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浅谈地方志网络化建设的条件与构想

浅谈地方志网络化建设的条件与构想

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十五"规划纲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产业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举措。地方志系统要顺应这个趋势,加快地方志资料库数字化建设的步伐,以促进地方志事业的持续发展。对这些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认识与改造自然、创造与变革社会的智慧的地情资料志书、年鉴和各类地情书籍进行有效的整理、存贮并充分地开发利用,是地方志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迅速建立多功能、多门类、综合性的信息资料库并上网,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焕发地方志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一、实现地方志网络化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

地方志网络化建设,必须遵循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的宗旨,使我们未来建立的信息库真正坚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正确方向。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关于方志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成果和手段来开拓志书的新领域,扩大志书的影响和使用,推动改革开放的指示精神,加强领导。在网络化建设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科学规划、论证和试验,使网站建设工作能够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方志工作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实现全国地方志网络化已经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同时也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一,现代科技成果和手段,为振兴方志事业创造了新的机遇,为地方志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技术保证。其二,中央领导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为地方志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其三,各地建立起的省情资料库和信息网,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坚定了搞好信息网络化建设的信心。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抓紧搞好地方志网络化建设。

二、地方志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网络化协调机构和管理力度。由于受人员和机构职能的影响,县级地方志机构对基层单位缺少直接约束和协调,无形中使各单位的资料整理和收集形成了条块分割、自成系统、各自为政、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自给自足的局面。虽然许多单位已意识到资源共享的重要与必要,但缺乏单位部门合作的行动。而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来规划协调地方志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工作。大多数仍然是采取封闭式的资料收集、存储方式,无论是软硬件的购置,还是数据库的建设,都处于各自为政的低水平重复状态,这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也影响了县级地方志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进程。

2、标准化水平低。由于历史原因,地方志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存储资料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资料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由于县级地方志办公室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项工作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势必给地方志资料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造成隐患。

3、数据库建设滞后。各单位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资料数据库。由于各个资料存储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各单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躁情绪,急功近利倾向严重。主要表现在建库缺乏整体性,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而且目前地方志所建的数据库大多为条目数据库,缺少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无法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许多地方志虽与Internet联网,但只能访问其主页,根本无实质性的资源可共享。

4、经费保障率低。目前虽然硬件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而价格在不断下跌,但地方志信息网络化的实现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地方志的经费投入较少,用于地方志信息网络化建设的经费非常有限,无法购置好的硬软件,建立高起点的资料共享网络,更谈不上对设备的及时更新。目前经费仍是影响地方志网络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5、人员整体素质低弱在地方志信息利用和管理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地方志工作人员才能发挥作用。地方志网络化建设,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地方志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县级地方志资料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主要是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利用不足,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办公室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网络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三、地方志网络化建设的构想

1、建立地方志网络化协调机构。建议由上级部门牵头组织地方志网络化协调机构,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地方志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既有近期又有远期的目标,以对全县地方志网络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和资金建设大型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破除那种传统的自成一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实现全国地方志信息资源共享。

2、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前提,地方志网络化协调机构应召集有关专家,共同酝酿制订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方志系统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如网络通讯及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网络传输的标准、机读格式、著录规则的标准、文献标引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方志办在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选用统一的高质量应用软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

3、开发地方志资料可利用资源,加强资料库建设。资料库是地方志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加强资料库建设。资料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各地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地方志全面的信息资源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资料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当然理疗库的建设应与网络建设配套进行。

4、增加经费投入。地方志网络化建设和维护均需要大量资金,政府部门应加大投资。地方志部门领导积极向上级领导反映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把网络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地方志网络建设纳入到地方志未来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预算之中,从而加快地方志网络化建设的步伐。此外还应利用已建成的资料库和网络为社会服务,获得一定的收益,并把它们投入到网络化建设中,“以网养网”,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5、培养网络化人才。地方志资料利用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精通业务的高层次信息人员,为此要加快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信息人员,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水平,使他们尽快掌握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还要努力引进或选调计算机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资料管理业务知识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地方志网络化工作。

信息社会把地方志推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向21世纪,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地方志必须真正实现网络化,大力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并与Internet接轨,全面实现资源共享,我们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竭诚尽智,扎实工作,团结奋斗,大力推进全国地方志网络化建设,努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为社会及上级部门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优质的服务,使地方志工作走向全方位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