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网络环境在笔译教学中的研究

网络环境在笔译教学中的研究

一、研究设计

由于佳木斯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选择对象方面比较困难。本研究选取的是第一次英语四级分数前100名的学生,经过责任老师对他们翻译水平的再次选拔,抽出了较出色的50名。工具为某辅助的翻译写作网站,教师和学生同时申请各自的账号,教师能完全看到学生们的翻译互评结果。教师通过自己的账号定期向学生布置翻译作业,内容及难易程度贴近四、六级水平。时间为3个月,布置的翻译为25个。将50名学生分为10个小组,同组学生的翻译不同,学生需在布置作业的三天内上交,并传送给其他四名组员来进行互评。根据Sandler的同伴互评分类标准,我们将其分为评论的内容和功能。评论的内容可以分为表层和深层两方面。表层是指词汇的选择,或者语法之类的表面问题;而深层是指句子层面上的应用是否符合外国文化的表达方式,即非中式英语和整体的组织结构。评论的功能可以分为评价、建议、替换及澄清。最后,教师来检查学生们对反馈结果的反应,可以分为完全接受、未接受但修改和未修改,通过对前后翻译内容的对比及同伴互评的准确度上,来研究网络环境下同伴互评在笔译中的作用。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按照评论内容得到的结果为,表层方面占81.6%,而深层方面仅仅占有18.4%。这与一些研究同伴互评的专家们在写作等方面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说明学生的重点还是放在了自己所熟悉的一些词汇及语法的表层方面,而出于英语水平或者其他原因,学生还是相对较难地在深层方面来做评论,如表达是否地道、句式是否简洁、译文是否能正确地传达文本信息。在评价的功能方面,评价和建议相对占据较高的比例,为32.2%和29.8%,然后是澄清和替换,为24.1%和13.9%。评价的类型和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多数都会在最开始以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评价同伴,然后再用祈使或者疑问句的形式,而很少有像老师一样的批评语气,这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更多的学生愿意用评论的建议功能,更多地是以提出自我想法,而不是全盘否认的态度。在对评论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发现,62%的同学对相应的评价进行了修改,包括根据同伴的建议和提示,进一步改进。有的同学漏词会直接被同伴填上,语法运用的错误和固定短语搭配等都属于这一类。24%的同学未接受但根据一些同伴评论的提示进行了修改,这里是指学生对于同伴在某内容的反馈点上并没有接受同伴的意见,但在该点上做出自己的修改。如“国有企业”,同伴在评论上说,可用state-ownedcompany来表达,而该学生在第二次修改的时候改为了state-ownedenterprise表达。而有14%的同学为未修改。这些未修改的同学是在对同伴互评中的反馈点进行多方面的核实,来最终确定自己是正确的。

三、结语

通过对比互评前后的译文,我们发现同伴互评对学生们的笔译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经过同伴的反馈后能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而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能对有疑问的地方查阅相关的资料来确定正确的表达方式,这对学生都有着积极的效果。尽管在互评中出现了少数错误,但我们发现学生们能对反馈点做到认真反复地研究来确定准确的答案,这对灵活而非死板的翻译有着重要意义。

1.提高译文质量

一位翻译学家说过,翻译都是在不断改写中形成的,没有完美的译文。学生容易形成自己的翻译表达习惯,所以在我们检查校对的时候,很难发现自身的疏漏之处。而很多隐形自身无法发现的问题,往往会很明显地被同伴发现。所以,同伴互评不仅仅能够提高译文的表达,还可以培养自身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翻译的反复修改意识。

2.增强合作意识

大学生之间的接触相对较少,往往是以寝室或班级同学较固定的群体在一起。同伴互评可以将翻译学习应用到合作的实践中,同学们相互校对和探讨,气氛没有课堂那么紧张,考虑自己的译文同时,还要考虑同组其他成员,使其具有集体感。同组同学的认真态度往往会影响到其他成员。

3.加深对翻译内容的理解

同伴互评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由于需要不断地校对彼此的译稿并进行评论,因此在不确定或者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时,能查阅相关资料去理解原文。这样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学习,加深了各个翻译方面的理解。这样,学生就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使知识内化。

4.同伴互评的缺点

虽然同伴互评有很多的优点,但仍然存在一些缺点。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有限,有一些问题是很难发现的,尤其涉及文化或者地道的英语表达方面。因此,我们认为同伴互评还是需要老师的介入,但不是占据主动地位,而是辅助学生们完成自主学习和互评,来促进学生们的翻译学习。同伴互评在网络环境下的笔译教学中起到积极的效果,能在提高学生翻译水平的基础上,增强对英语翻译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同时,根据研究发现,同伴互评能增加学生的翻译技能和培养较好的翻译习惯,因此,同伴互评在笔译教学中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陶金 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