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安全化数字校园管理论文

信息安全化数字校园管理论文

一、数字校园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作为知识型组织的大学内部,其学术文化应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代表的IT文化也必须是创新性的能够符合学术领域的要求。此两方面基于双向动态变化的结合奠定了数字校园发展的建构基础。信息化建设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于校园管理和建设。

(一)服务于高校核心任务信息技术对大学的多个方面都能产生重要影响,但需要分清主次,要利用它与大学的核心任务———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数字校园的一切建设都应以此为中心和主旨来展开。信息技术之核心在于创新而不在于复制。数字校园所追求的是将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大学的管理、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中,技术所提供的创新性应用是永无止境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之与大学的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服务于教学双方的交流互动无论在校园中还是在学术团体中,数字校园的首要目标都是要利用互联网来创建一个相互交流与对话的社区,在功能上,数字化也承担着网上考试、网上就业、招生以及相关信息通报等,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BBS、博客、微信群等来实现。而现在需要做的是,让越来越多的校园成员开始使用并建设其基于网络的交流平台。

(三)提供更多的数字化共享资源数字校园建设实现了大学各种资源的数字化,并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不同院校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交流,有助于开展更广泛深入的教学和科研交流。

(四)数字化本身需要创建相应的支持环境要想支持和创建数字校园,大学首先需要创建一个与之相应的政策与组织结构。“在理想状态下,应建立一个专门的技术支持部门来为各个院系服务,形成一个网络咨询委员会和“红色意见领袖群”,制定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在学院的每一个重要部门中都培训一名技术专家,并在学校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与此同时,若想使校园各成员在各自的工作及学习中充分利用数字校园的成果,适当地教育与培训同样不可缺少。

二、数字校园管理应对信息安全问题的举措

(一)建立可靠的信息控制系统要成立专门的安全信息管理机构,建立校园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完善公共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培养高素质的安全运行维护队伍。高校可以组建一支以学生为主体的安全运行维护队伍,由网络中心统一领导、专业老师负责,对学生等用户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加强校园网的管理和维护力量,力争对突发安全事件做到及时响应,快速解决,保证校园网方便、快捷、规范地运行。制定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贯穿于安全防范体系的始终,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基础。各部门配备专职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建立信息安全责任制度和工作章程,负责并保证组织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及时进行漏洞修补、定期软件升级和定期安全系统巡检,保证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同时必须制订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遵循可操作、动态性、管理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等原则,使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安全教育。高校应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一是利用行政手段,通过各种会议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二是利用教育手段,通过信息安全学术研讨会、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等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三是利用学校传播媒介、舆论工具等手段,通过校刊、校报、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等进行信息安全教育。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信息安全是高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头等大事,除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管理外,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保证高校信息安全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二)海量数据管理能力教学信息系统软件承担着海量空间数据的应用和管理能力,需要具备足够空间的数据管理、更新和服务能力,才能保证图文一体化的数字校园管理系统正常运转。数字校园管理系统中的教学基础数据、数字监控数据等海量数据的频繁调用,海量数据管理能力是保障数字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

(三)数字校园管理平台网络安全建设基本的信息安全设施需要配备,如千兆防火墙,用于数字化平台双核心与信息中心双核心对接;低端防火墙,用于扩展子系统接入;千兆入侵检测IDS,抵御网络入侵;网闸,用于内网与外网交换数据的物理隔离等。具体的工程建设需要跟进,如在数字管理系统与校园信息网之间采用双核心交换机连接,部署高性能防火墙做双机热备;在扩展子系统和冗余网关于内网核心交换区之间部署低端防火墙用于处理无线数据源访问核心数据,加强外来数据访问核心区域的网络安全性;在核心交换机主干上部署入侵检测系统设备,对内网进出的数据做应用层入侵检测,确保内网安全等。面对日益复杂及与日俱增的信息安全威胁,高校数字校园的安全建设必须以了解校园网信息安全的现状为前提。通过信息安全培训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完善安全防范体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有效地实现校园网可靠、稳定地运行,创造出一个安全、便捷的网络应用环境,才能有效地保障校园网的安全,提高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作者:向颖姚臻单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