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机发展调研报告

农机发展调研报告

农机发展调研报告

农机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县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得到足够重视。为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我们总站抽调职工深入村屯农户,针对我县农机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省处于上等水平,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名列前茅。截止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1.73万千瓦,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66%,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9,651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7,512台,拥有配套农具19,975台,水稻育秧大中棚20,000栋,水稻插秧机5,713台,播种机3,129台,联合收获机1,389台。现已组建水田农机作业合作社6个,水田农机作业协会18个。水稻生产普遍应用机械播种、大中棚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获,旱田也是机械播种、机械中耕、机械收获;水、旱田均采用机械整地等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调研表明,制约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程度不高,存在误区。

接受调研的大部分农户对大型农机具整地、播种、收获作业给农业生产带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灾能力、节种节肥、减少粮食损失、增产增收、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等作用认识不足不全。

相当一部分农户不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盲目地攀比,购置农机具随意性大,出现了各家各户拥有的机具小而全、品牌杂的混乱局面。全县水稻插秧机5713台,最佳作业期满负荷作业可机插114万亩,而实际机插只有80.5万亩,水稻插秧机利用率为71%。水稻收获机1,389台,可完成机收作业156万亩,而实际机收97.1万亩,收获机利用率为62%。拖拉机可进行整地、播种、中耕、田间运输等农机田间作业,可进行各种作业70天,而实际全县拖拉机平均作业只有30天左右,拖拉机利用率只有43%。

第二,农机装备配置结构不合理。

现有农机装备中,大、小型机车配置不合理,小型多而大型偏少。全县100马力以上拖拉机仅有12台,80-100马力才64台,一万七千多台拖拉机几乎都是中小型。在秋季深松整地、深翻整地作业中,只有100马力以上拖拉机才能达到理想作业效果,能够达到标准深度。我县每年需要深松、深翻整地14万亩左右,现有大马力拖拉机满足不了作业需要。小型机具作业达不到标准作业、作业质量不规范,不能进行联合作业,重复进地,造成土地板结,耗油增多,浪费能源。机多具少,机具配套比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全县拖拉机保有量17163台,配套农具19975台(套),机具配套比为1:1.2,比较合理的机具配套比应该为1:3。农具相对的不足影响了农机效率的发挥,造成了农机资源的浪费。

第三,乡镇农机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发挥不明显。

乡镇农机服务中心设置地在农村,面对农民,本该是最便捷、最有效的农机服务机构,但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没有资金设备等投入,对人员培训少,没有办公地点、维修设施,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维修服务能力差,致使绝大部分服务中心有名无实,已基本失去了应有的服务功能,不能发挥正常的服务作用。

第四,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局面尴尬,教育培训工作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机安全管理缺少刚性政策、法规支持,使工作经常出现尴尬局面。比如,农机安全检车没有上路权,为工作正常开展带来极大不便。又如,农用机车已达到报费时限而仍在作业,因为对此没有强制处罚规定,致使农机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农机教育、培训由于近年的投入减少,缺少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薄弱,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五,农机作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好。

全县20xx、20xx年两年分别在清河镇、祥顺镇、乌鸦泡镇、三站乡四个乡镇建立6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国家共补贴项目资金240万元。由农机大户出资牵头,其他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建立合作社。目标是通过装备大型机械,集中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带动、辐射周边地区,起到示范作用。

从调研结果看,合作社自经营以来,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经营情况不好。其原因主要是,组建初始,由于分散农户每家都有较多耕地,自耕自种,效益可观,不愿拿出耕地入股,合作社就没有耕地股,合作社大型机具,无活可干,年作业量很少,直接影响收入,只靠对外零星作业来维持经营。

三、对策及建议

第一、对农民认识不高的问题,通过帮助农民分析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使他们提高认识,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要借助媒体作 用进行宣传。利用电视渠道,通过编辑播放通俗易懂的节目向农民进行宣传,让农民进一步真正认识农机。

二是要强化自身作用进行宣传。农机人要时刻把宣传农机化为己任,做到工作时间专门宣传,业余时间随地宣传,走亲访友顺便宣传,来人咨询借机宣传。

三是要调动乡、村干部作用进行宣传。乡(镇)和村直接面对农户,做农民工作既便利又有效,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宣传农机化,具有事半功倍的便利条件。

第二,对于农机装备配置结构不合理,大型偏少的问题,建议国家加大对大型机车的补贴力度,提高单台补贴额度,增加补贴机车数量,鼓励和吸引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针对机、具配套比偏低的状况,立足帮助农户制定可行计划,对利用率低的机、具通过组合或买卖等方式调剂余缺,按生产实际需要达到合理配置。

第三,对乡镇农机服务中心功能瘫患的问题,应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资金、项目、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使乡、镇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尽快得以恢复、发展、壮大,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农机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农村市场秩序,启动农村消费,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农村市场秩序。结合本地实际,现浅谈我们工商部门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建立农村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

一、学习科学发展观 认识农村市场状

中兴镇地处我市腹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在我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我们通过对该镇部分农村、农业、农民的了解一窥我市农村市场的现状。

(一)、生产状况:该镇人口2.66万人,面积约53.78 平方公里;主要农富作物有猕猴桃、茶叶、花卉等;其农产品生产以家庭小规模方式为主,农产品交易以就地、就近的简单交换形式为主,农产品价格随行就市;同时该镇存在的个体家庭生产、分散自主经营、壮劳力外出务工的现状,严重地分化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小的地位。我们不难发现,该镇农民个体在农产品的种植生产之初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应有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的技术指导,其产品大多数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品质检测和分级分类标准;进入销售阶段后,农民没有明确的、定向的目标市场和销售对象,更不要说定价话语权了。这种商品化程度低下的状况严重制约着该镇农民收入水平和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

(二)收入状况:据统计显示20xx年,中兴镇农民人均收入为 5726 元,而同期我省农民人均收入为4121元,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虽然该镇农民年均收入高于省均、国均收入,但较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5000元)而言,仍属偏低水平。从该镇农民的经济收入结构来看,当前农民收入中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性收入比例普遍偏低,非农性收入比重日渐增大,农民的实际购买能力低下。由于农民收入结构中相当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农村本土之外,这些外出务工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又只有通过城市实现,因此使得留乡农民实际购买能力原本低下的状况日渐加剧。而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需不足、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其中多为农民工)使这些情况更加突出。该镇农民这种现实的经济收入状况,决定了他们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依然只能是处在维持生存需求的范围之内。

(三)、消费状况: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直接承担着保障和满足广大农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商业职能,然而从当前该镇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市场环境状况较为普遍,农村商品市场仍处于初级市场阶段。从现实状况来看,目前影响该镇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主要存在三大矛盾:

一是农民的购买力水平与现实生活需求和理性消费意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较低的生存需求是多数农民选择价廉商品消费的主要动机。由于受购买力水平的限制,商品价格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决定农民消费的首选要素,而对商品最重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往往局限于直观感觉,尤其对商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品质与安全问题大都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和必要的消费知识(常识),有的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也同样购买消费,其主要原因就是价格低廉。“首求价廉、再求物美,如若不美、自认倒霉”成为农民较为普遍的消费心理,这也折射出农民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和无赖。

二是对经营利润追求和市场条件与农民现实生活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农村商品流通的商业价值在传统模式下难以正常实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农村的最基本驱动力在于商业资本对市场的利润追求。如果在基本利润追求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商业资本就很难主动地流向农村。尽管近年来,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一些大型商业资本逐步进入农村市场,如红旗连锁、老邻居等,但在该镇农村仍普遍存在以农民个体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商品流通模式,整体呈现出“散、乱、差、小”的市场特点,即网点分布随意散乱而缺乏合理规划,经营环境差而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经营面积普遍偏小、品种杂、数量少,有的农家小店经营与生活不分,缺乏专门的经营人员和基本的商业常识和经营知识;他们的经营动机只是在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同时,通过附带经营以获得一些额外生活补贴,无税收、工资、租金等经营成本负担,经营的投机色彩较强。这种现状无疑使商品质量的保证成为一种奢望。

三是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地域广阔和网点分散与工商实施有效监管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工商部门在保障农村市场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有序经营环境方面存在着缺失。在整个经营过程中,由于农村市场的点多面广、经营随意、地处偏远,就我们现有的人员和装备而言,均难以保证连续有效地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能。这种监管缺位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得农村市 场成了假冒伪劣、三无商品的倾销地,无疑造成了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不良损害,显然也对一些规模企业介入规范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准入难度和经营障碍。

营造适宜农村商品流通发展的市场环境,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解决“农民放心消费、商人规范经营、工商监管有序”的三大关系问题。这也是我们对农村商品流通领域实施长效监管的目标所在。并通过监管,保证农民在其购买能力范围内可以放心消费,商人在经营范围内合法从事经营,从而促进现行农村商品流通机制向一个互制互动、有序良性的循环机制转变。那么作为我工商行政执法部门,应对现状建立农村市场长效监管的机制是当前的重要工作。

二、运用科学发展观 剖析市场化监管网

尽管我们有着依据“三定”方案而做的监管职责、监管流程、监管网络、监管机制,但客观上却存在着不尽人意的情形,如家底不清、职责不明、无照频出、隐患时现、监管乏力。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们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既有主观上存在认识的误区和盲区的情形,也有客观上存在着人员、装备不匹配的情形。

从金信工程数据库得知,我局有各类市场主体有29918户,实际存活约1.3万户左右,其中重点监管(餐饮、食品、娱乐、农资、危化等)对象(实际存活)约占总数的15%;面对监管对象多、涉及行业多、突发事件多、各类隐患多等现象,加之我们自身人员结构僵化、年龄老化、知识退化,因此,认识上还存在着监管不可能到位、无法到位的想法。

这是我们认识的一个误区。

因为按照统计标准,工商人员与监管对象比例为1:240 为理想监管比例,以此推算我局(仅以各工商所人员为基数)监管对象的临界点应在1.8万户左右。按照分类分级监管标准,对我市约20xx余户重点监管对象,也是有条件覆盖的。另外,由于我们自身对监管对象基础数据的不清、不详、不准,尤其是无证无照部分的统计更是“难得糊涂”。所以我们在黑网吧、游戏厅、卡拉ok等文化娱乐市场监管、无证无照餐饮、旅馆监管、燃气经营监管等方面表现为对监管对象的茫然,表现为不知监管对象有多少?无证无照有几许?在何方?监管措施的漠然,表现为巡查不到位,检查不知措(施)等。这是我们认识的盲区。

客观上我们确实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加之近年来业务知识培训少,表现为至今不明市场主体分级分类监管的具体规定等,尽管办公装备在不断更新、充实、提高,但监管工作的效率却并未随之提高。呈现的往往是巡查流于形式,整治处于被动、应付、监管置于应接不暇、疲于奔命的情形。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立长效监管制(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分析农村市场监管之现状和对中兴镇农村市场情况的调研,我们意识到要想建立农村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就应夯实监管基础,传承监管措施,拓展监管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增收,构建市场主体自律、工商监管他律、舆论监督参与的农村市场长效监管体系。为此,我们认为:

(一)夯实监管基础,完善监管措施。

运用金信工程的功能,进一步理清我市市场经营主体的状况,进一步完善农村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依托“经济户口”,积极引导经营者,特别是食品、农资等重要商品经营者建立健全购销台账制度、不合格退市制度、质量承诺制度等自律机制。切实推行猪肉等重要商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同时传承既定的监管措施,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使“红盾护农”已成为继“12315”之后又一个让政府满意,农民拥护的工商品牌。

实施静态监管与动态监管相结合,有照监管与无照监管相联系,传统监管与网络监管相衔接,固有监管与创新监管相并举,粗放监管与精细监管相统一,事前规范、事中监管与事后处罚相结合的全程监管措施。

(二)规范经营行为 建立监管机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落实监管与服务等四个统一。着力引导市场主体自律。要让市场开办方第一责任制度建设逐步覆盖我市所有有形市场,继续在重点经营户中推行并完善“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质量承诺、问题商品下架下柜等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公平竞争。推进食品放心店、农资放心店建设,引导消费者到有质量保障的经营场所购买消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对坑农、害农的典型案件及时予以曝光,扶持发展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确保农村市场的商品和农资质量。以此奠定农村市场长效监管机制的基础。

通过积极引导和培训,发挥工商“七机制”、活扶农致富农,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维护农村市场规范有序。

1、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实施好“经纪活农”工程。一要大力推广各类农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适应市场需要、农民欢迎、机构完备、机制健全、作用突出的农民专合组织。二要引导农村经纪人的发展。切实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实现扶农助农致富农。

2、加强合同监管,稳步推进“订单农业”,实现一县一品等特色。深入农村对涉农企业和农户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20xx年初,我们通过开展6期农村经纪人培训,在全市农村起到了积极地引导和示范作用。同时我们还把“守重”活动延伸到“订单农业”中,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延伸到“订单农业”中,在涉农企业中开展争创“守重”活动;以此增强涉农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辐射力,更好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3、转变观念搞服务,认真执法促监管。目前,由于大部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弱,识假辨假能力差,维权体系不健全等因素,致使农村部分地区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倾销地,极大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工商部门要想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就要转变观念搞好服务。依托“12315”这一平台,逐步推进“12315”维权进市场、进商店、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畅通农民消费申诉举报渠道,真正做到让农民“投诉不出村,维权在家门”。

要根据农村商品消费特点,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农村市场特别是分散在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各类商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作坊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以“送货下乡”为名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涉及农业生产的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违法广告和虚假“致富信息”广告的打击力度,防止农民上当受骗。以此发挥工商部门在农村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建设中的他律功能。

积极引入和建立消费者、社会舆论、新闻媒体等舆论监督,促使农村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有效运行。

农机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一、农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县着力强化农机服务管理,加快农机新技术开发推广,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产业整合升级,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农机普及推广速度快。一批高效复式、环保节能的大中型作业机械得到快速推广。,全县新增农机总动力26768台/12.8万千瓦,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32236台/73.1万千瓦,比同比增长10%;全县机耕面积达93万亩(按二季算);机电排灌面积达72.5万亩;动力植保面积达14万亩;机收面积达60万亩;机插面积近1万亩;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7%;比同比增长4%。

2、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好。全县农机作业服务组织300余个,作业范围覆盖湖北、安徽、广东、浙江等省。农机作业服务收入达6.1亿元,农机经营服务收入达1.9亿元,农机化为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11.8%,全县农业机械原值达5.4亿元,农业机械化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3、农机机电产业整合优。全县32家规模企业已兼并重组为7家集团(股份)公司。经整合后,企业逆势突围,走上了康庄大道。如五丰、五金、金三角、正兴等4家农用运输机械生产企业整合成新的**县五丰机械厂,生产各式农用运输车8000多台,产值近亿元;自主研发了农村沼气池抽渣运输车、多用农田作业机等新产品,年上交国家税费逐年增加,纳税88.13万元。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产值达1.2亿元,上缴国家税费200多万元。

4、农机产业园区引力强。农机产业园区目前已形成规模,现占地有800多亩。已入驻产业园区的有农友、定源、金峰、湘源、神手、韶峰等农机企业15家。还有劲松、灿华、丰彩、永达、家福王牌等企业也提出了入园申请,意在园区征地发展。

5、农机产业发展影响大。自来,我县已连续7年承办了全国(区域性)、全省农机展销会。9月,首次成功举办了湖南**农机机电产品展览会,,成功举办了湖南**第二届农机机电产品展览会。还积极组织我县规模农机企业参加全国、全省农机订货会,南宁东盟博览会,昆交会,越南国际贸易展览会等专业会展。由于我县农机出省、出国,1月18日,获得了省经委授予的全省唯一的金字招牌——“湖南省农机产业基地”。

6、农机购机补贴数量多。争取了农机购机补贴项目资金260万元,争取了1016.46万元,是的3.91倍,占全市补贴资金的48%。

二、发展农机产业问题重重

**县农机产业在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农机产业的发展壮大。具体表现在如下七个方面:

1、农机企业小厂多、大厂少。目前,**县有大小农机机电终端产品生产企业36家,其中,通过近两年的组合合并,注册资金上1000万元、产值上亿元的也只有7家,即**县五丰机械厂,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湖南省湘中兴华机电有限公司,湖南省劲松机械有限公司,湖南省南方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南省银杉机电有限公司,湖南省家福王牌机械有限公司。规模农机企业仅占全县农机企业总数的19.4%,小厂占据了80.6%。

2、农机品牌哑牌多,响牌少。目前,我县各类生产农机机电企业中,终端产品的牌子不少于60个,但真正在消费者心目中有影响力的牌子没有几个。有些企业连对自己的牌子都失去信心,靠冒用外地的牌进行销售。近年来,虽然有4家农机企业获得过省级名牌的称号,但真正能产生名牌效应的不过一两家。

3、农机产品仿制多,研发少。长期以来,我县的农机机电产品,停留在简单的仿制上,对产品无改进和开发能力。许多企业没有研发机构,有研发机构的企业也并没有取得大成果。以小型米机为例,这种产品是我县的发家产品,有近20年的历史,在90年代初,约占全国销量的70%。但一直以来,只对外观作过一些改进,产品的加工性能和操作性能一直未有大的提高。真正属于本土研发出来的产品只有几个品牌。如农友集团的智能柜式米机等。

4、农机成品产量多,达标少。近几年来,我县农机产业逐步壮大,,我县农机机电产值达到了11.3亿元,产品总体质量 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技术指标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以小型组合米机为例,产品的装配质量加工性能仍有50%左右的企业难以达标,又如近三年发展起来的近20家微型电机生产厂家,生产量在40万台以上,产值达1.2亿元,但这些厂家产品退货率平均达15%,个别厂家达30%。有的厂家的产品已在一些省退出了销售市场。有些企业为了稳住市场,竟采取了假冒上海、浙江等地品牌违法销售。

5、农机资源充数多,作用少。被调查的10家农机机电企业里,人才资源缺乏,生产资源落后,检验资源闲置。仅有一家集团公司有4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从事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其他9家几乎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有也只是滥竽充数,当南郭先生而已。有4家粉碎机的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无法满足其产品的加工精度,销售出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粉尘浓度大,造成用户抱怨。2家收割机厂和一家耕整机厂无任何出厂检验设备,8家购置了检验设备的企业中,有3家企业并未利用检验设备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只用来应付有关部门检查。

6、农机培训呼声多,真干少。无论是农机手还是农机部门,都多次提出要加强农机培训。县政府已开办了农机学校。但由于县财政对农机教育培训投入不够,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农机教育培训人员自身素质偏低,因而农机培训举步维艰,有组织地培训活动开展得很少。

三、壮大农机产业还须努力

毛泽东同志在50年代末就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伟人在50年前就看到了农业机械化对于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作用。今天,“要用工业化的思维发展农业”,无疑是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的最好阐释。**已经具备了基础好、来势好的优势,国家对农业、农机的重视,使农机产业前景一片光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农机产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全省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享誉中外,务必做到产业规模大,产品名气大,专业队伍大,社会化服务组织影响大,富民强县贡献大。具体来说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加大整合力度,创金字招牌。生产规模化,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县五丰机械厂是由原五丰、五金、金三角、正兴等4家农用运输机械生产企业整合而成,注册资金1200万元。经过二年多的发展,企业效益日增。共和产各式农用运输车8000多台,产值近亿元,年均增长20%。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产值达1.2亿元,上缴国家税费200多万元。比整合前的几家企业的总产值和上缴税额要多得多。其他经整合后的企业同样摆脱了金融危机,走上了宽广的发展大道。实践告诉我们,走整合的道路,是**农机规模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机整合,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溪流汇成大海”,将全县30多家企业逐步整合成数家大集团,实现资金整合、资源整合、技术整合。第二步是“大船变航空母舰”,将数家大集团再次整合,集团实现上市,分厂实现专业化生产。在此基础上,**农机品牌优胜劣汰,集中力量,打造金字招牌,走黑龙江做大牛奶“完达山”品牌的道路。

2、加大研发力度,创实力企业。**农机产品基本属仿制产品,直接导致了产品竞争力弱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使企业拥有自己的特色,企业要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农机才谈得上是真正的强者。要拥有核心技术,就必须有自己研制出来的产品,所以就必须加大研发力度。企业要舍得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要对技术人才高看一眼,厚看一层。要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创造技术人才良好的研发环境。政府要积极帮助企业引进农机人才,可以帮助企业与农机技术学校建立长期联系,对口引进人才或者合作研发。我县农友集团已经与湖南农大组建了湖南省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研发了智能柜式米机、谷物加工成套设备等系列新产品,其做法很值得借鉴、推广。

3、加大监管力度,创优质产品。要加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企业持续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基本保证,企业一定要从传统的作坊式管理模式中解脱出来,要树立增加短期的质量成本来增加长期的经济效益的观念,积极采用科学先进的现代管理模式,积极创造条件,推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努力争取通过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政府质量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和服务的职能,在加强对企业的质量监督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方面要充分显示出工作的有效性。上级要积极积极**县质监局成立“湖南省农机检测中心”。

4、加大服务力度,创优良环境。服务水平和服务程度影响农机产业发展的进程。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乡镇农机管理站职能,保障农机宣传推广经费;壮大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加强农机培训,增强农机手素质。要优化发展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整理力度,加快机耕道建设,加速农田流转,为普及农机和提高农机耕作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农机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一、“四大基础工程”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年初,我市开展了以“还权赋能”、“农民自主”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一是确权颁证基本完成。截止年底,全市共有257个乡镇(涉农街办)、2661个村(涉农社区)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农户19004万户,扎实开展了覆盖全域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向农户和村组集体颁发了“五证两卡”,其中:向村组集体颁发集体土地所有证337万本;向农户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5828万本,林权证5421万本,集体土地使用证14994万本,房屋所有权证14567万本;向农户颁发耕保基金卡和农民养老保险卡。二是新型耕地保护机制初步形成。截止年底,发放耕地保护基金117亿元,涉及农户1118万户。三是农村产权流转有序推进。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所”,区(市)县设立农村产权交易分所,乡镇设立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站,搭建农村产权流转的有形市场。截止年底,确权颁证后实现农村产权流转共计663万余宗,金额3362亿元。

(二)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年11月以来,我市以村(社区)为重点,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为关键,着力构建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的分类供给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设施统筹建设机制、民主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五大机制,目前,今年的村级专项资金71亿元已经全部划拨到位。全市首批启动了111个村(社区)的村级融资建设项目,其中63个村(社区)已进入项目实施阶段,融资9100万元用于村级道路、水利设施等建设,形成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财政投入机制。群众广泛参与村级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项目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过程,农民自主、自愿、自治得到充分体现。干部作风和工作观念明显改观,实现了干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自主决策的风气正在逐步形成。经第三方调查了解,全市村(居)民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的知晓度、参与度总体达到90%以上。

(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维护和保障群众的各项民利,我市着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健全干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乡镇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按照公开内容明细化、公开形式多样化、公开程序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完善党务、政务和村(居)务公开制度。二是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创建了村民议事会、监事会,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在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同时,保障农民的市场主体和社会管理主体地位,形成了农村政经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村级组织架构。三是积极推行社会评价。完善民主评议体系,形成了区(市)县、部门和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村(社区)干部、普通党员“四级社会评价网络”和“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的社会评价机制。

(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年7月,我市召开土地综合整治现场会议,提出了充分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和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这个政策,争取用5—6年的时间对全市农村300万亩耕地和30万亩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综合整治,每年整理耕地6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4—5万亩;每年整理农村居民点用地5—6万亩,腾出农村建设用地3—4万亩,每年改造6—8万户农民的居住条件,用5—6年的时间使大约40万户农民搬入新居。现场会后,按照土地综合整治的新标准和要求,全市已启动金堂三溪镇、蒲江县大兴镇等4个乡镇的综合整治项目;已确定2010年首批启动整乡推进的24个乡镇,省国土资源厅已批准项目52个。

二、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是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中,有的农民参事、议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民主能力有待培养。

二是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个别区(市)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农村产权制度;确权颁证后,农村产权流转的市场体系还不健全,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完善;推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缺乏社会资金的投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村资产还不能真正向资本转变。

三是部分地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由于涉及人地矛盾、违法违规占地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个别区(市)县存在畏难情绪,害怕暴露的问题难于处理;害怕激化农村长期以来积累的利益矛盾,没有勇气把多年以来历史遗留的各种疑难问题解决好。

四是基层干部的观念和工作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有的基层干部还存在“代民作主”的惯性,怕把事情给农民讲清楚,怕把事情交给农民自己办,工作方式简单。三、几点建议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市委确立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丰富和完善。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一项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完善推进运行机制,深化农村“四大基础工程”,促进城乡和谐相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努力实现现代田园和现代城市的有机统一。

(一)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村“四大基础工程”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一是要加大“四大基础工程”的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坝坝会、院落会等会议和开展知识竞赛、创编文艺节目、网络宣传等丰富的活动,真正把“四大基础工程”的目的、意义和有关的政策讲清、讲透,把推进“四大基础工程”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是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由于各地的条件和基础不一样,群众认识水平和具体面临的问题有差别。因此,在推进“四大基础工程”具体工作中应当始终尊重群众的意愿,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群众的意愿作为推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三是要切实保护好农民群众的权益。“四大基础工程”是促进农村发展、给农民群众带来实惠的惠民工程。要始终把群众得实惠、农村促发展作为推进“四大基础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让绝大多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和好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共创共享的新机制。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农民要致富、农村要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应当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构建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一是要深化确权颁证工作。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属,在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清理和违法违规用地处理基础上,对农村自留地、未到户土地使用权等开展全面确权到户工作。同时,对村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清偿,明确集体房屋等其它集体资产权属,努力做到将集体房屋等设施的使用权属和集体经营性资产(含未清偿的债权债务)全部股份量化到户,使农村集体资产权属彻底明晰,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产权和资本为纽带、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农户自愿参加为基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机制。

二是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对原村级所有的集体企业或者经营实体实施改造。积极引导城市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进入农业领域,培育和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农业的市场主体。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采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入股等形式,以产权为纽带、以农户自愿联合为基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农业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支持和鼓励农民通过“小拆院并院”集中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结合优势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农产品的粗加工和精深加工项目、开发特色旅游和旅游产品,发展产权明晰的二、三产业实体。三是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完善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功能,及时修订完善交易规则和交易流程,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信息网络,加快农村产权要素流转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民产权权益保障机制,确保权益不受侵害、有法可依;深化农民的产权意识,积极培育农民群众行使自己权利的能力。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纠纷调处机制,进一步强化农村产权纠纷调处机构职责,保障产权流转过程中出现纠纷和侵权时能够得到及时、便捷的调处和维护。

四是以促进社会资金投入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按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理念和“四性”规划原则,在制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集中居住区规划、农村生态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全域范围内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大力开发集体建设用地就地就近集中使用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给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充分的弹性空间,鼓励支持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联合,自主实施或引入投资者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并集中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探索大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流转的途径和办法,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三)充分依靠群众推动基层矛盾问题的解决。坚持“只组织不干预、只引导不拍板、只协调不做主”的工作原则,把主动权和决策权交给群众,让群众全程参与,自己处理自己的事,自主解决各类矛盾问题。通过完善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构建“村两委+议事会”的村级治理模式,民主选举设立村(社区)议事会、民主监事会和调解小组,促进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

(四)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不能将这四方面工作孤立起来,还必须与其他各项改革相互配合、相互推动,才可能取得实效。

一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广灾后重建中农村土地、房屋产权抵押担保贷款的经验和办法,建立农业发展和农村产权流转担保体系,探索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探索建立现代农业保险体系,加大金融服务“三农”的力度。

二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投入,要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交通、农田水利和饮水安全保障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健全统筹城乡的户籍、就业、社保体系。结合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的户籍、就业、社保服务体系。(五)推动基层干部观念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四大基础工程”的要求,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促进观念的转变和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

一是要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现场培训的形式,加强对村两委成员、驻村干部、组干部等与群众长期“打交道”的基层干部的培训,把握好推进“四大基础工程”的政策、内容、要求,增强带领群众推进“四大基础工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农机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多种渠道采集农业数据,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开展农产品市场监测和预警分析,并定期各类分析报告。在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宏观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机构设置。目前,FAO涉及农业信息采集和加工整理的机构主要是经济及社会发展部下属的统计司和贸易及市场司。统计司负责各国(地区)农业生产、消费、价格、贸易等数据的采集、年度供求平衡表的编辑、统计年鉴的编写和FAOSTAT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统计司现有工作人员50余人。下设若干组(Team),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贸易及市场司主要负责各国(地区)农产品市场动态数据的采集、农产品市场监测分析、食物安全早期预警,以及《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食物展望》、《OECD-FAO农业展望》等报告的撰写。目前,贸易及市场司有工作人员37余人。2008年,贸易及市场司内部机构改革,撤销了原来的4个处,设立了9个组,分别负责早期预警、产品分析、贸易分析和农业展望等。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工作机制。FA0农产品市场监测与预警分析工作由贸易及市场司负责。近年来不断创新市场监测与预警工作机制,强化内部分工与协调,加强外部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推进工作的格局。

——基础数据采集。基础数据的采集主要由统计司完成。统计司主要通过每年向各国发送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各国的统计年鉴和公开出版物及官方网站、联合国或者FAO其他部门统计的数据、一些国际或地区性组织和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同时,贸易及市场司也通过自己的渠道采集数据。一方面借助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集各国作物生长情况、作物产量、干旱、植被变化及其他农业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在农作物收获的关键季节,向世界各国派出调查组,通过走访当地统计、农业等部门和实地查看作物长势,获取各国人口、气候、作物产量、单产、价格以及政策等方面数据。贸易及市场司数据侧重于动态性和时效性。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目前,在短期市场监测分析和展望方面,由贸易及市场司完成,其9个工作组之间互有分工又有广泛合作,编辑出版《食物展望》和《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两份报告。中长期市场监测分析和展望上,FAO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合作,编写《OECD-FAO农业展望》,这是对未来10年的中期展望报告。其中,OECD负责用自己的AGLINK模型预测, FAO主要负责用自己的CONSIMO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预测,然后将二者的预测结合,得出对全球农业未来10年的预测结果。另一方面,在分析人员组成上,建立了产品分析与地区分析师相结合的分析师队伍。以《食物展望》为例,目前贸易及市场司中有25-30人在做这份报告,涉及产品有小麦、大米、粗粮、油籽和食用油、奶类、肉类、水产品等,人员包括负责研究产品的分析师和负责研究地区的分析师。产品分析师重点关注自己所负责产品的重点国家的供需变动情况。一般来说每种产品有2个人负责,其中1人侧重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审核等。另一人侧重分产品报告的撰写和与地区分析师及其他专家交流讨论,相互校正双方数据。产品分析师是《食物展望》的核心工作队伍。

——信息。目前,FAO主要通过《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食物展望》和《OECD-FAO农业展望》等报告展示其研究成果。《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每年出4期,内容包括全球谷物供给与需求、粮食作物生产、消费、贸易和库存变化与展望,食品价格变化,低收入国食品形势等。

《食品展望》侧重于短期预测,每年出2期,内容包括全球食品和饲料市场有重要影响的小麦、大米、油料、糖、肉类等产品。对其生产、消费、库存和价格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包括一些产品深度分析报告。《OECD-FAO农业展望》侧重于中期预测,预测周期为10年甚至更长,每年向前滚动1年并出版l期。内容包括专题分析(如农业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未来10年全球各地区及各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库存、价格等趋势预测等。此外,FAO在其网站上提供各种展望报告的免费下载链接。用户还可通过书信或电子邮件直接索取。FAO专家和官员也经常利用各种国际会议和论坛宣传其研究成果和观点。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国,其具有完善的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体系。在机构设置上,专门成立了世界农业展望局,由该局牵头协调开展农业短期展望和中长期展望研究;在工作机制上,建立了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组成的跨部门整合研究的协调方式;在技术支撑上,拥有强大的数据、先进的模型分析工具和高素质的分析人才。为国内外市场供求、政府农业政策的调整、气候与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场主、经营者和需求者的决策,也影响世界期货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机构。美国农业部由34个局(办公室)组成,共10.5万名员工。工作人员分布在农业部、各州办事处、试验站等,年度经费预算26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的农业展望工作,主要由世界农业展望局负责综合协调。美国农业部的34个局(办公室)中,有12个局(办公室)与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直接相关,主要是世界农业展望局、经济研究局、国家农业统计局、农业市场服务局、农场服务局、海外农业服务局、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联合农业气象中心、预算与项目分析办公室、风险管理局、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局和国家食品与农业研究所。

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机制。美国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在数据采集、分析研究和信息方面有着明确的分工。原始数据采集工作由美国农业部内部的专业司局负责,数据信息均公布在美国农业部网站上,可以免费查询下载;研究分析工作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组成共同负责,所有研究人员不必参与基础数据收集;农产品分析预警信息的由多部门组成的农业展望研究局牵头负责。

——基础数据采集。美国农业基础数据采集由国家农业统计局和海外农业服务局等政府部门负责。其中,国家农业统计局主要负责农业普查、经常性调查等国内数据采集,海外农业服务局通过驻外使馆农业专员、贸易商和遥感系统等方式,收集全球作物和畜牧业生产数据和进出口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评估出口前景。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美国对于农业信息、数据的分析研究,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共同负责,实行跨部门整合研究。美国农业部参与农业展望研究的部门包括经济研究局、海外农业服务局、农业市场服务局、农场服务局和世界农业展望局等。总的看,各部门任务分工有所不同,分别按计划完成各自承担的研究预测任务,由农业展望局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最终报告。

——信息。美国农业信息的由多部门组成的世界农业展望研究局负责。美国农产品分析预警信息由世界农业展望局负责最终审核,并经农业部长签字后。在的众多信息中,每月的《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每年的《农业中长期展望报告》及年度农业展望论坛最受世界关注。其中,《世界农业供需预测报告》(WASDE),经美国农业部长和世界农业展望局主席授权后,每月由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负责。该报告包括美国和世界主要谷物、大豆及其制品、棉花以及美国糖料和畜产品的供需平衡情况。《农业中长期展望报告》(一般为10年)由跨部门的商品预测委员会完成,于每年2月份对外,内容包括两年的历史数据以及未来10年的预测数据。

日本

日本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仅为2%,但农业信息化程度较高,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统计和产量预测体系。现以水稻为例,简要介绍日本主要农产品监测预警机构设置、运作机制。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机构设置。日本农产品监测统计采取的是分散性统计体系,各类农产品生产、 供求、价格等信息均由农林水产省和地方农林水产部门独立进行。农林水产省的生产调查和预测结果对国家负责,是中央政府农产品生产状况和产量预报的依据,各地方农业部门的生产调查和预测只对当地政府负责。农林水产省在各都、道、府、县依据农作物种植面积直接设立农林水产事务所,全国共设立300个。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工作机制

——基础数据采集。日本的农产品生产等信息的监测由日本农林水产省负责,信息主要包括各类农产品的生产、供求、价格等为主。数据采集主要通过3个渠道实现:一是通过各主管省厅的地方分支机构执行。通过各类批发市场每天的交易品种、数量和交易价格把握市场动态;二是通过批发市场实现价格监控。日本政府将设置在全国各地的82个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和 564个地区批发市场,通过网络进行有效衔接,负责统计当天交易金额,批发价格,收集交易信息等;三是发挥行业团体、协会的作用。多个行业组织承担本行业商品市场调查和监测工作。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在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全国各地的事务所将得到的资料数据通过专用的内部网络报送到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统计部门进行综合汇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预测和统计结果向外。预报结果由农林水产省向国会负责,各地农林水产部门所得资料及预测结果只适用于当地,不影响农林水产省的预报结果。预报结果主要用于以下6个方面:供需计划基础资料、米价审定参考资料、稻作技术指导基础资料、农业公用事业基础资料、国民经济计划基础资料和其他政策改进基础资料。

——信息。日本农产品市场监测统计信息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 一是发表年度、月度、季度白皮书和《统计快报》、《统计确报》,对本部门所管商品的市场动态、价格起伏、企业经营状况等分别进行年度、季度总结;二是通过政府网站及时市场信息和预警信息,包括农林水产省对农产品的长期和短期预测; 三是通过媒体和行业组织会刊。如:《日本经济新闻》每日刊登各地期货市场的价格情况。东京、大阪等主要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价格情况(包括牛肉、猪肉、水产品等)。上述信息还定期在《日本农业新闻》、《畜产情报》等主要媒体和行业协会会刊上。

加拿大

加拿大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大国之一,非常重视研究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为国内农业从业人员提供较为充分的信息服务。加拿大农业展望报告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由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组织实施。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机构设置。目前加拿大农业部展望报告有三类:短期预测报告(1年内预测)、农民收人及农业综合指数短期预测报告、农产品市场中期预测报告(10年内预测)。报告由3个不同的小组负责,每个小组约7个人,小组间合作密切。与美国一样,加拿大也非常重视市场展望报告的质量,对参与人员的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功底有严格要求,大部分人都拥有博士学位,并且是长期从事农业问题研究的专家。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工作机制

——基础数据采集。加拿大农业数据比较详细,主要来自统计部门,可从网上直接获取或用电子邮件索取。市场预测组并不参与原始数据采集,而是直接利用公开数据,如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数据库。预测组在得到基础数据后首先必须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数据的加总与分割(分割成地区数据)。同时,还需对一些参数(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进行更新。最后是进行预测,除有基线预测(基于现实情况的预测外),还需进行模拟方案(如关税变动等)预测。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加拿大的市场展望研究模型采取引进和开发并举,主要用于农产品市场中期预测。主要引进了粮农组织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联合开发的AGLINK/CONSIMO模型。根据加拿大农业部与经合组织的协议,加拿大为AGLINK/CONSIMO模型提供,一些服务,作为回报加拿大可以使用经合组织AGLINK/CONSIMO的最新版本。目前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在使用AGLINK/CONSIMO模型,如欧盟委员会、英国、日本、新西兰和一些欧盟成员国农业部。

此外,加拿大农业部还自主开发了食品和农业区域模型(FARM)。该模型主要用于加拿大国内市场展望和分析。加拿大农业部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模型的弹性与市场结构和AGLINK/CUNSIMO非常相似。模型使用权为加拿大农业部专有。最后,短期预测报告(1年内)。主要运用经济推导(如根据供给和代表性价格进行简单推算),并没有运用复杂的经济模型。农民收人及农业综合指数短期预测报告运用的模型类似于会计方法。

——信息。加拿大农业部的大麦、小麦、肥料、玉米等农产品的展望报告均可从其网站上免费下载,还可通过电子邮件直接索取。此外,加拿大农业部专家和官方还会利用各种会议场合宣传其结果和观点,以期达到扩大影响的目的。

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