导,开设系列经济学、金融学及投资理财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注重企业员工自身经济能力、经济状况的规划指导,不断完善理财投资教育体系。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依据企业员工自身的特点及需求,不断创新开发系列适合企业员工投资理财的金融产品。不断进行进课堂等系列投资理财知识、安全风险知识等相关课程培训,在理论与实践中全面提高企业员工投资理财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有关部门应不断加强互联网金融市场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监督管理,对违法违规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实体金融机构进行严格惩罚处理,切实保障企业员工的权益。企业员工自身也要全面学习金融经济、投资理财相关知识以提高自身风险防范和鉴别能力,以更安全高效地进行投资理财。

参考文献

[1]潘颖.居民个人投资理财规划[J].中国商论.2017(07)

[2]饶龙先.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05)

投资理财专业范文第5篇

一、高校教师投资理财市场特点的统计调查

本文通过互联网和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苏州地区大学教师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以授课大一至大四的教师为调查对象,以苏州各大院校为单位展开此次调查。本次调查时间为2020年8月—10月,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34份,回收率67%(由于时间关系,此次调查样本数量不够多,后续研究将进一步完善)。本次样本调查中,男女性别的比例分别为43.28%和56.72%,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教师的比例分别为18.65%、25.81%、34.65%和20.89%。(一)大学教师的收入来源及可用于投资理财资金的调查统计显示:大多数教师主要收入来源于工资,有三分之一的大学教师会做一些兼职来提高收入,较少有大学教师收入来源于各类金融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大学教师收入渠道较为单一。68.24%的大学教师每月可投资理财的额度为1000元以下,只有4.22%的大学教师每月可投资理财的额度为3000元以上。

(二)大学教师对投资理财业务了解渠道的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教师是从网络上得知投资理财业务的,也有一些教师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和报纸得知的,而剩下的是通过观看电视宣传得知的。数据显示,95.59%的大学教师都知道“存款”这个个人金融业务,68.35%的教师知道“黄金投资”理财产品,56.27%的教师了解股票、外汇等其它理财业务。这说明:网络的普及在大学教师对各类投资理财业务的了解和认知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缺乏对大学教师金融知识的教育,缺少对大学教师金融投资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教师投资理财行为基本情况的调查

1.大学教师购买“理财产品”的频率统计调查数据显示,12.16%的教师偶尔购买理财产品,56.76%的教师经常购买理财产品,这说明一般购买过理财产品的教师都会再次购买。2.大学教师购买“理财产品”目的统计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发现有小部分的教师选择了“学习理财知识”,大部分教师还是为了增加收入。理工和金融专业的教师选择学习理财知识和资产保值的较多,艺术、文史的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为了增加收入,因此,购买理财业务的目的也受专业的影响。3.大学教师购买“理财产品”时对其风险的了解程度统计调查数据显示,66.21%的教师购买理财产品时了解其风险程度,33.79%的教师对自己买的理财产品风险程度不了解。进一步分析可知,教师对理财产品风险程度的了解也与专业方向有关,金融类专业的教师对理财产品风险程度比较了解,而其他专业就不太了解了。4.大学教师购买“理财产品”时对其收益的了解程度统计调查数据显示,82.43%的教师了解理财产品的收益,17.57%的教师不了解理财产品的收益。与上一个结论相结合,可知:不少教师只看到了理财产品的收益而购买,并不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程度。5.大学教师对“理财产品”业务的满意程度统计和继续购买意愿统计调查数据显示,48.66%的人对业务表示满意,只有2.7%的人不满意。大部分愿意继续购买理财产品,少部分人不愿意继续购买理财产品,这说明理财产品给他们带来了实在的好处。

二、影响高校教师投资理财的原因分析

(一)非金融专业的教师对于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认识不足,购买意愿较低

不同专业的教师购买理财产品的意愿程度也不相同,金融类院校的教师,大多会去购买理财产品。金融类院校开办的理财活动比较多,经常组织理财相关的培训和比赛,投资理财的课程交流也很多,与金融机构联系频繁。非金融专业教师,他们对于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认识不足,往往对于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也较为冷淡。

(二)消费剩余资金不足,家庭理财意识淡薄

很多大学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房贷压力大,子女教育培训费用高,自己业务进修、照顾老人和必要的社交需要钱,最后剩下的钱又害怕上当受骗,不敢去理财。不少教师觉得自己首要的目标就是教书育人,认为理财没什么必要。

(三)不良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处理不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

高校不少青年教师是海归,在国外学到了超前消费的理念,回国后收入基本用于消费,吃大餐、购豪车、穿名牌,每月所剩无几。高校教师是公职人员,银可以享受消费信用贷款,几个银行加一起可得到上百万的贷款,他们往往把这样的贷款在满足自己消费后用于投资理财,产生巨大风险。

(四)高风险的投资理财产品,教师们购买意愿较低

风险程度不同,教师购买理财产品意愿也不同。大部分金融专业的教师了解自己所购买的理财产品的风险程度,即使风险高一些也会用组合投资的方法去化解风险。但其它专业的教师,不太了解自己所购买理财产品的风险程度,只了解收益,遇到高风险,购买的意愿也会变低。

三、完善高校教师投资理财市场的一些建议

(一)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教师理财氛围

不是财经类的高校,可以开设投资理财选修课,请财经院校的教师来讲课,让本校教师去旁听,去交流。课程应突出易懂性,实用性要强,以便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课程学习,提高教师理财方面的知识。如果是财经类高校,学校应拓宽和加深理财课程,开设模拟理财交易实训课程,定期举行理财讲座和比赛,鼓励教师参与。高校要与金融机构广泛联系,邀请专业人士到高校专题演讲,担任大学教师的理财顾问。加强家庭理财的建设。家庭购买了理财产品,就会让教师们认识到理财产品的特点,学习理财业务知识。教师们也会跟家人讨论理财产品,培养家庭对理财的兴趣,增强家庭的幸福感与稳定性。高校鼓励教师用剩余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传授有关理财的知识和经验,加强投资理财的技能交流,稳步提高投资理财的收益。

(二)金融机构要优化理财产品设计,加强营销管理

大学教师理财产品的特点是资金门槛低,能随时变现,持有周期短,操作简便,信息公开透明。根据大学教师风险偏好不同,设计相应风险类型的理财产品。例如,为保守稳定型大学教师,设计风险低和收益低的理财产品。为均衡型大学教师,设计风险和收益平衡的理财产品。为风险型的大学教师,设计高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优化理财产品设计,满足大学教师多样化理财需求。金融机构要在强调理财收益的同时充分揭示其风险性,提高理财产品的透明度。高校教师投资理财市场要进行客户细分,优化客户资源管理,采用网络营销方法,增强营销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完善大学教师理财市场的营销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用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真诚的态度让大学教师安心购买理财产品。

(三)政府要培育正确的消费观,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法制化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