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动漫形象校园文化传播意义

动漫形象校园文化传播意义

摘要:动漫形象作为动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文章从其特点的分析引入,探讨了动漫形象在信息时代下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文化载体,如何以其特有的视觉魅力直观而有力地传播校园文化,研究动漫形象对未来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动漫形象校园文化传播建设

一、动漫形象的特点研究

信息时代的图形图像高度密集化,图形语言的形象性、视觉影响力日益凸显,我们进入了视觉文化盛行的时代。动漫形象作为一种视觉形象,在信息时代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首先,其生动性和夸张性让人们忍俊不禁却又觉得合情合理,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情感,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其次,动漫形象具有创造性。动漫形象从新角度、新观点展现文化,表现出文化独特、新颖的成分。再次,动漫形象能与人们产生互动,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动漫形象在色彩、造型、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特点构成了与现实社会相似却又不同的体系,这种既亲切又陌生的情境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总体来说,动漫形象所具有的特性使我们可以更好地将其运用于文化传播领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动漫形象对校园文化传播与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其传播方式主要为学校官网、校园报刊读物、校园论坛、校园贴吧等交流平台。相较于以往的宣传方式,利用动漫形象进行文化宣传,在未来将是一种备受欢迎、效率更高的宣传方式。动漫形象传播文化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其一,影视文化传播。其主要从听觉、视觉上对人们进行文化宣传。特点鲜明的动漫形象辅以语言文字的说明,可以更全面、更明确地传播文化信息。其二,吉祥物形象设计。吉祥物给人以视觉、触觉上的互动,更集中地反映了文化内涵。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把物与人的形象完美结合,强调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其三,参与性活动(如cosplay等)。这类宣传形式注重参与性,在参与中进行文化传播。校园文化的传播受众分为两种:一是校内人员(主要群体为学生);二是校外人员。对于校内人员来说,校园文化的传播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使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一定的了解,对校园历史、校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等形成良好的认知。第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建设良好的学风。优秀的校园文化规范了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质,构筑了学生的健康人格。学生作为校园的主要组成部分,代表的是整个学校的形象与文化品位。只有提高学生个人的文化修养,使其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才能加强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第三,对即将离开校园的毕业生和已经离开校园的校友来说,这是一份“凝固”的记忆。在动漫这种生动的传播形式下,校友会情不自禁地回想当时在校园欢笑的日子,那时的自己还在逐梦,这无疑是一份珍贵的记忆。对于校外人员来说,校园文化的传播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校园形象。优秀校园文化的传播,使学校在人们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第二,加强学校的综合实力,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优秀校园文化的传播对于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校园文化是学校招生的重要手段。特别的宣传方式能够抓住学子的眼球,激发学对学校的好感和探知欲。动漫是一种新的文化传播载体。一位美国学者认为:“动漫是一种媒介,而不单单是电视剧或电影,更不单单是一种艺术风格。”动漫形象对校园文化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加大了宣传力度,对校园文化传播起着助推作用。首先,可爱、有趣的动漫形象改变了学校在学生心中刻板的形象,让学生不禁萌生出各种新奇的想法。这样便拉近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讨论校园时不再表现出厌烦的样子,而是从内心产生一种骄傲和自豪。其次,动漫形象提高了校园文化传播的有效性。这里的有效性指的是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接受程度与记忆时间。一般的传播形式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认为文化传播只是做做样子,没有实际意义。成功的校园动漫形象设计可以轻松融入校园生活,成为校园文化的记忆,而且其本身也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动漫形象在学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可以充分体现学校独特的文化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了解校园文化并形成记忆。

结语

作为大学校园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校园文化对外也展示了学校的整体素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既不是高校对个人的单向传递,也不是个人对高校的被动接受。校园文化的传播和建设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将校园文化建设好,才能充分激发传播的动力;只有积极地传播校园文化,才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需要把握传播规律,通过动漫形象传播校园文化,这样才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动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徐茵.试论动漫形象的视觉说服力.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

[2]李琳.动漫形象在广告中的应用初探.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4).

作者:余爱丽 贾振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