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研究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研究

摘要:研究生是国家事业发展中人才和科技竞争的重要储备,也是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点对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与本科生不同。本文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目前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培育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复合型队伍、发挥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等完善策略。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工作在报告中被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其工作领导权,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在校学生历来都是意识形态斗争中的重点对象。而体现有效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高校掌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研究生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群体,也是国家事业发展中人才竞争的重要储备,其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与本科生不同,不能照搬照拿,要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建构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的研究现状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内涵界定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较强的话语能力,承载道德规范、政治站位、思想观点的话语,对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教育,使研究生具备一定社会需求的影响力。2013年3月的《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中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掌握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就能在研究生培养各环节掌控其科学道德、学风等教育方向。随着国家“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无论是形势需求还是实质需要,都需着力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掌握意识形态,有利于高校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建立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在CNKI总库中,以“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为“主题”检索,共检索公开发表文献4篇,即广西大学周俊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实践研究》,兰州大学杜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刘姝君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建构研究》,西南大学王国泽的《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建设的现实际遇及策略研究》。从检索结果来看,对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的研究只有1篇,其他3篇偏向于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几。随着研究生人数的扩招,其群体规模与本科生相差无异,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像本科生一样得到社会关注。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困境

(一)话语主体的现实问题。话语权实质上是话语主体通过话语对话语客体产生控制、影响和支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的话语主体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高校中具体身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生导师、思政课教师、任课教师等。在现实中,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话语权会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如研究生的个人偏好及接受、内化能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话语实力等,不同环节会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控制权、主导权产生不同的影响。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有些教育者认为培养研究生只需重点关注学术科研;有些教育者认为研究生的价值观已经成形,无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些教育者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照搬本科生思政治工作即可。种种偏见足以表现出对话语主体的重视不足,导致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研究生导师,不愿承担育德职责,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或学校相关部门的任务,忽略自身作为话语主体的权责。

(二)话语客体的多样性。话语权的目标即话语客体,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的话语客体为研究生,负责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话语进行接收和内化。研究生在年龄上偏大,知识阅历较强,生源构成较广,本科生阶段的价值观较稳固,使研究生群体在高校呈现思想与行为多样性,如对年级与班级的概念相对淡化、行动分散且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和方式、有选择性地接纳新观点或思维、隐蔽自己的思想行为等,这使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增加了难度。

(三)话语内容及话语桥梁单一。话语内容是言语本身的信息。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内容简单重复,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组织、表达状态没有处理,“灌输型”的话语说教内容与方式,使话语客体研究生没有接收到有效的话语信息,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国际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国内不良思潮暗流汹涌,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将工作话语、研究生生活需求、实际时代挑战等相结合,使话语内容生动活泼,形成话语权的影响力。话语桥梁是话语主体表达言语的途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话语桥梁依赖于口头陈述与大众媒体,创新不足,其枯燥单一的传播形式影响了研究生的接收能力。许多高校通过新媒体平台作为话语桥梁,但往往由于不善管理、内容空洞等原因流于形式。

(四)网络话语难监管。网络技术的飞快发展给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带来新工作阵地的同时,也为网络话语的监管带来困难。研究生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话语客体,他们求知欲强,思维开阔,然而对网络上存在的海量信息及知识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研究生群体更善于隐蔽自己的负面情绪,表现出积极阳光的形象。而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在情感和言语表达上容易不假思索地发表评论、进行传播。在虚拟话语环境中,作为话语主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无法掌控其在网络中的思想行为,造成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失效。

三、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的完善策略

(一)培育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复合型队伍。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到,大学办学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队伍素质。评价一名好教师拥有好素质的准则是:是否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否有扎实学识、是否有仁爱之心[1]。这就需要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有过硬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业务能力和高超的育人水平,能够掌握研究生群体的教育规律及事务性工作,在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中形成影响力。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意识形态素养为基调,落实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师、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主体的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话语能力。通过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提升研究生国家意识、责任意识、理想信念等意识形态整体水平。

(二)发挥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高校课堂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已连续开展两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让专业教师承担起“思政话语权任务”,将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方向转化,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全方位的话语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校史校情教育、法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将“高大上”的“大道理”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微道理”,使学生信服,并乐于接受。

(三)打造科学有效、喜闻乐见的话语桥梁。互联网充斥于研究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新媒体打造科学有效的话语桥梁,能够使话语高效地更新与传播。以研究生喜爱聚集的新媒体平台话语桥梁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如微博、抖音、B站等,加强信息组织及宣传力度,以图片、视频、网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送具有正向积极教育意义与研究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达到既能够让研究生喜欢又能够育人的目的。同时,在整个话语桥梁中,注意主流意识形态导向问题,筛选不良信息,引导研究生科学、理智地使用网络,合理表达自身诉求。笔者所在学院微信公众号,设立了“环化周刊”“环化er”“青春朗读者”等栏目。“环化周刊”报道学院一周工作动态,使学生了解并紧跟学院发展;“环化er”推送在学习、科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优秀学生事迹,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青春朗读者”邀请专业教师、辅导员、优秀学生代表朗诵经典书籍、分享读书心得、人生感悟,实现思想价值引领。截至目前,微信平台粉丝4193人,文章461篇,其中原创文章232篇,累计阅读量181万。

(四)构建平等互动、疏堵结合的话语主客体对话方式。平等互动的对话方式是良好沟通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以探讨、倾听、对话等方式代替灌输型说教、强制性要求等话语方式。网络大众化使研究生有更强的“平民”意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话语主体要以平等的对话方式,结合当下的网络流行用语,巧借外力疏堵结合,营造有利的对话环境,潜移默化地主导研究生思想行为。

参考文献:

[1]宋天娇,赵浩.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J].文学教育(下),2020(2):172-173.

作者:刘学才 单位: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