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医学护理胚胎教学模式

医学护理胚胎教学模式

1调整教学内容

我校高职医学护理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社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结合这一培养目标,在组织胚胎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所授内容进行重新调整,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1.1对不同的内容分别精讲、略讲

组织胚胎学包括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部分,组织学主要介绍正常人体微细结构与相关功能,胚胎学则介绍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规律。在这两部分的对比中,由于学时所限,我们把重点放在了组织学,即主要讲授人体各系统、各器官微细结构与功能;而胚胎学中则着重介绍人体发育概要部分,后续各系统的发育过程则采取略讲或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方式学习。这样,可以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最大的收效,课堂讲授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更强,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1.2调整教学内容顺序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以将内容重新调整顺序,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我院护理专业学生现用的教材中把《脉管系统》放在了较后的章节,但是脉管系统的内容各个章节都会涉及到,如果按照原顺序讲,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我们可以在讲完细胞和基本组织后,首先讲解这一章,这样学生在后续章节的学习中会更顺畅、清晰。

2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启动学习主动性的根本动力,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组织胚胎学面对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这些学生刚刚接触医学课程,普遍感到枯燥无味,难学难懂,学习兴趣不高。我们在讲解各个章节时应适当与临床疾病相结合,用相关的临床疾病提出与本节课理论内容有关的问题(PBL教学法一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例如:我们在讲解心血管系统时,可以首先以一个高血压患者急性脑出血发作的病例引出问题——高血压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心脑血管发生病变,那么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是累及到了动脉壁的哪一层?这样,学生在课上学习时就有了具体的目标,同时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通过病例引出问题,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将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有机结合,为今后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了基础。除了PBL教学法之外,我们还尝试了在课堂上应用CBL、双语教学法等其他方法,都收到较好效果。

3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理念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只是传授专业知识,还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1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

组胚课面对的是新生,而高职院校大部分新生在高中时往往学习成绩不佳,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在初一接触医学类课程时会感到不适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学会记笔记;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另外,在讲授组胚知识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组织学是形态学科,在讲结构时可以借助联系法、归纳法、比较法、口诀法等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比如,学习疏松结缔组织的组成成分时可用“疏松结缔成巨浆,肥脂间充个专长,三大纤维胶弹网,分子筛把基质帮”,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从结构去分析功能,从功能来理解结构,避免学习过程中的死记硬背现象,提高学习效率。

3.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多动脑筋,带着问题来学习,或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制造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提升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千方百计地找答案。通过发现、解决的过程才能真正掌握学到的知识。

4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

组织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生的启蒙课程,它相对于其他临床学科较为枯燥乏味,却是学习专业临床课的前提条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制作了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并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有利于教师在有限课时内向学生讲授更丰富的内容,尤其可输出大量直观形象的图片,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还可辅助平时接触不到的电镜照片来帮助理解。例如:小肠绒毛的形态是细长的指状结构,我们就可以借助扫描电镜图来使学生观察到三维立体的、生动逼真的指状绒毛。有一些图片可以与学生互动,检查学生的接受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甩,直接提高了学生对典型结构的辨别和认知能力。

5开通网上教学资源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网站,开通了网上教学资源,及时上传每一章节的教学课件及习题,并通过E-mail网上答疑,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好的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学习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6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是理论的深入、扩展和补充,与理论课讲授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2]对于高职护理学生来说,实验课的学习是提高其操作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6.1加强实践环节

由于组胚课属形态学科,因此注重实验课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提高学生实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调整了实验课时数,使其与理论课时达到1:1,学生能够在上完一节理论课后,及时的通过实验课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6.2加强显微镜的熟练使用

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工具是显微镜。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可以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并且对具体细胞或组织的结构得到更形象、生动的理解。显微镜的使用贯穿组胚实验课的始终。因此,熟练、规范地使用显微镜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在首次实验课上,我们就要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一般构造、主要零部件的功能,并注意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拿法、放置、操作及基本维护等各个步骤;以后每次实验课开始时,我们都会重复演示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以便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在实验课中,要对学生的错误及时发现并纠正。例如:实验课上学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观察标本是常有的错误,我们一定要随时纠正,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规范性。

6.3提出具体实践目标

在每一次实验课开始时,教师要提出具体的实践目标,而不能笼统地以“掌握、了解、熟悉”等词汇代替。比如,在血涂片的观察中,我们可以提出“能够辨认红细胞的形态特征,能够辨认并区分不同的白细胞,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等这样的可执行目标。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其分析辨别能力在课上就有了较好的发挥。

6.4培养镜下绘图能力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学科,其实验课的目的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对于形态的描述最有效、其基本的技能训练之一就是绘图。[3]在实验课上,我们要求学生观察切片,并当堂将镜下观察到的重点结构用红蓝铅笔描绘下来,并要有一定标注,作为作业上交。在绘图的过程中,要纠正学生夸张性的画法,提醒学生不要描制教材上的模式图,而要强调画镜下图,观察是什么样就画什么样,将多个视野中的典型结构集中到实验报告上。这样做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总之,本着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我总结了以上教学方法,在高职生中应用后,可以明显促进其学习积极性,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