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5/30 8:30:56 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创业、就业为导向,需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实现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二是心理学专业的实践课程和实践教育基地的零散资源整合起来,为实践基地的相关人员提供最便利的心理辅导服务;三是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方法,让有能力有资格的学生可随时随地的得到实践锻炼,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心理学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目的,如何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个人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需考虑的首要问题。应用心理学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应用特色明显、实践性要求突出。由于应用心理学专业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就要求专业实践能力在学生专业素养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意义极其深远。但是,如何真实有效、持续深入地建立可操作的运行机制,是一个极其重要且需要认真研究的心理学课问题。
1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1在实践教学目标上,多数学校都强调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人才
在现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导向下,多数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已明确。何华敏等指出“规格+特长+应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具体是指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和特长进行培养,为学生发现、发展自己的志趣、潜力和特长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注重个性化培养,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济南大学的张素玲认为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可具体划为五个方面:一是掌握心理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二是了解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应用,加强对心理学的专业认识;三是掌握专业工作的基本方法,比如心理咨询、心理测评等;四是培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事业心向;五是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自主研究的能力。西南大学的辛勇和王斌强调,心理学的培养目标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这是基本保证;重点培养学生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素质,这是核心;紧抓学生的心理学应用技能的训练,这是支柱;最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最终目标。综合以上,不难发现,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在强调培养心理学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还强调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1.2在实践教学形式或环节上,多数学校都遵循“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社会实践”的传统模式
马定松提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职业能力精准培养应用型人才。华南师大的莫雷教授提出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加强研究方法类课程训练的同时,还需加大应用课程的比率,并提出“课堂教学+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教学实习相结合”等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中南民族大学采取的是“学生咨询、个人体验、教师督导”三者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福建师范大学提出“四个突出”:突出基本理论和基本功的训练,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突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突出三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改革。
2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各高校在实践教学目标及环节上都在积极探索,当前的专业建设大多相对比较成熟,已具有自身的一些特色。但也存在几个问题:第一,专业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具体,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还比较零散,缺乏一个可以整合的渠道;第二,在具体各实践教学环节中,大多时间较短,趋于形式。第三,实验教学主要以实验室内的真实验设计为主,而忽视了实验室外的准实验设计,即在“第二课堂”进行实践教学。第四,校外实训基地并未有效的发挥作用,实践教学与实践基地的结合不够紧密,或校外实践基地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有限,使得学生不能在实训基地得到很好的锻炼,以至于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并未真正有效的开展等问题。第五,原有学生实践的方式主要通过线下进行,而很少有线上快速、即时性的方式方法,没有充分利用当前的互联网资源。基于以上几点,对于应用型本科大学,为学生量身定制一套实践教学培养的有效策略是当务之急。
3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
3.1建立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能力与实践教育基地有效策略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含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模块。研究试图找一个专业和企业对接的切入点,在学生服务企业的同时让自己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这一切入点便是建立企业员工心理服务平台。此平台是一个以企业员工为对象的生活服务平台,产品板块主要包括企业员工的家庭关系辅导、发展性职业规划、帮帮和音乐治疗四大板块,以手机端(APP)和电脑端为服务端口,员工可通过自主选择本项目四大板块的任一子模块与心理学学生进行在线互动交流。其中家庭关系辅导板块包括线上家庭关系咨询线下家庭关系的课程辅导、电话咨询和家庭结构治疗的方式;发展性职业规划板块以线上职业问卷测试线下人职匹配数据分析;帮帮板块以线上健康心理咨询线下数据分析;音乐治疗板块以线上自助选择子板块咨询开展音乐治疗公开课的方式。
3.2建立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学校心理辅导实践
能力与实践教育基地有效策略目前学校心理辅导展开的形式主要是在实践教育基地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辅导主要采用面询的形式,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简单,很难全面的实践课程相关理论;团体心理辅导主题基本上围绕团队建设进行,主题较难深入,限制了实践者的带领成长性团体能力的提升。为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必要形成一套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实践基地建设结合的有效策略和长效机制,即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平台。此平台是一个以大中小学生为对象的生活服务平台,个体心理辅导板块主要包括当面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四大板块;团体心理辅导板块主要包括情绪辅导、智能辅导、人格辅导、自我意识辅导、社交行为辅导、耐挫力辅导、性问题辅导七大板块。大、中、小学生可利用手机端(APP)和电脑端为服务端口,根据自身需求及情况自主选择本项目两种形式十一大板块的任一子模块与心理学学生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交流。个体心理辅导中的当面咨询可通过客户端进行在线预约,接待员可在网络上简单收集相关信息,帮助来访者确定合适的咨询师,及时帮助有需求的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网络咨询在匹配好咨询师和来访者之后,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咨询;电话咨询是在网络平台上提供热线电话,来访者可拨打电话进行咨询;信函咨询是在网络上建立的一个板块,此板块可接收来访者的信件,咨询师可通过这个板块进行回复。团体心理辅导的七大板块均针对学生群体常见的心理问题而设定,线上收集学生的信息,线下将同质性的团体组合起来定期进行系统专业的辅导。
4结语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心理学专业的实践课程和实践教育基地的零散资源整合起来,为实践基地的相关人员提供最便利的心理辅导服务。在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企业也大大获益,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模式。同时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方法,让有能力有资格的学生可随时随地的得到实践锻炼,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华敏,胡春梅,王婷,等.协同共振: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4):57-61.
[2]张素玲.关于高校实践教学创新若干问题的探讨———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J].教育探索,2011,(10):53-55.
[3]辛勇,王斌.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2):143-145.
[4]马定松.应用心理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22):141-142.
[5]莫雷.培养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02):57-60.
[6]夏静,魏大江.探寻触发心灵的“密钥”———中南民大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透视[N].光明日报,2010-12-14.
[7]叶一舵.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福建师范大学本科心理学专业的建设与改革[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34-38.
作者:冯伟 单位:阳光学院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