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21 16:34:51 阅读: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逐渐向青少年过渡的重要时期,其生理心理逐渐向青少年发展,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适时调整方式方法,以提升班级管理的综合效率,有效应对相应出现的学生身心变化及萌动困惑,引导和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方法探讨
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逐渐向青少年过渡的重要时期,其生理心理逐渐向青少年发展,交织着少年天真与青少年自我个性的冲突,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适时调整方式方法,以提升班级管理的综合效率,有效应对相应出现的学生身心变化及萌动困惑,引导和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坚持尊重理解和平等的原则
小学高年级学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对一些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对教师的认可与评价有了自己的选择性,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盲目地信任与依赖。此外,他们在心智方面也逐渐成熟,希望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能够处于互相尊重、相互平等状态。因此,在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要坚持尊重、理解和平等的原则,对学生日常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引导与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尊重、被关爱,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知教师,以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采取良好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理智地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进步。
二、构建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模式
在传统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一言堂”是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不适宜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教育引导,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现代教育理念下,需要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到人性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创新管理方法。同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一方面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全心全意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和一系列科学的、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活动,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
三、重视环境育人策略的运用
由于环境会对教育教学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针对学生的综合情况,积极构建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进步、成长。一是校园环境,这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教师要从创建校园环境的点滴事情做起,如在适当位置设置标语,一方面可以提醒学生,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正能量标语影响下主动自律。二是构建班级管理的人文环境,倡导班级民主管理,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共同推进班级建设。另外,还要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保证学生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中激发学习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四、与家庭教育相互补充
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互补作用,因为家庭作为学生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对他们的性格形成及个性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一方面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便于针对性实施教育教学;另一方面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便于家长有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如定期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等。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为学生带来良好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在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工作中,还需要教师结合班级及学生情况加强和创新制度化管理,将那些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原则、方法形成规章制度,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管理中,促进教育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关淑敏 单位:湟中县鲁沙尔镇第一小学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