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对策分析

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对策分析

1管理农机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法律支持

福安市农机维修在管理过程中依据的还是原农牧渔业部、国家工商局1984年颁发的《全国农业机械维修点管理办法》及省局、市局下发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尽管近年来《执法证》、《收费许可证》也出现了在市场中。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无法可依”的情况,在管理过程中经常会缺少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在管理中经常会遇到许多维修网点顶着不办证也非要开维修点的“钉子户”。在管理维修市场过程中即使发现了假冒产品也无法对其进行就地查封,也无法采取强制手段进行强制处理,从而给维修质量监督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给农机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麻烦,对农机维修市场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1.2维修人员素质偏低

市场中部分农机维修人员文化程度偏低,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差,多数维修人员并没有经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对新的维修技能掌握慢,在维修过程中只能承接普通的维修任务,很难对难度大的维修任务进行解决。

1.3维修设备简陋

许多农机点并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和维修设备,对农机产生的故障仅靠听、看来判断,在判断上主要依靠经验,而维修人员对新的农机故障根本没有维修经验可谈,这导致了在农机故障的判断上经常会出现错误。

2加强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的措施及对策

2.1加强宣传农机维修法

“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和“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的颁布,为农机管理维修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农机主管部门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对农机维修发进行宣传,在宣传手段上可以利用电台、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等多段进行充分利用,对“开业条件”和“维修规定”进行大力宣传,将农机维修规定宣传到农村的各家各户,普及法律知识。

2.2加强市场监督

在农机维修市场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市场监督,市场监督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加强网点管理

对于无证经营,维修人员如有不服管理的人员应当依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给维修人员相应的处罚,情况严重的应当追求其法律责任。对于证照不全或没有参加年度审验的网点应当吊销其经营资格,农机维修管理部门应当对管理机制进行适当的改进,将事务中处理改为事前监督。

b、采取联合执法

农机部门应当主动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部门进行合理的融合,在农机维修网点开业前要对维修资格证书、检验设备、维修设备进行全方位监督,如果发现存在问题,要督促其及时改进。

c、对农机维修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当发生农机维修纠纷时,应当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农机进行鉴定,依据检定结果,对纠纷进行调解,确保维修者和农机拥有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d、农机维修技术的主管人员应当及时的向维修经营者提供最新的维修工艺

规范和技术信息,督促农机维修点的维修人员采用最新的技术进行维修,不断提高农机维修水平。

2.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维修技术

农机维修质量受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农机的安全运行,关乎使用者及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维修技能培训上应当对国家扶贫和阳光工程,依据农村的实际特点开办培训班,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维修经营者需要严格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定期要对技能进行考核,对于考核合格的人员应当及时发放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渐减少无证维修现象。加强对农机维修配件市场的质量监督工作,应当定期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部门工作,对农机配件中的假冒伪劣农机要进行严格的打击,避免劣质配件流入到农机维修市场中,确保农机维修配件的质量满足要求,只有从多方面采取合理的措施,才能使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

2.4抓好设备检修技术

抓好设备检修技术,对提高农机维护人员的检修水平有着重大作用,是确保农机维修市场稳定运行的关键。农机维修人员要定期督促业主对农机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对于监测中使用的设备应当定期送到相关部门进行检验,维修主管部门应当将应当每年对农机维修网点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查,专业的农机维修点,需要配备专业的维修设备,维修网点中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或超过报废年限要求的设备要及时淘汰,确保农机维修质量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3结语

农机维修市场对我市的农业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组织能够组织的力量做好农机维修市场的管理工作。在农机维修过程中应当做到“小修不出门、中修不出镇、大修不出县”的整体管理思路,依据实际情况对网点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并不断的提升维修网点的维修技术。同时政府应当选择在交通便利、信誉高、维修质量好的农机维修网点予以一定的资金补贴,推动农机维修市场的协调发展。

作者:蒋妙琳 单位: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农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