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等教育均衡

高等教育均衡

摘要: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仍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一是尚未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有机统一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二是入学机会不平等;三是资源分配不平等。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是:构建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进行适度政策倾斜;完善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创新高校招生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关键词: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对策一、概念与背景高等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高等教育本身在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凋发展;二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各高校之间的均衡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数量扩张型的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上没有注重质量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忽视高校办学效益,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严重的不均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也主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由此带来了全国各地区、各阶层发展的差距,根植于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高等教育也必然会受到这种社会分层的现实影响,从而面临着种种社会的不公平状况。这使得在地区、人群之间存在着教育供给的不平衡,尤其存在着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供给与广大人民群众教育需求之间的尖锐矛盾。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教育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正在不断推进,同时,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相应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里的关键在于衡量尺度。如果从新世纪的视角看高等教育,就不能仅限于传统的学术性标准,而应当从满足经济社会需求、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保证基本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等多方位来认识,从而树立起整体和谐发展、个性特色多样、适应社会需要、符合创新精神和具有战略眼光的全面教育观。树立起坚持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有机统一的发展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则强调要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放在重要战略地位考虑。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也要注意协调发展,避免地区之间、阶层之间差距过大。二、我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尚未形成有机统一的高等教育发展观1.注重规模发展,质量难以保障。长期以来,我国是在经济文化基础比较落后和薄弱的条件下发展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任务十分繁重,数量扩张型的增长方式使得我国教育发展数量不足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因此,我们曾经习惯于以数量和规模来谈论教育的发展。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数量的发展和质量的保证有时会产生矛盾。如果不顾客观条件、不遵循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发展,就可能降低质量,而没有质量的数量,最终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数量。2.结构调整、优化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致力于结构的调整。近年来更进一步地明确,结构问题应当作为高教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一,即发展本身既包括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和增长,也包括结构的优化和动态调整。否则,由于结构不合理,即使规模数量得到了发展,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3.忽视高校办学效益。在我国,穷国办大教育是一定历史时期难以改变的基本格局,高等教育经费紧缺是发展的一个很大制约。而长期以来,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忽视高校办学效益,对教育经费采取“等、靠、要”的消极政策,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自我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既缺投入,又要发展,就必须以提高办学的效率和效益,以及多渠道开发教育资源为出路。(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平等1.高考录取分数线存在地区差异。长期以来,我国高招按照省份分配名额、划线录取。而录取分数线的划定带有非常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高招分三类:一类是省属高招计划,由省教育厅编制后上报教育部批准。第二类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和部分部属高招计划,这类大学招生自主权相对较大。第三类是各省之间按照对等原则制定的招生计划。社会上争议最多的是教育部直属和部分部属高招计划,它虽相对于省属高校计划数少,但多是重点大学。因历史原因,我国重点大学大多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少数发达地区,而一些人口大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因缺乏足够多的重点大学,分到的名额极其有限,形成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升学竞争异常激烈。同时,重点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招生本地化现象也在加剧,许多地方,本省市生源超过一半。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属院校招生政策大幅度地向本地考生倾斜。恢复高考20多年来,北京的高招录取分数线大大低于其他省,多的达100多分,在其他省只能上一般本科的分数,在北京竟能被北大、清华录取!“高考移民”的存在正是源于这种差异。2.高校招生的阶层存在差距。据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资料,工农等低收入阶层家庭子女的平均录取分数普遍高于干部和中高级管理技术人员等优势阶层子女,差距达20-30分。也就是说,农村子弟上大学,必须比优势阶层的子弟考出更高的分数。同时,据北大教育学院的调查,自本科收费以来,重点大学生源中来自农民阶层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优势阶层子弟更多分布在重点大学和优势学科,而农村子弟则多分布于普通院校和大专院校。(三)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1.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不均衡。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政策,明显带有对重点高校的“偏爱”,而重点高校在中国只占大学总体比例的少数。“教育部从1999年起,推出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财政倾斜政策,每年增加的投入约为100亿元,其中划拨给北大、清华各18亿元”。在国家的重点建设政策的支持下,各种教育资源都向“985工程”与“211工程”院校倾斜,而众多的地方高校很难有同等的机会。在一些实力并不是很弱却苦于没有“重点”名分的普通高校中,尽管一些教授学术水平足够高,却因“层次”所限,所在院系难以争取到博士点,无法拥有招收博士生的机会,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学术潜力,培养高级知识分子的愿望也难以实现。我国高校实施分层次办学的政策,目的是为了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促进一批高水平大学迅速崛起,并在此基础上带动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但是,如果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一味地倾向于少数重点大学,无疑将不利于中国高教的均衡与协调发展,也与高校分层次办学的初衷严重背离。目前,从全国的就业市场到广大的大学生及其家长,都存在着一种“名校情结”,重点院校招生形势一片大好,人才招聘单位更是十分看重毕业生的“出身”。在这股潮流推动下,重点高校的地位愈加水涨船高。然而,究其根本,这些“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却并非完全依靠自身努力而获取地位,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应是政府集中资金和人力扶持的结果。其实,各类型院校都应有办学的高层次存在。北大、清华等综合性名牌大学在综合实力上名列前茅,一些位次不太高的院校可能在某一学科占据优势,甚至一些高职院校也在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方面有独到之处。因此,在提高部分中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的美好愿望下,忽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将会在不知不觉中人为地拉大高校之间的差距,从而影响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2.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均衡。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提出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即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按“东部沿海—中部—西部”的顺序梯度开发,逐步推进。布局的重点转向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求高等教育也非均衡发展。此后,我国东部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先的政策措施和良好的发展基础,经济上取得飞速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东部与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差距也越来越大。2002年,东部11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共有普通本专科院校633所,其中本科院校304所、专科院校329所,分别占全国高校总数的45.34%、48.33%、42.89%,分别是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省市)的1.91、2.05、1.79倍。其中,北京、河北、辽宁、江苏、山东、广东六省市高校数均超过60所,合计504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3强,超过西部12省市高校总和(331所)。高校数最多的江苏省(93所)比最少的西藏自治区(3所)高出30倍。另外,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仅北京、上海就有30所,是西部12省市直属高校总和(12所)的2.5倍,西部有2/3的省份(8个省市)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也非常明显。地区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还表现在人才配置上出现“马太效应”。80年代以来中西部人才流失日趋严重。虽然通过中央平调方式及指令性分配政策,向内地输送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但中西部人才流失现象仍非常严重。同时,大学毕业生普遍不愿去西部就业,西部生源也不愿意返回原地就业。根据我们对本校2005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57.8%的毕业生表示希望到经济发达的沿海或内地就职;选择留在本地的为36.9%,表示愿意去西部地区的仅有5.3%。3.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不均衡。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一种重理轻文的现象。应该看到,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首先,在评价体制上,自然科学有完整的文献披露程序和科研奖励体系,仅在我国,自然科学就有三大部级奖励,同时,我国还实行了自然科学院士制度;而社会科学缺乏符合自身规律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一些综合性科研单位套用自然科学的评价奖励办法,对学者的学术成果进行评价,结果闹出了许多笑话。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科学的评价还停留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尴尬阶段。这种因评价体制不科学带来的负面作用,已经威胁到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人预言,如果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如今的考核标准下,恐怕早已被勒令下岗,因为他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太少,不配做教授;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恐怕也难以在大学立足,因为现在大学教授每年要在所谓的核心刊物上发表三到八篇论文,而钱先生那些资料钩沉式的著作不能当作学术成果参加每年一度的学术成果评审。这种评价机制不改变,社会科学就难以有大发展。其次,在科研经费上,自然科学比社会科学所获得的经费要多得多。1991—1996年,全国1075所大学的165405名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共获得科研经费223.9495亿元(科研经费均按当年价格计算,以下同),其中136919名自然科学全时人员获得科研经费216.6965亿元,人均15.8266万元,年人均2.6378万元。28486名社会科学全时人员获得科研经费7.2530亿元,人均2.5462万元,年人均0.4244万元。对比以上数据,可知平均每一名自然科学全时人员获得的科研经费是社会科学全时人员的6.2158倍。三、对策和建议(一)构建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1.完善科学的质量指标体系。其内容涉及高等教育实施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过程和结果。高教质量指标体系要体现规范化和灵活性的兼顾、动态与静态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特别是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质量指标体系除了在办学指导思想等基本指标上保持一致性外,应该建立不同的子指标体系,增强指标体系对不同评估对象的适应性。2.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估机制。以新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为指导,形成以独立中介评估机构和行业(专业)质量认证为核心,国家、区域和高等学校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评估监控网络。宏观层面上,国家制定出高等教育质量的最低标准,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有效监控教育质量。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指标,各级学校都要接受质量审计。对符合标准的颁发认证书,不符合标准的要将其资格等级向下移动一级。中观层面上,各地区应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细则,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在质量监控体系上,可以把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的重心放在省一级。同时,也可在自愿基础上,以行业性的独立中介性评估认证机构为主导,建立自由联合的区域性、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避免“一刀切”。微观层面上,高校要重视教育质量的过程性评价和产出性评价。实行产出性评价指标的好处就在于表明质量不仅仅取决于资金投入,还取决于教育过程的良性操作,提醒高校从过程和结果上找出教育系统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提高教育质量。(二)对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进行适度政策倾斜1.在国家支持下,在中西部地区建设几所国际、国内一流大学。2.促进中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扩大其高等教育的增量。在政策上适当放宽对中西部大学设置基准的严格限制,对中西部公立高校承办独立二级学院、民间自主办学适当降低办学门槛;在财税政策上对公立学校承办二级学院、民间办学提供倾斜或优惠。3.积极鼓励发达地区大学到中西部办分校。既有助于开拓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空间,又有助于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还能给中西部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当地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人才。4.积极推进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对口支援中西部高校的发展。鼓励支持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的教授、学者到中西部大学任教。5.制定特殊政策,使较多的老少边穷地区适龄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三)完善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我国从1994年开始,通过共建、合作、合并、协作等方式,从宏观层面上对大学教育资源进行了再配置。在此基础上,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启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但由于现有大学教育资源存量优化不够,增量扩充不足,随着学生人数激增,大学人、财、物等资源全面紧张。如何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对于实现内涵式发展、提高办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的构建应从两个层面去着手。从政府的层面来讲,要形成高等教育资源优化统筹的战略,全面考虑全国范围内高等教育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现状和需求,合理、均衡地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高校的层面来讲,要注重科学规划,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现有资源。走扩大内涵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道路,大力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既要注重学校自身效益又要注重社会公众效益,既注重从外部争取资源又注重内部资源优化和利用率的提高,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四)创新高校招生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上的公平。形成科学合理的招生机制,使考生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而实现“起点的公平”。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对招生制度实行重大改革,本科分省招生计划首次按人口比例确定。成为全国首所按人口比例下达分省招生指标的高校。这项招生制度改革已经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部门的认可。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处的消息称,各省招生指标的计算方法是:用今年学校计划招生的2000个指标除以13亿,再乘以省份的人口数,基本上就是下达到各省的指标数。在此基础上,考虑国家开发西部的政策、生源质量、地域因素等,确定本科招生分省计划。此举具有试点意义,应有助于实现教育大众化和均衡化。参考文献:[1]焦延中。扩招:引发高等教育质量观更新[N].人民日报,2002—06—04.[2]殷鸿福。高等教育要注意统筹兼顾均衡发展[EB/OL].[3]李清。高校分层次办学的三个待解问题[N].科学时报,2006—04—04.[4]余秀兰。追求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想[J].上海高教研究,1998,(12).[5]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乔新生。社会科学如何定位[EB/OL]..[7]武书连。挑大学选专业[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8]王长青。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保障[N].中国教育报,200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