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经济管理

农村经济管理范文精选

农村经济管理

农村经济管理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实证研究方法是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这既源于西方经济学实证研究传统的复归,也源于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理论工作者应很好地坚持这一方法,但也应在此基础上强化规范研究。

研究方法论规定着研究的出发点、路径及结论,因而在研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论进行考察,对于廓清当前农村经济研究指导思想、技术路线、成效并思考今后农村经济研究的方法论方向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考察

综观我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不难发现实证研究是主流方法。所谓实证研究是指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通过科学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或规律,然后通过科学的逻辑演绎方法推导出某些结论或规律,再将这些结论或规律拿回到现实中进行检验的方法论思想。体现这种方法论思想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侧重于廓清经济活动的过程和后果以及经济运行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而不使用任何价值标准去衡量“是什么”是否可取。

首先,实证研究是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在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中,理论工作者主要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现状分析、特征分析、模式分析、关系或原因分析、制度变迁分析、行为分析、绩效分析等。另外,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是我国农村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一贯传统,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调查分析、调研报告占有相当比重。同时,近些年来,在原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借用其它学科较为成熟的分析框架,在农村经济研究中逐步引入了案例研究方法,虽然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但却昭示了实证研究倾向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其次,农村经济研究中的规范研究大都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我国农村经济研究除了实证研究这一主流方法外,也运用了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是探讨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给出达到这种价值判断的步骤。由于我国农村经济正处在体制和结构转轨时期,对今后的体制、制度及经济运行与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设计自然纳入了理论工作者的研究范围。但绝大多数规范研究是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几乎所有的规范研究都是对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趋势实证研究成果的进一步理论提炼,从而使规范研究本身带有浓厚的实证研究方法论色彩。

二、实证研究方法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主流方法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原因:西方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传统的复归

以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为标志诞生的西方经济学古典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实证研究方法论传统。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们,以现实世界中大量的经验事实为根据,采用经验描述的方法,探寻事实的本质及各种事实之间的联系,并进而得出也同样属于经验性的结论和规律。尽管古典经济学家们在研究中也运用抽象演绎的研究方法,试图探寻错综复杂的经济世界各种事实与现象的具有抽象和一般意义的共性本质,但这种研究方法不仅不能增强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反而成了经济学家们建立各自理论体系的根据,最终也未能取得主流地位。以马歇尔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旧古典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方法论传统。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之后并一度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综合理论,并没有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传统,而是在研究中借用了大量的数学方法,使西方经济学呈现出明显的数量化特征,但同时也使经济学与现实经济世界相去甚远。随着实践的发展以及因新古典综合理论与现实的脱节而导致的理论“贫乏”,诸多所谓非主流经济学,如比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供给学派等,纷纷涌现出来。这些经济学分支或学派,虽然理论内容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理论都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以前经济理论脱离现实的理论假设、研究范式进行了修正,使经济学研究又回到现实世界中来,复归了实证研究的传统。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也越来越受到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影响,其实证研究方法传统及其复归,对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二)现实原因: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仍表现出很大的不彻底性,许多方面的改革还有待深化。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发展也因改革的滞后及原有制约因素迟迟得不到化解而进展缓慢。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正处在向纵深推进阶段,并具有很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主要体现在:(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土地制度改革还不深入,尤其是土地市场流转机制和制度还有待于探索和建立;农业经营组织制度还有待于创新和完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科技体制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等等。尤其随着改革的向纵深推进,各种问题和矛盾交织在一起,强化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2)“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鼓励并允许对多种改革方式和途径进行探索,从而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这一方面激发了改革的活力,另一方面也会因对这些新生事物进行不断甄别而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3)在改革发展的纵深推进阶段,既要避免改革的负面影响,又要把改革化作发展动力,在改革中谋发展,“鱼和熊掌兼得“,这本身就是极其艰巨的。(4)随着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所浮现出来的诸如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不公平竞争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及其解决也增加了改革发展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这种艰巨性、复杂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因而把探寻改革发展中的“经验事实”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规律作为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其研究方法必然表现出向实证研究方法的倾斜。

三、几点思考

第一,实证研究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以及规范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实证研究的特点,不是由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偏好决定的,而是有其客观的理论和现实原因。

农村经济管理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实证研究方法是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这既源于西方经济学实证研究传统的复归,也源于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理论工作者应很好地坚持这一方法,但也应在此基础上强化规范研究。

研究方法论规定着研究的出发点、路径及结论,因而在研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论进行考察,对于廓清当前农村经济研究指导思想、技术路线、成效并思考今后农村经济研究的方法论方向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考察

综观我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不难发现实证研究是主流方法。所谓实证研究是指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通过科学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或规律,然后通过科学的逻辑演绎方法推导出某些结论或规律,再将这些结论或规律拿回到现实中进行检验的方法论思想。体现这种方法论思想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侧重于廓清经济活动的过程和后果以及经济运行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而不使用任何价值标准去衡量“是什么”是否可取。

首先,实证研究是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在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中,理论工作者主要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现状分析、特征分析、模式分析、关系或原因分析、制度变迁分析、行为分析、绩效分析等。另外,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是我国农村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一贯传统,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调查分析、调研报告占有相当比重。同时,近些年来,在原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借用其它学科较为成熟的分析框架,在农村经济研究中逐步引入了案例研究方法,虽然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但却昭示了实证研究倾向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其次,农村经济研究中的规范研究大都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我国农村经济研究除了实证研究这一主流方法外,也运用了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是探讨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给出达到这种价值判断的步骤。由于我国农村经济正处在体制和结构转轨时期,对今后的体制、制度及经济运行与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设计自然纳入了理论工作者的研究范围。但绝大多数规范研究是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几乎所有的规范研究都是对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趋势实证研究成果的进一步理论提炼,从而使规范研究本身带有浓厚的实证研究方法论色彩。

二、实证研究方法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主流方法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原因:西方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传统的复归

以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为标志诞生的西方经济学古典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实证研究方法论传统。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们,以现实世界中大量的经验事实为根据,采用经验描述的方法,探寻事实的本质及各种事实之间的联系,并进而得出也同样属于经验性的结论和规律。尽管古典经济学家们在研究中也运用抽象演绎的研究方法,试图探寻错综复杂的经济世界各种事实与现象的具有抽象和一般意义的共性本质,但这种研究方法不仅不能增强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反而成了经济学家们建立各自理论体系的根据,最终也未能取得主流地位。以马歇尔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旧古典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方法论传统。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之后并一度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综合理论,并没有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传统,而是在研究中借用了大量的数学方法,使西方经济学呈现出明显的数量化特征,但同时也使经济学与现实经济世界相去甚远。随着实践的发展以及因新古典综合理论与现实的脱节而导致的理论“贫乏”,诸多所谓非主流经济学,如比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供给学派等,纷纷涌现出来。这些经济学分支或学派,虽然理论内容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理论都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以前经济理论脱离现实的理论假设、研究范式进行了修正,使经济学研究又回到现实世界中来,复归了实证研究的传统。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也越来越受到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影响,其实证研究方法传统及其复归,对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二)现实原因: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仍表现出很大的不彻底性,许多方面的改革还有待深化。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发展也因改革的滞后及原有制约因素迟迟得不到化解而进展缓慢。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正处在向纵深推进阶段,并具有很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主要体现在:(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土地制度改革还不深入,尤其是土地市场流转机制和制度还有待于探索和建立;农业经营组织制度还有待于创新和完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科技体制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等等。尤其随着改革的向纵深推进,各种问题和矛盾交织在一起,强化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2)“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鼓励并允许对多种改革方式和途径进行探索,从而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这一方面激发了改革的活力,另一方面也会因对这些新生事物进行不断甄别而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3)在改革发展的纵深推进阶段,既要避免改革的负面影响,又要把改革化作发展动力,在改革中谋发展,“鱼和熊掌兼得“,这本身就是极其艰巨的。(4)随着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所浮现出来的诸如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不公平竞争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及其解决也增加了改革发展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这种艰巨性、复杂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因而把探寻改革发展中的“经验事实”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规律作为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其研究方法必然表现出向实证研究方法的倾斜。

三、几点思考

第一,实证研究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以及规范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实证研究的特点,不是由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偏好决定的,而是有其客观的理论和现实原因。

农村经济管理范文第3篇

(一)烤烟生产得到巩固。我乡的烤烟生产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市、县烤烟工作会议精神,突出烟农利益至上,加大新区开发力度,保证种植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调整和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布局,合理轮作,强化科技,加强管理,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克服了前期干旱,后期低温、多雨困难,实现了我乡烤烟生产的巩固发展。全乡共有6个村民委员会32个村民小组,种烟户数1325户,种烟总人口6415人,劳动力3957人,县下达合同面积6200亩(其中:田烟1000亩,地烟5200亩),实际落实大田面积8530亩。收购量80万公斤(其中指令性计划71.2万公斤,出口备货8.8万公斤)。实际交售烟叶总量101.32万公斤(其中全等级烟叶87.06万公斤,级外烟14.25万公斤),比上年的96.97万公斤增4.35万公斤,增长4.5。均价15.06元,增长3.7。上等烟占50.89,中等烟34.95,中上等烟比例85.84。实现烟农收入1311.53万元(不含价外补贴和级外烟),烤烟财政收入预计270万元。

(二)甘蔗生产稳步提升。今年我乡坚持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择优布局,科学规划,规范种植,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增加总量,向科技要产量,用科技增效益,充分调动广大蔗农的积极性,加快发展,提升质量,增加效益。20*年至2009年榨季完成工业产量39688.86吨,实现蔗农收入860万元。

(三)畜牧业稳步发展。狠抓畜禽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养技术培训推广工作,鼓励和扶持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紧紧抓住丰富的天然草场发展菜牛、山绵羊和养殖生猪,引进优质畜种,改良优化老品种,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推进畜牧业发展壮大。大牲畜存栏5872头,出栏牛580头,牛肉产量60.3吨;生猪存栏6*1头,出栏肥猪4045头,猪肉产量370.1吨;山绵羊存栏6904只,出栏菜羊1307只,羊肉产量38.3吨;禽肉产量26.65吨,禽蛋产量10.91吨。实现畜牧业产值840万元。

(四)财源培植有新突破。一是加快以核桃为主的林产业开发。积极推进“三段式”林业发展(即海拔1300米以下发展龙眼、荔枝等热带水果,石脚底小组已发展到600多亩;1300米—1600米发展甜柿花、柑橘等水果,鱼多坝小组已发展到600多亩;1600米以上发展核桃产业),采取烤烟等农作物种植与核桃产业开发并举,以短养长,在海拔1600-1800米地带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今年规划种植3000亩,力争年底全乡核桃种植达2万亩,为群众增收奠定基础。二是扩大对外开放,抓好招商引资。做好矿产资源、森林生态等资源的保护,适时开发利用。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基础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五)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一是加大对总投资770万元的南溪烟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导,成立烟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进行责任分解,任务到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建设项目为沟渠8件,长度26300米;管网1件,长度9000米,小坝塘整治2座;机耕路4件,13000米。沟渠预制块已完成;机耕路建设进入扫尾阶段,进一步增强了烤烟发展后劲;二是实施2348万元的曼南45公里水泥路、曼团12公里砂石路建设项目,积极申报乡村公路路面等级提高项目;三是扎实抓好××、小曼萨、小拉史、坝卡村民小组扶贫整村推进工程和小曼萨、小拉史、阿龙浦村民小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四是完成农网改造一期工程。

二、创建和谐社会促发展

(一)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一是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师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全力抓好“两基”“普实”省政府复查迎检并通过验收,全乡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6和100;小学和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48和2.6以内,残疾儿童入学率达73;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6;抓好学校建筑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二是改善医疗卫生设施,乡卫生院医疗设备进一步改善,配备了刷卡机、b超机等先进设备,2009年全乡共有1009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1.7,参合金201860元,减免补偿资金799247元,广大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有所缓解,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为解决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全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医疗救护保障功能进一步提高;三是不断提高广播电视通讯覆盖率,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农村经济管理范文第4篇

一、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主要任务

(一)有效减轻农民负担

依据我国现行相关政策的规定,要想切实做到减轻农民负担,其主要的途径是在实施相关减轻农民负担的举措之后,加强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将相关措施落实到位,切实解决农民的负担,并要做好相关负担反弹的防治工作,在监督工作中,要做好资金以及相关的劳动统筹分配工作,并要保证监督工作的细致性,每一处都应该设定相关的监督机构,并且将监督工作于相关的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在明确义务的前提下,将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农村财务与资产的管理工作

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起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以便于对企业的财务及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并要加强相关的农村经济建设的审计工作,对财务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查强化,使得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得到切实加强,并要做好现有模式的创新改革,适当加强农村制度的建设,开展相关的电算化试点,使得农村资产管理工作切实加强,保证农村公共财产安全及相关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加强服务体系、合作经济的建设

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要保证其管理质量,建立其健全的服务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在相关的服务体系中,应该对管理流程及相关的管理资源予以明确的规定,同时应该根据管理工作的实际特点,制定出严格的奖惩措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有农民组织起来的、在农业互相合作运动中产生的各种形式的联盟、组织及合作社,不管其是何种形式的合作社,将其统称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这是市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这种合作经济的思想起源于西欧,不同的合作组织根据其类型的不同,可以对其进行大致的分类,主要表现为:(1)科技服务合作社,这主要包含农村科研合作组织与专业技术合作社两种类型,其在农村科技推广及普及中发挥着重大作用;(2)农业流通领域的合作社,其主要的合作领域是已流通领域及设计农产品加工领域,这种合作组织类型主要出现在西方国家;(3)农业互助保险合作社,在这种合作社中,其中的成员需要按时缴纳一定数额的会费或者基金,相关的基金主要被集中于互助银行及农业保险银行中,农民成员能够与其他行业成员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4)农业生产者合作社,合作社中的成员主要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进行分红,类似于按月发工资;(5)服务形式的合作社,该合作社存在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农村生活质量及农村的经营管理水平。各种不同形式的合作经济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加强合作经济的建设与管理。

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途径

(一)在思想上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现阶段,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的落实我国相关农村政策,并要实现相关政策的长期稳定、制度化及经常化,这对于解决农村矛盾、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机构与队伍的建设

农村当地的经济管理机构应该依据政府相关政策要求,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体系,并制定出完善的管理体制,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特别是乡镇地区的经济管理人员,有关部门需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编制,实现定岗定员,保证所有地区中都具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来开展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

我国的相关法律及方针政策中对农村经济管理予以了明确的规定,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农经执法责任制度,明确相关岗位的执法责任,并根据当地的分工,认真履行相关的农经执法职责;另一方面,建立起完善的工作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在现有基础上,制定一套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土地承包的措施与管理制度,并应用科学的管理流程及管理方法,保证相关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

(四)加强调查研究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调查研究工作,只有对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才能保证相关规划建设的科学合理性,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对于农业及农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做好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根据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农村经济信息的统计,并要对农民的实际收入进行汇总分析,这能够为相关部门的农村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保障。

三、结束语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整体要求,主要任务及相关途径进行了简单分析,这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的增收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淑梅单位: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政府

第二篇

一、现阶段农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报账员素质不高,不能把握好第一道关

村里的报账员也就是出纳素质不是很高,因为都是在村委里头选一位相对合适的,但素质都不高,高素质的报账员一般不在村委里做事,自己发展去了。而且村委3年一换,好不容易培训了一个出纳(报账员)又该换届了,所以村里都没有很好的出纳员,没有很好的把好第一道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村干部经济待遇较低,还不是国家正式编制,高素质人才留不住也不想来,为此导致村干部素质不高,财务人才留不住,高素质无人参选村干部现象发生。另外一些村级经济管理人员缺乏对农村经济的正确认识,不重视,对发展农村经济不主动、不积极只限于完成任务,因此不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2.农村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执行不到位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日益深入,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内容变得复杂,要求更高,涉及到农民的土地流转承包以及农村财务审计等关系着农民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给管理和指导监督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面对新形势发展新农村,现行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法规虽然比较完善,但是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缺乏对此的认识,执行相关法规政策不到位,给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不利影响。

3.乡镇经管的会计财务监督管理不到位,缺乏对集体资金的监督管理

乡镇村级会计都是好几个村的帐,也都在乡镇办公,无法做到事前,事中管理,只是事后核算功能,没能做到事前,事中及时监督管理。会计也很难做到监督管理,只是核算罢了,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管理。这些村级会计在村级财务内部管理和监督方面倾向于形式,目前对于我国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主要两大块,其一是财政拨付,其二是集体经济收入,我国采用会计委托制度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却严重阻碍了村内部财务监督管理,一个村设一名报账员,既负责支出,又负责收入,再加上民主理财制度监督流于形式,无法完全参与管理监督,内部财务监督更是空架子。

二、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措施

1.加强农村经管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农村经管队伍,是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保证,针对农村村级报账员队伍人员素质低,不稳定问题提出如下管理措施:构建农村村级干部培训机制,对农村村委干部人员的定期开展职业道德,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理论知识培训,同时做好相关的经济专业,财务管理等业务方面的知识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工作业务能力强、具有较高的责任感的、并且具有开拓精神的、高素质的农村村委基层队伍,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开展电视讲座,聘请专家到本村现场讲座,举办学习竞赛活动和成立村办小型的图书馆等形式。其次是建立农村干部选拔竞争机制,保证选拔公开、公正,把有能力、有素质的,责任心强的经济能人选拔到村干部组织中来,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再次,不断地提高农村干部的经济待遇,构建养老保障帮扶机制,解决农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同时要构建农村干部提升发展机制,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生理想。采取这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吸引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投入农村两委岗位中来,为农村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2.争取做到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现在的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保障比较健全,就是各处的负责人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我们可以请相关人员来讲座,强调现在所做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工作中不负责任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建立一个监督政策,时刻跟踪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对没有落实到位的工作设立提醒项目,方便提醒工作人员因忙而忘记做这项工作。工作落实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农民的利益,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关键问题,比如土地承包流转,农村财务审计、减轻农民负担,对这些关键问题进行执法控制,科学管理,需要建立规范的、具体的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从而保证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各项政策有效落实。

3.完善村级财务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

3.1完善村级财务制度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同时完善收支预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还有集体资金管理制度,保证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杜绝暗箱操作、受贿、贪污等违法乱纪行为发生,对于村里重大经济事务决策必须经过村两委会讨论,并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后才可实施。对于工程项目采取向村民公开招标形式,避免个别人说的算。

3.2设立专门的监督队伍

村级财务管理人员既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人员,也是对财务各项收入和支出的监督者,为需要他们不断提高自觉的监督意识,并且加强乡镇经管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人员的财务审计和监督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违法问题严惩不待。

3.3建立村级民主理财机构,提升民主理财

经过民主选举,推选出有素质、懂财务,刚直不阿,有品质正派的党员群众,组成民主理财监督小组,负责对本村的财务经济活动监督,并参与本村的各项财务计划、财务审核等相关的经济活动,有权利否决不合理的支出,并对不合法的开支有权实施查处。并采取多种形式设立举报箱、村务公开热线的方式,加大监督力度,保证群众监督发挥成效,不流于形式。

三、结束语

农村经济管理范文第5篇

一、当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一朝出现,而是在不断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累积形成的,下面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1.农村经济管理的理念相对滞后。

“三农”问题虽然一直都是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问题,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多项经济体制以及发展政策都是针对城市地区而言的,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一直较为单一。农业生产占据着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出现较为恶劣的气候,农村居民的收入就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农村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促进农民收入的多元化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目前,国家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所下拨的资金在数量上仍旧不足,而且在下拨后,部分农村领导干部由于对市场经济缺乏必要的了解,盲目的认为本村不存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将这一部分资金用于形象工程等其它并不实用的方面。

2.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相比于信息咨询四通八达的城市而言,农村的各种信息相对滞后,这也是农村经济管理理念落后的原因,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目前农村的经济管理体制较为单一,并且一直以来缺乏有力的创新。但是目前,很多农村的年轻人更加倾向于自主创业或是从事农业之外的经济模式,但是农村单一的经济管理模式并不能为这些人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导致经济管理体制与实际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不对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农村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3.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任何经济管理模式中都涉及到较多的法律问题,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同样如此,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占据着主导地位,每个农民都被分配了相应年限和相应面积的土地,要签订完整的土地承包合同,同时也需要相关人员进行财政审计、监督管理等工作。这些管理工作需要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些工作的合理性,保证农民的基本权益不受侵害。但现如今存在的问题是,目前我国农村涉及到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发展并不全面。有些管理合同虽然具有法律效用,但是其中却存在着较多的漏洞,这经常引起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但是常常得不到有力解决,导致农民的经济利益得不到有利的保障并引发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和纠纷。

4.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过低。

农村的经济发展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因此,加快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相关的经济管理人员对经济发展的规律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也需要他们掌握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规律。但是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不仅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充分,而且自身的执政能力也较弱,很难了解基层人民群众的建议,农民所提出的问题也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5.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的资金管理存在漏洞。

资金管理是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通常由农村的村级领导组织完成。但是,作为集体的资源,由于合同管理工作的不规范导致资金数量减少的现象非常普遍。此外,资金走向的不透明、不公开也对农村的经济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农民对资金管理的方式存在较大的意见。但是目前,实现民主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仍旧是非常困难的。

二、市场经济下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建议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想要促进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就要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改变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理念。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关乎到农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也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目前,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影响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式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要求农村经济管理理念中融入更多的现代化经济管理方法,对不同的管理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式下提出了“双方自愿以及有偿补给”的指导原则,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农村的领导组织也要充分认识到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先进性与科学性的重要作用,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2.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章程。

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加强宣传的方式对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负责人员以及相关的利益人员进行全面的法律宣传。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国家现行的相关法律,在农村地区指定完善的岗位管理制度、合同经营管理制度等等。同时,在农村经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强大的法律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和工作方法的有效性。并且,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可以提高农村居民利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促进农村的经济管理形式朝着公开化和透明化的方向发展。

3.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

农村经济的管理主要实在村级干部的领导下完成,针对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有限的问题,国家政府部门应该为各个农村引进更多的专业经济管理人才,利用他们所掌握的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使农村的经济管理理念更加趋近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全面引进新的经济管理技术,比如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数据进行完整地收录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接下来农村经济发展的走向,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同时,经济管理人员一定要注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与农民进行经常性、全面性的交谈,了解他们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具体建议,并对于农村的财政资金的具体走向进行详细说明,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透明度,改善领导者与百姓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