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9/14 15:48:32 阅读: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结合互联网工具对传统的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进行改革。管理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足以展现出其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在人才的培养中的作用,保证学生在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胜任相关职务,就要对管理会计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根据时代的发展与要求建立起以就业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管理会计课程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在近些年来为社会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这些人才的专业也大不相同,本文主要对会计类人才展开探讨。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是否可以改变教学方式,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迎接新时代的挑战,高职院校必须对现有问题进行改革创新,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迎接挑战。
1会计管理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1.1对新形势认识不足
在会计管理课程改革中,许多高职院校对目前形势认识不足,导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发展进行改革,从而是改革出新了诸多问题。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会计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相对落后,需要加大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进而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我国众多的高职类院校八成以上都有开设会计专业,在每年学生毕业之后都会面临就业的问题,许多毕业生只能找到低端的市场工作,但是这种工作人员容易饱和并且发展前景较差。对于高端市场却有着很大的缺口,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在对于管理会计师的缺口至少300万,这就表明了我国高职教育中不注重对于管理类的人才培养,只是偏重于财务类人才培养。由于这种形式上的认识不足使得学生在求职之中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只能从事一些低端的行业。这就要求各大高职院校加大对于复合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1.2改革侧重点不明确
在高职院校进行会计管理课程改革时,并未明确改革的重点,许多高职院校在发现市场对于会计管理类人才需求较大之后,反省了自身课程设置和教材选取的问题。在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时,知识发现原来在教学过程中将财务会计课程设置为了重点,并且将大量的课时分配给了财务会计课程,甚至直接不开设或者将管理会计课程设为了选修课。在此基础上许多高职院校只是加大了会计管理课程的课时,并未从根本上认识到改革的重点。此外还有许多高职院校再进行会计管理课程的教学时发现,教材内容过陈旧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许多新的先进思想并未被引进。对此各大高职院校只是将新的课程内容引入到教学之中,还有很多高职院校只是加大了对相关案例和思想的介绍,并未真正关注到学生才是改革重点。
1.3未充分认识到师资力量的重要性
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改革时,只是将新的课程内容下发下去,并未考虑到许多教师由于长时间未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对于管理课程的专业知识已经有了掌握的不足,还有很多高职院校缺乏管理会计的师资。由于管理会计在最初不被重视,同时管理会计的教师又缺少进修的机会,使得许多管理会计的教师转换了专业或者并未对管理会计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研究,导致教师的知识面变窄,专业能力变差实践经验也较少,在课程教学上也缺乏积极性,陷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之中,很不利于管理会计课程改革的进行。
1.4不注重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众多的高职院校中,学生的文化基础一般都较为薄弱,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受到一定的阻力,从而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或者其他问题,如果只是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那么对学生来说就是很不公平的。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严格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够保证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学习重点,并且管理会计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学校只是一味注重技能教学并未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就使得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管理会计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2管理会计改革的对策
2.1改变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在改革中要注重改革的目标,并且分析当下的形式和问题的原因,从问题的根本上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在课程改革时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一方面可以加强社会调研,对今后从事的行业情况进行市场调查,对有关企业的会计工作要求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根据相关的调研结果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进行调整,在实际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课程基础,将管理会计课程内容进行划分,通过不同模块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在教学中要多加入实际的应用案例,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中去,同时还要根据今后的岗位要求,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
2.2加大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走向就业岗位,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育时,能够保证学生对岗位的技术要求有充分的了解,能够达到岗位对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管理会计的教学过程中,要与相关企业建立联系,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能够对管理会计的专业知识能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增强学生在今后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教师要对真实的会计案例进行搜集整理,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检测出学生专业知识上的漏洞,并且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案例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分析,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最后在对不同区块的专业知识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演练,让学生实地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强化学习效果的目的。
2.3引进新技术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引进ERP沙盘模拟系统,让学生真正作为一名管理会计人员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企业进行管理,并且运用自己的知识对企业发展提供决策方案。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到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要求,和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为就业提供技能保障。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扩展学生的学习面,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并且通过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2.4加大管理会计师资的投入
为了改革进行之后能够有所成效,除了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加大培养外,还需要对师资力量加大投入,只有师资力量得到保障,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才可以有所提高。首先要对每一个二级学院的负责人进行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到管理会计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改革的有效实施。此外要对高职院校内的管理会计教师进行整体的培训,多组织管理会计的研讨会、教师代表外派学习、管理会计教师考试等形式,保证师资力量的充足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3结语
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各行各业的要求不断变化,企业对于高素质的高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深化课程改革创新优化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鹏.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9,10(23):98-99.
[2]李团团,李代俊.会计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改革研究[J].财会学习,2019,(30):215-216.
[3]马妙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析[J].林区教学,2019(01).
[4]王娜.基于“双创”理念的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探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02).
[5]刘丽霞,吴国峰.双创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多维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7(23).
作者:崔彬 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