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培训探究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培训探究

1信息环境下编目工作现状

1.1编目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联合编目共建共享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各家联合编目中心加大数据上传力度,严格控制数据质量,因此标准化、规范化是编目员在进行文献编目时应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编目员要经过培训后才能制作出符合编目中心要求的数据并上传,共同分享编目成果。

1.2编目数据来源多样

从编目中心套录下载是比较经济快捷的途径,是目前中国图书馆主流的编目方式之一。图书馆订购图书时随书配送的书商数据为编目员初始编目提供参考。再版编目也可以作为辅助参考来源。此外,中国一些图书馆还采取了编目外包的模式,把部分或全部编目工作外包给非图书馆以外的机构。由于编目数据来源多样,导致质量难免鱼龙混杂。为了确保书目数据质量,编目员要研究制定出图书馆的编目细则,对这些来自于不同机构的编目数据进行审校验收。因此编目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转入到修改、审校、验收等要求较高的角色中去。

1.3编目系统的更换

辽宁省图书馆(以下简称本馆)使用多年的ILASⅡ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是基于局域网技术发展起来的。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ILASⅡ系统的局限性日渐明显,无法满足大型图书馆开放、互连、信息随处可见和信息共享的业务要求。经过充分调研,本馆于2013年5月31日至6月5日进行了系统更换工作,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取代了I-LASⅡ系统。Interlib采用广域网架构下的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能实现区域图书馆群间的联合协调采购、联合编目、联合目录等,实现全区域内的大流通。Interlib编目子系统无论在界面、功能、使用习惯等方面都与ILASⅡ编目模块有区别,编目员急需接受培训,才能胜任新系统的工作任务。

2编目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曾在《文献编目工作》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图书馆员是终身学习的倡导者,也必须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是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工作的水平和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多为馆员们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面对日新月异的编目环境,编目员要充分利用培训机会,在实践中学习紧跟信息环境发展。编目培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新编目员通过编目培训能够掌握基本编目技能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长期以来,新编目员的岗位培训基本都是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进行的。辽宁省图书馆采编部共有正式员工30人,2000年后进入采编部的新编目员共16人,所学专业涉及图书馆、中文、自动化、计算机、英语、哲学、法律、金融、物理、化学、广告、音乐等10余个专业。其中2人为图书馆专业,仅占新编目员的12.5%。采编工作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非图书馆专业的新编目员在未经过任何培训的条件下,胜任图书采编工作非常困难。在老编目员的带领下,新编目员通过学习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熟练掌握编目工作岗位所需的工作技能;熟悉编目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编目细则。老编目员严谨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为新编目员树立了好榜样。

2.2老编目员通过编目培训能够提高职业素养增强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科概念相互渗透,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增加了编目员分类、标引的难度。再加上近几年编目工具的更新,如《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二版)》及其电子版和《中国图书分类法(第五版)》的启用,使原来熟练应用的老版主题词表和分类法的编目员需加强学习,注意对新词新类的应用。老编目员如不注重自身学习,就很难掌握新编目工具的核心,不仅影响编目技术理论的提高,严重的会导致数据质量下降,甚至在岗位竞聘和职称晋升中失去竞争力。

2.3编目培训是协调统一编目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由于中国文献出版单位众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出版物信息复杂,编目员在判断、选择著录信息时经常遇到困扰。此外,每条MARC数据包含的字段、子字段众多,指示符、标点符号、著录层次等比较复杂。特别是在联合编目工作中,成员馆间达成共识,才能达到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编目的质量问题不仅反映了一家图书馆整体编目水平和管理水平,更是联合编目工作存在与发展的关键。很多图书馆界同仁探讨联合目录数据库中数据重复的问题,编目员对同一本书的认识不同也是导致重复数据产生的原因之一。如著录时采用丛书或多卷书的判定、题名页上信息不全时怎样选择代题名页信息、题名中含有破折号时的正确著录等。有针对性的编目培训能够统一编目员思想,达成共识,提高编目数据质量和编目工作的管理效率。

3做好编目培训工作的一些建议

3.1确立编目培训的正确理念

理论指导实践,确立编目培训工作新理念,是做好新时期编目培训工作的关键。图书馆事业的多元化发展给编目培训工作带来很多挑战和困难,因此编目培训工作要丰富内涵,拓展外延,讲求效果。首先在培训前了解学员的业务水平,制定出适合培训对象的方案,机动灵活不墨守成规。其次在培训过程中搭建起学习交流的网络平台,根据培训对象的接受程度调整培训内容,学员有反馈老师有落实随时进行必要的业务辅导。第三要强化市场意识,适应市场需求,针对需求开展编目培训工作。第四要开展业务交流,与兄弟馆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取长补短。

3.2编目培训工作方式需灵活多样

传统的培训工作大多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受时间、场地、人员等诸多因素影响较大。做好新时期编目培训工作要打破原有的工作方式,营造开放的培训环境,积极开拓网上资源,依托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构建远程培训网络。通过网络授课,开设论坛、微博、网络聊天群等方式为编目员搭建起学习交流的空中平台。此外,还可以对编目领域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一事一议地开展讲座、报告,特别是编目规则的修订、编目实践差异及如何统一等方面。这类针对性强、耗时少的编目培训能快速推进联合书目数据库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3.3编目培训的准确定位

信息环境变化下的编目培训应针对实际工作需求继承与发扬传统编目培训课程。一方面继承传统编目培训课程的精髓部分,从编目理论基本概念入手介绍常识性知识;另一方面发扬创新精神,增加适应变革需要的新内容。

3.3.1提高编目员的综合素质

文献的著录、标引是由编目员完成的,因此编目员的素质对正确理解文献内容有很大关系。一般说来,著录方面的错误多数是因为编目员工作不认真马虎造成,而标引错误则显示出编目员在业务水平和某些领域知识的欠缺。要胜任对众多领域文献的分编工作不仅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更需要综合素质的提高。

3.3.2传授基本编目理论

系统的编目培训应从基本概念入手,注重实用性。包括文献编目的基本知识,定义、目的、原则、著录项目、著录方式等;文献编目常用术语、相关规则;机读目录发展概况;机读目录格式分析与介绍;文献标引工作的基本知识,文献标引与文献标引方式、文献标引工作的程序;文献主题分析与文献主题概念转换;《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体系结构与使用方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各大类的标引方法;文献主题标引的基本规则,选词、组配、自由词标引、增词范围、增词规则;文献主题构成因素的主题标引规则,主体因素、通用因素、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文献类型因素;各类型主题的文献主题标引规则,单主题、多主题、整体与局部主题、主要与次要主题、专业主题、相关主题、非专业主题、显性与隐含主题;各种类型文献的主题标引规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传记、各种工具书等。这些基本知识是编目工作的基础。文献编目工作就是遵循这些特定的规则和方法组织成目录的活动过程。

3.3.3增加对编目实践的培训

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践。编目员在经过理论学习后,必须通过实践巩固加深理论学习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编目员通过编目实践,熟练掌握著录规则、机读目录格式,完成对数据的著录和修改。在编目过程中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开发书目信息,跟踪编目发展趋势和编目规则修订动态,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启用以后,编目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随之增加,在编目实践的培训中应增加变动部分的实例讲解。图书编目工作需要一支相对稳定的编目员队伍做支撑,因此图书馆要鼓励编目员参加各类型业务培训,开展馆际交流合作,提高编目员业务水平。

3.3.4培养编目员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终身学习的能力四个方面。信息环境变化对联合编目、共建共享、规范化、标准化提出更高要求。编目员要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网络资源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形式多样、信息数量巨大、增长迅速,编目员面对不懂的东西,要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编目员要具备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理解、吸收新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工作和学习。编目员要增强信息道德素质,学习网络技术,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编目员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是编目员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

3.3.5创新图书馆编目培训工作提供“智慧”的编目培训

编目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同,导致对编目培训的期望、需求不同。信息环境变化下的编目培训工作要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智慧型培训服务。编目员应针对自身需求自由选择培训课程,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达到必要课时的要求后通过开放的方式提交学习成果,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取得培训认证资格。

4结论

创新服务是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培训是提高编目员素质的手段。信息环境下的编目培训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开拓创新理念,培养造就高水平的编目员队伍,夯实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积极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

作者:刘语涵单位:辽宁省图书馆