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志与意的心理学解析

志与意的心理学解析

中医学对志与意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与阐释,常志与意并称,统称“志意”,由此可见志与意的功能相近,关系密切。《灵枢•本神》称:“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一语道破志与意的真谛。由此可见,意由忆而生,是忆的活动过程,或意的外在表现,同时是志、思、虑、智产生的前提。后世医家对志与意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如《类经•藏象类》称:“一念之主,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志为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神之变化》亦称:“意是心机动未形,意之所专谓之志,志之动变乃思名,以思谋远是为虑,用虑处物智因生。”今多解释为“意”乃注意、意向、意念,“志”为动机、意志。《证治准绳•神志门》云:“志意并称者,志是静而不移,意是动而不定,静则阴也,动则阳也。”为志与意理清了阴阳。对于志意的生理功能,《灵枢•本藏》强调“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御”,有统率、协调之意。“收魂魄”,就是志意主动驾驭魂魄的过程,同时在志意的调节下,人体能主动适应自然界的种种变化,并自觉地调整精神情绪动作行为使之平衡协调[1]。志与意,不仅是人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愈后亦有重要影响。如《素问•五脏别论》曰:“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素问•汤液醴醪论》云:“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对于意志病变的病因、病机和病理表现,《灵枢•大惑论》称“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灵枢•本神》又称“淫佚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这些均说明劳神过度,房室不节,是志意发病的两大重要原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传变病脉》指出:“因思则意舍不宁,土气凝结,肝木乘之,脉必弦弱……因恐则志室不遂,水气旋却,脾土乘之,脉必沉缓。”《圣济总录•心脏门》:“论曰健忘之病,本于心虚,血气衰少,神精昏愦,故志动乱而多忘也。”《素问•调经论》将志证分为有余、不足,言“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乃指志所为病,不仅有精神情志方面的异常,亦可出现机体其他生理功能的紊乱。关于志意的调养,中医典籍有诸多论述。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心理活动由心理过程和人格组成,其过程主要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其中,“知”即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情”即情感,包括喜、怒、衰、乐、爱、恶、惧等对周围环境的体验;“意”即意志,是人根据既定目标,克服困难,做出努力,并通过行为处理和变革客观现实[2]。葛鲁嘉[3]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是指心思、心愿、料想等,像意识、意见、意向、意会、意气、意趣、意境、意念、意图、意想、意志、意思、意料、意愿、同意、任意、中意、满意、有意、无意等等。“意”是心生成意义的过程,是心的创造性活动。现代心理学描述心理过程“意”的含义,与中医五神“意”的含义明显不同。五神之“意”是记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记忆的活动过程。《灵枢•本神》言“心有所忆谓之意”即为例证。《辞海》将“记忆”定义为: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联系,其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也就是短时记忆;保持就是将暂时联系留存于脑中,形成长时记忆;再现或再认则为大脑保持信息的再次活跃。从字面上理解,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均属“记”,大脑保持信息的再活跃为“忆”。而中医的“意”,应当类似或包括现代心理学的“忆”,即大脑保持信息的再活跃,这一过程包括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心的“任物”功能,则更类似于现代心理学的“识”、“知”与“记”。另外,记忆有遗传记忆(先天记忆)和后天记块之分。遗传记忆包括人类和动物的行为等来自先天的记忆信息,包括荣格所称的“集体潜意识”;而后天记记忆是人类等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五神之“意”,肯定指后天记忆。

考虑到五神理论对心理活动的概括应当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与其他四种神志互相参照,则“意”还应当有思维、想象等含意。《难经•四十二难》称“脾藏意与智”,说明意与智有密切关系。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与思维这一概念最相近的,当属五志和七情中的“思”,思并非直接指思维,而是由于思维活动而表现出的情绪反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脾“在志为思”,人的思虑活动主要通过脾来表达,思虑过度,则“思伤脾”。而《素问•宣明五气》称“五脏所藏……脾藏意”,说明“意”与“思”皆为脾所主,“思”是思维活动所表现出的情绪反映,“意”才是思维活动本身。中医“志”的内涵具有多重可解性。因“志”有记、记住、记载的含义,故可将五神之“志”理解为记、记住、记性,也就是现代心理学“记”的内涵;“志”又有意愿、理想、志向之意,类似于现代心理学的“意”。《内经学》[4]称“志”指有着明确目标的意向性心理过程,尚有表示、展示之意,似又与荣格关于个体潜意识中的心灵“情结”有关,亦或包含人格因素,以“志”称之,表达一贯的处事作风。正是由于“志”的多解性,所以笔者将“志”定义为清晰深刻的长时记忆,或为定向明确的精神追求,可能包括心灵“情结”,或伴随终生的心理倾向和人格特质。无论对“志”如何界定,它至少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持久性,二是相对稳定性。所以,“志”是人在一个时期固定存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

综上所述,可以形成如下结论:第一,志意是重要的心理活动,其势外显,其情可知,总体来看在五志中其性当属于阳;第二,意为记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忆的活动过程。志为清晰深刻的长时记忆,或为定向明确的精神追求,可能包括心灵“情结”,应该包含人格因素;第三,志与意相较,志相对的沉着稳定,是人在一个时期固定存在的心理活动,或伴随终生的心理倾向和人格特质。而意则参与所有的心理活动,是活跃的过程性的心理活动。因此,志属阳中之阴,意属阳中之阳;第四,意参与志的活动,志是意的稳定形态,志与意关系密切。《说文》称“志,意也”,又称“意,志也”,并非言意即志、志即意,应是说明志与意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

作者:杨振宁苏静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