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5/16 10:51:33 阅读:
【摘要】本文着重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大学校园中的重要性为依托来探讨高校团建工作,对高校团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团建;发展
一、目前高校学生团建工作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据调查在我国的本科生中,共青团员占了95%以上,在研究生中,共青团员或党员更是占到98%。目前,在学生们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首先是丢失团员档案、团员证、团徽屡见不鲜,有些团员也不是很积极的参加团建的活动,同学们缺少对团建工作的重视性,各二级学院有些往往过于重视党支部的建设,忽略了党员对团员的带动作用,没有重视班级团支部在团组织中应有的基础和作用。此外,共青团员往往处于被动、从属和配合的地位,导致了大部分同学对于团建的工作及活动缺少了解,从而导致积极性缺失。其次,高校团建工作存在管理机制不够科学,重视程度有异的问题。我国对于大多数本科院校都属于实行一级管理体制,二级学院学院团总支在校团委和校党委的领导下展开工作,而大多数高校都缺少强效的管理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团员游离在团组织之外,不交团费,不参加组织活动,团员意识淡薄,整个团组织功能被弱化了。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更新观念、转变方式、创新机构设置方式和建立健全的制度。逐步推进高校团建的工作,加大对团员作用的重视程度,专职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发挥和提高团员的积极性。在基层团组织的干部设置上必须重视团委员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委员的讨论权和决定权,专职为共青团的发展做出好的成绩,共青团是社会资源对体制资源的核心。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1、校园环境因素:
校园生活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个特殊时期。大学过程是形成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作为中学生结束中学生活迈向更高学府的一个过渡时期,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还不够稳定,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塑造其健康的心理和成熟的行为。相反如果是混乱的校园环境,那么将会导致学生走下坡路。所以,校园环境对学生行为的影响非常大,而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存在着巨大的约束力,具体来讲就是指学生潜移默化的会受影响。例如:在小公园里如果有一个人随意丢垃圾,那么就会紧接着出现多个,而这种情况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习惯。进而影响到学生对其他多方面生活的积极性,以至于面对一些积极向上的团学活动毫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及反感心理。
2、学生自身因素:
兴趣是引导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的最大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心理活动倾向于该事物。当前大学校园中的一些团建活动就是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但是现在部分大学生对当前的团建活动缺乏兴趣与参与度,不愿积极参加这些团建活动,有的甚至躲避这些活动。长此以往会造成其对外界其他活动的兴趣降低,诱发厌世嫉俗心态的产生。造成以上态度的最基本原因就是思想上不够重视,因为大学生在思想没有对团建工作有足够的认识,单方面认为这些团建活动是没有用、浪费时间的。更有一部分同学宁愿在宿舍睡觉,也不愿参加团学活动。产生学生不愿参加团建工作及团学活动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有些团支部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不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也就没有办法调动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一)加强团委机的构、制度和阵地建设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保证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所以,应该继续加强团建工作制度建设,将团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校团委还加大了共青团工作制度的建设,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些规章制度,有效地针对学生缺少对团建工作及活动的兴趣和以往学校团委存在的组织重叠、责任不明确、人浮于事、分配不公等弊端,健全了机构,细化了制度,明确了责任,使校团委内部各部门在服务大局、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工作中权责明晰,既各尽其职,又紧密合作,增强了内部凝聚力,扩大了团队战斗力和影响力。
(二)营造良好的团建工作氛围
良好的环境氛围会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比如,在团建活动开始之前,应注重增加学校团建工作的重要性的宣传,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宣传栏和网络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在宣传的过程中着重强调学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团建工作的工作方式,改变传统的、模式化的方式及方法,在团学活动开展之前需要根据当代学生的现实特点进行活动策划及安排。把工作放在活动中去完成,活动的产生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三)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接触的最主要群体,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宣传、推广及实施团建活动。在团建活动开始之前应该向同学们进行讲解,使其明白团建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团支部是党支部的后备力量,也是将来发展党员的重要阵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也会明白团建工作在大学生活中并不只是强制性活动。所以,在高校团建活动中,学校、老师与学生需要共同配合能使团建工作及团学活动顺利开展。共青团学生组织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主力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一代的共产主义建设者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为培养优秀的共产党员作出了重要的铺垫作用。近年来,团建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和推动力,越来越被学校所重视,并纳入学校团委战略决策的核心组成部分。高校校团委应严格按照“领导班子建设好、团员队伍建设好、主题活动开展好、组织工作制度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的指导方针开展工作。按照教育规划中加强德育工作、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开创“团建”工作新局面的具体要求,“狠抓源头,固本强基”,不断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拓展舞台,着力拓展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繁荣校园文化生活。此外,有效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也是校团委加强对团员意识的又一成功事例,这就证明了团队工作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未来的团建工作中,学生和老师的紧密配合,能够积极的使学校不断优化,走向一个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王玉璇,陈淑华,陆俊.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11
[2]石国亮.关于基层团建创新的几个前提性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7(3)
作者:杨清刚 蔡明媛 王佳雯 单位:燕京理工学院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