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本科院校精神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本科院校精神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摘要: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体现着大学的核心精神、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研究来看,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或多或少存在着精神文化建设层次不高等问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凝练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提升大学精神文化的影响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大学精神文化的建构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对新建本科院校精神文化建构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寻。

关键词:多元文化;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精神文化路径探析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下,近年来一批新建本科院校成为发挥高等教育教育与社会职能的新生力量。但由于历史文化积淀、社会环境、办学定位等多方面原因,在作为大学软实力重要象征的校园文化建设上这些院校还存在许多不足,制约着它的建设发展和品牌提升。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着大学的核心精神、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复杂的态势。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地传承与创新大学精神文化,是诸多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学精神文化的建构既是一项战略任务,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其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结合学校的历史积淀和特色,在继承原有院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总结凝练出全体师生广泛认同的学校核心价值理念体系,并将其内化为师生的情感激励与学校的精神文脉,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化建设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观,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当前中国的意识形态主流。中山大学钟明华教授曾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精神都是具有大精神、大气质和大价值观内涵的意识形态,二者相融相通、相互影响。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和引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才能保证新建本科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面对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对新建本科院校师生的冲击和影响,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头脑,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才能使他们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要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方式和方法,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自觉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之中;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面对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不少师生对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认识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主旋律,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润物无声地渗透到师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之中;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有的师生在价值选择上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困惑,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就是要从提高师生辨别是非荣辱的意识和能力入手,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将其渗透到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

二、弘扬社会主义大学的大爱精神

大学精神文化的凝练与提升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当前,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高等教育的职能更新都呼唤着主导文化价值的重建,作为精神文化系统中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对人们的素质养成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弘扬大爱精神,这不仅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多元文化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爱是人类普通存在的人道精神,大爱精神则是人们对人类自身的价值、前途和命运的自觉关爱、高度负责与无私奉献精神,在当代,“五爱”和“八荣八耻”是大爱精神的具体表现。在高等教育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先生率先提出“大学不仅要有大楼、大师,更要有大爱”这一命题,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认为所谓大爱,就是“爱国家,急国家所急;爱人民,做好公民;爱真理,求是崇真;爱科学,激励好奇心;爱师爱生,营造环境、点燃火种。”概而言之,社会主义大学的大爱精神,就是大学和大学人对学生、学校、国家、社会高度负责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具体表现为爱教育事业之心、爱学校之心、爱学生之心。由于市场经济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校园已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象牙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不断侵蚀,不良言行、浮躁之风呈盛行之势,大学精神出现衰微之态,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面临着思想境界滑坡、价值追求异化和道德行为失范等多方面的挑战,在这样的境况下,在大学的治学理念和校园精神中融入“自强仁爱、崇真尚美、团结诚信、求实创新”为内核的大爱精神,不断丰富和升华大学校园文化的群体精神,构筑大学人的精神家园,让大学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

三、传承、挖掘、提升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传统,强化价值认同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积淀、凝练而形成并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对师生行为起引导、熏陶、激励和规范作用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立校之本,是大学的力量源泉和精华所在。近年来,随着新建本科院校越来越多,以及各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地位,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软实力”,大学精神的培育显得至关重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徐葆耕说过:“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哪位校长或大师头脑中的理念产物,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会的结果”。大学精神的生成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大学的一种精神自觉,既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又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生成。由于建校时间较短、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等原因,大学精神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发展。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充分挖掘和发扬原有学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大学文化要素建设,如办学指导思想、校训、校风、校史等来不断丰富、提炼和培育既符合自身发展、又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以形成学校强有力的文化软实力,赋予自身以新的精神和灵魂。同时,弘扬大学精神,还要着力培养大师,重视名师文化的作用。大学在大学精神建设上必须高度重视名师文化的培育与传承,充分发挥名师文化的熏陶带动作用,大力突出名师文化的示范激励作用,让名师成为大学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和传承者。

四、以“三风”建设为载体,构建新建本科院校的道德体系

大学精神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它总是通过文字、图形等符号,以校风、教风、学风等形式展示。建设大学精神文化必须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大学的道德体系,使大学精神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同时,校风、学风,教风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将这三者的建设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作风是校风的导向,好的作风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出好的学风,滋养好的教风。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管理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的新标准,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努力成为良好风气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以坚定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促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要加强教风建设,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教风是“三风”建设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敬业精神等反映出来。教风带动学风,教风正则校风正。要让广大教师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理想、教书育人的职业情感、甘为人梯的职业风尚、创新向上的职业精神以及严谨治学的职业态度。要加强学风建设,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风”建设中学风建设是核心,是学校求生存、创品牌、谋发展的基础。学风建设要重点抓住三个方面,即严明学习纪律—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营造学习氛围—浓厚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和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深入开展高雅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位与文化自信

高雅文化也称经典文化、纯文化,它能陶冶情操、愉悦心灵、引人向善,是社会文化理想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承担着社会教化和创新的使命。新建本科院校精神文化建设要深入开展高雅文化活动,培育师生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提升文化品位与文化自信。要引导大众文化积极健康发展。大众文化作为高校师生易接受、易感受的媒介,在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之问架起了一座更直接更便利沟通的桥梁,构建了社会、学校、家长、媒体“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新建本科院校要引导大众文化积极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师生明辨是非美丑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鉴赏水平,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渗透。要积极开展高雅文化活动,普及高雅艺术,让大学师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品位与文化自信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要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逐步确定和打造一系列具有院校特色的高雅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形成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氛围。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相关知识的传播,让广大师生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为理解大学精神文化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让广大师生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深刻领悟并积极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从而促进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人民出版社,2008.

[2]左立,王晶晶.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探析[J].商业文化,2011(08).

[3]狄阳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精神文化繁荣发展[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作者:邹小萍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