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

一、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元化交叉发展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渠道的多样化,尤其是网络对信息传播的贡献,造就了作为一种特殊信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交叉发展。根据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界定,可以把视野放到网络时代到来这个大背景下,来分析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元化交叉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了更丰富的外延,从而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元化,首先就是对载体分类的研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可发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是否以网络作为媒介,分为网络载体、非网络载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同,分为不同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城市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农村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党政机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等等。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不同,可分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大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等等。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显性载体、隐性载体等。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存在形式的形式不同,可分为静态载体、动态载体等。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来源,可发分为官方的、非官方的载体等。根据是否为专门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分为课程载体(所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非课程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究竟有哪些具体形态,对其如何进行分类,这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在理论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分类的讨论中,划分标准不一,形成多种分类方式。对众多的分类方式,不一一列举,这里分析诸多分类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多种多样的分类的分析,探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元发展,以及建立在多元载体彼此交叉发展所产生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体现为多元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加强或负向削弱作用,如何使多元载体交互作用体现为彼此正向加强,这在网络信息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至关重要。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就是多元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交叉发展,能否把握和正确导向这种多元交叉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这里包括课堂载体、非课堂载体、显性载体、隐性载体、静态载体、动态载体等等多种载体的交叉发展,交互作用,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有效将这些载体整合在一起,达成一个目的——正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以课堂载体为主要阵地,故,在这里以课堂载体与非课堂载体来分析其交叉发展、交互作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所有载体除了课程载体外都可以称之为非课程载体。这些非课程载体与课堂载体相比,其内容有其独特性,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非课堂载体的多样化及其影响更是前所未有。比如,校园文化活动传输的正面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非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社会环境中不断发生着的微小或重大事件、网络带来的少量信息及其迅速传播等等,都与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作用。比如,以社会所发生的特殊事件为契机,作为案例,进行相关活动,在活动中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影响受教育者。面对大的灾难,中华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团结一致的精神;面对中日钓鱼岛事件,中华儿女的爱国精神;面对菲律宾射杀台湾渔民事件,深刻反思台湾与大陆关系,强调台湾与大陆的共同利益所在,强调台湾与大陆的血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这样一些案例即可以引入课程的学习中,也可以单独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而发挥作用,比如,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深入分析事件的深层次含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则蕴含其中,从而起到加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高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再比如,课程载体与网络载体的融合。结合网络的特点,课程载体可能通过对网络载体中信息的运用以及网络载体的多种形式即时完成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互动。

网络作为一个现代社会中信息供给、共享与交换的最大、最广泛的平台,它的内容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性、形式的互动性等等特点,使人类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给人类社会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以教育主体所倡导的信息去影响进而改变教育客观的观念及行为,从这个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是特有信息的传播、共享与交换,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传播、共享与交换不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共享与交换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有意识展开的信息的传播、共享与交换。这就构成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沟通的关键点:一是信息供给、共享;二是信息的互动。有了这两点,网络载体必然成为多种思想政治教育众多载体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而二者的交叉发展、交互作用也显得尤其重要。其重要性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是青年学生,而这是与网络联系是频繁、最易受到网络一所流传的各种信息影响的一个群体。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众多载体的整合中,与网络载体的整合其作用最为突出。

二、网络环境下多元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整合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整合,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整合的切入点、整合的方式及整合后载体的存在形态。前者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后都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1.整合的切入点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携带了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的都可以作为整合的切入点。在从多的信息中,为了讨论的方便,可以把它分为正面的信息和负面信息,正面信息的运用比较容易,正面信息较容易产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里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和思考来自网络环境中的负面信息。这也往往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者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网络的特点,回避只会更加削弱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关键在于如何的分析这些负面信息,引导学生去客观分析、全面看待这些信息,从而正面消化这些信息,尽量减小其负面作用。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很好实现课程载体的网络载体的整合,从长远来讲,是从根本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功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青年学生如果能从负面信息的分析、判断、消化中学会一种敏感性、学会作出正确判断的方法,就相当于增强了青年学生长期的一种免疫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面对负面信息的冲击,能够具备判断大是大非的能力,从而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

2.整合的方式及整合后载体的存在形态

从整合的方式来看,可以是内在于课堂载体的方式,也可以是外在于课堂载体的方式。内在于课堂载体的方式,简单讲就是主体实时关注网络信息的动态变化,并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引入课堂教学的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内在于课堂载体的方式是主要的。其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案例教学、热点问题讨论(也可以称之为热点问题面对面)、对学生思想中的困惑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等等,可以探索多种形式。外在于课堂载体的方式,就是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外的一切于思想政治教育有益的活动。比如,学校及社会有计划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甚至是非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之外的其他人有意或无意达成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加强。从整合后存在的形态,一是与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比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这是实体思想政治教育向虚拟领域的延伸,从其内容和功能上来看,与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内容还是功能上都是基本一致的;二是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比如,看似不具有思想政治面孔的某些网络信息,实际上却在受者精神层面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由触动而认同进而接受进而转化为自觉行为。总之,在网络环境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整合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由全社会共同承担思想教育任务,把思想教育工作社会化、系统化,使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及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承担起各自的思想教育工作责任,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吴春玲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