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

摘要: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与其他工程建设项目相比较,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具备施工规模大、资金需求多、影响范围广、技术复杂程度高等特征,对于项目建设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为探讨核心,分析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策略

水利基本建设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工作,政府对其关注度比较高,所以加强其资金管理工作势在必行。但是有与各种因素的限制,相关工作的开展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有关单位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探寻科学的解决方案,保证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一、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资金使用与管理相关概述

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通常以稽查作为主要手段,将项目稽查细化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会计处理、资金筹措、资金使用、竣工决算。其中,会计处理工作涉及会计岗位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会计核算、内部控制执行等。资金筹措主要包括资金筹集和资金下拨,资金使用主要指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经过预付款、工程结算支付、质保金扣留与支付等环节,实现对项目资金的使用配置和支出进度监管。竣工决算则指工程完工验收环节,财务人员需要按照要求编制竣工决算报表,客观反应工程项目收支情况。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后,提出了科学的治水思路,在国家加大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同时,我国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呈现出投资力度大、投资渠道多、投资覆盖广、单项工程投资体量大、征地移民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升高、项目投资建设周期长等特征。加强资金管理能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推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发展。

二、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多元化提高资金管理难度。一方面,为了缓解财政资金压力,部分基层政府引入了PPP融资模式。投资主体多元化使得PPP项目核算主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即水利基建项目由原来的单一政府投资变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投资,财务核算主体的变化必然会给资金监管带来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市场上的建筑施工领域正逐步推行建管模式,即工程总承包模式和项目管理承包模式。项目管理承包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项目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量,但项目管理承包单位也代替了项目建设单位的核算主体,在不同的核算主体下通常会出具两套会计账目,这显然与新政府会计制度“一套账”的核算模式相背离,进而使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也更加复杂。

(二)资金管理制度衔接性不强。首先,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引导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需要在行政事业单位一个账套中开展核算工作。但由于项目建设投资审批与部门预算审批机构不一致,资金下拨和到账时间无法统一,造成后续并账核算工作不能及时展开[1]。其次,国家水利部门在2014年出台了《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报表编制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决算报告要全面反映建设项目的资金情况、待摊投资情况、交付使用资产等。但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后,由于资金管理制度衔接不足,使得部分报表的编制依据发生变化,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最后,部分预算部门在水利项目资金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支付进度方面存在分歧,这也是造成资金管理不严的主要原因。

(三)会计基础工作不到位。一方面,由于项目建设单位自身的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部分建设单位在费用报销环节,仅由项目负责人和报销经办人签字确认,工程价款结算没有现场管理人员的负责和签字,项目资金支出关口把控不严,部分单位的业务招待费远超过上限10%的比例。另一方面,会计核算存在不规范现象,包括会计科目适用错误、核算数据不完整等。例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所收到的财政拨款收入在核算时以实际财政拨付资金作为基础数据,忽略了财政应返还资金额度,在财务报表信息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影响了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

(四)筹资渠道较为单一。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都是由国家主导的公益性项目,建设资金大多来源于政府拨款。但由于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地方财政存在困境,政府无法及时落实水利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专项资金无法落实到位。例如,以中西部省份为主,地方资金配套不到位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地区以银行贷款作为地方配套,但贷款利息需要在项目中列支,这也增加了项目实施成本。另外,我国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在资金筹集方面尚未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调配机制,社会资本流入空间较为狭窄,筹资渠道的单一性制约了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也增大了国家财政压力。

三、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优化资金管理的策略

(一)优化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机制。当前,必须尽快对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机制进行优化,发挥市场调配的作用,在确保市场监管机制健全的情况下,通过严格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核环节等方式,由市场来调节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相关的资源配置,将项目建设资金能够科学投入到增值环节。同时,由地方发改委、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水利部门等针对水利项目建立完善的协调联动机制,明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实施以及审计等流程,要求各建设单位要统一项目概算编制依据,为投资机制优化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此外,引入市场机制还能够对专项资金的落实、支出等进行实时监督,确保项目预算计划能够顺利开展。

(二)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要求单位要在“在建工程”科目当中明确反映并核算水利基建项目投资情况,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进行项目核算时,还需要在“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框架体系下,设置辅助项目对水利基建项目投资进行单独核算、竣工结算以及绩效评价等,并在财务报表的附注披露信息中予以说明,满足财政部门及水利部门的资金监管需求。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水利工程基建项目总承包、项目管理承包、代建制等协调一致的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为后续的项目核算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设。首先,项目建设单位需要为水利基建项目工程建设配备相应的会计岗位和复合型人才,贯彻落实单位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管理的行为。其次,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对水利基建项目工程建设进行建账核算,结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及时反映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往来款项情况,并按照规定处理建设资金存款利息核算,避免给项目建设增加成本压力。最后,项目建设单位还需要针对项目组建财务决算编制小组,明确各岗位的职能分工,及时采集相关信息,做好项目决算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为后续的决算报告编制提供信息依据。

(四)实现多渠道筹资。只有打通多条资金来源渠道,才能解决水利基建项目的资金紧缺问题,提升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以项目申报为起点,结合工程造价、预算评审等报告内容对项目开展事前评估,综合考虑地方财政的资金储量,对刚需项目要保证适量资金投入。除了国家财政拨款、省级立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等,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充分利用利好政策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进行合作,通过低息贷款解决资金缺口。此外,PPP合作模式、专项债券发行、专项过桥贷款以及水利企业IPO上市等,都是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的有效方式。通过渠道筹资,既能够减缓国家财政压力,也能够使得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公益项目,发挥市场投资机制的协调配置作用,有效提升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增强施工成本的控制。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且水利设施会影响到乡村区域农作物的种植、畜牧业养殖。同时,水利工程也是实现减少洪涝干旱灾害的重要工程。水利工程建设中包含的施工环节较多,各个施工作业环节都会牵扯到工程费用、进度控制。加强建设成本控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合同成本包含了施工成本和管理费用,施工成本在整个合同中占有70%以上的资金占比,控制好施工成本就能够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使建设资金得以高效地使用和分配。增强工程建设成本的控制,也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拓宽公司项目的利润空间。

(六)明确资金使用的方向。为了能够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地开展,首先就要确保单位的资金合规使用,在项目建设期间,明确资金支出的方向,以及确定资金使用的重点内容,保证资金可以科学分配。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惠民工程,在建设中,要遵守国家的管理制度,并将建设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在签订项目建设合同中,要在合同中明确地去规定项目完成到哪个阶段,需要支付多少比例的资金。工程建设人员确定好项目建设重点内容以及关键环节,把控建设关键环节中的资金使用,进而实现资金科学地管理控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而提供保障。

四、结语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因而,解决融资问题、加强资金监管对于基建项目的开展尤为重要。各建设单位应当充分意识到自身在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投资机制、建设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处理以及实现多渠道融资等方式,实现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最大化,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鑫.浅谈水利基建资金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8(04):42-43.

[2]李国蕾.论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J].齐鲁珠坛,2018(05):14-15.

[3]郑淑英.浅析水利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20(07):21-22.

作者:初战军 单位: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威海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