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实践教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并且能适应特定行业工作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注重学术能力和理论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注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较高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人才。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为各行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实践创新、职业素养的培养,强调由单一学科向专业领域的转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中,依然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同质化的问题,实践培养环节存在简单化、形式化现象,实践效果不佳。

1.课程设置过于学术化。长期以来,我国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从属地位。在进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时,未能根据职业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开设足量的实践课程。在很多情况下,直接搬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资源,或者对其进行简单“包装”,就拿来作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资源使用,一些基于真实情境、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教学案例未能充分引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内容中。授课老师沿用学术型研究生教学方法,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实践性不足,实践课程比例较低。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践性不强。2013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强化专业学位论文的应用导向,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1]。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理念的代表性成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基于实践课题或专业实践,但是有研究者调查发现专业学位论文没有很好地与实践内容相结合。有学者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做了实证调查,结果显示有46.88%的论文选题来源于校内导师课题,18.75%来源于校外导师安排,只有25%来源于现场实践[2]。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实践性不突出,工程性不强,仍有很大比例的专业学位论文重学术轻实践,没有把学术性和职业性统一起来,从而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实践性不强、职业价值不高。

3.校外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参与不够。双导师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大特色。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的各自优势,实现理实结合,资源互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并不是太理想。通过调查发现,某些高校未对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进行细致、清晰的职责划分,为避免职责冲突,导致校外导师不能积极地参与研究生实践与论文指导中[3]。某些校内导师科研能力比较强,但是实践经验不足,没有能力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专业实践。校内外导师职责界定不清晰,导致校外导师对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参与不够,直接影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降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4.专业实践流于形式,实践过程监管不细致。专业实践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既可以在校内实验平台或实训现场进行实践活动,又可以到相关工程领域与学校建立长期稳定联系的实践基地,还可以到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实习。但是不少实践基地并没有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质性的专业实践平台,很多只是挂个名,某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到实践基地只是从事“走过场”的实习工作,不能接触专业的核心、前沿的项目,专业实践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存在学校对实践过程跟踪监管不力的问题。某些高校未能制定详尽的专业实践考核体系,对专业实践考核过于单一化、笼统化。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措施

我国于2015年了《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对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提出了建O性的指导意见[4]。因此在协同创新视角下,产学研结合,探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教育模式,如何体现其专业实践特色,增强实践能力培养效果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问题。

1.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培养方案,加强案例教学。为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从课题立项以来,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我校重新修订了《江苏科技大学攻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并对各专业领域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新方案对实践环节有更明确、详尽的要求,规范实践形式,强化实践过程监管,提高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的结合程度。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前沿课程、专业案例、精品课程、学术素养课程的开设比例,重点建设以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专业学位核心课。

2.利用校内外资源,提供专业实践平台。专业实践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确保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注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希望通过完成专业实践,大幅度增长研究生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前融入实际工作环境,缩短就业适应时间。专业学位研究生既可以在校内实验平台或实训现场进行实践活动,又可以到相关工程领域与学校建立长期稳定联系的实践基地,还可以到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实习。参与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参加导师课题研究也属于灵活多样的专业实践形式。我校一大批实验平台或实训基地条件日渐成熟,例如信息管理暨影子工厂实验室,已经建设成为在行业内和省内有影响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学基地。该实验室为MPAcc提供专业实践平台,促进会计专硕学习过程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提高会计专硕实践能力提供保障。我校每年都派出大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到各类研究生培养基地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与联合培养,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3.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推进产学研结合。我校积极加强和推进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迄今已建立140家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拥有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优秀基地,并建有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形成涵盖各个学科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体系。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运行规范,每年入站研究生两三百人,近4年我校有1000多名研究生进入各类培养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品研发;通过实施双导师制、阶段汇报制,以及实习实训报告制,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近几年来,学校通过研究生培养基地强化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对接,不少合作课题研究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产学研成效良好,培养大批服务船舶行业,具有创新精神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深受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4.制定专业学位论文标准及评价指标,强化应用导向。学位论文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既能反映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程度,又能反映他们独立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工作的能力[5]。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6]。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将具体的专业技术需求进行研究整理成学位论文选题素材,通过对专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对其进行提升与拓展,形成学位论文。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仅要具有实践性价值,还要具有学术型论文的学术价值,不能过于强调专业学位论文的实践意义和职业意义,而弱化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要求。专业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要求,迫使学生从更高层次出发,以更宽广的思路和视野去研究实践问题,成为既有宽厚理论基础、不局限于某一特定行业,又有专业技术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既为避免专业学位论文过于职业化,又为避免过于学术化,我校我校结合自身实际拟制定《江苏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对专业学位论文不仅做出导向性的规定,而且针对学位论文过程提出具体、明确的规范要求。要求专业学位论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完成,不局限于学术论文,要求聘请业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审论文,对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论文撰写、评阅及答辩等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同时制定专业学位论文考核细则与评分标准,突出应用性,评选实践价值高、具有专业推广价值的优秀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

5.完善专业学位双导师制。我校对研究生导师按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制定评定条件,分类评聘,出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及聘任办法》,选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具有实践课题支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逐步形成实践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稳定的专业导师团队,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青年教师培训,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相关行业单位兼职、挂职,参与实施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建立校外导师定期培训、考核和退出制度。建立校内外导师定期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参与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升基地导师实践指导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B模式改革的意见[Z].教研[2013]3号,2013-11-4.

[2]孙红霞,张乐勇,王绍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调查研究[J].石油教育,2012(3).

[3]焦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切合社会所需吗?[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5).

[4]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Z].教研[2015]1号,2015-5-7.

[5]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2009-3-29.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模式

一、引言

针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其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并成为管理学的一级学科内容,因此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包含有行政管理专业。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加上职业教育的迅速推广及发展,职业教育在学科设置上逐渐与高校学科设置相靠拢,逐步实现我国高校层次教育教学的一体化,而行政管理专业是职业教育环节中的重要学科内容之一。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主要理念,为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技能型学生而设置对应的教学改革。国内相关研究学者,针对职业教育背景下的行政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及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如吴江等人认为,职业教育应培养专业技能和素质呈现并列发展的人才,强调的是整体化的实践教学意识,并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基于案例分析法、社会实践调查法等行政管理学科教学实践。

二、职业教育下行政管理实践教学框架分析

在任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教师都承担着辅助的作用,而学生处于教学主体地位,是受教者的身份,因此在职业教学过程中,应分清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提升教学效率,构建“三位一体”式教学模式。在行政管理专业领域的教学中,学校、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主要的教与学的框架结构,其核心是将职业教育下的所有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用于解决地方空间中的公共发展问题,因此组建以行政管理专业领域为基础的教学框架,才能够结合学校的发展需求,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基于人才培养、科研与行政管理一体的教学框架模式。其中,在此“三位一体”式的行政管理专业领域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是主要的执行者,承担着互动决定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实践教学理论中最为关键的行为特征体系。在职业教育背景下,只有创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够顺应和发挥学校和教师“执行者”的作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职业化、专业化和个性化。

三、学校应整合校外专业资源,扩展基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

(一)加强校外专业资源培训力度,提升实践教学平台的培训质量

为了能够满足职业教育教学环境下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需求,应以建设校外资源教师培育体系为重点,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行政管理专业理论水平,更好地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服务。因此在加强校外资源教育培训力度的过程中,应首先规范本学校教师的考核标准,这也是校外教学资源教师团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规范化教师考核机制下,能够便于发现学校创新行政管理专业型人才,同时能够有利于获得教师自身评价结果的赞同。科学的校外资源教学评价的完善不仅代表了学校学科建设过程中投入力度,同时也代表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科建设的教学规范化,营造了良好理论知识指导教学氛围。职业教育学生校外资源对于教师团队的培训质量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受培训教师职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大,因此应建立完善的校外资源教师教育培训体系,不但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全方位的加强行政管理专业辅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例如,应创建基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平台建设的教师技能培训模式,形成“以赛促学、技赛结合”的教育教学培训方式,鼓励行政管理专业培训教师带领学生团队积极参与到学科教学示范中,在教学公开课示范的举办形式上,可以以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行政管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契机,注重学科专业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结合。参与实践平台建设的创新比赛,可以提高学生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同时作为带队教师,可以调动教师的行政管理专业指导教学积极性,将行政管理专业园的创新运行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其次,可以引入“工学结合”的项目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理论指导模式,以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行政管理专业辅导园区为主导,联合高校教师教学资源,围绕相关企业的发展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行政管理专业团队的创新自主性及产品的研发性。

(二)开拓行政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的发展途径

作为学校,要充实各专业领域的教师培训机制。而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培训的主体是专职的行政管理专业指导教师,将行政管理专业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战与市场结合,行政管理专业交流会、校企合作交流会、行政管理专业技术指导等模式的交叉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行政管理教学专业团队的基本知识体系及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提升行政管理专业指导教师的教学理论,为实践环节下教师教学培育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在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的创建中,应构建行政管理专业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空间,进而了解指导教师彼此间行政管理专业团队的不足,并增加相应的技术指导,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团队整体实力。在行政管理专业园之间运营交流会议上,可以以建立实践资源为主,深化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培训计划,并将行政管理专业园的行政管理专业培训模式进行分享,构建和打造行政管理专业文化氛围。例如,在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培育的过程中,以“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培训模式为主要工作方向,让行政管理专业培训教师能够通过参会,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明确自身的教学目的,并清晰的了解自身教学实践中的差距,进而通过培训了解自身带队的行政管理专业项目的未来市场需求;此外应挑选优秀的行政管理专业导师深入到其他优秀的行政管理专业园区开展交流和学习工作,并可派遣部分教师参与技能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等,这样一来,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行政管理专业指导教学,实现不同层次的交流与沟通,为更好地服务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行政管理专业园而准备。

四、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拓展实践教学内容

教师是所有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与学生直接展开对话交流的实施主体,因此在选择行政管理领域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充分的结合相对应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师教学成果的扩大化。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教学内容过于狭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教学模式的创新拓展。

(一)创新教学模式

1.创新型案例教学

职业教育背景下,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创新型的社会案例为主,融入行政管理专业领域知识体系中,并构建基于创新应用为主的相关教学模式的合理化分析。首先,从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行政管理专业团队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优秀的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项目,应大力的进行挖掘,并通过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创新园的培训与孵化,将优秀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项目进行转型,成功地将技术成果进行转化,体现行政管理专业项目的自身价值,同时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园区应吸纳此行政管理专业团队,并可免费提供相关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培训空间及场所,免费提供行政管理专业培训服务等,此外还可以给予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为实现项目快速顺利地开展。从行政管理专业辅导教师角度分析,应联合高校,选拔优秀的行政管理专业导师,到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行政管理专业园区进行指导教学,同时结合优质的行政管理专业项目,积极开展知识讲座,将专业知识与行政管理专业项目进行充分的融合,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充分融合,实现行政管理专业园工作的高效化。

2.创新指导教师教学培训机制

例如,可成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导师库,对于入选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导师库的专业教师,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同时也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成功人士到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导师库中,对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团队中遇到的实际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指导问题进行疑难解答,并鼓励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导师,将教学科研项目成功的融入大学课堂,激发学生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欲望,提升教师教学创新理念。再比如,可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对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教师与学生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团队合作运行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指导项目的,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和政策倾斜,加大对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指导教师的考核力度,将科技转化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纳入考核标准等,以此激发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导师的培训与教学理念。

(二)拓宽教育教学内容

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仍然以传统教学为主,缺乏一定的教学内容创新性,传统的教育教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想要搭建创新式的实践教学理论则需要长期的学习与发展,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拓展基于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的拓展。首先,教学理论仍然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积极吸收,不能懈怠,要与时俱进。其次,实践教学是整个行政管理专业指导的关键内容,也是教学活动的中流砥柱,因此应加强建设、加强完善,从而实现教学内容及理论的改进,强化教育教学的实践。教学内容来源于现有的文献及编著等,集合现有研究学家的研究成果及课题结论等,经过时间的验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而经过筛选组建成为连贯性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应加强教师之间针对教学内容充实的沟通,这样才能够形成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案,因此要充分的利用行政管理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丰富和健全教学内容,从而制定强有力的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化素质;培养;应用化学;教学改革

应用化学专业是以化学学科为基础的应用型理工科专业。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明确规定:应用化学专业属于理科专业,毕业生可根据所在学校教学计划及培养目标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这说明应用化学是以理为主的理工结合专业,是研究化学理论在相关领域中应用的理科专业,是产品开发或技术应用型专业,而不是工科专业。但是,从应用化学学位授予现状来看,学士一般授予理科学位,硕士则可授予理科或工科学位。说明应用化学具有工科专业的特点。另外,目前全国有近400所高校开设应用化学专业,覆盖本、专科不同层次和理工、农林、师范等不同类型高校。其中大多数是新办或改办的。大量的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除了小部分从事教育、研究和质检等行业工作外,其余的势必要进入企业从事产品开发和工程管理工作。而当前相当数量的本科生毕业后在工作中感觉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进而影响到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势必限制其职业发展。因此,在本科阶段,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工科或工程化素质,对其研究生深造或工作实践打下工程化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此类高校大多能够把握形势、明确定位,以地方性、应用型为办学方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此类高校更要防止一味追求大而全、赶研究型大学的时髦、进而陷入同质化的境地。因此,此类高校在特色发展中,工科专业的培育和发展更应从基础抓起,在使学生掌握基本工科课程知识的同时,应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工程化素养。

针对目前国内应用化学专业数量多、方向杂、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参照近期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结合许昌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多年来的建设体会,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首先,没有特色,或没有按特色化发展去设置培养方案;其次,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师人员匮乏,双师型教师几乎没有;第三,教学方法仍流于说教;第四,实践环节不符合工程化素质人才培养。本文相应地从创新培养方案、灵活师资培养、案例法教学、实践教学改革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以工程化素质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以期为规范和办好应用化学理科专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一、创新培养方案

从当前我国地方高校中应用化学专业设置的范围来看,有趋同的倾向。对于像许昌学院这样的地方新升本院校,如果不走特色化道路,势必在激烈的竞争中惨遭出局,对应用化学专业来说更是如此。我校的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服务中原城市群建设、依托地方经济发展、目前通过校企合作、服务经济对改造专业建设、推进学科建设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对以往单纯旨在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加以调整,注入了工程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元素。首先,将“工程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技能写进培养目标中。其次,在培养规格中增加“工程实践”能力一条,具体阐述为“具有将产品实现从实验室规模到工业规模的认识和初步能力”。最后,最根本的是课程设置目标更加明确、为专业特色服务的目的突出,凝练了专业方向,加强了专业课分量和深度。

2010年之前,应用化学专业完全按照理科专业模式设置,专业课除了四大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基础等必修课之外,选修课则是按照四个模块设置,具体为,纳米材料模块:纳米材料学、纳米材料的检测与表征、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光电材料模块:新能源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光功能材料。工业分析模块:色谱与分离、光谱分析、环境分析。化工模块:化工制图、反应工程基础、化工分离技术。其它的选修课则有催化、有机合成设计、应用电化学、无机合成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学工艺学、化工产品开发概论等以及一些必修课选论(主要为考研学生开设,主要是讲解典型例题,如物理化学选论等)。从上述课程设置来看,课程模块太多,每个模块课程单薄;必修课基本完全是专业基础课,而专业课则直接过渡选修课,专业课设置薄弱,显然不能满足专业特色方向设置对课程的要求。因此,2010年后,我们对应用化学专业设置了两个方向,分别是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相应地设置了必修课(专业基础、专业课)和选修课(专业课),加深了专业课程基础,凝练了方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为,精细化工模块:精细化工工艺学、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精细化工过程及设备、精细化工实验。相应的选修课有化工产品开发概论、分离工程、表面活性剂、涂料、胶黏剂、香精香料、纺织助剂等,可任选。高分子材料模块: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实验、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应的选修课有化工产品开发概论、分离工程、材料学、塑料、橡胶、纤维等,可任选。

二、灵活师资培养

教师给学生上课,并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传递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掌握的就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多的应该是见识,即真正的工程实践经验、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当前,地方高校处在高速发展和扩张之际,每年都会招聘一批新教师。但是,限于政策,这些新教师主要是刚毕业的博士、硕士,基本没有教师的从业经历,更没有企业实践经验。因此,教师自身对实践教学、企业生产等没有基本的认识。我院同样面临此类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理科向工科转变;攻读学位和专业培训结合,以专业培训为主;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

第一,理科背景教师向工科转变。首先要明确专业建设的需要,让理科教师产生我要转变的原动力;其次,从政策和经费上支持理科教师的工科能力进修和培训。第二,在企业内进行专业培训。比如,新教师报到入校后,在第一学期被派往企业定岗实习,期间对车间工艺、设备和部分工段操作基本掌握。在学期开始后,还安排其在老教师带领和指导下赴实习单位进行指导学生实习工作。另外,在第二年该新教师即将承担实习指导任务前的暑期,学院会安排其先期赴企业进行轮岗实习学习,掌握实习的第一手资料,提高其指导和教学水平。经过这样两年的学习、培训和指导训练,到第三年该新教师独立指导学生实习时,已经具备能够圆满完成实习指导任务的能力。该教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无疑为学生工程化素质培养提供了保障。第三,充分利用好企业师资。由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我们对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作为师资的利用包括几部分,除了在学生实习时给学生讲解之外,还在对我方新进教师进行师资培训、来我校进行课程辅导和讲授中承担重要角色。我们采取灵活的待遇方案,使企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我院的教师和学生均得到全面的培训和辅导,对提高实习水平和效果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

三、案例法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再现案例实景,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通过深入角色,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促进学生更快、更深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有明显成效。

应用化学专业讲授的专业课不但有理论性强的课程还有实践性强的课程。前者如物理化学、反应工程;后者如精细化学品化学、工业催化、表面活性剂化学等。国外教育界有句名言:告诉给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我会理解;让我参与,我会学会。但是,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不可能完全通过实验来实现。所以我们通过案例教学法有效实现了此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我们采取了从“告诉”“演示”“参与”的模拟步骤,循序渐进,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当然,其中的“参与”步骤更多地仍是通过课堂模拟讲述或结合实验实践课程来实现。首先,在一系列活生生的案例基础上提出学生感兴趣且切中基础理论核心的问题;然后回答问题,逐步深入,反向推理,最终使学生对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很轻松、很自然地理解、掌握、接受;最后要强调掌握部分重要的参数和指标。这样的结果就使学生掌握了基本且必要的产品作用原理和重要性能参数,符合教学要求和就业入门的目的。

该步骤示例如下:首先引出案例,例如提到农民锄地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是松土,而正确答案应是保墒。因为土壤中有很多气孔,类似于毛细管,由于附加压力的作用,导致水分和养料丧失,锄地可以破坏毛细管,起到保留水分和养料的目的。接下来分析该案例,提出涉及的原理和知识点,即毛细管的附加压力及其产生原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从土地水分丧失联想到毛细管产生附加压力,再到拉普拉斯公式和开尔文公式,从生活化的案例到理论知识的轻松理解和掌握。

其次,用生活中的多个实例来显示表面活性剂的其它作用。例如,透明状、水溶性注射针剂生产中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化妆品和农药乳状液产品中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墨水的制备中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浆料中表面活性剂的消泡作用;在新型纺织品材料中的防水、防污作用等。从这些实例继续讲述胶束、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结构、性能参数(CMC值、HLB值)等重要理论知识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掌握了。

以“表面活性剂”部分为例。首先引入肥皂和洗衣粉的实用案例。肥皂和洗衣粉是人们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化学品,可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子,虽然可能部分学生对这类洗涤剂有初步的认识,但真正了解其洗涤作用原理的并不多。因此,此案例满足“听说过但不熟悉”的要求。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可在肥皂和洗衣粉的种类、造型、颜色以及使用对象和部位等方面充分展现其多样性,使学生认识到该类日用品还有很多“高端产品”,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和前景。在此过程中还可以简要说明肥皂的来历等科技发展历史。

四、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分别从实验课、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设计)三方面开展。

传统的实验课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且内容陈旧,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我们的做法是改进传统实验项目、引入教师科研课题和企业课题。

首先是内容陈旧,部分实验项目已被证明不适合本科实验训练、锻炼动手能力,或难以体现知识重点,需要改进。比如,物理化学实验中测定电势-pH曲线项目主要的考查目标为理解一定条件下能斯特方程中浓度的负对数即pH值与电势φ成正比,并掌握pH值测定的原理。但事实上学生对此兴趣不大,感觉这是必然的,老师在讲的时候已经把结果给展示了,没有创造性。因此,我们增加了电极的原理和组装、pH计的原理和组装实验,放在测定电势-pH曲线实验之前,使学生亲自组装了电极、pH计,到测定电势-pH曲线时自然理解清晰、操作得心应手。

引入教师科研课题和企业课题。首先使学生接触实际存在或生产中的问题,对培养其求知欲和提高探索的兴趣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自信;其次锻炼了教师,增强其将理论与实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实习实训按一般常规情况就是带领学生去工厂实习几周,请工厂的技术人员讲课,然后参观生产车间,就算完成生产实习任务。结果是每年学校都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学生实习则走马观花,成了走过场,效果自然难以体现。

目前,在前述加强师资的前提下,使得我们拥有了一定的工程化素质的教师队伍,结合企业技术人员,为做好实习实训打下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另外,我们采用了新的管理模式和综合实习实训考核方式,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为:管理采用封闭管理、集体上下班、随时考勤等,保证学生的实习时间和在岗率;考核不但要参考其实习报告,还要引入笔试和面试、单独岗位操作和答辩等,保证了学生真正掌握、理解生产过程,起到实习的目的。

毕业论文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由于要备考研究生,导致实验时间难以保证。我们的改进做法是:其一,严格毕业论文(设计)出口机制,让达不到要求水平的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延期毕业,重新答辩,使学生重视,教师认真对待。其二,一部分学生在大二或大三即进入教师实验室,进行科研创新实验。每年学期初由年级辅导员、班导师向有需求的教师推荐一些学有余力、感兴趣的学生去进行科研创新实验。对学生巩固实验课所学的技能和知识有显著作用,还可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另外还可以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其三,毕业论文或设计可以与毕业实习结合。通过延长企业实习时间,并提炼出课题或模拟出设计任务让部分感兴趣的学生选做,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提前了解了课题的背景,为做论文或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节省了时间。

五、效果与探讨

2010年以来,我院应用化学专业通过上述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青年教师投身于教学改革的热情更加高涨,并从工程化素质提升和教学过程中得到成长。3年来,青年教师积极总结教学经验并申报教学研究项目,共获立项校级教研项目4项,发表教研论文5篇。同时,有2位教师获聘副教授,2位教师获聘讲师,其中有2位教师获聘双师称号。

第二,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首先在后期实验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显著提高,比如物理化学实验,90%的学生能够在3个学时的规定时间里保质保量完成实验任务,而在过去则一般需要延长1个学时才能完成;其次,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创新实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毕业论文质量也相应大幅度提高;最后,3年来,学生参与“挑战杯”创新大赛、企业奖学金项目、校级创新课题等立项、获奖共计35项。

第三,学生学习成绩提高,考研录取率显著升高。从2002级到2009级,考研录取率从最早的10%上升到60%。这固然与学生的刻苦学习有关,但显然与上述教学改革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结出了硕果,比如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了其考研面试竞争力这一结果,势必会提高学生被录取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张群正.应用化学专业与实践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

2004,(3):30-33.

[2] 唐冬雁,李文旭,强亮生.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

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1):39-

40,55.

[3] 杜焰,易奇志,杨先振.高校主导模式下应用化学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12,(1):123-

126.

[4] 许嘉,刘金彦,周建梅,等.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实践

与思考[J].当代化工,2011,40(4):400-402.

[5] 张华峰,陈天华.运用案例教学策略推进课程创新教育

[J].中国农业教育,2005(3):47-48.

[6] 钟婵娟,包红,孙德四.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化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江西化工,2011,(1):

8-13.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专业文化;课程建设;育人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012-03

新时期以来,重视大学文化建设的呼声愈来愈高,不少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但也有一些高校“大学文化却不尽如人意。功利主义盛行,官僚化、商业化、娱乐化泛滥成灾,学校行政化气氛越来越浓”。[1]这种情况在一些新升本高校中有所表现。一批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传统积淀深厚,大学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一批职业性技能型院校(高职、高专)办学时间较长,办学定位准确,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因而大学文化建设也搞得风生水起,具有一定特色。唯有新升本高校办学历史短暂,定位欠准,文化积淀薄弱,因而大学文化建设成效不大,特色不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此类高校大学文化的内涵建设不足、基础不稳、缺乏有力的支撑。这个重要的内涵和基础以及支撑力就是专业文化。近年来,专业文化在高职高专盛行,不断得到深化,但在本科院校中却鲜有人提及。实际上,“专业文化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更大”[2],对于应用型本科生来说意义更大,因为此类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环节。“文化是大学之魂” [3],也可以说是专业建设之魂,而课程是组成专业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任何教育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因此课程建设是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4]那么,什么是专业文化?专业文化与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建设关系如何?怎样在专业文化的引领下进行课程建设?这是本文努力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一、 专业文化的概念及其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关系

有关专业文化的概念,近年有几位学者提出了自己很好的见解。综合研究者的认识,结合应用型本科的育人实践,我们认为:专业文化是高校中某一专业的师生在长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创造、积淀并共享的优秀文化传统和良好的生存模式,它包括和谐的育人环境、高尚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优雅的行为习惯和有序的行为准则。

由于应用型高校的专业脱胎于学术型高校的学科,二者之间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又由于这些专业必须面向社会求生存,这就与行业产生了亲密关系,因而应用型高校的专业文化就与学术型高校的学科文化既有天然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与社会上的行业文化既有兼容关系又有明显区别。它分别汲取学科文化与行业文化之长,又以自己的专业特点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种亚文化。它的主要内涵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融合,是严谨求真与浪漫之美的结合,是追求学问与追求成“人”的统一。当然,由于专业的不同,其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本专业的专业文化,理工科R灯于严谨理性,文科专业则偏于自由感性。

从专业建构的角度看,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之魂,而课程是专业的骨架,课程的参与者(师生等)是专业的血肉。从大学文化的角度看,专业与课程同为大学物质文化的主要内涵,而专业文化则是大学精神文化的主要内涵,它们都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则对物质文化有引领和导向作用。专业文化对专业建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课程建设中,强化专业文化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办学质量有益而且有效的改革探索之一。

二、专业文化引领下的课程建设

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具体内涵大致由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四部分组成。

(一)与时俱进的课程理念

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建设,最重要的是领导与广大师生思想观念的更新。在我国高校已经开始施行分类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课程建设的所有参与者必须摒弃传统过时的观念,继承和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理念,建立先进、开放的课程理念。

1.强化专业文化的引领导向作用。将“做人”的教育贯穿于“做学问”教育的全过程,注重教师素养与环境氛围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意识以及职业伦理,特别要重视养成学生超凡脱俗的文化品位,独立自主的人格和高尚纯洁的价值追求。

2.结构主义的课程理念具有指导意义。“结构主义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对高深学问的自我意义建构……课程体系从层状转向网状,以意义建构来组织课程,强调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对于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因此,结构主义课程理念在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一系列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不失为与时俱进的良好做法。

3.几个观念的转变。从人才分类的角度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与学术型人才、职业型人才培养区别开来,它主要培养某一行业的专才,因而应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从育人方法的角度看,应从知识传授转到素质提高和人格培养上来,从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从人才特点的角度看,应优先与社会行业对接,注重行业性和实践性。

总之,应用型本科的课程理念应从重技、重术的层面提升到重道的层面。

(二)纲举目张的网状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建构,应确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课程体系的结构应从以学科为主导的层状转到以专业为主导、融入专业文化的网状。网状课程体系的纲就是专业文化,特别是要将行业文化的实践特性渗透到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编制和课程设置之中。

现今应用型本科的课程设置大多相似,一般由三大模块组成:一是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模块,由思政类、体育、英语及计算机等课程组成;二是专业课程模块,由三小类课程组成,即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是集中实践模块,由军训、学年论文、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实践等组成。

可以看出,这样的课程设置已经突出了应用性特点,重视实践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重视由知识传授向能力提高的转化,力图将学科、专业、理论、实践打通。但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中尚缺乏文化的统领,课程理念虽已转向以专业教育为主,但课程的组织结构还处于层状,课程之间还缺乏纽带的勾连,特别是缺少本质上的融会贯通。这个起统领、纽带作用的课程即专业文化课。专业文化课就是体现本专业的本质属性、融入行业优秀文化因子、具有培养学生高情商作用、富有哲理意味的课程。这种课程的作用,是在将学生的成长层次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到“思想”的高度,避免出现“有知识没文化”,“有能力没思想”的育人尴尬。专业文化通过这类课程的设置,渗透到本专业的每一门课程之中,渗透到每位学生的头脑中,最终使其在文化的滋养中提高品位、提升素质、丰富思想。专业文化课是“纲”,其他课程是“目”,纲举目才能张。因此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的课程设置迫切需要增加专业文化课,而且要作为必修课。唯有如此,才能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将所有课程整合为一个富有生机的体系,使课程结构呈现“网状”。

(三)富有生机的课程实施

课程的实施主要通过教学内容的优选、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材的适用来完成。现今多数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内容是依现成教材而定,而教材的使用追求“高大上”,即学术型高校的教材。近几年从国外引入的许多教育理念受到许多教师的重视,各种新教法层出不穷,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但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在课堂教学实际中,大多教师依然进行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一言堂的教法一时很难改变。根据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的使用都有进行彻底变革的必要。

1.教学内容的优选。应用型本科课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摒弃传统高校以学术为导向的观念,而应以专业为导向,以专业文化为引领,删减不必要的学科知识,不追求知识的系统完整性,而追求知识的应用性。

(1)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因素,以文化教育统领知识传授。其实在众多专业知识中,都蕴含着非常宝贵的人文因素,只是我们不重视、未发掘罢了。文学课中富含优秀文化因素,如爱国忧民、和谐共生、以民为本、崇尚高雅、诚信重义、勇于担当、敬业乐学……应把这些益人心智的优秀文化放在教学的突出位置,以优秀文化滋养学生心田。即使在理工科的教学内容中,也不乏大爱、大德与大美,如许多物理现象甚至原理、规律都具有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的特点,这与我国古代诗文中的美学观并无二致,都是一种文化表现。

(2)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要求理论‘坚实’……至于这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构成学派等就适可而止。应该着重于这个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6]我们认为:应把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放在突出地位,这就要删减传统教学内容中不适合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知识,补充面向行业、职业的实用知识,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突出应用性。

2.教W方法的革新。建构主义教育理念认为,知识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知识背景而建构,而且这种“有意义”的建构不能由他人(包括教师)代替,这一观点将学生推向了教育的中心位置。现今,“以学生为中心”成了大家谈论不衰的话题,其也被逐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产生了诸如讨论式、情境式、辩论式、案例式、项目式等有效教法。慕课、翻转课堂的引入,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的建立,都是在崇尚实用、实践驱动等先进教育理念引导下进行的有益、有效尝试。今后的教法革新应更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与应用特性,以互动和实践为主导,形成有效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正是专业文化中求真、求善的体现。

3.编撰适用教材,体现文化育人思想。现今的本科教材体系均是以学术本位思想为指导而编写的,应用型本科使用的是学术型高校的教材,这不符合国家分类办学的指导思想,当然也不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目标。那么,什么样的教材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呢?潘懋元先生提出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双向互动的教材,可称之知行体系教材”的好建议。现今,应用型本科迫切需要建立切实适用的教材体系,编撰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教材。教材的内容应遵循理论够用、突出应用、文化渗透的原则。当然,教材是否适用,是否优秀,应由使用教材者,即广大师生说了算,通过教学实践去证明,而不应由教育行政部门去决定。

(四)文化渗透的课程评价

当前,在高校课程评价问题上,将知识评价改为能力评价的呼声愈来愈高,在实际工作中也有所使用,这是教育观念的可喜变化。但是,注重文化价值的评价理念还很少有人提及。其实,文化是最重要的评价内容,是课程中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的内容。因此,在课程评价中应该加入文化的因素。我们认为,课程评价的操作层面,应该体现在评教与评学两个方面,也即从课程的实施者和课程的接受者两个角度去进行,这样的评价才更全面周到,评价结果才更真实可信。

1.评教。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去评价课程质量,应重视学生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价值取向。学生是课程的唯一接受者,课程的优劣好坏他们最有发言权,所以当前许多高校采取网上评教的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为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了学生满意度这个衡量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学生价值取向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成为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向。社会价值取向是指在课程评价中引入社会行业的意见,突出对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检验。这种做法因为符合应用型本科的育人目标和办学逻辑,已引起有关教育管理部门的注意,但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实际执行的则更少。至于评教中的文化价值取向,关注的人则寥寥无几,执行的几乎没有。实际上,我们从专业文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中应体会到,文化评价是最高级、最本质的评价,它关注教师是否在“授业”“解惑”中“传道”,是否重视学生的“成人”教育,以及教师本身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的提升(这是专业文化中重要的环境因素)。文化价值的评价应由最熟悉、最了解教师的同行教师和学生去完成。

2.评学。评价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接受程度,主要是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学业评价,“不仅要重视对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要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与应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等等。”知识的理解、分析与应用,学生的动手能力等方面属于应用能力范畴,应由专业教师和相关行业人员去完成评价;合作精神等属于文化的范畴,应由行业人员和教师完成。因而评学应注重教师价值导向、社会价值导向和文化价值导向。教师价值导向评价主要是指专业教师对学生学习课程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社会价值导向评价主要指有关行业、企业对学生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文化价值导向评价主要指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文化的接受,即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全过程表现出来的敬业、合作、诚信、公正等精神品质的评价。

总之,课程是教师与学生的汇合点,是学生和社会的汇合点,是教学与科研的汇合点,在应用型本科的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与社会的诸多方面。在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历史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提高育人质量,必须抓住课程建设这个中心点。而课程建设要取得实效,达到高层次,则必须在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全部环节注入、渗透专业文化,以专业文化引领专业建设的全部过程,让文化的因子浸润广大师生的心灵,这样的课程建设才是全方位的、高质量的,富有生机的,这样才能使专业课程成为“品牌课程”、“精品课程”,使专业成为“品牌专业”,经过长期奋斗,进而使学校成为应用型“品牌高校”。

[ 考 文 献 ]

[1] 顾明远.重塑大学文化[J].中国大学教育,2015(2):5.

[2] 叶泽滨.专业文化:本科专业建设的一项内容[J].江苏高教,2010(6):56.

[3] 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42.

[4] 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3):4-7.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范文第5篇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全日制教育硕士作为即将进入中小学校的准教师,当前进行的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即是教师教育的“职前阶段”或“预备生涯阶段”,是为进入教师行业作“准备”。职前专业发展是进入教师行业的准入条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1]这里的“高素质”,不仅指所培养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要具有良好的学术理论素养和一定的研究能力,还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积极、稳定的专业理想,是为我国中小学校输送合格的具备“职前专业发展”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教师本质属性的要求 

1994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拥有专门的技术和特殊的智力结构;第二,教师是专业人员。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和要求,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但需要达到规定的学历和具备教师职业道德,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三)中小学校人才需求特征的要求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改革的成效已显得举足轻重。因此,各中小学校都会采取切实措施来提高师资队伍特别是新进教师的质量。一方面,对新进教师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教师“本科化”,中学教师“研究生化”已成大势所趋。目前中小学校教师研究生层次的培养模式已有在职教育硕士、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特岗计划、全日制教育硕士等等。其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提升创造了极好条件和提供了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对新进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职前专业发展”的水平上,包括新进教师的专业信念、敬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素养。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是近年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教育部2011年就强调“调整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大幅增加专业学位招生比例,新增硕士生招生计划原则上全部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3]2017年1月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4]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职前专业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学系统理论,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系统,其中,全日制教育硕士和指导教师是这个教学系统中的“双主体”。在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生源质量还是指导老师的遴选和考评,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源质量方面。在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中,生源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维度,是决定着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性影响因素。而目前的状况是,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生主要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本文也主要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考察对象),一方面,在入学前后专业的对比上,报考非本科所学专业的考生占相当比例。有跨学科门类报考比如从理工科类专业考入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还有从非教育类专业考入教育类专业的,此类考生由于没有经过本科同专业的系统化训练,对于所考进的新专业来说,在基础知识、专业理论方面的积累上必然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在全日制教育硕士招生复试阶段,也存在复试形式单一,考察内容不全面的问题。比如,缺少对考生两年后进入中小学从教意愿、职业理想的考察和判断等。 

2. 指导教师的遴选和考评方面。近几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在招生规模上有了迅速扩张,这势必亟需一批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来与其相适应。而目前绝大多数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受到长期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的影响,没有足够重视专业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具体而言,指导教师存在导师类别模糊化的问题,专业型导师大多由学术型研究生导师转型而来或兼任,少有单独遴选。学校在对导师的考核评价上,也只注重其在学科学术、科研的前沿和创新上,而忽视了行业技能的考察。 

(二)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 

因为起步晚,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还处在不断改革和探索中,培养单位的管理者和一线研究生指导教师,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职前专业发展的内涵都缺乏深层的理解,不管是在管理措施、培养理念方面,还是在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等方面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职前专业发展都存在消极影响。 

1. 专业信念空洞化。在大环境上,因为教师待遇低、压力大等原因,存在教师跳槽、职业倦怠甚至失职等等现象,导致全日制教育硕士对从教的期望值降低。在学生与导师的关系上,部分导师极少与学生联系,几个月也见不上一面,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更谈不上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生专业信念的建立基本空洞化。 

2. 专业知识理论化。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明显偏重于基础理论,实践技能课程所占比重较小,大致为总学分的1/4。专业导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偏重于学科理论的讲授和和学术问题的分析,而对行业知识进行传授较少,忽视案例教学。同时,在学位论文的要求上,也有学术化的倾向,相关指导性文件对学位论文的实践性要求并不明显,加之很多导师并未认真领会文件精神,更谈不上认真贯彻执行。在很多学术型导师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局限下,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往往来自于导师科研项目,更多关注学术理论的探讨与创新,缺少对中小学教育基本问题的研究。 

3. 专业技能薄弱化。部分导师在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时仍沿用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思路,往往将研究生的培养与自身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偏重培养学术能力,而忽略了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部分导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了解太少、研究不足,有的导师甚至从未到过中小学,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参与的行业实践与技能训练。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的改进策略 

为指导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全国教育硕士教指委等部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鼓励各培养单位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作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本地经济基础、中小学教育发展状态,以及本校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发展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化为核心,积极采取一些探索性改革措施。 

(一)强化复试内涵,考察生源职业潜力 

根据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生的特点,在全日制教育硕士招生面试阶段不仅要对考生的教育教学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考察,而且不能忽略对其继续学习的态度和教师职业的兴趣进行考察。面试考官除了校内专业导师,还应邀请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对考生进行面试,分工协作,各有考察侧重点。校内专业导师重点考察其所报考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对专业前沿的了解程度。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则侧重考察其是否具备进入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质,以及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态度。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最好能让考生进行短时(比如10分钟)的微课教学或者是实验操作,然后小组讨论,以考察和判断考生是否具备作为老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潜力。 

(二)分类选聘,实行双导师制 

在遴选和聘请专业学位导师时,应把行业技能水平、行业基层服务的经历等作为遴选条件,并制定专门的考核评价标准。同时,从中小学校选拔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组成实践型导师团队,和校内专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构建“双导师制”的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校内学科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样就能保障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职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能够得到统筹发展和提升。 

(三)营造教育氛围,培养专业信念 

信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内在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行为导向,对促进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专业信念的建立上,全日制教育硕士必须建立起关于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等职业信念,同时,建立起专业道德,并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这是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核和理想的支点。作为培养单位、作为导师,应营造健康的教育氛围,通过教学、讲座、报告等形式,责无旁贷地帮助学生树立起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 

(四)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知识 

在专业知识的构建上,作为未来的教师,全日制教育硕士须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心理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有个人在学习中的独到感悟、体验和经验总结。在专业知识的拓展上,不但要在本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知识范围,而且要从知识的理解到知识的批判,再到知识的创新,奠定未来教师职业的学术性知识基础。同时,在学科前沿知识的构建上,要“紧扣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需要,把握理论发展动态,及时反映实践领域最新进展,将课程学习与知识变化和实践要求最大限度地有机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 [5]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聘请基础教育一线的老师开设与基础教育和新课改相关、密切联系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通识教育课程,还可以推进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的教学可以采用“理论+案例”的模式,利用讲授、自学、讨论、案例分析、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等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建立实践基地,规培专业技能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5]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为统筹发展他们的职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加强中小学校实践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是职前专业技能培养的基本要求。有了基地这个平台,就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实践基地的中学校长、年级主任和学科教师等)共同分析和讨论,以形成行业认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可以“从课程学习、实践训练、教师指导等方面构建”0.5+0.5+1.0“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在全日制教育硕士进校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在校内系统学习各类理论知识,着重专业知识的培养;第二学期,每周一半时间到中学开展教育见习,让学生參与观摩教学实践活动,一半时间在校内开展课程学习,让学生针对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开展课程专题选择学习。第二学年主要在中学进行教育实践和撰写学位论文。”[6]教育实践包括教学见习和实习、班主任工作的体验,以培养其教学能力、班级建设与管理能力、与他人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专业反思能力等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同时将教学实践的成果通过学位论文的形式呈现。 

(六)规范学位论文,体现基础教育实际 

对于学位论文,“培养单位应根据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意见,分类制定专业学位论文标准,规范专业学位论文要求。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7]的要求,我们要引导全日制教育硕士高度关注基础教育实践问题,主动参与到教育创新基地的建设和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努力在解决中小学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撰写紧密结合基础教育实际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在答辩时,须严格执行“专业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相关行业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专家”[7]的管理规定,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并能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的实际问题。 

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是一项奠基工程,在科学确立全日制教育硕士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前专业发展的规律,积极创新理念,探索培养模式,以确保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的培养质量,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高层次、应用型、多样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Z].教指委发[2011]04号.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8届第15号,1993-10-31. 

[3]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EB/OL].http://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4/201102/114836.html.

[4]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7-1-17. 

[5]林蕙青部长助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Z].教研司〔2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