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7/4 10:22:07 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重要性正逐渐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高职教育的风向标,但部分院校忽视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教学方法落后,使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长此以往,无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学生未来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正视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结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教学策略,推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发展,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能推动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策略
当前,我国正处在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职院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中提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改革,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缺失逐渐暴露,部分院校未能重视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加上部分院校思政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等客观因素,思政教育无法顺利推进,学生思政水平较低,影响未来发展。因此,想要更好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政教育,首先要正视思政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各方面事业的飞速发展,对于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教育事业也随之迈入发展、改革的关键阶段,教师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提升学生知识水平,还要负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道德水平。因此教师们需要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思政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中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们须认识到,开展思政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积极推进思政教育,才能帮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让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发挥自身能力,在日后事业发展中为社会贡献力量。
2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2.1部分院校未能给予思想政治教育足够的重视
部分院校对思政教育重视不足,是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政教育工作无法顺利推进的根本原因之一。部分教师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他们普遍缺乏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认为只要帮学生掌握相关专业技术就能帮学生获得好工作,从而忽略了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部分学校甚至会削减思政课的课时,让学生学习专业技术。除此之外,部分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如班主任、辅导员等教职工,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师的工作,忽略了教师“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和自身的引导作用,未能给予学生积极引导,导致学生很难对教师产生信服,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2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需要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进行全方位管理渗透。然而,许多院校在日常工作时,会因相应工作分属于不同部门,导致管理工作与思政教育脱节,影响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思政专业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方面的理论教育,提升思政水平,负责学生在课堂教学时间内的学习,课堂外的学生管理与他们无关,因此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外会受到不良思想影响。对班主任、辅导员等管理岗位的教职工而言,大多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只注重对纪律的要求,忽略了学生需提升思政水平的客观要求,日常管理流于形式。
2.3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尽管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但部分院校在思政教育方面,仍采用较落后的教学方法,如“一言堂”式的理论讲解,既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会因理论无法结合实践,导致学生不理解思政理论,影响教学质量。除此之外,部分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没重视学生间个体差异,一味讲求理论灌输,限制了学生主观思维,导致学生厌恶情绪,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
2.4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网络已覆盖了生活每个角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必需品。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但网络信息来源复杂,部分学生不具备识别能力,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被不良思想腐蚀。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也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政教育开展的重要原因。
3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措施
3.1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将理论教育贯穿于日常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职业教育大会上的嘱托,让社会各界开始纷纷关注职业教育。当前,国内高职教育正处在改革深化关键时期,整体发展形势良好,但想要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提升学生思政道德水平,就要提高教育工作者们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将理论教育贯穿于日常工作中。无论是负责管理工作的班主任、辅导员,还是思政课教师,都应将理论教育贯穿于日常,利用自身引导作用对学生潜移默化,树立正确三观。思政教育最忌照本宣科,教师不仅要用理论武装头脑,还要将理论与国情结合,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通过相应教学活动帮学生理解、消化理论知识,提升思政水平。如学校可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沟通交流和良性竞争中巩固所学。负责活动策划的教师可结合时事进行活动设计,如在3月5日左右组织学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如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进行文化知识竞赛,帮学生建立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如在央视针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们进行专题报道后,鼓励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应将思政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帮学生转变观念,重视思政学习。许多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学习,认为思政课枯燥没有学习的必要。教师们应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如聘请专业技术领域专家或优秀毕业生,为学生们介绍思政理论学习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积极影响,鼓励学生提升思政水平。
3.2更新管理模式,加强思政教育工作团队建设
教育改革创新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进一步更新学校管理模式,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优化管理模式,注重“以人为本”,建立人性化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处在16~22岁黄金期,已具备一定知识水平和思辨能力个性鲜明。因此教师在工作时,应注重学生心理特点,不能一味批评。教师应注重和学生交流,在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予鼓励;在学生产生思想偏差时,及时了解学生所想对症下药;在学生违纪犯错时,不应一味处分,及时了解情况,根据情节轻重或是否无心,适当减轻处分展开教育。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要注重对教职工思政水平的提升。尽管许多院校会不定期培训,但培训内容往往局限于专业教学策略和校园管理策略。想要推进思政教育实施,应重视对教师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只有与时俱进强化思政教育意识加强工作团队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帮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
3.3利用网络将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结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学生选择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媒介。因此,教师在进行日常工作管理和思政教育时,不妨选择网络作为学生的教育媒介和交流平台。如校方可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账号,定期为学生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利用碎片化阅读的手段帮学生获取知识。学生可利用私信或留言等手段,向教师提问,或针对学校建设提出合理意见,从而使师生交流更便利。除此之外,校方应优化校园网,为学生提供获取外来资讯的平台,帮学生过滤不良信息,避免有害思想对学生的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时,应注意将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有利于帮学生建立正确三观。尽管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们应重视思政教育必要性,结合工作现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教学策略: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将理论教育贯穿于日常;更新管理模式,加强思政教育工作团队建设;利用网络将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结合,且相辅相成,才能引导学生成为能为祖国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葛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0):260.
[2]范筱晔.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浅析[J].才智,2017(22):222.
[3]贾丽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才智,2017(2):121.
[4]陈微微.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C].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总第4辑),2015.
[5]义崇宽,蒋红芝.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11):125-126,128.
作者:刘建国 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