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旅游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旅游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0、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吃饱穿暖,对于现在的人们而言,生活要有品质,要健康,要充分地享受人生,相应的旅游成为人们享受人生必不可少的方式。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但在现实生活中各高校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实际的需要严重脱节,造成资源浪费。

1、我国旅游管理现状

1.1课程设置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大人们告知:人的一生要有梦想,要有远大的目标,只有不断地朝着目标前进,不朝三暮四,才能取得成功。不仅仅是人,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一样的,目标是每做一件事的方向,方向错了就不可能到达终点。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开设旅游管理课程设计缺乏有效整合,缺乏针对性,层次性不强,而且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归为通才性教育,所以在本科专业教学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旅游管理必须增加通修性、学科基础性的课程,限制了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并且使得专业实习受到限制。

1.2高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不符。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放松,释放压力,享受生活的主要方式,推动了旅游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因此现在的旅游行业需要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而目前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甚至与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脱节,导致高等院校人才的供应无法满足旅游行业发展,甚至远远滞后于旅游行业发展,造成“学生就业难”,“人才需求短缺”的现象,很多毕业生毕业后找不着工作,就业率低,不得不转向其他行业,造成人才浪费和教学资源浪费。

1.3学生缺乏良好的实践场所,经验不足。

虽然现在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人才需要量大,但由于我国现如今大部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费较为短缺,提供给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场所少之又少,而且条件不佳,导致了本科院校没有能力为学生们设置良好的实习场所,只是在课堂上接受老师传授的旅游管理方面的教育,由于没有机会进行课外实践,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是一名优秀的“理论家”,只掌握了较好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技能,毫无实践经验。

2、针对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的解决方法

2.1明确课程设置,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

由于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旅游本科教育在教学环节出现严重的错误,造成经过精心培养出的人才不但没能实现“一专多能”,而且专业化程度降低,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因此,要求学校在本科旅游管理课程设置上定位准确、具体,根据社会发展形势,以当前经济发展潮流当作背景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一些特色化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尽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但要想真正培养出符合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使其真正做到“适销对路”的旅游专业人才,各高校院系必须明确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定位,做到定向培养。要实现以上要求前提是必须要有一支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培养出高素质,符合社会需求旅游人才的关键所在。

2.2科学的制定培养目标,努力适应社会需求。

如今我国的旅游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需要大量拥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因此,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们应当注重培养出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综合应用型的学生以适应我国高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需求。由于学生们对本专业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行业还没有清楚的了解,所以教师们除了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之外还应当使同学们清楚地明白自己现在以及将来究竟会做什么。这样不仅使学生们能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也能充分调动使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学习。按照既定的目标,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

2.3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

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现在大多数行业,不仅仅是旅游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课堂讲述理论中度过,能进行实践的时间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导致现在的学生讲原理头头是道,真正上手的时候才发现学无所用。因此,学校应当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场所,通过实践检验自己是否能够学以致用,当自己真正走出校门的时候有是否能符合社会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能让学校了解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既具有先进的理论知识,又具有适用于现代化旅游业所需要的实践技能,使学校教学真正做到“学用结合”。

作者:宋凯钰 单位:吉林市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